[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托克維爾文集(1-4)(套裝)
    該商品所屬分類: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
    【市場價】
    4968-7200
    【優惠價】
    3105-4500
    【作者】 法托克維爾 著,董果良 譯 
    【所屬類別】 圖書  社會科學  經典名家作品集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ISBN】978710009821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100098212
    作者:(法)托克維爾著,董果良譯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時間:2013年03月 

        
        
    "

    內容簡介


    托克維爾編著的《托克維爾文集(共4冊)(精)》一共4卷,分別是《托克維爾回憶錄(第1卷論美國的民主上)》、《托克維爾回憶錄(第2卷論美國的民主下)》、《托克維爾回憶錄(第3卷舊制度與大革命)》、《托克維爾回憶錄(第4卷托克維爾回憶錄)》。本書是十九世紀睿智的思想,革命原因深刻的分析,歷史大劇偉大的證言。

    目錄
    第1卷目錄第十二版序緒論 部分章 北美的外貌第二章 英裔美國人的來源及其對他們未來的重大影響 英裔美國人的法律和習慣的某些特點的產生原因第三章 英裔美國人的社會情況 英裔美國人社會情況的突出特點在於它本質上是民主的 英裔美國人社會情況的政治後果第四章 美國的人民主權原則第五章 在敘述聯邦政府之前必須先研究各州的過去 美國的鄉鎮組織 鄉鎮的規模 新英格蘭的鄉鎮政權 鄉鎮的生活 新英格蘭的鄉鎮精神 新英格蘭的縣 新英格蘭的行政 美國行政概況, 關於州 州的立法權 州的行政權 美國的行政分權的政治效果第六章 美國的司法權及其對政治社會的影響 授予美國法官的其他權力第七章 美國的政治審判第八章 聯邦憲法 聯邦憲法的歷史 聯邦憲法概要 聯邦政府的職權 聯邦權 立法權 參議院與眾議院的其他差別 行政權 美國總統的地位在哪些地方與法國的立憲國王不同 可使行政權影響增強的偶然原因 美國總統為了領導國務工作何以不需要在兩院取得多數一 總統的選舉 選舉方式 選舉是緊急時期 總統的連選連任 聯邦繫統法院 規定聯邦繫統法院管轄權的方法 聯邦繫統法院審理的各種案件 聯邦繫統法院的訴訟程序 法院在各州的大權中居於高位 聯邦憲法在哪些方面比各州憲法優越 美利堅合眾國憲法與其他一切聯邦制國家憲法有什麼不同 聯邦制的一般優點及其在美國產生的特殊效用 聯邦制為什麼沒有擴展到所有國家和為什麼英裔美國人能夠采用它 第二部分章 為什麼可以嚴格地說美國是由人民統治的第二章 合眾國的政黨 貴族黨在美國的殘餘第三章 美國的出版自由 在美國出版自由的環境下形成的見解經常比在其他地方受檢查 制度影響形成的見解更堅定第四章 美國的政治社團 歐洲和美國對結社權的不同理解——它們對結社權的不同使用第五章 美國的民主政府 普選權 人民的選擇和美國民主在這種選擇中的本能 能夠部分糾正民主的這種本能的因素 美國民主對選舉法產生的影響 美國民主治下的公務人員 美國民主治下的行政官的專權 美國行政的不穩定性 美國民主治下的公共開支 美國民主在規定公務人員薪俸方面表現的本性 難於識別促使美國政府厲行節約的原因 可否拿美國的公共開支與法國的對比 民主國家統治者的貪污腐化及其對公共道德的影響 民主能夠做出哪些努力 美國民主通常顯示的自制能力 美國民主處理國家對外事務的方法第六章 美國社會從民主政府獲得的真正好處 美國民主治下法制的總趨勢及其享用者的本能 美國的公共精神 美國的權利觀念 美國對法律的尊重 美國各黨派在政界的活動及其對社會的影響第七章 多數在美國的無限權威及其後果 多數的無限權威在美國是怎樣增加民主所固有的立法與行政的 不穩定性的 多數的暴政 多數的無限權威對美國公務人員的專斷權的影響 多數在美國對思想的影響 多數的暴政對美國人國民性的影響及巴結思想在美國的表現 美國共和政體的危險來自多數的無限權威第八章 美國怎樣削弱多數的暴政 不存在行政集權 美國的法學家精神及其如何成為平衡民主的力量 美國視陪審團為政治機構第九章 有助於美國維護民主共和制度的主要原因 有助於美國維護民主共和制度的偶然的或天賜的原因 法制對美國維護民主共和制度的影響 民情對美國維護民主共和制度的影響 作為一種政治設施的宗教及其如何有力地幫助了美國人維護民主共和制度 宗教信仰對美國政治社會的間接影響 宗教在美國發生強大影響的主要原因 美國人的教育、習慣和實踐經驗是如何促進民主制度獲得成功的 法制比自然環境更有助於美國維護民主共和制度,而民情比 法制的貢獻更大 法制和民情在別處能否比在美國更足以維護民主制度 已經發生的事情對歐洲的重要性第十章 概述美國境內的三個種族的現況及其可能出現的 未來 居住在聯邦境內的印第安部落的現況及其可能出現的未來 黑色人種在美國的處境和他們的存在給白人帶來的危險 美國聯邦持久存在的機緣是什麼和威脅著它存在的危險是什麼 論美國的共和制度及其持久存在的機緣是什麼 略述美國商業興盛的原因結論原著者注第2卷目錄序言 部分 民主在美國對智力活動的影響章 關於美國人的哲學方法第二章 關於民主國家的信仰的主要源泉第三章 為什麼美國人比其祖先英國人更傾向和更喜好一般觀念第四章 為什麼美國人從來沒有像法國人那樣熱烈追求政治方面的一般觀念第五章 在美國宗教是怎樣得以利用民主的本能的第六章 關於天主教在美國的發展第七章 民主國家人民的思想傾向於泛神論的原因第八章 平等是怎樣喚起美國人產生人可無限完善的觀念的第九章 美國人的例子為什麼不能證明民主國家不會愛好和不會致力於科學、文學與藝術第十章 為什麼美國人在科學方面偏重實踐而不關心理論第十一章 美國人以什麼精神對待藝術第十二章 為什麼美國人既建造一些那麼平凡的建築物又建造一些那麼宏偉的建築物第十三章 民主時代文學的特征第十四章 關於文學的商業性第十五章 為什麼在民主社會裡研究希臘和拉丁文學特別有用第十六章 美國的民主怎樣改變了英語第十七章 論民主國家的詩的某些源泉第十八章 為什麼美國的作家和演說家總愛誇張第十九章 略論民主國家的戲劇第二十章 論民主時代歷史學家的某些特有傾向第二十一章 關於美國的議會辯纔 第二部分 民主對美國人情感的影響章 為什麼民主國家愛平等比愛自由更熱烈和更持久第二章 關於民主國家中的個人主義第三章 個人主義為什麼在民主革命完成後比在其他時期強烈第四章 美國人是怎樣以自由制度對抗個人主義的第五章 關於美國人在市民生活中對結社的運用第六章 關於結社與報刊的關繫第七章 一般結社與政治結社的關繫第八章 美國人是怎樣以“正確理解的利益”的原則同個人主義進行鬥爭的第九章 美國人怎樣在宗教上應用“正確理解的利益”的原則第十章 關於美國人對物質福利的愛好第十一章 物質生活享樂在民主時代產生的特殊效果第十二章 為什麼有些美國人那樣醉心於唯靈主義第十三章 為什麼美國人身在幸福之中還心神不安第十四章 美國人是怎樣把對物質生活享樂的愛好與對自由的熱愛和對公共事務的關心結合起來的第十五章 宗教信仰是怎樣時時使美國人的心靈轉向非物質享樂的第十六章 過分熱愛福利為什麼可能損害福利第十七章 為什麼在平等和懷疑盛行時期應當把人的行動目標放長遠一些第十八章 為什麼美國人認為一切正當的職業都是高尚的第十九章 什麼東西在使幾乎所有的美國人喜歡從事實業第二十章 實業為什麼可能產生貴族制度 第三部分 民主對我所說的民情的影響章 民情怎樣隨著身份平等而日趨溫和了第二章 民主怎樣使美國人之間的日常關繫簡易化了第三章 美國人為什麼在本國不太愛激動而在我們歐洲又表現得過於激動第四章 前三章 的總結第五章 民主怎樣改變著主僕關繫第六章 民主的制度和民情為什麼傾向於提高租金和縮短租期第七章 民主對工資的影響第八章 民主對家庭的影響第九章 美國年輕女性的教育第十章 年輕女性怎樣習得為妻之道第十一章 身份平等在美國怎樣有助於維護良好的民情第十二章 美國人怎樣理解男女平等第十三章 平等怎樣自然而然地將美國人分成許多私人小團體第十四章 對美國人的儀表的若干考察第十五章 論美國人的嚴謹精神和這種精神為什麼未能防止美國人往往做出考慮欠周的事情第十六章 美國人的民族自負心為什麼比英國人的輕浮和喜歡沽名釣譽第十七章 美國的社會面貌為什麼既千變萬化又單調一致第十八章 關於美國和民主社會中的榮譽第十九章 為什麼美國人多懷奮進之心而少有大志第二十章 關於某些民主國家裡的求官謀祿問題第二十一章 為什麼大規模的革命越來越少第二十二章 為什麼民主國家的人民自然希望和平而民主國家的軍隊自然希望戰爭第二十三章 民主國家的軍隊裡哪些人是好戰和革命的階級第二十四章 關於民主國家軍隊為什麼在戰爭初期比其他國家軍隊軟弱而在戰爭持續下去時則比其他國家軍隊強勁第二十五章 關於民主國家軍隊的紀律第二十六章 略述民主社會裡的戰爭第四部分 關於民主的思想和感情對政治社會的影響章 平等自然使人愛好自由制度第二章 民主國家關於政府的觀點自然有利於中央集權第三章 民主國家人民的感情和思想一致引導他們走向中央集權第四章 導致民主國家走上中央集權或避免中央集權的若干特殊的和偶然的原因第五章 當今的歐洲國家盡管統治者的地位不如以前穩定但權力卻日益加強第六章 民主國家害怕哪種專制第七章 以上各章的延續第八章 主題的總括原著者注附 錄 (一)1848年1月15日在人文和政治科學院所作關於謝爾比利埃《論瑞士的民主》的報告 (二)在討論答復王室講話的方案期間1848年1月27日於眾議院的發言拉斯基為《托克維爾全集》中之《論美國的民主》所作的導言研究《論美國的民主》的參考文獻關於版本的說明第3卷目錄導言《舊制度與大革命》影響史資料前言編章 大革命爆發之際,人們對它的評論歧異第二章 大革命的根本與終目的並非像人們過去認為的那樣,是要摧毀宗教權力和削弱政治權力第三章 大革命如何是一場以宗教革命形式展開的政治革命,其原因何在第四章 何以幾乎全歐洲都有完全相同的制度,它們如何到處陷於崩潰第五章 法國革命特有的功績是什麼第二編章 為什麼封建權利在法國比在其他任何國家更使人民憎惡第二章 中央集權制是舊制度的一種體制而不是像人們所說是大革命和帝國的業績第三章 今天所謂的政府管理監督乃是舊制度的一種體制第四章 行政法院與官員保證制是舊制度的體制第五章 中央集權制怎樣進入舊政治權力並取而代之,而不予以摧毀第六章 舊制度下的行政風尚第七章 在歐洲各國中,法國如何成為這樣的國家,其首都已取得壓倒外省的重要地位,並吸取全帝國的精華第八章 在法國這個國家,人們變得彼此為相似第九章 這些如此相似的人如何比以往更加分割成一個個陌生的小團體,彼此漠不關心第十章 政治自由的毀滅與各階級的分離如何導致了幾乎所有使舊制度滅亡的弊病第十一章 舊制度下自由的種類及其對大革命的影響第十二章 盡管文明取得各方面進步,何以18世紀法國農民的處境有時竟比18世紀還糟第三編章 到18世紀中葉,文人何以變為國家的首要政治家,其後果如何第二章 非宗教傾向在18世紀的法國人身上如何成為普遍占上風的激情,對大革命的特點有何影響第三章 法國人何以先要改革,後要自由第四章 路易十六統治時期是舊君主制繁榮的時期,何以繁榮反而加速了大革命的到來第五章 何以減輕人民負擔反而激怒了人民第六章 政府完成人民的革命教育的幾種做法第七章 何以一次巨大的行政革命成為政治革命的先導,其結果如何第八章 大革命如何從以往事物中自動產生注釋附錄 一 論三級會議各省,尤其朗格多克 二 1789年前後法國社會政治狀況譯名對照表第4卷目錄編者導言 部分章 [《回憶錄》的由來和性質——1848年革命之前時期的概況——這次革命的前兆]第二章 [宴會運動——政府的安全——反對派首領關心的事情——他們對大臣們的指控]第三章 [2月22日動亂——23 El的會議——新內閣——迪福爾先生和博蒙先生的感想]第四章 [2月24日——內閣的反抗計劃——國民自衛軍——貝多將軍]第五章 [議會開會——奧爾良公爵夫人——I臨時政府] 第二部分章 我對2月24 El的原因的判斷及對由此產生的事態的看法一第二章 2月24日次日的巴黎以及以後幾天的情況——新革命的社會主義特點第三章 舊國會議員在作決定時態度曖昧——我對自己的所作所為的反思和我的決心第四章 我在芒什省競選——地方的情況——大選第五章 制憲議會次會議——這個議會的場面第六章 我與拉馬丁的關繫——拉馬丁的猶豫不定第七章 1848年5月15日第八章 協和的慶典和走向六月事件的道路第九章 六月事件第十章 六月事件(續)第十一章 憲法委員會 第三部分章 歸國——內閣成立第二章 內閣的面貌——至6月13日造反失敗內閣的初期行動第三章 國內政治——內閣的內部紛爭——內閣面對多數派和總統困難重重第四章 外交問題 附 錄一 古·德·博蒙談2月24日二 與巴羅的談話(1850年10月10日)巴羅談2月24日 三 1848年2月24日紀要迪福爾先生和他的朋友為阻止二月革命所做的努力——梯也爾先生使這些努力不起作用應負的責任四 為1848年6月至1849年6月的《回憶錄》所寫的筆記(1851年4月)五 關於我將要寫的《回憶錄》部分內容的提要(1851年4月,在歸國途中)六 1851年5月15日我與共和國總統的談話(我從意大利回國後與他首次見面)七 修改憲法——1851年6月21日應我之邀來我家會晤中貝裡耶與我的談話。我們二人都是憲法修改委員會委員人名索引
    word-wrap: break-word; word-break: break-all;">

    第1卷目錄
    第十二版序
    緒論
    部分
    章 北美的外貌
    第二章 英裔美國人的來源及其對他們未來的重大影響
    英裔美國人的法律和習慣的某些特點的產生原因
    第三章 英裔美國人的社會情況
    英裔美國人社會情況的突出特點在於它本質上是民主的
    英裔美國人社會情況的政治後果
    第四章 美國的人民主權原則
    第五章 在敘述聯邦政府之前必須先研究各州的過去
    美國的鄉鎮組織
    鄉鎮的規模
    新英格蘭的鄉鎮政權
    鄉鎮的生活
    新英格蘭的鄉鎮精神
    新英格蘭的縣
    新英格蘭的行政
    美國行政概況,
    關於州
    州的立法權
    州的行政權
    美國的行政分權的政治效果
    第六章 美國的司法權及其對政治社會的影響
    授予美國法官的其他權力
    第七章 美國的政治審判
    第八章 聯邦憲法
    聯邦憲法的歷史
    聯邦憲法概要
    聯邦政府的職權
    聯邦權
    立法權
    參議院與眾議院的其他差別
    行政權
    美國總統的地位在哪些地方與法國的立憲國王不同
    可使行政權影響增強的偶然原因
    美國總統為了領導國務工作何以不需要在兩院取得多數一
    總統的選舉
    選舉方式
    選舉是緊急時期
    總統的連選連任
    聯邦繫統法院
    規定聯邦繫統法院管轄權的方法
    聯邦繫統法院審理的各種案件
    聯邦繫統法院的訴訟程序
    法院在各州的大權中居於高位
    聯邦憲法在哪些方面比各州憲法優越
    美利堅合眾國憲法與其他一切聯邦制國家憲法有什麼不同
    聯邦制的一般優點及其在美國產生的特殊效用
    聯邦制為什麼沒有擴展到所有國家和為什麼英裔美國人能夠采用它
    第二部分
    章 為什麼可以嚴格地說美國是由人民統治的
    第二章 合眾國的政黨
    貴族黨在美國的殘餘
    第三章 美國的出版自由
    在美國出版自由的環境下形成的見解經常比在其他地方受檢查
    制度影響形成的見解更堅定
    第四章 美國的政治社團
    歐洲和美國對結社權的不同理解——它們對結社權的不同使用
    第五章 美國的民主政府
    普選權
    人民的選擇和美國民主在這種選擇中的本能
    能夠部分糾正民主的這種本能的因素
    美國民主對選舉法產生的影響
    美國民主治下的公務人員
    美國民主治下的行政官的專權
    美國行政的不穩定性
    美國民主治下的公共開支
    美國民主在規定公務人員薪俸方面表現的本性
    難於識別促使美國政府厲行節約的原因
    可否拿美國的公共開支與法國的對比
    民主國家統治者的貪污腐化及其對公共道德的影響
    民主能夠做出哪些努力
    美國民主通常顯示的自制能力
    美國民主處理國家對外事務的方法
    第六章 美國社會從民主政府獲得的真正好處
    美國民主治下法制的總趨勢及其享用者的本能
    美國的公共精神
    美國的權利觀念
    美國對法律的尊重
    美國各黨派在政界的活動及其對社會的影響
    第七章 多數在美國的無限權威及其後果
    多數的無限權威在美國是怎樣增加民主所固有的立法與行政的
    不穩定性的
    多數的暴政
    多數的無限權威對美國公務人員的專斷權的影響
    多數在美國對思想的影響
    多數的暴政對美國人國民性的影響及巴結思想在美國的表現
    美國共和政體的危險來自多數的無限權威
    第八章 美國怎樣削弱多數的暴政
    不存在行政集權
    美國的法學家精神及其如何成為平衡民主的力量
    美國視陪審團為政治機構
    第九章 有助於美國維護民主共和制度的主要原因
    有助於美國維護民主共和制度的偶然的或天賜的原因
    法制對美國維護民主共和制度的影響
    民情對美國維護民主共和制度的影響
    作為一種政治設施的宗教及其如何有力地幫助了美國人維護民主共和制度
    宗教信仰對美國政治社會的間接影響
    宗教在美國發生強大影響的主要原因
    美國人的教育、習慣和實踐經驗是如何促進民主制度獲得成功的
    法制比自然環境更有助於美國維護民主共和制度,而民情比
    法制的貢獻更大
    法制和民情在別處能否比在美國更足以維護民主制度
    已經發生的事情對歐洲的重要性
    第十章 概述美國境內的三個種族的現況及其可能出現的
    未來
    居住在聯邦境內的印第安部落的現況及其可能出現的未來
    黑色人種在美國的處境和他們的存在給白人帶來的危險
    美國聯邦持久存在的機緣是什麼和威脅著它存在的危險是什麼
    論美國的共和制度及其持久存在的機緣是什麼
    略述美國商業興盛的原因
    結論
    原著者注
    第2卷目錄
    序言
    部分 民主在美國對智力活動的影響
    章 關於美國人的哲學方法
    第二章 關於民主國家的信仰的主要源泉
    第三章 為什麼美國人比其祖先英國人更傾向和更喜好一般觀念
    第四章 為什麼美國人從來沒有像法國人那樣熱烈追求政治方面的一般觀念
    第五章 在美國宗教是怎樣得以利用民主的本能的
    第六章 關於天主教在美國的發展
    第七章 民主國家人民的思想傾向於泛神論的原因
    第八章 平等是怎樣喚起美國人產生人可無限完善的觀念的
    第九章 美國人的例子為什麼不能證明民主國家不會愛好和不會致力於科學、文學與藝術
    第十章 為什麼美國人在科學方面偏重實踐而不關心理論
    第十一章 美國人以什麼精神對待藝術
    第十二章 為什麼美國人既建造一些那麼平凡的建築物又建造一些那麼宏偉的建築物
    第十三章 民主時代文學的特征
    第十四章 關於文學的商業性
    第十五章 為什麼在民主社會裡研究希臘和拉丁文學特別有用
    第十六章 美國的民主怎樣改變了英語
    第十七章 論民主國家的詩的某些源泉
    第十八章 為什麼美國的作家和演說家總愛誇張
    第十九章 略論民主國家的戲劇
    第二十章 論民主時代歷史學家的某些特有傾向
    第二十一章 關於美國的議會辯纔
    第二部分 民主對美國人情感的影響
    章 為什麼民主國家愛平等比愛自由更熱烈和更持久
    第二章 關於民主國家中的個人主義
    第三章 個人主義為什麼在民主革命完成後比在其他時期強烈
    第四章 美國人是怎樣以自由制度對抗個人主義的
    第五章 關於美國人在市民生活中對結社的運用
    第六章 關於結社與報刊的關繫
    第七章 一般結社與政治結社的關繫
    第八章 美國人是怎樣以“正確理解的利益”的原則同個人主義進行鬥爭的
    第九章 美國人怎樣在宗教上應用“正確理解的利益”的原則
    第十章 關於美國人對物質福利的愛好
    第十一章 物質生活享樂在民主時代產生的特殊效果
    第十二章 為什麼有些美國人那樣醉心於唯靈主義
    第十三章 為什麼美國人身在幸福之中還心神不安
    第十四章 美國人是怎樣把對物質生活享樂的愛好與對自由的熱愛和對公共事務的關心結合起來的
    第十五章 宗教信仰是怎樣時時使美國人的心靈轉向非物質享樂的
    第十六章 過分熱愛福利為什麼可能損害福利
    第十七章 為什麼在平等和懷疑盛行時期應當把人的行動目標放長遠一些
    第十八章 為什麼美國人認為一切正當的職業都是高尚的
    第十九章 什麼東西在使幾乎所有的美國人喜歡從事實業
    第二十章 實業為什麼可能產生貴族制度
    第三部分 民主對我所說的民情的影響
    章 民情怎樣隨著身份平等而日趨溫和了
    第二章 民主怎樣使美國人之間的日常關繫簡易化了
    第三章 美國人為什麼在本國不太愛激動而在我們歐洲又表現得過於激動
    第四章 前三章 的總結
    第五章 民主怎樣改變著主僕關繫
    第六章 民主的制度和民情為什麼傾向於提高租金和縮短租期
    第七章 民主對工資的影響
    第八章 民主對家庭的影響
    第九章 美國年輕女性的教育
    第十章 年輕女性怎樣習得為妻之道
    第十一章 身份平等在美國怎樣有助於維護良好的民情
    第十二章 美國人怎樣理解男女平等
    第十三章 平等怎樣自然而然地將美國人分成許多私人小團體
    第十四章 對美國人的儀表的若干考察
    第十五章 論美國人的嚴謹精神和這種精神為什麼未能防止美國人往往做出考慮欠周的事情
    第十六章 美國人的民族自負心為什麼比英國人的輕浮和喜歡沽名釣譽
    第十七章 美國的社會面貌為什麼既千變萬化又單調一致
    第十八章 關於美國和民主社會中的榮譽
    第十九章 為什麼美國人多懷奮進之心而少有大志
    第二十章 關於某些民主國家裡的求官謀祿問題
    第二十一章 為什麼大規模的革命越來越少
    第二十二章 為什麼民主國家的人民自然希望和平而民主國家的軍隊自然希望戰爭
    第二十三章 民主國家的軍隊裡哪些人是好戰和革命的階級
    第二十四章 關於民主國家軍隊為什麼在戰爭初期比其他國家軍隊軟弱而在戰爭持續下去時則比其他國家軍隊強勁
    第二十五章 關於民主國家軍隊的紀律
    第二十六章 略述民主社會裡的戰爭
    第四部分 關於民主的思想和感情對政治社會的影響
    章 平等自然使人愛好自由制度
    第二章 民主國家關於政府的觀點自然有利於中央集權
    第三章 民主國家人民的感情和思想一致引導他們走向中央集權
    第四章 導致民主國家走上中央集權或避免中央集權的若干特殊的和偶然的原因
    第五章 當今的歐洲國家盡管統治者的地位不如以前穩定但權力卻日益加強
    第六章 民主國家害怕哪種專制
    第七章 以上各章的延續
    第八章 主題的總括
    原著者注
    附 錄
    (一)1848年1月15日在人文和政治科學院所作關於謝爾比利埃《論瑞士的民主》的報告
    (二)在討論答復王室講話的方案期間1848年1月27日於眾議院的發言
    拉斯基為《托克維爾全集》中之《論美國的民主》所作的導言
    研究《論美國的民主》的參考文獻
    關於版本的說明
    第3卷目錄
    導言《舊制度與大革命》影響史資料
    前言

    章 大革命爆發之際,人們對它的評論歧異
    第二章 大革命的根本與終目的並非像人們過去認為的那樣,是要摧毀宗教權力和削弱政治權力
    第三章 大革命如何是一場以宗教革命形式展開的政治革命,其原因何在
    第四章 何以幾乎全歐洲都有完全相同的制度,它們如何到處陷於崩潰
    第五章 法國革命特有的功績是什麼
    第二編
    章 為什麼封建權利在法國比在其他任何國家更使人民憎惡
    第二章 中央集權制是舊制度的一種體制而不是像人們所說是大革命和帝國的業績
    第三章 今天所謂的政府管理監督乃是舊制度的一種體制
    第四章 行政法院與官員保證制是舊制度的體制
    第五章 中央集權制怎樣進入舊政治權力並取而代之,而不予以摧毀
    第六章 舊制度下的行政風尚
    第七章 在歐洲各國中,法國如何成為這樣的國家,其首都已取得壓倒外省的重要地位,並吸取全帝國的精華
    第八章 在法國這個國家,人們變得彼此為相似
    第九章 這些如此相似的人如何比以往更加分割成一個個陌生的小團體,彼此漠不關心
    第十章 政治自由的毀滅與各階級的分離如何導致了幾乎所有使舊制度滅亡的弊病
    第十一章 舊制度下自由的種類及其對大革命的影響
    第十二章 盡管文明取得各方面進步,何以18世紀法國農民的處境有時竟比18世紀還糟
    第三編
    章 到18世紀中葉,文人何以變為國家的首要政治家,其後果如何
    第二章 非宗教傾向在18世紀的法國人身上如何成為普遍占上風的激情,對大革命的特點有何影響
    第三章 法國人何以先要改革,後要自由
    第四章 路易十六統治時期是舊君主制繁榮的時期,何以繁榮反而加速了大革命的到來
    第五章 何以減輕人民負擔反而激怒了人民
    第六章 政府完成人民的革命教育的幾種做法
    第七章 何以一次巨大的行政革命成為政治革命的先導,其結果如何
    第八章 大革命如何從以往事物中自動產生
    注釋
    附錄
    一 論三級會議各省,尤其朗格多克
    二 1789年前後法國社會政治狀況
    譯名對照表
    第4卷目錄
    編者導言
    部分
    章 [《回憶錄》的由來和性質——1848年革命之前時期的概況——這次革命的前兆]
    第二章 [宴會運動——政府的安全——反對派首領關心的事情——他們對大臣們的指控]
    第三章 [2月22日動亂——23 El的會議——新內閣——迪福爾先生和博蒙先生的感想]
    第四章 [2月24日——內閣的反抗計劃——國民自衛軍——貝多將軍]
    第五章 [議會開會——奧爾良公爵夫人——I臨時政府]
    第二部分
    章 我對2月24 El的原因的判斷及對由此產生的事態的看法一
    第二章 2月24日次日的巴黎以及以後幾天的情況——新革命的社會主義特點
    第三章 舊國會議員在作決定時態度曖昧——我對自己的所作所為的反思和我的決心
    第四章 我在芒什省競選——地方的情況——大選
    第五章 制憲議會次會議——這個議會的場面
    第六章 我與拉馬丁的關繫——拉馬丁的猶豫不定
    第七章 1848年5月15日
    第八章 協和的慶典和走向六月事件的道路
    第九章 六月事件
    第十章 六月事件(續)
    第十一章 憲法委員會
    第三部分
    章 歸國——內閣成立
    第二章 內閣的面貌——至6月13日造反失敗內閣的初期行動
    第三章 國內政治——內閣的內部紛爭——內閣面對多數派和總統困難重重
    第四章 外交問題
    附 錄
    一 古·德·博蒙談2月24日
    二 與巴羅的談話(1850年10月10日)巴羅談2月24日
    三 1848年2月24日紀要迪福爾先生和他的朋友為阻止二月革命所做的努力——梯也爾先生使這些努力不起作用應負的責任
    四 為1848年6月至1849年6月的《回憶錄》所寫的筆記(1851年4月)
    五 關於我將要寫的《回憶錄》部分內容的提要(1851年4月,在歸國途中)
    六 1851年5月15日我與共和國總統的談話(我從意大利回國後與他首次見面)
    七 修改憲法——1851年6月21日應我之邀來我家會晤中貝裡耶與我的談話。我們二人都是憲法修改委員會委員
    人名索引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