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哈佛中國學·全三冊
    該商品所屬分類: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
    【市場價】
    5828-8448
    【優惠價】
    3643-5280
    【作者】 張冠梓 
    【所屬類別】 圖書  社會科學  社會學  社會管理與社會規劃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2037412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是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20374125
    作者:張冠梓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1年09月 

        
        
    "

    內容簡介

    本套書是中國中青年學者對哈佛大學中國問題研究專家的繫列專訪,分“政治與歷史”“經濟與社會”“文化與學術”三卷。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歷了廣泛而深刻的變化。專家們分別就中國政治改革、歷史變遷、經濟發展、社會文化和學術發展等方面取得的輝煌成就和寶貴經驗,結合自己的研究專長,深入闡述了各自的觀點。受訪學者或對中國的過去和現在有所了解,或甚至有過親身的見證和體驗。他們的觀點和思考值得中國的讀者了解和借鋻。

    目錄
    政治與歷史卷
    再版前言
    前言
    轉型的中國與中國的轉型
    中國的新形像
    對中國未來的樂觀與謹慎
    國家建設與民主經驗
    參與式協商與中國的民主
    社會變遷與體制建構
    家庭與親屬制度的嬗變
    中國法治化:打造“第二長城”
    法律改革的兩難:職業主義與大眾主義
    中美關繫與我的中國法研究
    新時代的中美關繫:合作不是選擇,而是命運

    政治與歷史卷


      再版前言


      前言


      轉型的中國與中國的轉型


      中國的新形像


      對中國未來的樂觀與謹慎


      國家建設與民主經驗


      參與式協商與中國的民主


      社會變遷與體制建構


      家庭與親屬制度的嬗變


      中國法治化:打造“第二長城”


      法律改革的兩難:職業主義與大眾主義


      中美關繫與我的中國法研究


      新時代的中美關繫:合作不是選擇,而是命運


      中國的軟實力與對外交往


      巧實力和奧巴馬政府的對華政策


      美國的威脅並非來自中國


      應完整地看待新中國的歷史


      在細微處觀察中國歷史


      和平:國家間交往的良性基礎


      成全球性大國,中國需慎之又慎


      希望中美持續和平地發展


      崛起的中國與蓬勃發展的哈佛中國學


      附錄  本卷采訪人、合作者簡介


    經濟與社會卷


      中國經濟:階段性特征和關鍵性問題


      中國經濟的內生增長


      探索發展的多樣性制度建設道路


      克服衰退。實現經濟再平衡


      中國經濟崛起的現實和幻像


      全球經濟的復蘇與中國因素


      效率與公平:中國的漸進式變革


      弘揚文化傳統與培育社會價值


      轉型時期的中國金融


      金融改革的機遇與挑戰


      中國和印度:企業家的角色與作用


      中國的糧食安全


      中國的環境問題


      國家與醫療、能源和稅收


      全球健康與中國的醫療衛生


      中國醫療衛生的改革與發展


      口腔醫學在中國的發展與期待


      誰將影響中國未來的發展


      中國的歷史沿革與未來模式


      塑造國際新秩序是全世界的共同責任


      不可能“脫鉤”。中美應同舟共濟


      高速城市化:中國發展中的重大挑戰


      全球化時代,什麼是中國的價值


      中國的和平崛起與新時期對外關繫


      附錄  本卷采訪人、合作者簡介


    文化與學術卷


      新儒學的機遇與挑戰


      中國思想與文化的新動向


      植根於傳統的文化創新


      區域研究與中國文化


      變遷中的唐人街


      民族歷史文化的通與變


      如何理解滿族史和清史的關繫


      文化的傳承需要世界眼光


      文學:活在百姓的精神訴求裡


      浪漫主義:對現代社會的另一種自覺


      沉溺於中國古典文學之美


      中國文學的現代意識


      何為文學史?文學史何為?


      考古:匡正書本上的歷史


      期待“中國版本”的考古學


      在田野中發現真正的學術問題


      早期人類:中國乃至東亞的證據


      中西學術之間的通與塞


      跨越邊界的深度學習:比較神學與中國


      海外中國研究的“精彩”時刻


      中日中產階級消費文化之對比


      教育與學術之痛


      文理教育的終極目標與學者的責任擔當


      數字化教學傳播中國文化


      音樂:流動的民風


      附錄一  本卷采訪人、合作者簡介


      附錄二  三十年河西哈佛看中國——記張冠梓和他的哈佛訪談計劃


      附錄三  對外交流應考慮的若干問題——兼談編寫《哈佛看中國》的體會


      附錄四  當代哈佛漢學家的“中國觀”——從張冠梓主編的《哈佛看中國》談起


      附錄五  我的哈佛一年——訪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張冠梓


      附錄六  多面體與多面鏡——張冠梓主編《哈佛看中國》讀後記


      附錄七  後現代化中國發展的思考——張冠梓與他的《哈佛看中國》


      附錄八  難忘的一次學術沙龍


      後記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