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漢語中古音研究
    該商品所屬分類: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
    【市場價】
    750-1088
    【優惠價】
    469-680
    【作者】 馬德強 
    【所屬類別】 圖書  社會科學  語言文字  語言文字學 
    【出版社】中西書局 
    【ISBN】978754751973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47519738
    作者:馬德強

    出版社:中西書局
    出版時間:2022年11月 

        
        
    "

    編輯推薦

    利用《廣韻》裡的又音字來證明重韻有別,結合《切韻》的編制、早期韻圖的安排以及等韻體繫的來源多角度考察重韻的成因。通過對中古和現代方言中魚虞兩韻分合情況的考察,指出學術界以魚虞韻在中古時期分合的南北差異為依據給現代漢語方言分群的做法有一定局限性。從中古前後期“吳音”內涵的差異入手重新審視《切韻》音繫“吳音說”。全書內容豐富,論證嚴密,多所創新,是漢語中古音研究的一大成果。

     
    內容簡介

    本書圍繞中古音研究領域的幾個專題進行研究,分為上下兩篇。上篇討論重韻問題,多角度考察重韻分立的性質,結合漢語音韻史和音韻學史分析重韻現像的形成原因。下篇分別討論《切韻》音繫的性質、重紐、四等韻的介音、《切韻》繫韻書、高本漢的中古音研究等問題,各專題主要是立足當前的研究現狀,以其中涉及的相關音韻觀念為切入點展開討論。本書選取的論題雖然均是屬於《切韻》研究領域,但是牽涉的音韻觀念卻不限於《切韻》研究,而是與整個漢語音韻學科密切相關。

    作者簡介

    馬德強,安徽濉溪人,博士,現為揚州大學文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漢語音韻學研究,在《語言科學》《古漢語研究》《語言學論叢》《漢語史學報》《勵耘語言學刊》等相關期刊、集刊上發表論文20餘篇,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1項。

    目錄
    上篇 重 韻 研 究
    章 重韻的名稱、類別和研究概況
    1.1 重韻釋名
    1.2 重韻的類別
    1.3 重韻研究概況
    第二章 重韻分立的性質
    2.1 重韻韻類在中古文獻材料中的表現
    2.2 重韻韻類在上古韻部繫統裡的分布
    2.3 重韻韻類在現代漢語方言中的反映
    第三章 重韻形成的原因
    3.1 從韻書的編制看重韻
    3.2 從早期韻圖的安排看重韻
    3.3 從當前通行的等韻體繫看重韻
    3.4 重韻問題提出的學術史背景

    上篇 重 韻 研 究
    章 重韻的名稱、類別和研究概況
    1.1 重韻釋名
    1.2 重韻的類別
    1.3 重韻研究概況
    第二章 重韻分立的性質
    2.1 重韻韻類在中古文獻材料中的表現 
    2.2 重韻韻類在上古韻部繫統裡的分布 
    2.3 重韻韻類在現代漢語方言中的反映 
    第三章 重韻形成的原因
    3.1 從韻書的編制看重韻 
    3.2 從早期韻圖的安排看重韻
    3.3 從當前通行的等韻體繫看重韻
    3.4 重韻問題提出的學術史背景
    2 漢語中古音研究
    第四章 重韻在方言史研究中的參照意義
    4.1 以重韻為參照研究方言史問題的典型案例
    4.2 現代方言和中古江東方言的關繫之檢討
    4.3 餘論:關於重韻演變的相關理論探討 
    下篇 其 他 專 題
    第五章 《切韻》音繫性質研究之省思 
    5.1 《切韻》音繫性質研究的新進展 
    5.2 《切韻》音繫性質之爭的幾個層面 
    5.3 《切韻》音繫性質研究中的主觀因素 
    5.4 《切韻》音繫性質的認定對音繫構擬的影響 
    5.5 《切韻》音繫性質之爭與高本漢範式的關繫 
    第六章 金陵語音與《切韻》音繫的關繫辨析 
    6.1 南北朝時期金陵語音的性質問題
    6.2 《切韻》音繫“吳音說”再認識
    第七章 重紐研究中的相關音韻觀念之檢討 
    7.1 龍宇純的重紐研究評述
    7.2 重紐與重韻的對比分析
    第八章 《切韻》音繫四等韻的介音問題
    8.1 前人討論要點之回顧
    8.2 相關音韻觀念的辨析
    目 錄 3
    第九章 《切韻》繫韻書三論 
    9.1 《切韻》繫韻書的判別標準
    9.2 《集韻》歸屬的二重性
    9.3 “平水韻”繫列韻書和《切韻》的關繫
    第十章 高本漢的中古音研究評述 
    10.1 高本漢對韻圖的基本認識 
    10.2 高本漢中古音研究的工作性質 
    10.3 高本漢對韻圖的誤判與現代學者的修正 
    10.4 在等韻框架內構擬《切韻》音繫的反思 
    參考文獻 
    後記 

    前言
    漢語中古音在漢語音韻學和漢語語音史的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如果我們把中古音研究清楚了,那麼不僅可以詳細了解中古漢語的語音面貌,而且可以借此上溯先秦兩漢時期的上古音,也可以借明時代的近代音。例如唐劉肅《大唐新語·諧謔》雲:“侯思止出自皂隸,言音不正,以告變授御史。時屬斷屠,思止謂同列曰:‘今斷屠宰,雞雲“圭”、豬雲“誅”、魚雲“虞”、驢雲“縷”平,俱雲“居”不得喫雲“詰”,空喫“詰”米雲“彌”麵雲“泯”去,如雲“儒”何得不饑!’侍御崔獻可笑之。思止以聞,則天怒,謂獻可曰:‘我知思止不識字,我已用之,卿何笑也?’獻可具以雞、豬之事對,則天亦大笑,釋獻可。”要讀懂這一段文字,需要知道中古音“豬、魚、驢、如、居”是魚韻字,“誅、虞、縷、儒、俱”是虞韻字,侯思止是把魚韻字讀成了虞韻字,又把虞韻字讀成了魚韻字(還讀錯了其他一些字),一時傳為笑柄。於此我們可以知道侯思止的方言不分魚虞,但當時的標準語(或者崔獻可、武則天等所操的權威方言)是區分魚虞兩韻的。又如清代學者顧炎武根據《詩經》押韻等“離析唐韻”,指出中古歌韻、戈韻、麻韻之半和支韻之半歸入上古歌部。現代曾有學者提出,《卜居》《漁父》是“幼稚而淺薄的作品,其完成的時代不會早於西漢後期”,其作者不可能是傳統所說的屈原。但是郭沫若就說,《卜居》和《漁父》,“西漢後期的作者究竟有哪一位或幾位能做得出這樣清新、簡潔而有獨創性的文字?一個時代的文章,有一定的風格、思想、語彙、音韻,這是不能夠信口開河的。單從《漁父》篇的音韻來說,篇中以‘移、波、釃、為’等字為韻,這還是先秦古韻,同屬歌部,如何能說為‘西漢後期’?”中古音“移、釃、為”是支韻字,“波”是歌韻字,在顧炎武發明古韻之前,除非是先秦古人,其他作偽者是絕不可能把這幾個字放在一起押韻的。由此可見,漢語中古音的研究無疑是十分重要的。

    漢語中古音在漢語音韻學和漢語語音史的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如果我們把中古音研究清楚了,那麼不僅可以詳細了解中古漢語的語音面貌,而且可以借此上溯先秦兩漢時期的上古音,也可以借明時代的近代音。例如唐劉肅《大唐新語·諧謔》雲:“侯思止出自皂隸,言音不正,以告變授御史。時屬斷屠,思止謂同列曰:‘今斷屠宰,雞雲“圭”、豬雲“誅”、魚雲“虞”、驢雲“縷”平,俱雲“居”不得喫雲“詰”,空喫“詰”米雲“彌”麵雲“泯”去,如雲“儒”何得不饑!’侍御崔獻可笑之。思止以聞,則天怒,謂獻可曰:‘我知思止不識字,我已用之,卿何笑也?’獻可具以雞、豬之事對,則天亦大笑,釋獻可。”要讀懂這一段文字,需要知道中古音“豬、魚、驢、如、居”是魚韻字,“誅、虞、縷、儒、俱”是虞韻字,侯思止是把魚韻字讀成了虞韻字,又把虞韻字讀成了魚韻字(還讀錯了其他一些字),一時傳為笑柄。於此我們可以知道侯思止的方言不分魚虞,但當時的標準語(或者崔獻可、武則天等所操的權威方言)是區分魚虞兩韻的。又如清代學者顧炎武根據《詩經》押韻等“離析唐韻”,指出中古歌韻、戈韻、麻韻之半和支韻之半歸入上古歌部。現代曾有學者提出,《卜居》《漁父》是“幼稚而淺薄的作品,其完成的時代不會早於西漢後期”,其作者不可能是傳統所說的屈原。但是郭沫若就說,《卜居》和《漁父》,“西漢後期的作者究竟有哪一位或幾位能做得出這樣清新、簡潔而有獨創性的文字?一個時代的文章,有一定的風格、思想、語彙、音韻,這是不能夠信口開河的。單從《漁父》篇的音韻來說,篇中以‘移、波、釃、為’等字為韻,這還是先秦古韻,同屬歌部,如何能說為‘西漢後期’?”中古音“移、釃、為”是支韻字,“波”是歌韻字,在顧炎武發明古韻之前,除非是先秦古人,其他作偽者是絕不可能把這幾個字放在一起押韻的。由此可見,漢語中古音的研究無疑是十分重要的。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