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無序的用處
    該商品所屬分類: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
    【市場價】
    640-928
    【優惠價】
    400-580
    【作者】 理查德·桑內特 
    【所屬類別】 圖書  社會科學  社會學  社會學理論與方法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8196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輕型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208181960
    作者:理查德·桑內特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3年06月 

        
        
    "

    內容簡介

    本書展示了西方現代城市 “有序”的社區是如何將人們固化的,這種固化扼殺了個人的進一步成長。作者解釋了公認的秩序理想是如何在城市中產群體中產生乏味、狹隘和暴力傾向的行為模式的。他證明,大多數城市規劃都是以同樣的固化方式進行,並從具體和人性的角度說明了為什麼這種方法沒有解決也不能解決我們的城市問題。
    本書是對新的城市組織模式的探索,通過這種模式,城市生活可以變得更豐富,更具生命力。作者提出並具體規劃了一個可以融合多樣性和創造性的“無序”城市,以造就新一代的城市居民,允許社區改變和發展。

    作者簡介

    理查德·桑內特(Richard Sennett,1943— ),當代著名社會學家和思想家,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社會學教授,哥倫比亞大學資本主義與社會中心的高級研究員,前紐約大學教授。他的主要著作有:《公共人的衰落》(1977)、《肉體與石頭——西方文明中的身體與城市》(1994)、《新資本主義的文化》(2006)、《匠人》(2008)等。

    目錄

    序言:當時與現在


    引言


    第一部分 新的清教主義
    第一章 淨化的身份
    第二章 純淨社區的迷思
    第三章 城市如何使迷思成為現實
    第四章 規劃淨化的城市


    第二部分 新的無政府主義
    第二部分引言
    第五章 超越淨化的身份
    第六章 城市的良好用途
    第七章 作為無政府繫統的城市
    第八章 結論:無序中的平凡生活

    前言
    序言:當時與現在
    這些對當時的物理空間的描述,同樣適用於如今的數字空間。原則上,互聯網也能夠豐富體驗,讓人們接觸到大量的陌生人並拓寬視野;但事實上,它正在將行為規範化、慣例化,剝奪了人們獲得復雜能力的機會。同自上而下的城市一樣,自上而下的互聯網應當受到質疑,從而變得更為開放。我認為過去與現在之間至少存在這種聯繫,也因此,我希望《無序的用處》一書依然有其影響力。
    過去與現在之間似乎存在一個明顯差別。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美國與西歐蓬勃發展,因此,如何塑造這種增長、如何利用豐裕的資源,成為當時面臨的問題。如今,經濟資源相對稀缺,至少對大多數並非極度富有或顯貴的公民來說,增長已經不可持續了。作為政治標簽的六十年代,是個無比憂郁、卻又蘊含無盡希望的時代,年輕的理想主義者們相信一切會有所改變。但現在,極端的不平等縮小了機會的範圍,也限制了人們的政治想像力;他們變得憤世嫉俗,認為再也沒有什麼事情是能夠做成的。
    作為一個年長者,這是我如今最為擔心的狀況。“現實主義”會催生順從,但逆來順受無法讓人熬過生活。人不能徹底聽天由命。或許時間讓六十年代蒙上了玫瑰色的濾鏡,但它的理想主義確實能為我們帶來力量。當我現在重讀我的這篇文章時,會發現許多不切實際的空想,但這並不意味著它是個錯誤。

    序言:當時與現在


    大多數作家一生中隻會想到幾個重要觀點。幸運的是,我在二十五歲時便有了一個:生活在一個龐大、混亂的城市中,個體可以真正像人類一樣發展。與和自己不同的人共處,面對復雜空間孕育出的偶然機會與發現,體驗無比密集的城市生活,種種挑戰都能使人成長。但在半個世紀前,也就是我年輕的時候,城市中並不存在這種可能。它們排斥多樣性與復雜性。階級與種族隔離使得不同群體無需頻繁互動;公園與公共空間渺無人煙;大型企業和嚴格的總體規劃擠占了當地的生活。僵化的組織與管控,阻礙了人們的豐富體驗。
    這些對當時的物理空間的描述,同樣適用於如今的數字空間。原則上,互聯網也能夠豐富體驗,讓人們接觸到大量的陌生人並拓寬視野;但事實上,它正在將行為規範化、慣例化,剝奪了人們獲得復雜能力的機會。同自上而下的城市一樣,自上而下的互聯網應當受到質疑,從而變得更為開放。我認為過去與現在之間至少存在這種聯繫,也因此,我希望《無序的用處》一書依然有其影響力。
    過去與現在之間似乎存在一個明顯差別。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美國與西歐蓬勃發展,因此,如何塑造這種增長、如何利用豐裕的資源,成為當時面臨的問題。如今,經濟資源相對稀缺,至少對大多數並非極度富有或顯貴的公民來說,增長已經不可持續了。作為政治標簽的六十年代,是個無比憂郁、卻又蘊含無盡希望的時代,年輕的理想主義者們相信一切會有所改變。但現在,極端的不平等縮小了機會的範圍,也限制了人們的政治想像力;他們變得憤世嫉俗,認為再也沒有什麼事情是能夠做成的。
    作為一個年長者,這是我如今最為擔心的狀況。“現實主義”會催生順從,但逆來順受無法讓人熬過生活。人不能徹底聽天由命。或許時間讓六十年代蒙上了玫瑰色的濾鏡,但它的理想主義確實能為我們帶來力量。當我現在重讀我的這篇文章時,會發現許多不切實際的空想,但這並不意味著它是個錯誤。
    如果要重寫這本書,我會補充展現藝術對實現全書主旨的幫助。在六十年代,一些紐約的藝術家試圖動搖人們看待城市的常規方式,例如黛安·阿勃絲(Diane Arbus)的照片與喬納斯·梅卡斯(Jonas Mekas)的電影。相較於十年前那些內省的抽像主義畫作與詩歌,他們的作品具有不同的精神內核,不再局限於藝術自身、不再僅為藝術本身創作。類似的現像也在六十年代的建築領域出現:邁克爾·索爾金(Michael Sorkin)和馬克斯·邦德(Max Bond)等人不再將建築視作華麗的、單獨存在的物體,轉而開始認真地對待環境——在紐約,這代表著他們開始關注城市的混亂,換言之,也就是城市的活力。如此,這些建築師響應了簡·雅各布斯在她的經典著作《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中的號召:追求建築形式的復雜性,而非清晰性。
    我的書同樣受到雅各布斯的啟發(我們最終成為了很好的朋友),盡管當時我和她的看法甚至並不一致。她是社區的堅定擁躉;而我,即使在《無序的用處》一書中,感興趣的都是人們該如何在一個龐大、密集、匿名的城市中,擺脫內向的、自我封閉的、停滯的社區的束縛。城市不是村莊。政治哲學家漢娜·阿倫特在《人的境況》等書中討論了擺脫固定身份後的自由,我在後續有關公共生活的研究,如《公共人的衰落》中,借鋻了她的思路。
    盡管我是個思想家,而不是個實干家,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無序的用處》似乎引起了社區組織者與建築師的共鳴。其中,一位名叫巴勃羅·森德拉(Pablo Sendra)的規劃師將本書的概念應用到了城市建設中。他仔細構想了怎樣的物質基礎設施纔能夠支撐地面上的靈活性,使得不同、甚至互相衝突的建築與空間能夠共存。巴勃羅與我合著的新作《設計無序》將與這本《無序的用處》的再版共同問世。我的寫作期望,是希望本書能夠激發人們超越專業實踐邊界的、更為廣泛的探索,因為城市既是一個空間,更是一種思維狀態。



    理查德·桑內特 
    2021年6月於倫敦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