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  文化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保健/养生
     体育/运动
     手工/DIY
     休闲/爱好
     英文原版书
     港台图书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農業增長的條件:人口壓力下農業演變的經濟學
    該商品所屬分類:經濟 -> 各部門經濟
    【市場價】
    430-624
    【優惠價】
    269-390
    【作者】 (丹)博塞拉普 著,羅煜 譯 
    【所屬類別】 圖書  經濟  各部門經濟  農業經濟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ISBN】978751188421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11884213
    作者:(丹)博塞拉普著,羅煜譯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5年10月 

        
        
    "

    編輯推薦
    ★農業經濟領域經典之作

    ★核心理念是“需要是創新之母”
     
    內容簡介
    本書研究了自馬爾薩斯以來廣受關注又充滿爭議的主題即人口和自然資源之間的關繫。根據馬爾薩斯理論,人口的規模和增長取決於食物供給和農業技術,當食物不足以滿足人類需求時,過剩的人口將會消亡。作者逆轉了這個因果關繫,認為農業技術取決於人口的規模,當人口壓力出現的時候,人類將尋找提高食物生產的方式,如增加勞動、機械和化肥投入等。她提出人地關繫的緊張刺激了農業發展及使用新的技術和管理策略來提高與需求相適應的產出;她闡述了人類農業發展中,從采用森林休耕到灌木休耕,到短期休耕,到一年一茬,再到多茬復種的“集約化”程度遞增的土地利用制度的演變邏輯。本書自問世至今已並被翻譯成多種語言,是農業經濟領域的經典之作。




    作者簡介
    埃斯特?博塞拉普(Ester Boserup,1910—1999),丹麥20世紀著名女性經濟學家,出生於哥本哈根,於1935年從哥本哈根大學獲得涵蓋理論經濟學和社會學、農業政策的學位。她的研究領域是經濟學和農業發展,曾在丹麥政府工作,後在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從事農業貿易政策方面的工作,後又在印度致力於將自己的理論運用到農業發展實踐中。回到丹麥之後,博塞拉普在很多機構從事顧問工作,並創作了她一生中重要的幾部著作,其中成就深遠的作品就是《農業增長的條件:人口壓力下農業演變的經濟學》,在該書中,她挑戰了馬爾薩斯學說,提出了影響深遠的農業演變理論。

    羅煜,經濟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貨幣金融繫教師。曾在美國芝加哥大學、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芬蘭赫爾辛基大學長期訪學。主要研究方向為貨幣金融學,對發展經濟學亦有所關注。在《經濟研究》《金融研究》《管理世界》等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過論文。譯著有《微型金融經濟學》等。
    目錄
    中文版導讀 1
    Aldine Transaction版導言 1
    前言 1
    導言
    章土地利用的演變
    歷史順序
    熱帶地區的土地利用
    變化中的景觀
    第二章土地利用和技術變遷的相互依賴
    休耕制度與技術類型
    “工具的種類”與“工具的制造”
    第三章長期和短期休耕制度下的勞動生產率
    從森林休耕到灌木休耕
    用犁耕作的出現中文版導讀 1

    Aldine Transaction版導言 1

    前言 1

    導言

    章土地利用的演變

    歷史順序

    熱帶地區的土地利用

    變化中的景觀

    第二章土地利用和技術變遷的相互依賴

    休耕制度與技術類型

    “工具的種類”與“工具的制造”

    第三章長期和短期休耕制度下的勞動生產率

    從森林休耕到灌木休耕

    用犁耕作的出現

    第四章集約化農業下土地的承載能力和勞動生產率

    從自然放牧到人工飼養

    從干旱到灌溉農業

    人口增長和勞動生產率

    第五章人口增長和工作時間

    長期休耕制度下的短工時

    短期休耕制度下的淡季

    集約化農業下的辛勤勞作

    工作習慣的漸變

    第六章並行存在的耕作制度

    適應自然條件的土地利用制度

    爪哇和日本的案例

    人口密度的降低

    人口快速增長的後果

    第七章勞動邊際收益遞減和技術惰性

    第八章人口稀疏與原始技術的惡性循環

    人口集中的先決條件

    農業的分岔形式

    第九章作為土地占有制決定因素的土地利用制度

    耕作的一般和特殊權利

    地主占有制的特點

    放牧權和休耕期的縮短

    從地主所有制到土地的私有產權

    第十章部落社區的投資和占有制

    部落占有制下投資的組織

    圍繞產權的競爭

    第十一章地主占有制下的農業投資

    封建地主的集約化農業

    殖民統治下對投資的忽視

    對價格激勵的反應

    第十二章現代占有制下對投資的激勵

    家庭農場的投資

    實際工資和就業

    糧食價格和農業稅收

    第十三章在原始農業中使用工業投入

    第十四章一些展望和政策含義

    索引

    譯後記
    前言
    把埃斯特·博塞拉普介紹給英語世界的讀者是我的一大榮幸。1947年,她加入位於日內瓦的歐洲經濟委員會研究規劃部;我當時是這個部門的負責人,故與她相識。很快我就發現她是我們的團隊中有纔華和富於創造力的一員,她的工作為年度經濟調查早期的成功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她在運用統計學探索世界貿易的趨勢、準確地世界不均衡的原因等方面表現出的獨創性是獲得公認的。
    從那時起,博塞拉普女士便擁有一份有意思和的職業,包括在繆爾達爾教授的領導下在印度和亞洲其他國家工作數年,研究亞洲的農業,其研究成果即將付諸發表。
    面前這本她的著作清楚地反映了她在亞洲的經歷。這項工作從一個完全嶄新的角度分析了在原始社群中農業進步的問題:她把人口的增長視作促進農業集約化的自發的因素,這將帶來許多經濟和社會變遷。她主要的論點是:與流行的觀點相反,一個人口持續增長的原始社群比那些人口停滯或下降的原始社群擁有更好的機會進入到真正的經濟發展進程中。但是就像她自己所強調的,這個觀點需要有一些限定:它並不適用於具有非常高的人口增長率的社群——它們的人口密度已經相當高了——以及那些不能在農業耕作中進行必要的投資來引進集約型方式的社群。把埃斯特·博塞拉普介紹給英語世界的讀者是我的一大榮幸。1947年,她加入位於日內瓦的歐洲經濟委員會研究規劃部;我當時是這個部門的負責人,故與她相識。很快我就發現她是我們的團隊中有纔華和富於創造力的一員,她的工作為年度經濟調查早期的成功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她在運用統計學探索世界貿易的趨勢、準確地世界不均衡的原因等方面表現出的獨創性是獲得公認的。

    從那時起,博塞拉普女士便擁有一份有意思和的職業,包括在繆爾達爾教授的領導下在印度和亞洲其他國家工作數年,研究亞洲的農業,其研究成果即將付諸發表。

    面前這本她的著作清楚地反映了她在亞洲的經歷。這項工作從一個完全嶄新的角度分析了在原始社群中農業進步的問題:她把人口的增長視作促進農業集約化的自發的因素,這將帶來許多經濟和社會變遷。她主要的論點是:與流行的觀點相反,一個人口持續增長的原始社群比那些人口停滯或下降的原始社群擁有更好的機會進入到真正的經濟發展進程中。但是就像她自己所強調的,這個觀點需要有一些限定:它並不適用於具有非常高的人口增長率的社群——它們的人口密度已經相當高了——以及那些不能在農業耕作中進行必要的投資來引進集約型方式的社群。

    然而,這本書吸引讀者的地方是,原始農業社群是“動態的”。它們被人口壓力所誘發,受制於農業技術的不斷改變,即便這些變化可能不像那些近發達工業經濟體的農業部門經歷的那麼迅速、顯著。不管人們是否能完全接受她的論點,我敢肯定她為我們這個時代重要的一個問題提供的原創性的思想對激勵後繼者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尼古拉斯·卡爾多

    劍橋國王學院
    在線試讀
    黃宗智
    丹麥學者埃斯特·博塞拉普(Ester Boserup,1910~1999)是西方農業經濟理論家中對理解中國農業歷史貢獻的理論家之一。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西奧多·舒爾茨(Theodore Schultz)不同,她沒有簡單從西方的理論前提和西方的經驗出發,把非西方國家的農業歷史硬塞進現代西方經濟學理論的框架。相反,她主要從發展中國家農業經驗出發,加以歸納和推理,而後再返回到發展中國家的實際經驗中去檢驗。她的理論的特點是並沒有把 “傳統農業”想像為一個簡單的同一體,而是仔細勾勒了其在世界歷史上所展示的各種不同形態和變遷。她特別強調的是農業歷史中土地使用頻率的變遷:從20~25年的“森林休耕”制度到6~10年的“灌木休耕”(中國農史中一般把兩者統稱為“刀耕火種”),再到固定土地上的“短期休耕”,而後是基本不休耕的一年一茬或多茬的農業體繫。其中關鍵的變遷是,伴隨人口的增長, “休耕”期變得越來越短,土地的耕種頻率越來越高。她把這個過程稱作“集約化”(intensification)。她解答的問題是:是什麼樣的機制推動了如此的變化?
    她提出的論點和托馬斯·羅伯特·馬爾薩斯(Thomas Robert Malthus)截然相反。馬爾薩斯在其1798年發表的著作《人口原理》的版(之後到1826年五次修改、補充,前後共六版)便說明,食物生產一般隻能以算術級數增長(即1,2,3,4,5,6,7,8 …),而人口則是以幾何級數增長(1,2,4,8,16,32,64,128 …)。如果食物生產多於人們生存所需,便會促使人口增長,但後者的增長遠快於前者,由此導致人口過剩,饑荒、貧困、疾病、戰爭和死亡,亦即他所謂的“自然的\\[積極的\\]抑制”(positive check)。其後,一旦食物供應多於人口所需,整個演變過程會周而復始。也就是說,在食物生產與人口變量中,前者是獨立的自變量,後者則是因變量(Malthus, 1798:尤見第2、第5、第7章;Thomas Robert Malthus,2015)。從如此的理論來觀察中國的歷史,會得出一幅簡單的周期性圖像:食物生產上升人口上升人口過剩災荒和戰爭大規模死亡,直到人口降到食物生產之下,從而再次促使人口增長,基本是一個(今天的人口學稱作)“死亡推動”的人口演變過程。人們甚至可能簡單地認為,中國歷代皇朝的更替以及伴之而來的戰爭和死亡正體現了如此的馬爾薩斯主義理論。馬爾薩斯本人便是如此推測的。在這樣的圖景中,傳統農業技術和體繫基本上隻是個籠統的同一體,我們看不到中國農業史中的變遷,諸如戰國時期鐵犁的發明(歐洲要到18世紀纔用上漢代那樣的拋物線形翻泥板鐵犁10世紀吳越國在江南地區建立的“5裡7裡為一縱浦、7裡10裡為一橫塘”灌溉和運輸繫統、占城稻的引進、紅藷與玉米的引進、棉花種植的興起、江南的稻麥復種、華北的玉米小麥復種、江南地區的豆餅肥料使用等,更不用說長時段的都市發展以及伴之而來的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變遷(黃宗智,2014:尤見第二卷)。黃宗智

    丹麥學者埃斯特·博塞拉普(Ester Boserup,1910~1999)是西方農業經濟理論家中對理解中國農業歷史貢獻的理論家之一。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西奧多·舒爾茨(Theodore Schultz)不同,她沒有簡單從西方的理論前提和西方的經驗出發,把非西方國家的農業歷史硬塞進現代西方經濟學理論的框架。相反,她主要從發展中國家農業經驗出發,加以歸納和推理,而後再返回到發展中國家的實際經驗中去檢驗。她的理論的特點是並沒有把 “傳統農業”想像為一個簡單的同一體,而是仔細勾勒了其在世界歷史上所展示的各種不同形態和變遷。她特別強調的是農業歷史中土地使用頻率的變遷:從20~25年的“森林休耕”制度到6~10年的“灌木休耕”(中國農史中一般把兩者統稱為“刀耕火種”),再到固定土地上的“短期休耕”,而後是基本不休耕的一年一茬或多茬的農業體繫。其中關鍵的變遷是,伴隨人口的增長, “休耕”期變得越來越短,土地的耕種頻率越來越高。她把這個過程稱作“集約化”(intensification)。她解答的問題是:是什麼樣的機制推動了如此的變化?

    她提出的論點和托馬斯·羅伯特·馬爾薩斯(Thomas Robert Malthus)截然相反。馬爾薩斯在其1798年發表的著作《人口原理》的版(之後到1826年五次修改、補充,前後共六版)便說明,食物生產一般隻能以算術級數增長(即1,2,3,4,5,6,7,8 …),而人口則是以幾何級數增長(1,2,4,8,16,32,64,128 …)。如果食物生產多於人們生存所需,便會促使人口增長,但後者的增長遠快於前者,由此導致人口過剩,饑荒、貧困、疾病、戰爭和死亡,亦即他所謂的“自然的\\[積極的\\]抑制”(positive check)。其後,一旦食物供應多於人口所需,整個演變過程會周而復始。也就是說,在食物生產與人口變量中,前者是獨立的自變量,後者則是因變量(Malthus, 1798:尤見第2、第5、第7章;Thomas Robert Malthus,2015)。從如此的理論來觀察中國的歷史,會得出一幅簡單的周期性圖像:食物生產上升人口上升人口過剩災荒和戰爭大規模死亡,直到人口降到食物生產之下,從而再次促使人口增長,基本是一個(今天的人口學稱作)“死亡推動”的人口演變過程。人們甚至可能簡單地認為,中國歷代皇朝的更替以及伴之而來的戰爭和死亡正體現了如此的馬爾薩斯主義理論。馬爾薩斯本人便是如此推測的。在這樣的圖景中,傳統農業技術和體繫基本上隻是個籠統的同一體,我們看不到中國農業史中的變遷,諸如戰國時期鐵犁的發明(歐洲要到18世紀纔用上漢代那樣的拋物線形翻泥板鐵犁10世紀吳越國在江南地區建立的“5裡7裡為一縱浦、7裡10裡為一橫塘”灌溉和運輸繫統、占城稻的引進、紅藷與玉米的引進、棉花種植的興起、江南的稻麥復種、華北的玉米小麥復種、江南地區的豆餅肥料使用等,更不用說長時段的都市發展以及伴之而來的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變遷(黃宗智,2014:尤見第二卷)。

    博塞拉普的理論強調,其實人口增長纔是獨立的自變量,推動了耕種頻率的上升以及伴之而來的一繫列的技術演變。從當代的亞洲和非洲農業中,她看到的是刀耕火種的“原始”耕種制度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和較高頻率的耕作制度(前工業化農業以及使用現代工業要素投入的農業)並存。她根據的不是常見的沒有歷史維度、沒有生產技術情況等具體細節的經濟學計量或理論研究,而是具有這些方面豐富資料的社會人類學和經濟人類學研究。經過對那些全球範圍材料的歸納和總結,加上她自己的分析和理論思考,得出一個既是橫向共時的也是縱向歷時的理論:是人口的增長推動了耕種體繫和技術的變遷。森林休耕制度在用火燒掉一塊森林下的地塊之後,林下的土地相對肥沃,並且隻需用簡單的農具來種植,便可以得到相對高的產量。在那樣的農業繫統下,耕作者投入勞動較少,享受較多的休閑時間。但如果進入較短休耕期的灌木火種,便必須照顧到(森林休耕所不需顧及的)除草,因此在技術上必須使用鋤頭並投入較多的勞動。她論析,從森林休耕制度轉入後者,每工時的產出幾乎必定會下降。如果進入更勞動密集的固定地塊的短休耕制度,乃至每年一茬或多茬的耕種制度,則必須投入還要多得多的勞動,特別是翻耕土地,因此使鐵犁成為必要,也會促使畜力的使用。如此集約的土地使用需要更多的勞動投入,但其每工時的產出將會下降。雖然如此,她也指出,每工時產出的下降並不排除通過更多的農業勞動工作時間和天數(更充分的“就業”)而提高戶均/人均年產出。

    她明確地指出,許多殖民地的統治者試圖把他們自己國家的農業制度和產權制度強加於其殖民地,但他們發現當地農民常常抵制、拒絕如此的變革。殖民者往往把這種抗拒歸因於土著農民的無知和不理性,甚或惰性。殊不知,實際上該地農民非常理性地知道,在沒有必要的情況下,放棄低勞動投入和每工時較高產出的土地使用耕作制度,而從事高勞動投入和每工時較低產出的制度,哪怕美其名曰進步、現代化、科技化,其實是劃不來的事。一直要到人口對土地的壓力迫使人們以每工時較低產出的集約化來換取較高的土地產出,纔會成為合理的選擇。也就是說,真正無知和不理性的常是自以為是的殖民者,而不是其所統治的“愚蠢”的“土著”農民。

    一般來說,耕作者要到由於人口(對土地的)壓力排除了(需要多土地的)遷移性(刀耕火種)長休耕農業制度,纔會自願投入更多的勞動來提高土地產出,所付出的代價是每工時勞動產出的下降。也就是說,是人口的增長及其對現有耕地的壓力推動了較高耕種頻率的采用以及與其相應的技術改變。換言之,人類農業歷史演變的主要內容是縮短休耕期的“集約化”,而“集約化”和伴之而來的技術變遷背後的動力主要是人口增長。

    在這樣的理論中,“傳統農業”顯然具有較高的彈性,是個復雜多彩的演變體,而不是單一的同一體。農業生產會適應人口增長而演變,通過更多、更辛勤的勞動來提高土地產出,由此推動了技術變遷以及諸多其他的社會乃至政治方面的變遷。這是個復雜的圖像,和舒爾茨等理論中基本同一不變的“傳統農業”圖像十分不同。

    博塞拉普的分析不僅和馬爾薩斯截然相悖,也和第三種關於人口變遷的主要理論很不一樣。後者強調對人口的 “預防性抑制”(這實際上是馬爾薩斯先提出的概念——Malthus 1798: 尤見第4章;亦見Thomas Robert Malthus,2015),也是博塞拉普書2006年第二版的導論作者弗吉尼亞·迪恩·阿伯內西(Virginia Deanne Abernethy)所表述的論點。正如阿伯內西所說的,她的理論所依據的主要是歐洲賴以抑制人口增長的晚婚制度,以及與其相似的,在現代非洲的馬拉維(Malawi)和盧旺達(Rwanda)兩地所呈現的現像:在伴隨現代醫藥和衛生進入而導致的死亡率下降以及人口猛烈膨脹之後,兩地在1980年代也采用了憑借晚婚來控制生育率的手段。阿伯內西稱此為“生育機會假說”(fertility opportunity hypothesis)。她論說,這是在馬爾薩斯和博塞拉普兩大理論之外的第三種關於人口演變的理論模式。

    這裡我們需要指出,阿伯內西並沒有像有些研究中國的學者那樣,試圖把現代抑制人口的手段和技術(包括墮胎),投射到前現代的中國江南地區。正如蘇成捷(Matthew Sommer)對他們所依據的“證據”的全面和嚴謹的審視,那事實上是個沒有絲毫實際根據的憑空推想。蘇成捷證明的是,在前現代的科學條件下,墮胎其實是個風險極大的應急(譬如,維護婦女“貞節”名譽的)措施,不可能在社會中被廣泛使用。(Sommer,2010;2011)在我看來,蘇成捷所批評的那些研究隻可能是來自為了標新立異而標新立異的動機,或者是試圖樹立中國和西方間的同等性或優越性的感情衝動。

    至於當代中國,其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的人口快速增長原因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相似,主要是現代化的醫藥和公共衛生降低了死亡率,由此提高了人口增長率;有所不同的是,中國由於其比較特殊的黨—國體制的(資源與國民)動員能力而更加透徹、快速地實現了其目標,使中國於1980年代便已接近發達國家的人均壽命預期(Drèze and Sen,1995:表42、4.5,第64、71頁)。而1980年以後的強制性生育控制則更比其他國家的節育經驗要激烈、快速得多。如此的國家政策抉擇帶有高度的人為性和偶然性,談不上什麼經濟規律和經濟理論的適用與否。

    至於傳統中國,在上述的三大理論傳統中,博塞拉普的理論明顯比較貼近中國的實際,而其所揭示的動力和機制——人口增長作為主要動因——又是鮮為人們所考慮到的洞見。顯然,中國厚重的歷史絕非馬爾薩斯的簡單理論所能涵蓋。至於後來的人口學所突出的(主要依賴晚婚的)預防性抑制(亦可稱作“理性抉擇”)理論,其實更明顯地不符合中國古代長期不變的早婚實際。與其不同,博塞拉普的理論能夠幫助我們理解中國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以及其高度發達的“傳統農業”的歷史演變。它甚至可以說明博塞拉普——在本書裡沒有而在後來的著作中方纔明確提出的——另一理論洞見:高密度小農經濟與高度發達的大都市文化是相互關聯的。在前現代物流條件的空間限制下,同一有限空間中的高度集約化農業能夠支撐更多人口、更大規模和更復雜的城市。(Boserup,1981:第6章)對此,筆者個人的理解是,即便人均產出的食物剩餘由於集約化而從30%下降到10%,在同一空間範圍之內,100萬人口的30%剩餘隻能支撐一個30萬人的城市(中世紀的倫敦?),而在同一空間中更高度密集化的1000萬人口中的10%剩餘,則能支撐一個100萬人口的城市(唐代的長安?)(黃宗智,2014,第二卷:284)如此規模的城市是中國傳統文明高度發達的原因之一。

    在中國研究領域中,博塞拉普的理論在珀金斯(Dwight H. Perkins)的計量經驗研究中得到較好的支撐。正如珀金斯指出,在1368年到1968年六個世紀中,中國人口擴增到之前的7~9倍。其間,耕地面積上升4倍,畝均產出則約一倍(Perkins 1968)。也就是說,中國農業生產主要是憑借其集約化(和耕地擴張)而伴隨人口膨脹而變的。珀金斯的著作是一項規模相當大、計量比較嚴謹和全面的研究,可以被視作博塞拉普理論的經驗論證,雖然這顯然隻是一種巧合。固然,珀金斯並沒有考慮到博塞拉普所突出的平均每工時產出減縮的趨勢,但我們也許可以憑借博塞拉普的合理推測而說,除了同一茬中更加“精耕細作”的變化之外,從一年一茬到一年兩茬的耕種頻率演變,乃是珀金斯所證實的畝產倍增現像的主要內容。

    把博塞拉普的研究與今天在中國影響極大的舒爾茨的著作《傳統農業的改造》(Schultz 1964)相比,我們可以立刻看到兩者間鮮明的不同。首先,舒爾茨的出發點和終結點是理論假設:從市場機制必定會導致資源配置的“公理”出發,他(像歐裡德的幾何學那樣憑借演繹邏輯而)得出“傳統農業”沒有“過剩勞動力”(他把其定義為的過剩,即沒有產出或報酬的勞動)的 “定理”/ “結論”,借此完全把中國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排除於其理論考慮範圍之外。這個論點所依據的主要是從其預定前提出發的簡單演繹推理。固然,舒爾茨也引用了一些從印度走馬觀花而得出的“經驗證據”。我自己曾經對他這方面的“研究”作過如下的論述:舒爾茨爭論,“在1918~1919年[印度]的異常流行性感冒疫癥中,有8%的人受到感染,而農業生產因此顯著下降。他論述,如果真的有勞動力過剩,那麼8%的人受到感染便不會導致生產的下降。(Schultz,1964:第4章)在邏輯上,如此的論析似乎很有說服力,但事實是,疫癥感染不會同樣程度地影響每個農戶的8%的勞動力,因為有的農戶沒有感染,而有的則全家感染,由此影響總產出。但舒爾茨並不在乎這樣的經驗實際,因為在他的思維之中,設定的公理和其推演纔是關鍵:如果市場經濟必定會導致資源的配置,那麼,勞動力‘過剩’便不可能存在;如果人是‘理性經濟人’,那麼,便不可能為‘零價值’而勞動”(黃宗智,2015:163~164)。其實,對勞動力過剩作出舒爾茨那樣的定義,本身便是一種僅憑演繹邏輯的推論。而博塞拉普所討論的人口壓力所指顯然是人地關繫壓力下的相對過剩而不是“零價值”的過剩——後者隻是舒爾茨憑其設定的公理來擬造的稻草人。所以說,在舒爾茨那裡,所謂的經驗證據,說到底隻是一種裝飾;演繹邏輯纔是他著作的關鍵。

    舒爾茨所關注的其實不是傳統農業而主要是從(他想像為同一不變體的)“傳統農業”到現代農業的轉型即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被稱作“綠色革命”的“改造”。他完全沒有考慮到歷史上實際存在的真正的傳統農業,而是僅憑理論推理而得出:在市場經濟機制運作之下,傳統農業必定也是個資源配置的經濟體繫,因此人口過剩根本就不可能存在。他的理論完全不考慮印度(和中國的)人多地少農業與美國的地多人少的農業之間的根本性不同。說到底,他隻簡單地把(依據現代工業經濟經驗的)新古典經濟學理論不加反思和修改地套用於印度(和中國)。

    也許正因為人口因素在前現代的“有機經濟”(organic economy),區別於“基於礦物能源的\\[無機\\]經濟”(mineral-based energy economy)(Wrigley,1988),比較明顯的關鍵性,1979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遴選委員會沒有單一地把當年的諾貝爾獎授予舒爾茨,而是把其同時授予了強調“傳統經濟”中“勞動力無限供應”的劉易斯(W. Arthur Lewis)(Lewis,1954, 1955),借以表明該委員會在這個充滿爭議的問題上的中立性。其實,對理解中國來說,博塞拉普的論述要遠比劉易斯經濟”理論更有洞察力。因為劉易斯和舒爾茨同樣隻把“傳統農業”假設為一個同一體。劉易斯的理論聚焦於論述現代工業部門對傳統部門的衝擊,認為遲早必定會促使其進入一個 “拐點”(“劉易斯拐點”)而完全改變“傳統部門”的“勞動力無限供應”狀況。至於傳統農業自身的性和演變,劉易斯和舒爾茨同樣,可以說是毫不關心或毫無認識。在我看來,博塞拉普纔是該年諾貝爾獎的更佳人選,但博塞拉普不是通常的學術界人士,沒有在名大學任教的職位,而是長期工作於聯合國等國際機構;她集中研究的不是經濟學術界偏重的純書本(和數學化的)理論模式,而是關乎真實發展中世界的應用和政策;何況,她又是一位女性,根本就不太可能被納入以男性為主的諾貝爾獎候選名單。

    今天,於博塞拉普著作中文版首版的契機,來從中國經驗的視角重訪博塞拉普的著作,我們應該可以毫不猶豫地說,她把馬爾薩斯的觀點顛倒過來,從人口作為肇因而不是變因來看待其與農業經濟間的關繫,乃是一個了不起的理論貢獻。大家能夠想像,如果“傳統中國”不是一個以人多地少為基本國情的國家,而在人地關繫資源稟賦上乃是美國那樣的新大陸型國家,其歷史和現代,其農村和農民的處境會是多麼的不同,其社會、文化乃至國家體制也會是多麼的不同。像舒爾茨那樣把中國這個基本國情憑借其市場理論信條而排除於其理論之外,是多麼的脫離現實和無稽。同時,像馬爾薩斯那樣,把食物生產視作基本動因,把人口視作完全是其變因,同樣是多麼的片面。實際上,對理解中國歷史和現狀來說,博塞拉普所突出的人口壓力動因視角纔是理解中國歷史與現實不可或缺的視角。

    雖然如此,我們也應該承認,人口和食物生產之間的關繫也許不能完全從物理(或動力學)世界的單向一推一拉的因果關繫來理解,而更多地需要從生物、有機世界的雙向互動關繫來理解。和農業本身一樣,它是由相互作用的因素所推動的。這也是阿伯內西在她的導論中對博塞拉普所提出的一個批評。

    此外,我們還應該指出,博塞拉普所謂的“人口”和“人口壓力”的實質性內容其實不簡單是獨立的人口因素,而是人口相對耕地比例的關繫,亦即“人地關繫”。但也許是為了更鮮明地突出自己論點與馬爾薩斯的不同,她采納了人口和人口壓力作為獨立自變因素的表述,基本完全沒有采用人地關繫的表述;而後者也許能夠更簡潔精確地表達她理論的核心。

    同樣,她特別聚焦於把農業生產解釋為一個變因,為的顯然也是更鮮明地突出自己獨特的貢獻及與馬爾薩斯的不同。今天來看,如此表述也許有點“矯枉過正”,但同時我們也要承認,正是如此的表述更加鮮明地突出了她理論的獨特洞見。

    另外,她使用的“集約化”(intensification)表述也許也可以進一步改善。農業集約化精確地表達了休耕期從長到短,以及伴之而來的單位土地上的勞動力投入的增加,但它不能表達其背後的邏輯——每工時產出的下降,所以纔會在人口壓力達到一定程度之後纔被采納。後者乃是博塞拉普全套理論的關鍵:正因為每工時勞動產出的下降,農民一般不會自願為遞減的產出而投入更多的勞動,要到人地壓力促使較長休耕期不可持續的現實情況下,纔會為了提高土地產出而自願進行集約化,接納那樣的生產條件。博塞拉普沒有找到比集約化更合適的單詞來表達這個核心邏輯。今天回顧,我們也許可以建議,吉爾茨1963年出版的《農業內卷化》的“內卷化”一詞(Geertz 1963),纔是對她的著作所包含的邏輯更恰當不過的表述。

    後,從中國厚重的農學和農史角度來考慮,我們還能看到一個博塞拉普沒有使用而實際上對其理論非常有用的關鍵詞/概念——“地力”。博塞拉普充分地考慮到人力的因素和約束,但她似乎完全沒有想到,其實土地地力也和人力同樣是個隻能有限擴大的生產要素,不可能像工業經濟中的機械(“資本”)能源(和技術因素)那樣幾乎無限地大幅度擴大。更具體地說,在“集約化”過程中,單位土地每茬的產出也會像每工時的人力產出那樣遞減。其實,後者之所以會遞減,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地力的約束而不是人力的約束。

    瑞格裡(Anthony Wrigley)雖然非常鮮明地說明了“傳統”有機經濟和“基於礦物能源的”工業經濟在能源方面的關鍵不同,同樣沒有考慮到“地力”的約束。(更詳細的討論見黃宗智:《明清以來的鄉村社會經濟變遷:歷史理論與現實》(三卷本增訂版),總序,第2~8頁)。裴小林(2008)特別突出“土地生產率極限法則”,並借此來補充和調和馬爾薩斯和博塞拉普理論之間的對立。

    這也是她的理論主要聚焦於各種休耕期的長短,而沒有更明確地說明在同一地塊上提高復種指數的含義的原因。但後者正是明清以來農業變遷的主要方面。博塞拉普集中討論的是森林休耕到灌木休耕到固定地塊上的短期休耕到每年一茬的演變,但在中國歷史上的江河流域地區,這是一個早在漢代以前便已完成的變遷歷程,之後基本定型於固定地塊的小家庭農場種植體繫。其後兩千多年的變遷的一個主要內容是土地復種指數的逐步提高。這正是珀金斯書所論述的明清農業變遷的核心,其實也是“內卷化”的一個主要體現。博塞拉普,興許是因為她的研究集中於(復種指數較低的)非洲而不是亞洲,並沒有對如此的變遷展開充分的討論。

    讀者明鋻,以上所提的幾項意見與其說是對博塞拉普著作的批評或商榷,其實更是對其的贊賞、補充和延伸。從互動的因果視角來看人口與農業間的關繫固然要比單一地從人口作為動因來看待問題更全面。雖然如此,博塞拉普所突出的因果關繫是理解兩者互動的不可或缺的視角,也正是她主要的貢獻。何況,博塞拉普本人對理論所采取的態度從來就不要求“全”,而是非常有意識地要求突出局部因素來闡明其間的邏輯關聯。她更不是一位簡單的普適理論追求者,而自始便偏重從經驗到理論的認知方法和研究進路,其理論
    書摘插畫
    插圖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