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大國地權:中國五千年土地制度變革史
    該商品所屬分類:經濟 -> 各部門經濟
    【市場價】
    236-344
    【優惠價】
    148-215
    【作者】 劉正山著 
    【所屬類別】 圖書  經濟  各部門經濟  農業經濟圖書  經濟  經濟史 
    【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099251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60992518
    作者:劉正山著

    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4年01月 

        
        
    "

    編輯推薦
    ★★★★★迄今為止,關於中國土地問題和制度改革*權威客觀、*真實翔盡的報告!了解中國土地國情現狀和趨勢必讀!
    梳理中國土地制度變遷,解析當著土地焦點話題;理清未來土地發展迷局,探尋大國地權改革途徑。
    土地是一個國家和民族賴以生存的家園,牽連著民眾的生活,關聯著一國的經濟命脈。本書綜合運用現代經濟學、地緣政治學、歷史學、氣像史等,對中國五千年來土地制度變革的歷史進行總結評述,萃取經驗、檢討得失,視角獨特、觀點獨到、探討深刻,意旨宏遠。集學術研究、現實問題、輿論焦點於一體,融理性分析、民族豪情、憂患意識於一爐,為當前中國土地制度改革提供了**鮮、*專業、*有效的參考和指南。

     
    內容簡介
    《大國地權: 中國五千年土地變革史》是一本講述中國從農耕社會到現在的土地制度變革的書。
    它立足當今中國第一熱論的土地問題,分析了中國土地制度的變化,如周代的“分封建制”和“不籍千畝”,北魏的“太和改制”、明代的一條鞭法、清代的“攤丁入畝”以及中國共產黨的土地制度變革,並最終結合研究成果,提出對未來中國土地制度變革的建議。

    作者簡介
    劉正山,著名經濟學家,1974年生於陝西。2007年12月於東北財經大學獲得博士學位。曾擔任某大學教師、某核心期刊主編。現居北京,從事研究。
    主要研究領域:經濟史(制度變遷)、投資學、房地產經濟學、幸福經濟學、現代企業理論等。
    在《經濟學季刊》等學術刊物發表論文60多篇。在《百年潮》、《經濟日報》、《南風窗》、《中國青年》、新加坡《聯合早報》等報刊發表經濟評論、隨筆數百篇。
    參與中共中央黨校、全國人大、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多項課題研究。一些觀點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國務院、中央統戰部、國家計委、國土資源部等部門的重視。
    主要著作和論文:《幸福經濟學》、《房地產投資分析》、《新編固定資產投資學》、《新編房地產投資學》、《經濟學林論劍》、《認知盲區、企業性質與制度變遷》、《土地兼並的歷史檢視》等。
    目錄
    第一章土地問題:當今中國第一熱論
    第一節“土地財政”的真問題與假問題
    第二節地價與房價:面粉與面包的關繫?
    第三節承包地能為農民養老嗎?
    第四節糧食安全與耕地保護
    第五節鼓勵土地交換是否會產生嚴重的兼並問題?
    第六節農民失地補償:兩種觀點及批評

    第二章中國土地制度逼近改革臨界點
    第一節鳥瞰當代中國土地制度
    第二節“中國奇跡”:來自土地的貢獻
    第三節逼近變革“臨界點”:土地制度扭曲的後果

    第三章中國土地制度何以與眾不同?第一章土地問題:當今中國第一熱論
    第一節“土地財政”的真問題與假問題
    第二節地價與房價:面粉與面包的關繫?
    第三節承包地能為農民養老嗎?
    第四節糧食安全與耕地保護
    第五節鼓勵土地交換是否會產生嚴重的兼並問題?
    第六節農民失地補償:兩種觀點及批評

    第二章中國土地制度逼近改革臨界點
    第一節鳥瞰當代中國土地制度
    第二節“中國奇跡”:來自土地的貢獻
    第三節逼近變革“臨界點”:土地制度扭曲的後果

    第三章中國土地制度何以與眾不同?
    第一節上古時期:相似的中外土地制度
    第二節貌合神離:當代中國與海外土地制度比較
    第三節中外土地制度的歷史分岔:一個初步概括

    第四章農耕社會、國家與土地制度形成
    第一節農耕社會起源
    第二節土地制度萌芽
    第三節大禹治水與國家的產生
    第四節土地制度具體化
    第五節商代土地制度的完善

    第五章周代三次土地制度變革:從“分封建制”到“不籍千畝”
    第一節周代第一次土地制度變革:“分封建制”
    第二節周代第二次土地制度變革:“厲始革典”
    第三節周代第三次土地制度變革:“不籍千畝”

    第六章春秋時代:過渡時期的土地制度變革
    第一節齊國:“相地而衰征”
    第二節魯國:從“初稅畝”到“用田賦”
    第三節鄭國:“作封洫”與“作丘賦”
    第四節晉國:“作爰田”
    第五節楚國:“書土田”與“量入修賦”

    第七章戰國時代:封建土地制度全面崩潰
    第一節李悝變法
    第二節吳起變法
    第三節商鞅變法

    第八章王莽改制:曇花一現的“王田制”
    第一節王莽其人
    第二節王莽改制與土地兼並
    第三節王莽改制的社會經濟背景
    第四節王莽土地制度變革的內容
    第五節王莽土地制度變革失敗緣由檢討

    第九章北魏:“太和改制”
    第一節時代背景
    第二節“太和改制”的直接誘因
    第三節“太和改制”的內容
    第四節“太和改制”成功的緣由及意義
    第五節“太和改制”的不足
    第十章唐代土地制度變革:從均田制到兩稅法
    第一節“關隴集團”與“關中本位政策”
    第二節“關隴集團”的衰落
    第三節安史之亂與均田制的徹底破壞
    第四節楊炎的土地制度變革:兩稅法
    第五節兩稅法成功推行的經濟緣由
    第六節唐末民變與土地兼並

    第十一章宋代土地制度變革:王安石變法
    第一節宋朝:積弱與經濟繁榮並存
    第二節王安石變法內容檢視
    第三節王安石變法與土地兼並
    第四節“南北之爭”與王安石變法的失敗
    34
    第十二章明代土地制度變革:一條鞭法
    第一節黃冊和魚鱗冊制度
    第二節靖難之役
    第三節張居正的土地制度變革
    第四節張居正改革得以推行的緣由
    第五節“一條鞭法”的功與過

    第十三章清代土地制度變革:攤丁入地
    第一節清初土地制度:承續明朝體制
    第二節清代土地制度變革的背景
    第三節雍正的土地稅制變革:“攤丁入地”
    第四節“攤丁入地”變革的檢討

    第十四章國民黨:大陸土改的失敗與臺灣土改的成功
    第一節中華民國初期的土地制度沿革
    第二節孫中山的“平均地權”和“耕者有其田”主張
    第三節蔣介石政府在大陸的土地制度變革
    第四節國民黨的第一次臺灣土地改革
    第五節國民黨的第二次臺灣土地改革
    第六節國民黨的第三次臺灣土地改革

    第十五章中國共產黨土地制度變革:重構底層政權服務工業化
    第一節中共早期的土地思想與政策源流
    第二節中共第一次土地改革
    第三節中共第二次土地改革

    第十六章打破僵局:對未來中國土地制度變革的建議
    第一節改變政績考核,以國民幸福為執政落腳點
    第二節將農民土地產權“做實”
    第三節嚴格區分公益性用地和經營性用地
    第四節推進農地流轉,實現規模經營
    第五節配套措施
    在線試讀
    第一節齊國:“相地而衰征”
    齊國的締造者為呂尚,後世的小說如《封神演義》稱之為姜子牙、姜太公。
    周武王伐紂,呂尚為軍師,牧野大戰,立了首功。周初分封,姜太公被封為齊國君主。“太公至國,政,因其俗,簡其禮,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而人民多歸齊,齊為大國”,也就是說,經過姜太公的治理,齊國在經濟上成了大國。後來,武王崩,成王即位,周公旦攝政。“三監”作亂,周天子乃使召康公命姜太公曰:“東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五侯九伯,實得征之。”齊國由此獲得征伐的權力,在政治上,成了大國。
    到了春秋初期,齊國第十四位國君齊襄公當政,齊國出現了一場大變故。
    襄公有一個同父異母的妹妹,即文姜。有學者稱,文姜是春秋時期四大美女之一,兼且通今博古,出口成文,因此號為文姜。
    文姜曾被許配給鄭國公子忽,鄭國人還為此創作了一首詩歌來表達對這位未來的君夫人的期待之情,即《詩經?鄭風?有女同車》:

    有女同車,顏如舜華,將翱將翔,佩玉瓊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顏如舜英,將翱將翔,佩玉將將。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然而,鄭忽以“齊大非偶”為由,退掉了這門親事。所謂“齊大非偶”,指辭婚者表示自己門第或勢位卑微,不敢高攀。
    不過,其退親的真正原因可能是他當時已經知曉了文姜的私情她的情人,就是她的胞兄襄公。《詩經》的《南山》、《敝笱》、《載驅》,均描述了二人的亂倫之事。
    後來,文姜嫁到了魯國,成了魯桓公的夫人,並為他生育二子。文姜嫁魯的十五年,魯桓公帶文姜返齊。在此期間,文姜與襄公又燃私情。魯桓公發現了這樁丑事,於是嚴詞斥責文姜,齊襄公惱羞成怒,派遣公子彭生殺死了魯桓公。
    魯桓公死後,文姜便頻頻來往於齊魯之間。文姜的兒子魯莊公即位之後,默認了母親和舅舅的曖昧關繫,並為母親在齊魯交界的禚地建立宮舍,還親自到禚地與齊襄公狩獵。
    襄公在位,言行多變,政令失信。他的兩個弟弟公子糾和公子小白,因害怕遭到迫害而出逃他國。公子糾的母親是魯國人,於是他與他的兩個師傅管仲和召忽逃到魯國,得到了魯莊公的庇護;公子小白與他的師傅鮑叔牙逃到了莒國。第一節齊國:“相地而衰征”
    齊國的締造者為呂尚,後世的小說如《封神演義》稱之為姜子牙、姜太公。
    周武王伐紂,呂尚為軍師,牧野大戰,立了首功。周初分封,姜太公被封為齊國君主。“太公至國,政,因其俗,簡其禮,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而人民多歸齊,齊為大國”,也就是說,經過姜太公的治理,齊國在經濟上成了大國。後來,武王崩,成王即位,周公旦攝政。“三監”作亂,周天子乃使召康公命姜太公曰:“東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五侯九伯,實得征之。”齊國由此獲得征伐的權力,在政治上,成了大國。
    到了春秋初期,齊國第十四位國君齊襄公當政,齊國出現了一場大變故。
    襄公有一個同父異母的妹妹,即文姜。有學者稱,文姜是春秋時期四大美女之一,兼且通今博古,出口成文,因此號為文姜。
    文姜曾被許配給鄭國公子忽,鄭國人還為此創作了一首詩歌來表達對這位未來的君夫人的期待之情,即《詩經?鄭風?有女同車》:

    有女同車,顏如舜華,將翱將翔,佩玉瓊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顏如舜英,將翱將翔,佩玉將將。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然而,鄭忽以“齊大非偶”為由,退掉了這門親事。所謂“齊大非偶”,指辭婚者表示自己門第或勢位卑微,不敢高攀。
    不過,其退親的真正原因可能是他當時已經知曉了文姜的私情她的情人,就是她的胞兄襄公。《詩經》的《南山》、《敝笱》、《載驅》,均描述了二人的亂倫之事。
    後來,文姜嫁到了魯國,成了魯桓公的夫人,並為他生育二子。文姜嫁魯的十五年,魯桓公帶文姜返齊。在此期間,文姜與襄公又燃私情。魯桓公發現了這樁丑事,於是嚴詞斥責文姜,齊襄公惱羞成怒,派遣公子彭生殺死了魯桓公。
    魯桓公死後,文姜便頻頻來往於齊魯之間。文姜的兒子魯莊公即位之後,默認了母親和舅舅的曖昧關繫,並為母親在齊魯交界的禚地建立宮舍,還親自到禚地與齊襄公狩獵。
    襄公在位,言行多變,政令失信。他的兩個弟弟公子糾和公子小白,因害怕遭到迫害而出逃他國。公子糾的母親是魯國人,於是他與他的兩個師傅管仲和召忽逃到魯國,得到了魯莊公的庇護;公子小白與他的師傅鮑叔牙逃到了莒國。
    在此過程中,襄公的臣下勾結公孫無知(即襄公的堂弟,春秋時諸侯的庶子叫公子,公子之子叫公孫)叛亂,殺掉襄公。公孫無知自立為君。
    就在公孫無知弒君篡位的第二年,他出遊雍林。雍林人對公孫無知的弒君行為痛恨不已,於是等他到了雍林後,雍林人襲殺了公孫無知,並告知齊國大夫:“公孫無知弒君自立,臣等誅殺了他,請大夫從齊國諸公子中挑選當立者,我們定會唯命是從。”
    前685年,公子小白返回齊國,即位為君,是為齊桓公。齊桓公率軍擊敗助公子糾爭奪君位的魯軍於乾時(今山東桓臺南),穩固了統治地位。齊桓公納大夫鮑叔牙之諫,重用政敵管仲為主政大夫。
    齊桓公當政的次年,不聽管仲之勸,過高估計齊國軍事實力,發兵攻魯,被魯軍擊敗於長勺(今曲阜北,一說今萊蕪東北)。繼又聯合宋國攻魯,亦無功而返。
    齊桓公踫壁之後,便采納管仲提出的先內後外,富國強兵,以實力求霸的方略,推行經濟、政治、軍事改革,增強國力。
    當時,周天子對土地的控制力已幾乎完全喪失。諸侯們對他們封國內的土地理所當然地認為是屬於他們的。對於人民的占有權也是這樣。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一原則已經過時,取而代之的新原則是“封略之內,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誰非君臣”。這一原則的改變,是井田制破壞的標志。從此,天子不能控制“天下”的土地,諸侯也不能控封國內的土地,貴族們也無力經營管理他們所分到的農田。有權有勢的人,強占田地為己有,不少農奴逃跑,到邊遠地區開荒耕種。《詩?齊風?甫田》曰:“無田(同“佃”)甫田,維莠驕驕”。“無田甫田,維莠桀桀”。“甫田”就是大田、公田,“驕驕”、“桀桀”是野草茂盛之像。《漢書?食貨志》(上)曰:“周室既衰,暴君污吏慢其經界,徭役橫作,政令不信,上下相詐,公田不治。”
    私田越多,不納稅的田地越多,擁有大量私田的人越富有。可是公家(諸侯),卻由於公田的歉收或荒蕪,經濟日益困難。於是,出現了“私肥於公”的現像,這對於諸侯是很不利的。各諸侯們為了擴大稅源,增加財政收入,不得不進行土地賦稅制度的改革。
    管仲順應了這種背景,推出了“相地而衰征”(也稱“案田而稅”)的土地改革舉措。根據《國語?齊語》記載:“相地而衰征,則民不移。”三國時期的韋昭,對此解釋“相,視也。衰,差也。視土地之美惡及所出,以差征賦之輕重也”,即分別土地質量的好壞,按田征稅。
    “相地而衰征”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均地分力”,二是“與之分貨”。
    “均地分力”就是把公田(徭役田)分配給農戶耕種,變集體勞作為分散的一家一戶的個體獨立經營。
    《管子?乘馬第五》有這麼一段話:“道曰,均地分力,使民知時也,民乃知時日之早晏,日月之不足,饑寒之至於身也;是故夜寢蚤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為而不倦,民不憚勞苦。故不均之為惡也:地利不可竭,民力不可殫。不告之以時,而民不知;不道之以事,而民不為。與之分貨,則民知得正矣,審其分,則民盡力矣,是故不使而父子兄弟不忘其功。”
    這一記載生動地描述了從共耕公田到“均地分力”的轉變。共耕公田時,勞動者沒有生產積極性,因而出現了“不告之以時,而民不知;不道之以事,而民不為”,並導致了“地利不可盡,民力不可殫”的結果。因此,實行共耕是不合時宜的。怎樣纔合時宜呢?“道曰:均地分力,使民知時也。”
    分地以耕,農民深知產量的多少直接關繫到自己收入的多寡、生活水準的高下,所以能由不情願的被動勞動變為自覺勞動,大大激發了生產者的積極性、創造性和責任心,所以他們“夜寢早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為而不倦,民不憚勞苦”。
    因此,隻要明白“均地分力”的好處,勞動者積極性就會發揮出來。
    “與之分貨”,就是按土地質量測定糧食產量,把一部分收獲物交給國家,其餘部分留給生產者自己。據《孫子兵法》佚文《吳問》所記載的什五租率,大概反映了齊國國家與農民“分貨”的比例。也就是說,齊國農民上繳的部分與所留部分應各占一半。延續千年以上的分成地租制(share tenancy)所采用的五五分成,恐怕源於此。
    “與之分貨”,相當於以實物稅代替了勞役稅。勞役稅是勞動者集體以無償勞動的形式繳納,農民沒有生產積極性,更談不上發揮創造性。由實物稅取代勞役稅,結果則大不相同。實物稅是一家一戶分別繳納,且稅額在一定時期內相對穩定,多產多得,耕作者為增加產量就會起早貪黑,盡力耕作。
    土地質量有優有劣,優地劣地產量不同,所繳納的租稅額也應不同。這也是現代財稅理論所強調的“公平稅負”原則所堅持的。管仲是用“相地而衰征”這種分等收取租稅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的。具體征收辦法,見《管子?大匡》。“案田而稅,二歲而稅一:上年什取三,中年什取二,下年什取一。歲饑不稅。”也就是說,每兩年收一次稅,豐年的稅率是十分之三,平年十分之二,差一點的年景收十分之一。荒年不收稅,等到災情緩和之時收稅。這樣征收租稅,不論是豐年還是歉年,農民都會為多獲得收入而自覺勞動。
    作為國家經濟財稅制度根本和基礎的農業,經過管仲這套新的土地制度和稅收制度的調控,很快就走上快速發展的道路,再加上山海資源豐富,齊國的經濟和社會有了一個跨越式的發展。
    管仲變革,使齊國成為春秋第一強前651年,齊桓公在葵丘(今河南民權縣東北)大會諸侯,參加會盟的有齊、魯、宋、衛、鄭、許、曹等國的國君,周天子也派代表參加。盟約申明:“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後,言歸於好。”還規定同盟諸國不要亂築河堤,“以鄰為壑”;不要囤積糧食,使受災之國買不到糧;不要擅以田邑封給別人而不報告天子。這次會盟史稱“葵丘之會”。齊桓公為盟主,就是霸主,得以挾天子以令諸侯。齊桓公是春秋時期的第一位霸主,史稱“齊桓公稱霸”。
    齊國土地改革的成功,深深地觸動了其他諸侯國,晉國、魯國、鄭國等紛紛效仿,各有突破,最終形成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席卷華夏大地的土地制度變革運動。
    孔子稱贊管仲:“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論語?憲問篇》)這句話的意思是:“管仲輔助齊桓公做諸侯霸主,一匡天下。要是沒有管仲,我們都會披散頭發,左開衣襟,成為蠻人統治下的老百姓了。”這話是有一定道理的。
    不過,齊國的改革並沒有動搖封建制度的根基,貴族集團依然是主要統治階層,貴族的身份等級制還維持著。盡管說,當時一些非貴族出身的大臣掌握大權,但在身份地位上,他們還是要低於貴族的。管仲位為齊桓公相,掌握齊國大權,但論身份地位,在周王面前,他還得以齊之“賤有司”、“陪臣”自居,不敢和齊國的貴族國、高兩家相比。據《左傳》僖公十二年記載:“齊侯使管夷吾平戎於王,使隰朋平戎於晉。王以上卿之禮餉管仲,管仲辭曰:‘臣,賤有司也。有天子之守國、高在,若節春秋,來承王命,何以禮焉。陪臣敢辭’。王曰:‘舅氏,餘嘉乃勛,應乃懿德,謂督不忘。往踐乃職,無逆朕命。’管仲受下卿之禮而還。”國、高兩家是貴族,是周王所承認的。管仲以賤有司、陪臣自居,不敢和國、高兩家比。周王也隻是從他是“舅氏”的使臣來尊重他,從功勛和美德上來稱贊他,沒有說他的身份地位。杜注“往踐乃職”說:“不言位而言職者,管仲位卑而執齊政,故欲以職尊之。”貴族雖有大小,卻是貴族,貴族下面的私屬,不管是次級貴族如公卿大夫的陪臣、邑宰,還是高級貴族如周王、諸侯的陪臣、執政,他們沒有貴族身份。權位雖然高到相國,如管仲這樣,還得自居於賤有司、陪臣的地位。
    當然,這畢竟開始了制度競爭的第一步:社會開始由“尚貴”到“尚賢”過渡。春秋以前,是貴族統治時期。從周王、諸侯國君到公卿大夫都是貴族。到了管仲時期,任政於齊靠的是纔能,而不是貴族世繫。靠纔能取得政治地位的,還有曹劌、晏嬰等。這個群體後來越來越大。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