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全球通脹與衰退
    該商品所屬分類:經濟 -> 經濟
    【市場價】
    872-1264
    【優惠價】
    545-790
    【作者】 中國滕泰 
    【所屬類別】 圖書  經濟  中國經濟  中國經濟概況 
    【出版社】中譯出版社(原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ISBN】978750016920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00169208
    作者:[中國]滕泰

    出版社:中譯出版社(原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出版時間:2022年02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2022年通貨膨脹和經濟衰退將成為籠罩全球市場的風險!作者基於20多年來從事宏觀研究和金融投資的經驗。前瞻性地從能源原材料供給衝擊、勞動供給衝擊、全球供應鏈衝擊、國際需求、國內需求、通脹預期管理等各個角度對我國經濟面臨的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做了全面深刻的解讀,並提出富有洞見的解決方案。同時還提供了通俗易懂的新分析工具,揭示了新時期全球通貨膨脹和經濟衰退的形成機理和潛在風險。


    《全球通脹與衰退》一書作者提出了讓政府部門跳出“穩增長與控物價兩難選擇”的新思路;為企業管理者如何管理庫存、現金流,實現可持續發展,為投資者和普通百姓如何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科學資產配置,提供了極具洞見的策略性建議。



    • 著名經濟學家、原國務院參事、國務院研究室工貿司司長陳全生作序推薦

    • 眾多專家聯袂推薦

    • 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劉世錦

    •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主席——夏斌

    •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

    •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盛松成

    •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

    •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纔

    • 。。。。。。

     
    內容簡介
    通脹關繫到國計民生,關繫到社會安定。通脹一旦出現,長期代價不可避免。
    經過多年低通脹之後,全球通脹以新的形態卷土重來。美國等國家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創下近40年以來的新高,德國等國家的生產者價格指數(PPI)更是創70年來新高。世界各國面臨的是長期通脹還是短期價格上揚?如何衡量貨幣衝擊、供給衝擊對經濟增長動力和物價的影響?會不會在巨大的全球通脹“灰犀牛”背後,還跟著一隻經濟衰退的“黑天鵝”?全球通脹將對中國經濟增長、生產者和消費者、資本和資產市場造成哪些影響?
    《全球通脹與衰退》一書生動描述了從各國貨幣超發、資產價格上漲、過剩產能吸收到全球物價上漲的傳導過程,並從能源原材料供給衝擊、勞動供給衝擊、全球供應鏈衝擊、微觀價格形成機制變化等不同角度,對後疫情時代的全球物價與增長做出了全方位的深入分析。
    《全球通脹與衰退》中提出的很多研究方法,既有學術創新價值,也為決策者、企業管理者和投資者提供了通俗易懂的新分析工具,揭示了新時期全球通貨膨脹和經濟衰退的形成機理和潛在風險。

           通脹關繫到國計民生,關繫到社會安定。通脹一旦出現,長期代價不可避免。


           經過多年低通脹之後,全球通脹以新的形態卷土重來。美國等國家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創下近40年以來的新高,德國等國家的生產者價格指數(PPI)更是創70年來新高。世界各國面臨的是長期通脹還是短期價格上揚?如何衡量貨幣衝擊、供給衝擊對經濟增長動力和物價的影響?會不會在巨大的全球通脹“灰犀牛”背後,還跟著一隻經濟衰退的“黑天鵝”?全球通脹將對中國經濟增長、生產者和消費者、資本和資產市場造成哪些影響?


           《全球通脹與衰退》一書生動描述了從各國貨幣超發、資產價格上漲、過剩產能吸收到全球物價上漲的傳導過程,並從能源原材料供給衝擊、勞動供給衝擊、全球供應鏈衝擊、微觀價格形成機制變化等不同角度,對後疫情時代的全球物價與增長做出了全方位的深入分析。 


         《全球通脹與衰退》中提出的很多研究方法,既有學術創新價值,也為決策者、企業管理者和投資者提供了通俗易懂的新分析工具,揭示了新時期全球通貨膨脹和經濟衰退的形成機理和潛在風險。


           《全球通脹與衰退》一書還結合作者20多年來從事宏觀研究和金融投資的寶貴經驗,提出了前瞻性預測景氣周期、經濟增長、物價漲跌、資產價格變動趨勢的指標組合使用方法;從新供給經濟學的視角,提出了讓決策部門跳出“穩增長與控物價兩難選擇”的新思路;並為企業管理者如何在通脹與衰退交織的風險中獨善其身,以及投資者和普通百姓如何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提供了極具洞見的策略性建議。

    作者簡介
    作者:滕泰
    博士,經濟學家
    萬博兄弟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萬博新經濟研究院院長,新供給經濟學和軟價值理論提出者,全國工商聯智庫委員。
    曾任中國銀河證券研究所所長,民生證券副總裁兼首席經濟學家,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央財經大學、蘭州大學兼職教授。
    著有《新財富論》《民富論》《新供給主義經濟學》《軟財富》《軟價值》《供給側改革》《新供給經濟學:用改革的辦法推動結構轉型》《創造新需求》等作品。
    曾於2010年、2015年受邀參加總理主持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並做經濟形勢彙報。

    作者:張海冰
    萬博新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曾任《信息早報》副總編。

    作者:滕泰


    博士,經濟學家


    萬博兄弟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萬博新經濟研究院院長,新供給經濟學和軟價值理論提出者,全國工商聯智庫委員。


    曾任中國銀河證券研究所所長,民生證券副總裁兼首席經濟學家,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央財經大學、蘭州大學兼職教授。


    著有《新財富論》《民富論》《新供給主義經濟學》《軟財富》《軟價值》《供給側改革》《新供給經濟學:用改革的辦法推動結構轉型》《創造新需求》等作品。


    曾於2010年、2015年受邀參加總理主持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並做經濟形勢彙報。


     


    作者:張海冰


    萬博新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曾任《信息早報》副總編。


    在新經濟理論與產業轉型方面有深入研究,主持或參與多個地方政府產業發展課題。


    參著《新紅利》《創造新需求》等。

    目錄
    序 _ I
    前言 全球通脹的“灰犀牛”與經濟衰退的“黑天鵝
    篇全球通脹與衰退風險的形成
    章 再無資產或產能對衝的全球超發貨幣
    節 全球貨幣超發危如累卵
    第二節 超發貨幣的洩洪區變成地上河
    第三節 單位產能貨幣供應量
    第四節 貨幣與經濟增長的關繫,潮起又潮落
    第二章 原材料供給衝擊與通脹式衰退
    節 原材料供給衝擊由來已久
    第二節 供給衝擊對物價的影響:供需價格彈性原理
    第三節 從原材料到消費品漲價的層層吸收
    第四節 供給衝擊力度越來越大,化解能力越來越小
    第五節 原材料供給衝擊削弱全球增長動力

    序    _ I


    前言 全球通脹的“灰犀牛”與經濟衰退的“黑天鵝 


    篇全球通脹與衰退風險的形成


    章 再無資產或產能對衝的全球超發貨幣 


    節 全球貨幣超發危如累卵 


    第二節 超發貨幣的洩洪區變成地上河


    第三節 單位產能貨幣供應量


    第四節 貨幣與經濟增長的關繫,潮起又潮落 


    第二章 原材料供給衝擊與通脹式衰退 


    節 原材料供給衝擊由來已久 


    第二節 供給衝擊對物價的影響:供需價格彈性原理


    第三節 從原材料到消費品漲價的層層吸收


    第四節 供給衝擊力度越來越大,化解能力越來越小


    第五節 原材料供給衝擊削弱全球增長動力


    第三章 勞動供給衝擊長期化 


    節 疫情隻是勞動力供給衝擊的加速器 


    第二節 從工資到物價:層層吸收與層層放大


    第三節 工資對中國物價的影響比十年前增加了30%以上


    第四節 疫情的短期勞動供給衝擊是未來二十年的縮影


    第四章 國際大循環受阻,增加通脹式衰退風險


    節 疫情對全球經濟循環的衝擊


    第二節 貿易保護主義破壞國際大循環


    第三節 電商、快遞紅利見頂,放大通脹傳導風險


    第四節 國際大循環受阻,加重通脹式衰退風險 


    第五章 壟斷挑戰競爭,放大通脹與衰退風險


    節 影響價格變化的微觀機制 


    第二節 壟斷放大通脹壓力,削弱經濟增長動力 


    第三節 經濟頭部化放大全球通脹與衰退風險 


    第六章 通脹式衰退的外部因素和自我強化 


    節 重讀科爾奈:我們會再次面臨“短缺經濟”嗎? 


    第二節 土地、稅收與環保成本的增長及其影響 


    第三節 預期:“自我實現的預言” 


    第二篇觀察通脹與衰退的經濟指標


    第七章 通脹誘惑與經濟衰退 


    節 通脹的誘惑 


    第二節 應對通脹的代價


    第八章 消費者物價指數與核心通脹率


    節 物價分析的國際語言


    第二節 中國CPI是怎樣煉成的?


    第三節 宏觀決策之核心通脹指標 


    第四節 房價納入通脹指標,還是貨幣政策目標?


    第九章 PPI與CPI分叉演繹通脹式衰退 


    節 各國PPI同步走高,全球工業通脹成真 


    第二節 PPI不僅是工業通脹率,也是經濟景氣指標 


    第三節 從PPI與CPI的不同組合,研判經濟周期


    第十章 物價與增長指標的綜合應用 


    節 增加值能否準確反映增長 


    第二節 消費與新增資本形成指標 


    第三節 PMI指數家族所反映的庫存與景氣周期


    第四節 貨幣總量指標與價格


    第五節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經濟指標的組合使用


    第十一章 通脹與衰退中的食品價格 


    節 食品價格會長期上漲嗎 


    第二節 糧價波動的三大獨特規律 


    第三節 肉、菜、奶的價格周期 


    第四節 發展中國家更要重視食品通脹


    第三篇如何應對全球通脹與衰退挑戰


    第十二章 投資者如何認清通脹與衰退風險,保衛家庭財富


    節 不同資產配置下的命運之神


    第二節 房地產、債券、股票如何抵御通脹與衰退 


    第三節 黃金、另類投資和數字資產的價值


    第四節 中國家庭資產配置調整方向


    第十三章 企業如何創新價值,抵御通脹與衰退


    節 漲價受益者、價格轉移者與調控替罪羊 


    第二節 以研發、場景、體驗價值對抗通脹與衰退 


    第三節 一體化營銷、商業模式創新與組織變革


    第十四章 政府如何用新辦法應對通脹和衰退風險 


    節 當通脹和衰退接踵而來,僅靠退燒藥和強心針是不夠的


    第二節 有沒有吸納超發貨幣的新蓄水池 


    第三節 新時期抗通脹、穩增長六大“藥方”


    後記

    媒體評論
    劉世錦
    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
    通脹、衰退、貨幣政策是長久以來的經濟話題。本書提出的問題則是,通脹和相伴隨的衰退,有可能以新的形態卷土重來,背後的支撐因素也與以往大不相同,包括國際大循環受阻、勞動供給衝擊、部分互聯網紅利見頂、新經濟中的頭部壟斷等。書中給消費者、投資者和管理者提供了應對之策,同時也提出了經濟學界需要深度思考的增長模式和宏觀管理轉型議題,不同領域的讀者都將從中受益。

    夏斌
    原國務院參事、當代經濟學基金會創始理事長、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主席

    劉世錦


    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  


    通脹、衰退、貨幣政策是長久以來的經濟話題。本書提出的問題則是,通脹和相伴隨的衰退,有可能以新的形態卷土重來,背後的支撐因素也與以往大不相同,包括國際大循環受阻、勞動供給衝擊、部分互聯網紅利見頂、新經濟中的頭部壟斷等。書中給消費者、投資者和管理者提供了應對之策,同時也提出了經濟學界需要深度思考的增長模式和宏觀管理轉型議題,不同領域的讀者都將從中受益。


     


    夏斌


    原國務院參事、當代經濟學基金會創始理事長、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主席


    眾所周知,滕泰是新供給主義經濟學的提出者。面臨全球通脹“灰犀牛”與經濟衰退“黑天鵝”的困境,本書堅持新供給主義理念,指出隻有不斷用新技術、新場景、新商業模式等新供給創造新需求,纔能找到解決之道。本書的理論剖析呼應了熊彼特的“破壞性創新”和中國學者對解決當前中國經濟問題開出的“改革是動力”“供給側改革”之藥方。全書分析材料豐富,值得一讀。


     



    著名經濟學家、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疫情大流行帶來的大停滯和大救助給世界經濟運行帶來前所未有的大衝擊。2022年世界各國面臨的是超級通貨膨脹還是短期價格上揚?是持續衰退還是在K型復蘇中呈現出新的軌跡?這些問題不僅是政策層面關注和爭論的焦點,同時也是學術界研究的核心。滕泰先生的《全球通脹與衰退》一書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得出了很多值得借鋻的結論, 值得社會各界進行研讀。


     


     


    盛松成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


    《全球通脹與衰退》一書闡述了各國通脹的成因、共同點與不同點,還具體分析了通脹與貨幣發行的關繫、貨幣發行對股價和房價的影響,並深入探討了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各國(尤其是美國)通脹的新特征。該書的落腳點是通脹與經濟衰退的相互關繫及投資者、企業和政府如何認清、應對通脹風險。全書數據詳實、分析深入、要點突出、剝繭抽絲,體現了作者深厚的理論功底和對現實經濟運行的了解,是研究通貨膨脹這一經濟學永恆話題的富有成果的參考書。               


      


     


    管濤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


    全面通脹的風險已讓美聯儲被迫改口,放棄“通脹暫時論”,準備加快貨幣緊縮步伐。滕泰先生這本新書放眼海內外,用淺顯易懂的分析告訴我們,故事遠未結束。貨幣超發、上遊能源原材料的供給衝擊、勞動力供給衝擊、逆全球化導致的國際經濟大循環受阻,以及企業經營的頭部化、壟斷化,或意味著這隻是長期通脹的起始。作者指出,溫和的通脹總體有益,但超過一定程度就會嚴重干擾和傷害經濟、社會及居民生活,由此引發的反通脹措施終可能以通脹式衰退收場。書中還為家庭、企業和政府開出了抗通脹的“藥方”。這是一本時效性、實用性、趣味性較強的財經書籍,值得一讀。


     


      


    徐洪纔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歐美同學會中美關繫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世紀疫情衝擊引發了全球通脹和經濟衰退。氣候變化、供應鏈受阻、能源危機疊加通脹壓力,引起了業界對世界經濟可能陷入滯脹的擔憂。如何有效應對全球通脹和衰退的嚴峻挑戰?感謝滕泰和張海冰先生及時給出繫統分析,並傾情奉獻他們的研究成果。書中充滿深刻洞見,將有助於啟發大家做進一步的深入思考。


     


     

    在線試讀
    全球通脹的“灰犀牛”與經濟衰退的“黑天鵝”
    通脹“灰犀牛”悄然而至,他們因何掩耳盜鈴?
    2021年11月,美國的消費和物價指數同比上漲6.8%,創30年以來的新高。
    在11月份之前,美國人似乎並不驚慌,美聯儲除了釋放信號說,“通脹隻是短期現像”之外,並沒有采取更有力的行動,直到2021年年底纔放棄“通脹暫時論”。而美國的消費者看著自己持有的股票和基金在漲價,居住的房子在漲價,拿著政府補貼的錢(疫情以來平均每人近10 0,三口之家可補貼近30 0)去買東西,覺得似乎物價漲點兒也沒什麼。
    在歐洲,英國2021年11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達到5.1%;德國1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為6.0%,而被當作工業通脹率的生產者價值指數(PPI)居然高達19.2%——這是自1951年以來的歷史新高!
    在印度,2021年1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為4.91%,生產者價值指數PPI是14.23%;
    在巴西,同期CPI已經到了10.74%;
    土耳其比較高,CPI為21.31%,PPI是54.62%;
    而阿根廷CPI突破52%;
    ……
    這一切都在告訴我們,全球通脹,這個近10年幾乎已經聽不到人們談論的“灰犀牛”,已經悄然而至。可是他們為什麼掩耳盜鈴,視而不見?
    同樣的情況如果發生在中國,恐怕早就成為全國經濟的頭等大事——就像2010年的物價上漲,上到國務院總理、各級決策部門,下到各行各業、黎民百姓,每天的物價都牽動著人們敏感的神經。2010年6月,筆者參加時任總理舉辦的宏觀經濟形勢分析會並彙報了對物價的看法後,總理點評說,他既要關心事關宏觀決策的核心CPI,也要關心事關百姓生活的非核心CPI,因為根據他幾十年的從政經驗,“有兩個事情可以造成社會不穩定,一個是官員腐敗,一個就是通貨膨脹!”
    美國放棄通脹短期論,正視長期因素?
    對於新冠肺炎疫情,無非是短期停留和長期共存兩個判斷,即便長期共存,更有效的疫苗和藥品也會讓病毒對社會運行的影響逐漸散去。

    全球通脹的“灰犀牛”與經濟衰退的“黑天鵝”


    通脹“灰犀牛”悄然而至,他們因何掩耳盜鈴?


    2021年11月,美國的消費和物價指數同比上漲6.8%,創30年以來的新高。


    在11月份之前,美國人似乎並不驚慌,美聯儲除了釋放信號說,“通脹隻是短期現像”之外,並沒有采取更有力的行動,直到2021年年底纔放棄“通脹暫時論”。而美國的消費者看著自己持有的股票和基金在漲價,居住的房子在漲價,拿著政府補貼的錢(疫情以來平均每人近10 0,三口之家可補貼近30 0)去買東西,覺得似乎物價漲點兒也沒什麼。


    在歐洲,英國2021年11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達到5.1%;德國1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為6.0%,而被當作工業通脹率的生產者價值指數(PPI)居然高達19.2%——這是自1951年以來的歷史新高!


    在印度,2021年1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為4.91%,生產者價值指數PPI是14.23%;


    在巴西,同期CPI已經到了10.74%;


    土耳其比較高,CPI為21.31%,PPI是54.62%;


    而阿根廷CPI突破52%;


    ……


    這一切都在告訴我們,全球通脹,這個近10年幾乎已經聽不到人們談論的“灰犀牛”,已經悄然而至。可是他們為什麼掩耳盜鈴,視而不見?


    同樣的情況如果發生在中國,恐怕早就成為全國經濟的頭等大事——就像2010年的物價上漲,上到國務院總理、各級決策部門,下到各行各業、黎民百姓,每天的物價都牽動著人們敏感的神經。2010年6月,筆者參加時任總理舉辦的宏觀經濟形勢分析會並彙報了對物價的看法後,總理點評說,他既要關心事關宏觀決策的核心CPI,也要關心事關百姓生活的非核心CPI,因為根據他幾十年的從政經驗,“有兩個事情可以造成社會不穩定,一個是官員腐敗,一個就是通貨膨脹!”


    美國放棄通脹短期論,正視長期因素?


    對於新冠肺炎疫情,無非是短期停留和長期共存兩個判斷,即便長期共存,更有效的疫苗和藥品也會讓病毒對社會運行的影響逐漸散去。


    那麼造成這輪全球通脹的因素是短期的還是長期的?


    美聯儲從2021年上半年就開始說通脹是短期的。他們是真的在做預測,還是明知通貨膨脹沒那麼快結束,而隻不過是在降低通脹預期?臨到2021年年底,美聯儲突然放棄通脹暫時論,但人們聽過他們對造成這輪通脹的深層次原因分析、判斷的依據和邏輯嗎?


    比如,貨幣超發的影響機制及後果。美國、英國、德國、日本等國的貨幣超發所帶來的影響是一個短期現像還是一個長期現像?它的影響機制是怎麼樣的?從貨幣到物價,要經過哪些“資產池”的吸收,並需要多少產能來對衝?如果疫情結束了,為應對疫情而超發的貨幣也會人間蒸發嗎?多年累積的貨幣超發大約需要多長時間的物價上漲纔能吸收完?


    又比如,上遊能源、原材料的供給衝擊,背後是疫情還是有更深層次的原因?為什麼10年前,上遊石油漲價而下遊化纖產品漲價難?銅漲價而下遊空調漲價難?鐵礦石漲價而下遊汽車不漲價?而10年後的今天,上遊的成本衝擊卻源源不斷地被轉移到下遊。從上遊成本衝擊到下遊的傳導,發生了什麼變化?如果是因為傳導機制的變化而引發了通貨膨脹,那麼這種機制的變化是長期的還是短期的?能源、原材料對全球物價的衝擊,會因為疫情消失而消退嗎?


    還有勞動的供給衝擊,工資的上漲和工人的結構性短缺,是疫情造成的短期現像,還是一個不可逆轉的長期現像?如果因為疫情纔漲工資,是不是疫情結束後工資就不上漲了?以中國為例,同樣比例的價格上漲,勞動價格上漲比原材料價格上漲對CPI的影響大6~8倍,10年來中國的勞動者報酬在各種產品和服務中的綜合占比平均提高了30%以上……我們對勞動供給衝擊真的有全面的認識嗎?


    再比如,嚴重影響物價和經濟增長的各國物流和國際經濟大循環,是因為疫情而中斷,還是因為疫情而暴露和放大了長期以來存在的問題?我們享受了20年的電子商務紅利、快遞物流紅利,以後還有潛力嗎?我們享受了更長時間的全球自由貿易和國際大循環,其所受的衝擊僅僅來自疫情嗎?當電子商務紅利消失、國際物流紅利消失、全球自由貿易持續受到貿易保護主義的衝擊,甚至各國各地區都不得不構架區域化的供應鏈,我們還不能正視造成這一輪全球通脹的深層次原因嗎?


    後,影響各國物價的微觀機制有沒有在這一輪全球通脹中發揮作用?無論在一個產業的上遊、中遊,還是下遊,隻要是充分競爭,就有利於價格穩定和經濟增長;隻要是壟斷,就會促進漲價,抑制創新,削弱增長。與10年前、20年前相比,無論是在美國還是中國,不同產業鏈的競爭是加強了,還是被削弱了?有多少行業被一兩家頭部企業“贏家通喫”?有多少行業的行業集中度年年提高,進而形成寡頭壟斷?這些壟斷,這些新的競爭格局所引發的微觀價格形成機制的變化,會隨著疫情而消失嗎?


    更值得深思的是,以上幾個方面的深刻變化,其衝擊的豈止是物價?會不會在巨大的全球通貨膨脹“灰犀牛”的背後,還跟著一隻經濟衰退的“黑天鵝”?


    經濟衰退的“黑天鵝”


    通脹水平的持續超預期迫使美國重新評估通脹風險並開始縮減購債,加拿大已逐步退出量化寬松,新西蘭、韓國已經加息,巴西、俄羅斯等通貨膨脹壓力更大的國家,已經連續數次加息。隨著歐美等地貨幣政策加快收緊、利率水平提高……對美國而言,貨幣政策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兩難選擇,不緊縮就會造成更嚴重的通脹,緊縮有可能會刺破長期累積的股市與房地產泡沫,並帶來長期經濟衰退。


    被新冠肺炎疫情打亂的全球供應體繫所造成的供給收縮影響廣泛而復雜,價格上漲隻是其中一個方面。高達兩位數的工業通脹率,必然帶來經濟增長動力的衰減,這讓很多學者都不免聯想到20世紀70年代由於石油價格上漲而造成的“滯脹”。


    疫情改變了人們的工作意願,失業率偏高與“招工難”的現像仍然普遍並存,勞動力供給衝擊、勞動力價格的提高也普遍削弱了很多企業的生產和盈利能力,降低了企業的投資意願,從而加劇了經濟衰退的風險,這一切絕不僅僅是疫情的影響,而是人口老齡化、少子化,人們對閑暇的追求,雇傭成本、社保成本的提高,移民和跨區流動的減少所帶來的長期衝擊——疫情,隻不過把我們未來若干年要面對的勞動供給衝擊做了一個提前“演示”。


    對中國而言,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已經從2018年的近63.降至2019年的55.和2020年的51.,2021年預計繼續回落到5左右a;2022年,隨著房地產投資增速的下滑,預計中國的固定資產投資總額會下降到5以下……與此同時,中國的月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已從疫情前的8%左右降至4%左右的較低水平;2022年,隨著其他國家制造業的進一步恢復,中國一枝獨秀的出口必將逐步向常態回歸;此外,雖然中國的消費者物價指數還處於相對低位,但是工業通脹率創歷史新高,10月生產者價格指數高達13.8%,嚴重的上遊工業通脹正在擠壓中下遊企業的生存空間,其中事關就業和居民收入增長的中小企業生存狀況堪憂。


    而長期處於低增長的歐洲和日本,多年來又一次面對結構性漲價壓力,各國民眾普遍感覺到貨幣購買力下降,但企業又面臨著產能和供給過剩,有的國家面臨著“通脹式衰退”,也有的國家面臨著“衰退式通脹”。


    怎麼辦?


    展望2022年,很多研究機構都預期美聯儲會加息兩次以上,並且紛紛調低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但是大部分預測都不包含美國被迫因通脹而被緊縮、加息可能引發的泡沫破裂風險——一旦加息和緊縮造成持續多年的美國股市和房地產市場泡沫破裂,必然會引發新興經濟體資本外流、彙率貶值、債務違約等情況,全球結構性的經濟衰退有可能接踵而至。


    面對全球通脹與衰退風險,對各國的決策者而言,恐怕僅僅使用傳統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已難以應對。而真正找到既能夠控制物價,又能夠激發市場活力、促進增長的新辦法,不僅需要科學決策,更需要政治勇氣。


    對於企業而言,僅僅通過傳統的庫存調整、用長單或對衝鎖定成本,甚至與上下遊協同構建更完整的價值鏈已經遠遠不夠了,隻有不斷用新技術、新場景、新商業模式等新供給創造新需求,纔是戰勝通脹與衰退風險的終解決之道。


    對於個人和家庭而言,面臨通貨膨脹的“灰犀牛”和經濟衰退的“黑天鵝”,不論在美國、歐洲還是中國,不是所有地區的房地產都能像過去20年一樣可以抵御通脹或衰退風險;在全球範圍內,高收益、高信用的債券越來越少,少數有較高固定收益的企業債券又可能面臨違約的風險;銀行存款的利率不僅跑不贏物價指數,還有彙率貶值的風險;以前人們都拿黃金來保值,如今這些歷史的貨幣記憶還能夠讓它具有保值增值的作用嗎?與黃金、藝術品、比特幣等資產隻對少數人有意義不同,很多家庭已經習慣於持有股票等權益類資產,但是按照沃倫·巴菲特的計算,如果期待美國股市像上一個100年那樣,在這個100年也能提供每年5%以上的平均收益,那麼道瓊斯指數到21世紀末必須上漲到200萬點。這可能嗎?如果美國股市不能提供之前的穩定收益,哪裡的股票可以,又如何纔能找到這些可以保持增長的好公司呢?


    滕泰


    2021.12.1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