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中國經濟的前景+論中國經濟的發展
    該商品所屬分類:經濟 -> 經濟
    【市場價】
    1347-1952
    【優惠價】
    842-122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近期內容,收錄林毅夫教授近三年演講、論文。
    ★顛覆認知,以新結構思維重新認識中國經濟。
    ★國際視野,林毅夫教授林毅夫擁有政界和學界多年的經歷,諳熟東西方經濟、文化,他的觀點理性、客觀,邏輯清晰,表達準確,同時又是國務院參事,新結構經濟理論的創始人,他對於中國經濟的發展和新結構經濟學在中國乃至世界範圍內的應用有相當的發言權。
    ★理論創新,屬於中國和發展中國家自己的經濟學理論。
    ★結合熱點,涉及雙循環、老齡化、GDP增速、大國關繫等熱點議題。
    ★切實可行,地方政府可以遵循新結構經濟學邏輯進行產業改造升級,有成功案例。

     
    內容簡介

    中國為什麼會成為領跑世界經濟的火車頭?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大外彙儲備國,究竟意味著什麼?我們應當如何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的發展潛力如何?中國經濟的飛速穩定發展對世界經濟究竟有哪些積極影響?
    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當下,林毅夫教授從新結構經濟學出發,對脫貧攻堅、醫療改革、綠色經濟、雙循環戰略和共同富裕等經濟政策進行解讀,有助於我們更好地了解國際形勢、讀懂中國經濟,從而做出正確的決策。
    書中還對當前的熱點問題做出了回應,分析了中國經濟未來的挑戰,並預測了中國未來的經濟增長潛力,剖析了中國的發展優勢,針對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痛點、難點問題給出了解決思路。
    對於想要知道如何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想要了解中國經濟發展歷程、想要洞察新結構經濟學理論魅力的讀者而言,這本書值得再三閱讀。

    作者簡介

    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教授、院長,北京大學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院長,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膺選為世界科學院(原第三世界科學院)外籍院士、英國科學院外籍院士。1994 年創立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現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並擔任主任一職。2008 年被任命為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成為擔此要職的發展中國家人。現任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參事,國家“十三五”“十四五”規劃專家委員會副主席。作為“經濟體制改革理論的探索者”,獲“改革先鋒”稱號。

    目錄
    《中國經濟的前景》
    為什麼說新結構經濟學是好的選擇
    推動經濟學理論的自主創新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與新結構經濟學
    新結構經濟學大道上後來者注意事項
    新結構經濟學“藥方”
    中國未來經濟增長具有兩大優勢
    中國經濟如何應對不確定性
    中國經濟發展與人類社會繁榮之路
    “中國經濟崩潰論”站不住腳
    構建新發展格局,機遇大於挑戰
    加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是發展的必然
    新發展格局是必然和共贏的戰略選擇
    要釋放和保護每個人的創造力

    《中國經濟的前景》

    前言 中國經濟的發展潛力、新挑戰與應對 

    第 1 章 構建新結構經濟學:大道與藥方 
    為什麼說新結構經濟學是好的選擇 
    推動經濟學理論的自主創新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與新結構經濟學 
    新結構經濟學大道上後來者注意事項
    新結構經濟學“藥方” 

    第 2 章 中國經濟發展的比較優勢 
    中國未來經濟增長具有兩大優勢 
    中國經濟如何應對不確定性 
    中國經濟發展與人類社會繁榮之路 
    “中國經濟崩潰論”站不住腳 

    第 3 章 國內國外“雙循環”經濟結構 
    構建新發展格局,機遇大於挑戰 
    加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是發展的必然 
    新發展格局是必然和共贏的戰略選擇 

    第 4 章 創新如何激發社會活力 
    要釋放和保護每個人的創造力 
    創新的關鍵理念與舉措 
    打造創新策源地的核心競爭力 
    中國發展實踐是理論創新的“富礦” 
    抓住新產業革命機遇,實現換道超車
    創新、知識產權與經濟發展

    第 5 章 脫貧攻堅、醫療改革與綠色發展 
    中國的脫貧經驗行得通 
    新發展格局下的鄉村振興戰略
    中國醫療體繫的發展歷程與改革探索 
    中國如何應對全球氣候變化

    第 6 章 大國關繫的新動向與地區經濟合作 
    我所認識的斯蒂格利茨與美國真相
    疫情及單邊主義雙壓力下,中國經濟發展如何破局
    應對全球經濟下行,中國政府該怎麼做 
    應對中美關繫,開放式發展是硬道理 
    新結構經濟學理論對波蘭的積極影響 

    第 7 章 中國經濟的增長潛力與發展態勢 
    政策制定必須考慮實際國性
    中國依然具有後發優勢
    中國經濟的挑戰、底氣與後勁 
    經濟學家當不辜負時代 
    “十四五”邁向高收入國家 
    2035 年遠景目標如何實現 

    後記 新時代的中國和世界

    《論中國經濟的發展》

    序    言   論中國經濟的發展
    前  言  中國經濟的世界意義與世界表述 

    章  新結構經濟學自主理論創新  
    從“西天取經”走向自主創新:中國經濟學科發展方向探索
    現代經濟學的引進與自主創新
    中國經濟學理論發展與創新的思考 
    新結構經濟學在新中國的創立及其理論創新
    現代經濟學的結構革命 
    堅持實事求是的理論創新
    新結構經濟學的機遇和責任
    引領未來世界經濟學理論新思潮 
    以“常無”心態研究新結構經濟學

    第二章  新結構經濟學引領高質量發展  
    新結構經濟學視角下的高質量發展
    在歷史的大視野中尋求解決“三農”問題的中國方案 
    從新結構經濟學角度看我國當前的財政政策調整
    GDP 增長目標與中國經濟發展
    新結構經濟學與 GDP 增長目標
    浦東開發開放將在新發展格局中發揮關鍵引領作用

    第三章  新結構經濟學視角中的產業轉型與升級  
    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在貴州及全國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
    農業是經濟轉型、食物安全和營養的關鍵
    戰勝命運與定西馬鈴藷產業發展經驗
    “十四五”時期中國產業升級的新機遇與新挑戰
    從產業發展路徑來看“十四五”規劃
    助力中小微企業,共渡疫情難關
    解讀《吉林報告》
    有為政府與定西馬鈴藷產業發展經驗:新結構經濟學的解讀

    第四章  關於產業政策的討論  
    新結構經濟學視角下的產業政策
    我們需要繼續研究產業政策
    產業政策與我國經濟的發展:新結構經濟學的視角
    評“競爭政策還是產業政策”

    第五章  中國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產業結構升級與共同富裕
    中國的目標不應隻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走出“中等收入陷阱”
    “十四五”時期面臨的“中等收入陷阱”及解決思路

    第六章  中國經濟學家世紀的到來  
    關於中國經濟學理論體繫建設的思考與建議
    吾道不孤
    21 世紀,世界經濟學研究中心在中國
    21 世紀是中國經濟學家的世紀
    迎接經濟學大師在中國輩出時代的到來
    中國經濟學家一樣能夠獲得諾貝爾獎 

    後  記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與中國經濟學家世紀的到來

    在線試讀
    前言 中國經濟的發展潛力、新挑戰與應對
    2021 年是一個很重要的節點,既是中國共產黨建黨 100 周年,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開啟之年。 2021年“兩會”重要的任務是討論通過《“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我很高興有機會對此做一點解讀。
    2020年舉行的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總書記在給《“十四五”規劃和 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建議時談道:“……處理好開放和自主的關繫,更好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 2019年5月21日,他在主持召開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工作座談會時曾說:“領導干部要胸懷兩個大局:一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一個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是我們謀劃工作的基本出發點。” 我想從這個角度來談談中國未來經濟的挑戰與應對。
    各界人士應該都關注到,中國未來的發展確實有很多挑戰,包括人口老齡化、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社會主要矛盾轉變為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日益增長的期望等,同時還面臨著新的科技革命、中美關繫摩擦等。
    面對這麼多挑戰,在《“十四五”規劃和 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以及中央發布的各種文件裡面都談到,發展是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所以,在具體闡述挑戰之前,我想先談談中國2021—2035年的發展潛力有多少,發展態勢到底如何,了解這一點至關重要。
    正確認識中國未來的發展潛力
    我借用一個開玩笑的比喻。京巴狗或藏獒小時候都非常小,個頭差不多,而且看起來都像小獅子。但如果你養的是京巴狗,不管你多努力,都不可能把它養成一條大藏獒;如果你把藏獒當成京巴狗養,倒真有可能把它養成一條京巴狗。這是因為京巴狗與藏獒的生長潛力大不相同。所以,看準潛力非常重要。
    應該如何看中國未來的發展潛力?從 1978 年改革開放到2020年,中國經濟年均增長率為9.2%,人類歷史上從未有任何國家或地區以如此高的增長率持續這麼長時間。我們都共同見證和參與了人類經濟史上的這一奇跡。

    前言 中國經濟的發展潛力、新挑戰與應對
    2021 年是一個很重要的節點,既是中國共產黨建黨 100 周年,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開啟之年。 2021年“兩會”重要的任務是討論通過《“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我很高興有機會對此做一點解讀。
    2020年舉行的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總書記在給《“十四五”規劃和 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建議時談道:“……處理好開放和自主的關繫,更好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 2019年5月21日,他在主持召開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工作座談會時曾說:“領導干部要胸懷兩個大局:一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一個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是我們謀劃工作的基本出發點。” 我想從這個角度來談談中國未來經濟的挑戰與應對。
    各界人士應該都關注到,中國未來的發展確實有很多挑戰,包括人口老齡化、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社會主要矛盾轉變為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日益增長的期望等,同時還面臨著新的科技革命、中美關繫摩擦等。
    面對這麼多挑戰,在《“十四五”規劃和 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以及中央發布的各種文件裡面都談到,發展是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所以,在具體闡述挑戰之前,我想先談談中國2021—2035年的發展潛力有多少,發展態勢到底如何,了解這一點至關重要。
    正確認識中國未來的發展潛力
    我借用一個開玩笑的比喻。京巴狗或藏獒小時候都非常小,個頭差不多,而且看起來都像小獅子。但如果你養的是京巴狗,不管你多努力,都不可能把它養成一條大藏獒;如果你把藏獒當成京巴狗養,倒真有可能把它養成一條京巴狗。這是因為京巴狗與藏獒的生長潛力大不相同。所以,看準潛力非常重要。
    應該如何看中國未來的發展潛力?從 1978 年改革開放到2020年,中國經濟年均增長率為9.2%,人類歷史上從未有任何國家或地區以如此高的增長率持續這麼長時間。我們都共同見證和參與了人類經濟史上的這一奇跡。
    對於未來,各界都很關心,可是目前國內外的學界和輿論界對中國未來發展的潛力普遍不看好,總結起來大致有兩個原因。一個原因是中國過去 42 年發展太快,是非常態,終歸要向常態增長回歸。根據國際著名經濟學家、美國前財政部長、哈佛大學校長薩默斯的看法,中國會回落到 3%~3.5% 的常態增長。同時,根據賓夕法尼亞大學 World Tablea 第十版發布的研究數據,中國 2019 年年底的人均 GDP(國內生產總值),按照201的購買力平價計算已經達到 14 12。有些學者用這個數字對比德國、日本,發現德國在達到人均 GDP 14 12左右後的 16 年,平均每年的增長率隻有 2.3%;日本在達到這一水平之後的 16 年平均增長率也隻有 4.4%。德國和日本的經濟發展世界聞名。既然它們在抵達這一水平之後的 16 年平均增長率隻有 2.3% 和 4.4%,那麼中國 2019—2035 年這 16 年間的增長潛力也不會很高。這個推理聽起來好像很合理。另一個原因是中國已經開始人口老齡化,其他國家在出現人口老齡化之後,經濟增長都放慢了,中國也難免會經濟增長放緩。
    上述研究似乎非常有說服力,但我個人不太同意。因為中國在過去這 40 多年裡能夠實現每年 9.2% 的增長有很多因素,但重要的決定因素是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充分利用了與發達國家的產業與技術差距所蘊含的後來者優勢。
    對一個國家或地區來說,經濟要發展,生活水平要提高,就要靠勞動生產率水平不斷提高,這就要求技術不斷創新、產業不斷升級。發達國家的技術與產業處於全世界前沿,其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必須靠自己發明,投資非常大,風險非常高,進步速度非常有限。歷史經驗表明,發達國家過去 100 多年來的常態增長是薩默斯所說的每年 3%~3.5%。然而,發展中國家可以利用與發達國家的產業與技術差距,引進成熟的技術作為自身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的來源。這種方式的成本和風險都比較小。懂得利用這種方式的發展中國家,其經濟發展速度可以比發達國家更快。中國改革開放以後,正是利用這個優勢實現每年 7.0% 甚至更高、持續 25 年或更長時間的發展,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13 個發展中經濟體之一。
    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要看中國未來的發展潛力並不是看現在的收入水平,而要看中國現在跟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還有多大。
    以德國和日本為例。德國人均 GDP 達到 14 12左右是在 1971 年,那時已是美國人均 GDP 水平的 72.4%,無疑已經躋身全世界發達的國家,已經用盡了後來者優勢,要進行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都必須自己發明,經濟增長速度自然慢下來。日本在1975年人均 GDP 達到 14 12左右,當時達到美國人GDP水平的 69.7%,也成了世界上發達的國家之一,技術已經發展到世界前沿,經濟增長必須靠自己探索,發展速度當然也會慢下來。
    中國在 2019 年人均 GDP 達到 14 12,但隻有美國同期水平的 22.6%。相比之下,德國、日本、韓國等其他發展得比較好的國家,是在什麼時候人均 GDP達到美國的 22.6%的?德國是在 1946年,日本是在 1956 年,韓國是在 1985 年。德國從 1946 年到 1962 年,16 年平均經濟增長率達到 9.4%;日本從 1956 年到 1972 年, 16年的平均經濟增長率達到 9.2%;韓國從 1985 年到 2001 年,在其間遭受亞洲金融危機出現一年負增長的狀況下, 16 年平均增長率仍高達 9.0%。
    從這些數據來看,中國未來 16 年(從 2019 年算起)應該也有大約 9% 的增長潛力,因為德國、日本、韓國等國家都已經實現。
    對此,很多人又開始強調第二個原因,即人口老齡化影響經濟增速。確實,面臨人口老齡化的國家,經濟增長速度都較慢,但不要忘了,發生人口老齡化的國家多數是發達國家,老齡化到來時,其技術已經發展到世界前沿,技術進步要靠自己探索,再疊加勞動力供給速度減緩,經濟增速就更慢。
    中國正在發生人口老齡化,但我們的人均 GDP 隻有美國22.6%,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都可以利用後來者優勢,還可以把勞動力從低附加值產業往高附加值產業配置來提高勞動生產力,這個空間仍然非常大。所以,如果中國能利用後來者優勢,即使人口不增長,也可以比發達國家增長更快。
    另外,中國目前正在逐步延長退休年齡,這有利於增加勞動力供給。而且,勞動力重要的不僅是數量,而是質量,中國還可以提高人均效率水平。
    我們再對比一下德國、日本、韓國在人均 GDP 達到 14 1左右之後 16 年的人口增長情況,看看人口因素在經濟增長中的貢獻。
    德國1946—1962年的年均人口增長率是0.8%;日本1956—1972年的年均人口增長率是1.0%;韓國1985—2001年年均人口增長率是 0.9%。中國 2019 年的人口自然增長率是 0.3%,將來也許會降到 0。因此,即使不考慮把勞動力從低附加值產業配置到高附加值產業的可能,不考慮延長退休以及提高教育質量的可能,中國和日本、德國、韓國的人口增長率因素相比,頂多也就是 1 個百分點的差距。
    因此,我認為到 2035 年之前,中國應該還有年均 8% 的增長潛力。相比德國、日本和韓國實際 9% 的增長,我考慮到人口增長因素,下調一個百分點。
    當然,有這個增長潛力未必可以開足馬力不顧其他因素去發展,因為中國要實現的是高質量增長,接下來必須解決好環境問題(包括碳達峰、碳中和),城鄉差距、地區差距等問題,還有中美關繫摩擦帶來的“卡脖子”問題。綜合考慮這些必須應對的問題,以及 8% 的增長潛力,我認為,中國未來 15年(2021—2035 年)實現年均 5%~6% 的實際增長應該完全有可能。 
    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十四五”規劃提建議時曾談道:“在征求意見過程中,一些地方和部門建議,明確提出‘十四五’經濟增長速度目標,明確提出到 2035 年實現經濟總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目標。不論實現哪一個目標,2021—2035 年都需要達到年均 4.7% 的經濟增長率。
    如果中國能夠實現 5%~6% 的經濟增長率,到 2025 年人均GNI(國民總收入)就會跨過 12 53的門檻,成為一個高收入國家,這將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因為直到現在,全世界生活在高收入國家的人口隻占總人口的 18%,如果中國變成高收入國家,這個數字就會翻一番。到 2035 年,中國人均 GDP 應該能達到 23 00(按照 2019 購買力計算),中國將會成為一個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國家。同樣從收入水平差距所代表的產業與技術水平差距的角度做研究,我們可以發現中國 2036—2049 年還有年均 6% 的增長潛力,再考慮到還有不少需要應對的問題,實現 4% 左右的年均增長率完全有可能。以此計算,中國到 2049 年人均 GDP 將達到美國的一半,這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個重要指標。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