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保衛社會
    該商品所屬分類:經濟 -> 經濟
    【市場價】
    971-1408
    【優惠價】
    607-880
    【作者】 鄭永年 
    【所屬類別】 圖書  經濟  中國經濟  中國經濟概況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310383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213103834
    作者:鄭永年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2年01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1.作者權威。鄭永年教授主要的學術研究方向包括中國內部轉型及其外部關繫、中國外交政策、技術變革與政治轉型等,出版專著50餘部。作為享譽海內外的中國問題專家,他長年致力於中國問題的觀察和研究,其扎實的實地調研基礎、獨特的海外視角使其學術研究成果既扎根於中國政治實際,又有超脫於中國固有政治經驗的高度,其學術研究不僅在理論界和社會傳播領域受到關注,而且在世界政治學領域和國內黨政部門有較強影響力。


     


    2.作品經典。本書是鄭永年教授經典的作品之一,出版十年來,已經數次修訂再版,此次推出的全新修訂版新增了一些反映新近發展的文章。這些在不同時間陸續寫就的評論文章,反映出特定階段中國社會問題的嚴峻性和“保衛社會”的緊迫性,也呈現了這些年來社會領域制度和政策的變遷和進步,為讀者呈現了中國發展的一個剖面,極具啟發性。


     


    3.議題深遠。今天,我們國家進入了新時代、發展進入了新階段,“共同富裕”已經被提到了議事日程上來,浙江更是被確定為“共同富裕”示範區。從“保衛社會”到追求“共同富裕”是一個大的進步。但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講,“保衛社會”的歷史任務都遠遠還沒有結束,社會問題是永恆的,“保衛社會”也是永恆的事業。

     
    內容簡介

    十多年來,鄭永年教授持續呼吁“保衛社會”,建議調整政策思路,進行以社會改革為主的整體性改革,做大做強社會,保護人民的基本社會權利,為未來經濟的增長和社會的長期穩定奠定堅實的制度基礎。本書即是作者持續觀察和研究社會問題的成果,聚焦當代中國社會問題,從GDP主義、中產階層、社會公平正義、社會道德和思想等方面來解釋當代社會問題的由來,也從房地產、教育、“三農”和土地等社會領域的制度和政策演變來分析社會問題的深層次根源,在解釋的基礎上再探討如何保衛和重建中國社會的問題。


    當前,追求共同富裕已經成為中國下一步發展的方向,我們更需要把“保衛社會”放在重要位置,盡努力進行社會政策的改革和創新,為“共同富裕”目標的實現打下堅實基礎。

    作者簡介

    鄭永年  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講座教授,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院長,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席,廣州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理事長,上海交通大學政治經濟研究院名譽院長。北京大學法學學士、碩士,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政治學博士。羅特裡奇出版社“中國政策叢書”主編和世界科技書局“當代中國研究叢書”共同主編。主要從事中國內部轉型和外部關繫研究,出版和編著中英文著作近百部,其中英文著作10部,包括《制內市場:中國國家主導型政治經濟學》《技術賦權》《中國模式》和《中國的“行為聯邦制》等。

    目錄
    再版自序
    部分 從GDP主義到保護社會
    好的發展還要求“共同致富” 002
    不能任資本權力挑戰中國社會 006
    GDP主義與社會道德體繫的解體 011
    破除GDP主義迷思 016
    經濟發展不能讓老百姓有被掠奪感 022
    貧困國情與改革再出發 028
    中國建設內需社會需要做什麼 036
    中國必須進行一場社會改革的攻堅戰 042

    第二部分 中產階級與中國社會秩序
    “小康社會”和中共的“中產階級”觀 048
    社會穩定需要大力扶持中間力量 051

    再版自序


    部分  從GDP主義到保護社會


    好的發展還要求“共同致富”   002


    不能任資本權力挑戰中國社會    006


    GDP主義與社會道德體繫的解體  011


    破除GDP主義迷思  016


    經濟發展不能讓老百姓有被掠奪感  022


    貧困國情與改革再出發  028


    中國建設內需社會需要做什麼  036


    中國必須進行一場社會改革的攻堅戰  042


     


    第二部分  中產階級與中國社會秩序


    “小康社會”和中共的“中產階級”觀   048


    社會穩定需要大力扶持中間力量   051


    中國財富去哪兒了 057


    誰“偷”走了中國的中產階級  064


    知識和財富的“退出”潮說明了什麼  070


    政府官員為何缺乏社會改革動力  076


    中國改革政策的困局  082


     


    第三部分  收入分配與社會正義


    收入不平等是革命的前奏  090


    中國的公平經濟學  097


    為什麼中國的收入分配得不到有效改善  100


    中國社會的利益博弈要求社會正義  104


    必須限制特權  108


    社會如何纔能變得更公平一些   114


    提高勞動者收入與中國的未來   120


     


    第四部分  房地產與社會改革


    住房政策的癥結在哪裡  128


    “圈房運動”弱化執政黨社會基礎  134


    房地產改革當是中國社會建設大工程   140


    中國需要實現房地產的徹底轉型   145


    房地產改革的下一步   150


    房地產與中國社會命運   155


     


    第五部分  教育改革與中國人纔培養困局


    中國教育改革的三大敗筆   164


    教育改制面臨制度制約   168


    中國教育體制的官僚化及其後果   172


    *門的GDP主義及其後果   178


    改變“過度教育”和“教育不足”的局面   183


    官僚化教育評審制度的惡果   188


    商業化模式與教育的異化   193


     


    第六部分  土地、農村和農民工


    土地流轉制度與中國政治社會的改革   200


    資本虎視土地如何確保賦權農民    205


    中國農村土地制度向何處去    210


    農民工問題與中國發展道路的選擇   217


    土地問題是農村社會秩序建設的核心問題    222


    中國城市化要避免怎樣的陷阱   229


    中國的城市改革和城鄉統籌    238


    中國農村的貧困與治理   244


     


    第七部分  社會思想與道德危機


    怎樣纔能實現中國文化的崛起   252


    誰應對年青一代的權錢膜拜負責    258


    為什麼一個道德國度面臨道德解體危機    263


    道德解體的根源    270


    如何重建社會道德體繫    278


    中國應當進行人本主義教育運動    285


    文化中產與中國經濟的未來    289


     


    第八部分  社會矛盾、衝突與暴力


    “堰塞湖現像”與社會抗議    298


    社會抗議運動:西方與中國    305


    對社會衝突要有清醒的認識      312


    解決權、錢、民衝突刻不容緩    317


    社會基層無政府狀態令人擔憂    322


    暴力蔓延的社會起源     327


    當代社會暴力的制度基礎    338


     


    第九部分  如何保護和重建社會


    國家發展權如何轉化為社會民生權    346


    如何實現精準扶貧的可持續性    352


    強政府、強社會當是社會管理的方向   359


    如何建設中國大社會    365


    改革傳統“官民”關繫    371


    如何重建中國社會信任?   377


    重建社會對司法的信任    384


    中國需要建設一種安靜的文化    389

    在線試讀

    商業化模式與教育的異化


    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所說的兩句話對日後的中國產生了深 遠的影響。句話是“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第二句話是“教 育要從娃娃抓起”。在教育荒廢多年之後,當時的中國人尤其是教 育科研工作者聽到這兩句話時的激動情緒可想而知,他們再次走 上了近代中國人夢寐以求的“教育救國”的道路。


    教育育人,培養人纔,至少具有三層含義:其一,讓具有自然屬 性的人,以正常的軌跡成長;其二,通過傳授已有的知識,使人掌握 必要的技能,至少能夠具有自我生存能力;其三,有能力創造新的 知識,為“人作為群體的一部分”(即社會)的發展做加法和貢獻。


    經過近40年的發展,中國的教育已經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但在人們沉醉於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時,頭腦冷靜和敏銳的人則感 覺到了中國教育制度裡面所隱含的巨大危機,他們已經從教育中 看到了未來的中國。正如諺語所說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任何 國家,不能欺騙的就是一個人所受的教育,什麼樣的教育,就產 生什麼樣的人,就會有什麼樣的未來。


    客觀地說,縱觀中國的近代史,在很多方面,人纔培養仍然沒有達到歷史的高度。例如,沒有人敢斷言,現在的人纔培養可以與既貧窮又戰亂的西南聯大時期相比。或者引用錢學森先生的話說:“中國還沒有培養出自己的大師來。”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