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人造時代:人造時代的技術、商業與進化選擇
    該商品所屬分類:經濟 -> 經濟
    【市場價】
    718-1040
    【優惠價】
    449-650
    【作者】 克裡斯托弗·J·普雷斯頓 
    【所屬類別】 圖書  經濟  通貨膨脹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2174357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21743579
    作者:克裡斯托弗·J·普雷斯頓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2年07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1、“人造時代”技術進化論,講述技術操縱如何影響人類未來
    2、合成生物、基因編輯、氣候工程、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通俗普及,熱點話題廣泛覆蓋
    3、回應的是科技界、商業前沿和普通人共同關心的內容——技術、商業與我們的選擇
    4、列選未來學家雷·庫茲韋爾書單

     
    內容簡介

    我們如今生活在一個可以對周圍世界進行深度技術操縱的時代。從納米微觀世界到浩渺宇宙空間,科學技術正在改寫萬物的基礎運行法則。


    克裡斯托弗·J.普雷斯頓將這個時代稱為“人造時代”。他在書中介紹了10種具有代表性的前沿科技,比如納米技術、基因編輯、復活物種、氣候工程等。這些技術將改造地球——不僅改變地球的“模樣”,還將改變地球的“新陳代謝”。


    人造時代也被稱為“塑新世”。相比於之前的時代,它的特點是把地球變成一件精心塑造的“人工制品”。相傳古丹麥國王曾將王座搬到海邊,命令海水“退下”。人造時代的技術專家和商業精英就像現代社會的“丹麥國王”一樣,他們命令太陽光原路返回,給發熱的地球降溫,他們還在實驗室裡“從零開始”締造人類。


    技術變革通常具備“科技向善”的一面,但更隱藏著不容忽視的風險。《人造時代:10種技術如何改寫人類未來》試圖在“人類徹底改變地球”之前,回答“未來我們應該走向何方”。對於正在經歷全球大流行、極端災害、氣候危機的我們來說,這本書及時地提供了警示和思考。



    技術變革通常具備“科技向善”的一面,但更隱藏著不容忽視的風險。《人造時代:10種技術如何改寫人類未來》試圖在“人類改變地球”之前,回答“未來我們應該走向何方”。對於剛剛經歷過全球大流行病、自然災害、氣候危機的我們來說,這本書提供了及時的警示和思考。

    作者簡介

    [英] 克裡斯托弗·J·普雷斯頓(Christopher J. Preston)
    克裡斯托弗·J·普雷斯頓任職於蒙大拿大學哲學繫,教授環境哲學課程。他著有《基礎知識:環境哲學、認識論和地方》《拯救造物:霍爾姆斯·羅爾斯頓生活中的自然和信仰》。在專業領域,他發表過大量關於氣候工程、合成生物學和人類的文章。他出版過一部討論氣候工程與氣候危機的作品,書名為《氣候正義與地球工程:大氣人類世的倫理和政策》。 

    目錄
    目 錄
    致 謝 _ I
    引 言 _ III
    第1 章 制造新物質 _ 001
    第2 章 原子的重新組合 _ 023
    第3 章 基因定制 _ 045
    第4 章 人造生命 _ 063
    第5 章 重構生態繫統 _ 081
    第6 章 物種遷移及物種復活 _ 105
    第7 章 城市的進化力量 _ 135
    第8 章 如何反射太陽光 _ 149
    第9 章 重新合成大氣成分 _ 175
    第10 章 人造人類 _ 193
    第11 章 過渡時期 _ 209

    目  錄
    致 謝 _ I 
    引 言 _ III 
    第1 章 制造新物質 _ 001 
    第2 章 原子的重新組合 _ 023 
    第3 章 基因定制 _ 045 
    第4 章 人造生命 _ 063 
    第5 章 重構生態繫統 _ 081 
    第6 章 物種遷移及物種復活 _ 105 
    第7 章 城市的進化力量 _ 135 
    第8 章 如何反射太陽光 _ 149
    第9 章 重新合成大氣成分 _ 175 
    第10 章 人造人類 _ 193 
    第11 章 過渡時期 _ 209 
    後 記 _ 225 
    注 釋 _ 231

    在線試讀
    引 言
    那是下午兩點,我坐在一艘 42 英尺? 長的船的後甲板上,手裡攥著一根看起來很髒的魚竿 1,緊緊盯著露出海面四分之一英

    裡 ? 長的釣魚線。
    “準備好了嗎?”沃爾特問我,“大魚要是出現了,你的動作可得快一點。”
    我點點頭,挪了挪腳,確保雙腳牢牢地抓住甲板。這可是我第一次嘗試捕獲阿拉斯加大比目魚,還要投放到市場上賣,我可不想搞砸了。
    “你的身子彎得有些過了,”沃爾特說,“這些大塊頭會把你直接拽進海裡。它們一浮出水面就會拼了命地掙脫。”
    我打了個手勢表示明白,然後緊緊地靠住船上的欄杆。阿拉斯加海域的大比目魚體重是人的兩倍,對小船來說可是一場災難。一些漁民在把大比目魚拖上船之前,會先向它的腦袋射一發子彈,以免大比目魚在甲板上撲騰時傷到自己。
    我的心怦怦直跳,低頭看向釣魚線從海面露出的地方,一個巨大的橢圓形物體正好浮現在眼前。
    那是出現在我們周圍的第一條魚。9 個小時後,我們駛進了費爾韋瑟山附近一個偏僻的小海灣。甲板下的魚艙裡裝滿了我們捕獲的大約 1 000 磅? 海味,被清理干淨的魚肚子裡塞滿了刨冰。當我們緩緩駛入小海灣時,我看到海灘上有一頭棕熊,它用兩隻巨大的爪子緊緊地抓著一條鮭魚。它抬頭看了看我們,又很快低頭享用起美味。拋錨後,船長關掉了嘈雜的柴油機。世界瞬間安
    ? 1 英裡 ≈ 1.6 千米。
    ? 1 磅 ≈ 0.45 千克。

    靜了,隻剩海水拍打船身的聲音以及海鷗掠過天空時發出的聲音,幾聲尖啼打破了沉寂。
    一下午的繁重勞作使我筋疲力盡。臨近午夜,北方夜色蒼茫,我身上穿著浸滿汗漬的捕魚服,在後甲板坐了很久,凝望著群山、冰川的輪廓和海灘上那頭熊漸漸消失的身影,突然一種令人悲哀的頓悟湧上心頭—我終於明白了“人類徹底改變地球” 這句話的含義。

    引 言


     


    不論你是誰—科學家或者畫家,農民或者哲學家,年輕的媽媽或者皺紋滿面的祖父母,你看待世界的方式發生根本性改變往往始於一個覺醒的瞬間。有時候,在一瞬間發生的某件事,會打破你的整套思維和觀察方式,從而上升為一種全新的認知。不久以前,在遙遠的阿拉斯加海岸線上,當我和頭發斑白的船長沃爾特待在一起的時候,我就經歷了這個瞬間。


    ******



    那是下午兩點,我坐在一艘 42 英尺? 長的船的後甲板上,手裡攥著一根看起來很髒的魚竿 1,緊緊盯著露出海面四分之一英


    ? 1 英尺 ≈ 0.3 米。—編者注(後文腳注皆為編者注)
     
    裡 ? 長的釣魚線。
    “準備好了嗎?”沃爾特問我,“大魚要是出現了,你的動作可得快一點。”
    我點點頭,挪了挪腳,確保雙腳牢牢地抓住甲板。這可是我第一次嘗試捕獲阿拉斯加大比目魚,還要投放到市場上賣,我可不想搞砸了。
    “你的身子彎得有些過了,”沃爾特說,“這些大塊頭會把你直接拽進海裡。它們一浮出水面就會拼了命地掙脫。”
    我打了個手勢表示明白,然後緊緊地靠住船上的欄杆。阿拉斯加海域的大比目魚體重是人的兩倍,對小船來說可是一場災難。一些漁民在把大比目魚拖上船之前,會先向它的腦袋射一發子彈,以免大比目魚在甲板上撲騰時傷到自己。
    我的心怦怦直跳,低頭看向釣魚線從海面露出的地方,一個巨大的橢圓形物體正好浮現在眼前。
    那是出現在我們周圍的第一條魚。9 個小時後,我們駛進了費爾韋瑟山附近一個偏僻的小海灣。甲板下的魚艙裡裝滿了我們捕獲的大約 1 000 磅? 海味,被清理干淨的魚肚子裡塞滿了刨冰。當我們緩緩駛入小海灣時,我看到海灘上有一頭棕熊,它用兩隻巨大的爪子緊緊地抓著一條鮭魚。它抬頭看了看我們,又很快低頭享用起美味。拋錨後,船長關掉了嘈雜的柴油機。世界瞬間安
    ? 1 英裡 ≈ 1.6 千米。
    ? 1 磅 ≈ 0.45 千克。
     
    靜了,隻剩海水拍打船身的聲音以及海鷗掠過天空時發出的聲音,幾聲尖啼打破了沉寂。
    一下午的繁重勞作使我筋疲力盡。臨近午夜,北方夜色蒼茫,我身上穿著浸滿汗漬的捕魚服,在後甲板坐了很久,凝望著群山、冰川的輪廓和海灘上那頭熊漸漸消失的身影,突然一種令人悲哀的頓悟湧上心頭—我終於明白了“人類徹底改變地球” 這句話的含義。
    船的四周毫無人跡可尋。這些外形精美的魚都來自北美洲最偏遠的海域。這些海域的魚種類繁多,鮮少出現在其他地方。如果地球上還有地方保留著大自然的原始樣貌,那很可能就是這樣的地方。
    我們從海中釣到大比目魚後,用刀仔細地清理它們,之後將其堆在甲板下的冰堆裡。大比目魚肉質白嫩,但它並不是純天然的魚。它的體內含有從相距數千米以外的燃煤發電廠排放的大量的汞。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建議,一個月內安全的魚肉食用量僅限於三小塊,孕婦和兒童的食用量則要更少一些。
    作為研究環境問題的大學老師,我知道理論上地球已經不存在沒有被工業污染侵襲的地方了。盡管這個信息已經儲存在大腦的某個角落,但是很顯然我還沒有完全消化吸收。而現在,我第一次感受到這一點。人類對地球的影響不僅導致積雪融化、冰川崩塌和物種數量減少,還意味著不論離制造工廠和城市中心多遠,在任何地方都不能無視人類工業活動的後果。人類的印跡已
     
    經遍布全世界,並且產生了不小的影響。即使相距甚遠,這些活動仍舊能夠影響我們的食品安全。
    從釣魚之旅回來之後的數月裡,我都在想這次寶貴的經歷對未來意味著什麼。我們將從這裡走向何方?這正是本書想要回答的問題。


    ******



    直到近期,人類歷史上幾乎所有的重大事件都發生在一個叫作全新世(Holocene)的時代。“Holocene”源自希臘語“holos” 和“kainos”,它的字面意思是“完全新近的”。12 000 年以前,地球就已經進入“完全新近的”地質時期了。
    在過去 10 年裡, 很多氣候科學家、生態學家、地理學家一直認為人類對地球的過度影響意味著我們即將遠離全新世。現如今,這種懲戒性質的“新現實”常被說成“人類世”
    (Anthropocene)或“人類時代”2 的到來。嚴格來講,“人類世”是一個地質學概念,如果一定要說得更專業,這個概念實際上沒有任何意義。它隻是取代“全新世”的一個新名詞。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建議未來的時代應該以某種物質來命名,這種物質的特點是它能夠在每一寸土地上或每一滴海水裡存在。
    盡管“人類世”聽起來很動聽,但它並不是用來捕捉地球演變過程的唯一術語。很多其他表示新興時代的詞也被提及,
     
    每個詞都反映了一個由人類主宰的星球的真正含義。有人建議使用“ 資本世”(Capitalocene) 或“ 經濟世”(Econocene) 來概括經濟活動在地球正在經歷的轉型中所扮演的角色。有人認為“同質世”(Homogenocene)這個詞能更好地表現出人類和生物多樣性正逐年減少的特點。一些女權主義者認為“男人類世”
    (Manthropocene)更能回答哪一類人給地球造成浩劫這個問題, 也有人提議使用“歐洲世”(Eurocene),還有一些微弱的聲音提議“憎惡世”(Obscene)。
    比如何命名新的地質時期更重要的是我們該如何塑造這個新的時代。一個新時代的出現,並不隻是意味著重新命名已經被人類勞動和工業活動悄然改變了的星球。它讓我們認真思考人類將選擇創造一個怎樣的世界。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如今生活在一個非凡的時代。當我們此刻還在討論如何命名的時候,新時代已經在向我們走來。從原子層面到大氣層,一繫列新技術正在湧現,並共同重塑自然世界。


    ******



    在 1967 年上映的電影《畢業生》中,一臉茫然的主人公本傑明·布拉多克(由達斯汀·霍夫曼扮演)被好心的朋友拉到一邊,他被告知未來的關鍵詞是“塑料”。就像他的這位朋友領會到的那樣,本傑明身邊的很多東西將由工廠使用新型的成本低廉
     
    但高度靈活的化學工藝加工合成。如果本傑明想在將來取得一番成就,他就要融入這個大趨勢。
    現如今,如果本傑明再聽到這類建議,他可能會被告知一個令人更加難以置信的人造未來。人類將不僅能夠制造一些新材料,還將有能力改變地球上某些關鍵的發展過程。我們正在試驗重排 DNA,從而創造全新的物種;我們正在搭建新的原子和分子結構,來研發全新性能的材料;我們正在重組生態繫統,同時也在嘗試復活滅絕的動物;我們正在研究如何利用技術反射太陽光,從而給地球降溫。通過這些方式,我們正在學習如何用自己設計的人造產品,來替代自然的運行法則。
    沒有人會否認地球上已經發生很多重大的轉變。隻不過到目前為止,人類對地球造成的影響大多都是無意為之。沒有人會有意排放汞來污染阿拉斯加灣,或是傾倒工業廢品來污染暢遊在北極冰架下的鯨魚。燃燒化石燃料造成大氣變暖,或是大面積破壞棲息地而導致物種大滅絕,這些也不是人類蓄意為之。到目前為止,導致地球生態惡化的始作俑者並沒有想過他們的行為會對地球造成怎樣的破壞。
    然而,從現在開始,情況將有所不同。當我們幡然醒悟自己對自然界造成的毀滅時,我們別無選擇,隻能在未來的行動中更加自覺。就像我們在路邊看到受傷的動物要給予保護一樣,我們也必須對傷痕累累的星球承擔起責任。我們不能再轉身離開,置若罔聞。
     
    承擔這種責任在當下顯得尤為迫切。在我們必須肩負道義的關鍵時刻,新技術正在令周圍的世界發生更加劇烈的變化,這種變化是以往的技術難以實現的。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繫統,比如
    DNA 的結構、太陽光如何穿透大氣層以及生態繫統是如何組成的,會越來越多地被人為設定。以前自然過程中的“無心插柳”, 現在越來越多是人類決策的產物。當討論到我們未來要居住的環境時,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保羅·克魯岑直言不諱地說道:“從現在開始,是我們決定了大自然的現在以及未來。”3
    用人造產品替代天然產物,是“塑新世”(Plastocene)的特征。這個概念並不意味著一個充滿塑料制品的世界。未來的幾十年,人類可能會設法擺脫這個概念。“塑新世”是一種形像用法, 將“塑料”這個名詞形容詞化,表明世界越來越具有可變性和可塑性。“塑新世”意味著地球前所未有的可塑性,新技術為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創造了更多的可能性。
    通過人為修改地球上最基礎的運行法則,人類已經從發現世界過渡到創造世界。在“塑新世”,世界被分子生物學家和工程師徹底重塑,這標志著第一個人造時代的開始。4
    在人造時代重塑地球,不隻是改變地球的表面,它將深入改變地球的“新陳代謝”。推動這個新時代到來的技術不僅會改變地球的樣貌,還會改變地球的運作方式。地球上的自然法則和演化進程也將逐步變為人為設定。
    掌握這些轉變的特點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我們需要做出關鍵
     
    的抉擇。前路漫漫,前景尚不明朗。我們需要決定在多大程度上重塑地球。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修改自然進程是不可避免的,但在
    “塑新世”仍可能出現其他不同的形式,而這取決於人類的設計方案有多大的入侵性。
    從某種路徑來看,在接下來的這個時代,我們與地球之間的關繫將意味著我們最終無法置身事外。我們在地球上的印跡不會減少,相反,我們對自然過程的干預隻會越來越多。一個火力全開的“塑新世”,意味著我們將利用最頂尖的技術專家的力量,自信地、人為地甚至無情地塑造地球,而不是消極地或無意地影響自然。沒有什麼是人類做不到的。
    有一些人反對這種高強度的干預,認為新時代的到來是一個遏制人為干預的機會。盡管我們在某些方面加強了對自然過程的干預,但是我們可以在其他方面逐漸減少這種干預。例如,通過保護某一部分 DNA 片段不被破壞,我們可以確保其性狀經由生物遺傳延續下去。通過規劃一類完全禁止出入的景觀,我們得以保護地球的原生性和獨立性。出於人道主義考慮,我們鼓勵發展一些行星尺度的技術,以此稍稍挽回一個正在形成的人造世界。
    關於人造時代具體是什麼樣子的,很多問題仍舊是無解的。我們正處於關鍵的過渡時期,這是地球進入不同階段的短暫的反思機會。現在我們終於認識到自身的影響程度,接下來我將提出一些建議。我們想要什麼樣的未來,關於這個問題的爭論還需要持續一段時間。與其假設未來已經刻滿人類的痕跡,不如假設我
     
    們占據了一個短暫但重要的思考空間。正如古羅馬雙面守護神雅努斯的一張臉看向過去,另一張臉看向未來,這一刻提供了一個機會之窗,讓我們審視過去的無意之舉,並認真思考未來的刻意行為會產生哪些影響。
    最近歐洲和美國政治中的民粹主義浪潮被解讀為越來越多的人擔心他們逐漸失去對未來的掌控。在他們看來,自己的人生越來越被其他人掌控。如果我們不能在這個過渡時期謹慎行事,人造時代將由冷漠的專家和經濟利益塑造。在多大程度上重塑地球將由技術精英和市場來決定,這些都受到利他主義和新的利潤前景的引導,從而轉向更激烈的干預。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不假思索地放任商業利益把我們拖入一個全速運轉的塑新世,我們將面臨重大轉變。自然法則將失去獨立性。最終,我們的自然環境將被剝奪,生物圈將完全被技術圈融合。
    有因必有果。我們對地球的所作所為,終有一日會反噬人類自身。


    ******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本書並不旨在否定後文將要描述的重要研發領域。5 從原子技術開發,一直到操控整個大氣層,書中的章節介紹了目前出現的一些強大的技術。毫無疑問,為了應對都市化和工業化之後人口日益增長所造成的影響,許多技術的發展
     
    都是必要的。這些技術將使更多的人過上更好的生活,產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小的影響。其中一些技術對於修復已經造成的損害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很大程度上,人造時代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這些轉變不可避免地面臨一個清醒的警告。這些技術也潛藏著一些危機,其中包括對控制的誇大幻想。它將我們置於一個幾乎毫無準備的地球管理者的角色,解除了人類應該以何種方式對待周圍世界的長期約定。人造時代對於重塑我們自己和地球的關繫是一把“雙刃劍”,它會帶來很多好處,同時也會令我們付出巨大的代價。有時,它意味著健康和富足的歡樂願景,是對我們與周圍環境的新型關繫的積極探索;有時,它也會引發一場絕望的戰鬥,使我們在迅速脫離過去熟識的那個世界時,緊緊抓住理智不放。我們會發現自己在未知與復雜的世界裡盲目狂奔。
    我們未來的居所肯定會有所不同,但它將以何種形式存在仍有待確定。在一個公正的世界裡,未來的形態將由謹慎而明智的大眾進行選擇後做出決定,這是我希望本書傳達的主要信息之一。不能任由少數人去做這些決定。畢竟對人類來說,做出這些決定的風險已經很高了。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