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一帶一路”與國際產能合作 地方發展破局
    該商品所屬分類:經濟 -> 經濟
    【市場價】
    1656-2400
    【優惠價】
    1035-1500
    【作者】 徐紹史 
    【所屬類別】 圖書  經濟  國際經濟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ISBN】978711156658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純質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111566588
    作者:徐紹史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年05月 

        
        
    "

    編輯推薦

    由時任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徐紹史擔任主編並作序,國家發展改革主任何立峰,副主任寧吉喆、王曉濤為副主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際合作中心組織編寫

    繼2014、2015年出版國內反映“一帶一路”和雙向投資狀況的大型叢書後,在2019年推出重點配合宣傳“一帶一路”建設和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的權威性大型叢書。

    “叢書”特點:

    權威性:“叢書”編委成員均為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司局、各地方發改委的工作人員;同時還得到商務部有關司局、外國駐華大使館以及各行業協會、企業的支持與幫助。使本套書全面且豐富。

    政策性:本套書深度解讀了“一帶一路”與國際產能合作相關政策,以及各地方落實推進方案,向境內外投資者展示中國開放的新政策及投資導向。

    務實性:本套書內容結合了大量“一帶一路”與國際產能合作案例,總結並研究中國企業海外合作前景、方式、方法,是切實的具有指導意義的一套叢書。

    可觀性:本套書圖文並茂地展開對“一帶一路”與國際產能合作的探討與研究,語言平實易懂。

     
    內容簡介

    《“一帶一路”與國際產能合作——地方發展破局》解讀各省市國際產能合作相關措施、經驗和成果。

    作者簡介

    叢書主編徐紹史,男,漢族,1951年10月出生,浙江寧波人,經濟學碩士,高級經濟師。時任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

    目錄
    編委會
    序言
    前言
    上篇理論篇
    第 一 章國際產能合作的內涵與意義 / 2
    節國際產能合作的內涵與工作機制 / 2
    第二節國際產能合作的重要意義 / 5
    第三節國際產能合作的歷史機遇 / 8
    第四節國際產能合作面臨的挑戰 / 12
    第 二 章國際產能合作與“走出去”戰略 / 16
    節“走出去”戰略的初步形成 / 16
    第二節“走出去”戰略的深入實施 / 19
    第三節“走出去”戰略的逐漸成熟 / 21
    第四節國際產能合作——升級版的“走出去”戰略 / 23

    編委會

    序言

    前言

    上篇理論篇

    第 一 章國際產能合作的內涵與意義 / 2

    節國際產能合作的內涵與工作機制 / 2

    第二節國際產能合作的重要意義 / 5

    第三節國際產能合作的歷史機遇 / 8

    第四節國際產能合作面臨的挑戰 / 12

    第 二 章國際產能合作與“走出去”戰略 / 16

    節“走出去”戰略的初步形成 / 16

    第二節“走出去”戰略的深入實施 / 19

    第三節“走出去”戰略的逐漸成熟 / 21

    第四節國際產能合作——升級版的“走出去”戰略 / 23

    第 三 章國際產能合作中我國優勢產能的地區分布 / 29

    節紡織業產能的地區分布 / 29

    第二節化工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產能的地區分布 / 30

    第三節化學纖維制造業產能的地區分布 / 32

    第四節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產能的地區分布 / 34

    第五節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產能的

    地區分布 / 35

    第六節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產能的地區分布 / 36

    第七節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產能的地區分布 / 38

    第八節儀器儀表制造業產能的地區分布 / 40

    第 四 章國際產能合作的特色模式 / 42

    節境外產業集聚區 / 42

    第二節邊境經濟合作區 / 46

    第三節“兩國雙園”模式 / 61

    第 五 章產能合作國際經驗借鋻 / 68

    節美國對外直接投資歷程經驗及政策借鋻 / 68

    第二節德國對外直接投資的支持體繫及管理、保障制度 / 76

    第三節加拿大對外投資相關情況及政策 / 82

    第四節日本對外直接投資促進與保障政策 / 86

    第五節法國對外直接投資相關情況及政策 / 88

    下篇實踐篇

    第 六 章華北地區各省、市、自治區國際產能合作 / 92

    節北京市國際產能合作 / 92

    第二節天津市國際產能合作 / 98

    第三節河北省國際產能合作 / 112

    第四節山西省國際產能合作 / 125

    第五節內蒙古自治區國際產能合作 / 131

    第 七 章東北地區各省國際產能合作概況 / 139

    節黑龍江省國際產能合作概況 / 139

    第二節吉林省國際產能合作概況 / 154

    第三節遼寧省國際產能合作概況 / 171

    第 八 章華東地區各省市國際產能合作 / 181

    節上海市國際產能合作 / 181

    第二節浙江省國際產能合作 / 185

    第三節江蘇省國際產能合作 / 197

    第四節福建省國際產能合作 / 210

    第五節安徽省國際產能合作 / 227

    第六節山東省國際產能合作 / 242

    第 九 章華中地區各省國際產能合作 / 258

    節湖北省國際產能合作 / 258

    第二節湖南省國際產能合作 / 266

    第三節河南省國際產能合作 / 274

    第四節江西省國際產能合作 / 280

    第 十 章華南地區各省、自治區國際產能合作 / 296

    節廣東省國際產能合作 / 296

    第二節廣西壯族自治區國際產能合作 / 298

    第三節海南省國際產能合作 / 308

    第十一章西南地區各省、市、自治區國際產能合作 / 312

    節重慶市國際產能合作 / 312

    第二節四川省國際產能合作 / 320

    第三節貴州省國際產能合作 / 339

    第四節雲南省國際產能合作 / 341

    第五節西藏自治區國際產能合作 / 345

    第十二章西北地區各省、自治區國際產能合作 / 348

    節陝西省國際產能合作 / 348

    第二節甘肅省國際產能合作 / 354

    第三節青海省國際產能合作 / 358

    第四節寧夏回族自治區國際產能合作 / 360

    第五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國際產能合作 / 370

    第十三章計劃單列市國際產能合作 / 373

    節深圳市國際產能合作 / 373

    第二節廈門市國際產能合作 / 386

    第三節寧波市國際產能合作 / 394

    第四節青島市國際產能合作 / 409

    第五節大連市國際產能合作 / 412

    編後語 / 414

    前言
    序言
    對外開放是我國的基本國策。開放是國家繁榮的必由之路。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導致落後,這已為世界和我國發展實踐所證明。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把開放作為五大發展理念的重要內容之一,指出“堅持開放發展,必須順應我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趨勢,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十三五”時期要“全面推進雙向開放,促進國內國際要素有序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國際競爭新優勢”。推進雙向開放,特別是加快促進雙向投資,不斷提升利用外資和對外投資,是新時期構建全方位開放新格局的重要內容。
    2015 年,在世界經濟普遍不景氣的大環境下,中國經濟仍保持了6.9% 的中高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其中,中國的雙向投資不僅交上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而且呈現出六大新的發展格局。
    新格局之一:中國雙向投資總規模都位居全球第二,對外直接投資規模首次超過實際使用外資規模,並保持了快速增長勢頭。

    序言


        對外開放是我國的基本國策。開放是國家繁榮的必由之路。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導致落後,這已為世界和我國發展實踐所證明。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把開放作為五大發展理念的重要內容之一,指出“堅持開放發展,必須順應我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趨勢,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十三五”時期要“全面推進雙向開放,促進國內國際要素有序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國際競爭新優勢”。推進雙向開放,特別是加快促進雙向投資,不斷提升利用外資和對外投資,是新時期構建全方位開放新格局的重要內容。


        2015 年,在世界經濟普遍不景氣的大環境下,中國經濟仍保持了6.9% 的中高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其中,中國的雙向投資不僅交上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而且呈現出六大新的發展格局。


        新格局之一:中國雙向投資總規模都位居全球第二,對外直接投資規模首次超過實際使用外資規模,並保持了快速增長勢頭。


        2015 年,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為1355.77,同比2014 年增長5.51%,比2014 年增速快1.8個百分點;與此同時,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為1456.7,同比2014 年增長18.3%,比2014 年增速快4.1 個百分點,投資額是2002 年的54 倍,不僅實現連續13 年的增長,而且年均增速高達35.9%。2015 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規模僅次於美國,實際使用外資規模位列全球第三,且“走出去”比“引進來”多100.7,首次成為資本的淨輸出國。


        “十二五”時期,中國利用外資與對外直接投資總規模分別是“十一五”時期的1.5 倍和2.4 倍,這表明中國的開放程度與國際化發展能力水平都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新格局之二:在服務業已成為中國雙向投資的重點領域的同時,出現了利用外資產業結構中第三產業持續增加,對外直接投資產業結構中第二產業比重增加的新特點。


        2015 年,中國利用外資的三個產業構成比為1.13∶32.16∶66.71。與2014年相比,、第二產業分別下降0.05、2.04 個百分點,第三產業相應增加2.09 個百分點。投資金額多的主要產業領域依次排名是制造業、房地產業、金融業及批發零售業,共計占利用外資金額總量的77.34%。國內產業結構變動與利用外資產業結構變動的吻合,充分表明利用外資對推動中國產業結構升級起了重要的積極作用。


        2015 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已涵蓋了國民經濟的18 個大類,對外直接投資金額的三個產業構成比為1.74∶27.5∶70.76。與2014 年相比,、第二產業分別提升了0.44 和2.2 個百分點,相應第三產業下降了2.64 個百分點。投資金額多的主要產業領域依次排名是制造業199.9,同比增長108.5%,其中流向裝備制造業100.5,占制造業的50.3% ;金融業242.5,同比增長52.3%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服務業68.2,同比增長115.2%。


        新格局之三:香港仍是內地雙向投資和穩定的來源地與投資目的地,發達經濟體在中國雙向投資中出現了分化的新特點。


        2015 年,中國境內利用外資的來源地與對外直接投資地仍主要是亞洲,實際使用外資金額與對外直接投資流量都占七成以上(分別為82.32% 和74.4%),其中來自香港的投資與內地對香港的投資都高達六成以上(分別為63.7% 和61.7%),基本與2014 年持平,保持了穩定的態勢。


        2015 年,在外商投資來源地中,來自美國與歐盟15 國的企業數量分別增長5.53% 和11.9%,但來自美國的實際投資金額同比下降了11.8%,歐盟則增長了3.55%。2015 年,在中國對外直接投資中,對美國的投資僅增長5.7%,對歐盟、澳大利亞的投資則分別下降了44% 和16%,都大大低於去年同期增長兩位數以上的水平。這表明,盡管隨著中國經濟綜合實力的不斷增強,以及中國企業發展經營實力的不斷壯大,中國參與高端產業國際分工合作與競爭的能力正在大大提高,但對外投資的政治風險、市場風險、環境風險等也在逐步加大,成為影響著中國對外投資穩定發展的重要因素。


        新格局之四:在中國雙向投資的國內區域分布中,“東重中西輕”的格局沒有根本變化,但中西部地區的作用正在逐步增強。


        2015 年,東部地區仍是中國雙向投資的主要地區,外商投資企業數量與投資金額占總量之比分別約為88.41% 和78.09%。相比之下,中部分別約為7.04% 和7.7%,西部分別約為4.52% 和7.34%,比重都仍較低,但一些中西部省份已經出現了較快發展的好勢頭。如中部的安徽省和湖南省,實際使用外資分別為136.2和115.6,分別增長10.4% 和12.7% ;對外直接投資分別為9.7和14.8,分別增長1.1 倍和55.9%,均大大高於全國平均增速。又如西部的雲南省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實際使用外資分別為29.9和4.5,分別增長10.6% 和8.5% ;對外直接投資分別為13.44和11.02,分別增長30.4% 和37%,也均大大高於全國平均增速。這表明“一帶一路”倡議帶動的中西部大開發正在逐步形成中國新的經濟增長極。


        新格局之五:投資主體與投資方化已經成為中國雙向投資的主要發展格局。


        2015 年,外商獨資、中外合資、中外合作及股份制等已成為中國利用外資的主要企業類型,但其中外商獨資和中外合資占有九成,已成為主導。2015 年,在對外投資中,已形成了以有限責任公司為主導的,包括民營、股份制、個體、集化的投資主體。中國國有企業在對外直接投資中占比為50.4%,較2014 年同期下降了3.2 個百分點,與此同時,非國有企業的比重持續上升為49.6%,表明非國有企業在“走出去”方面已成為重要的生力軍。同時,中國對外投資已形成了並購投資、股權投資、收益再投資、債務工具投資等多種投資方式並化格局。


        新格局之六: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雙向投資跨入新階段,國際產能與裝備制造合作已成為中國對外投資的新亮點。


        2015 年,我國企業共對“一帶一路”相關的49 個國家進行了直接投資,投資額合計189.3,同比增長38.6%,投資主要流向新加坡、俄羅斯、印度尼西亞、阿聯酋、印度、土耳其、越南、老撾、馬來西亞、柬埔寨等國家。我國企業在“一帶一路”相關的60 個國家新簽對外承包工程項目合同3987 份,新簽合同額926.4,占同期我國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的44.1%,同比增長7.4%;完成營業額692.6,占同期總額的45%,同比增長7.6%。


        2015 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華設立外商企業2164 家,比2014 年同期增長18.32% ;實際使用外資金額77.89,比2014 年同期增長25.34%,均大大高於同期全國的水平。這充分表明在全面推進建設“一帶一路”的帶動下,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投資正顯示出強勁的發展勢頭與廣闊的發展空間。2015 年中國企業在交通運輸、電力、通信等優勢產業的對外直接投資累計約116.6,同比增長80.2%。截至2015 年年底,我國企業正在推進的境外經濟合作區共計75 個,其中一半以上是與產能合作密切相關的加工制造類園區,建區企業累計投資70.5;入區企業1209 家;合作區累計總產值420.9,上繳東道國稅費14.2,帶動了紡織、服裝、輕工、家電等優勢傳統行業優勢富餘產能向境外轉移。境外投資、工程承包帶動裝備出口快速增長,大型成套設備出口額同比增長超過10%。中資企業通過國際產能合作優化全球布局,帶動國內裝備、技術、服務、標準和品牌走出去,促進了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優化。這充分表明,中國積極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業合作的成效正在持續顯現,國際產能與裝備制造業合作正成為我國對外投資的新亮點。


        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應清醒看到,中國的雙向投資仍存在諸多問題。就“引進來”方面,要進一步改善國內投資環境,提升外資的質量與水平,吸引與指導外資更好地為促進中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服務。就“走出去”方面,由於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時間相對較短,發展經驗還有待進一步積累。特別是由於對外投資面臨的國家多、領域寬,情況復雜多變,政治、經濟、市場、文化、外交及人纔等風險因素交錯,更增加了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的不確定性與難度。同時,在今後的對外投資發展中中國企業也還將要面臨許多新形勢、新問題,因此,特別需要加強對投資國國情、法律、市場等方面的深入了解與認識,不斷積累經驗,增強國際化運營能力,纔能更好適應對外投資發展的新形勢。


        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際合作中心組織編寫的“一帶一路雙向投資叢書”,是一套為推動中國“引進來”與“走出去”雙向投資良好發展,以信息服務指導為主要內容的工具書。叢書的主要特點:一是收集了2015 年中國國家與各地方雙向投資的發展情況,為全面了解中國雙向投資發展情況提供了大量信息;二是彙集了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的相關政策,向境內外投資者展示中國開放的新政策及投資導向;三是提供了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重點國別研究報告,對境內外投資者深入了解投資國國情,把握市場動向,進行投資決策提供一定的幫助;四是收集了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的典型案例,包括地方案例和企業案例,以及重點行業研究報告,對境內外投資者進一步繫統了解相關情況提供了多層面的大量信息。


        我相信,叢書的出版將對各方面更加全面完整了解中國的雙向投資提供有益的信息與情況,有助於更好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有助於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健康有序發展,促進中國企業的國際化進程和與世界各國的經貿合作交流。


                                                                                                      徐紹史 


                                                                                  (時任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