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森林經營規劃(中譯版)
    該商品所屬分類:經濟 -> 經濟
    【市場價】
    1491-2160
    【優惠價】
    932-1350
    【作者】 美皮特貝廷格 
    【所屬類別】 圖書  經濟  各部門經濟  農業經濟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ISBN】978703034331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030343314
    作者:(美)皮特.貝廷格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2年06月 

        
        
    "

    內容簡介
    森林經營規劃(中文版)以森林及自然資源的課持續性為核心,重點闡述森林經營規劃的方法與技術,以及規劃技術在自然資源管理的應用。作者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列舉了美國及加拿大的大量實例。在森林經營單位水平規劃中特別考慮了空間約束、野山動物的生境需求及其他復雜問題,並納入森林認證、木材供應鏈及管理、林業碳彙管理等當今世界徒弟管理方面的中心議題,為學科發展及自然資源管理工作面臨的新挑戰指出方向。
    國內相關譯著多位20世紀80年代的著作,森林經營規劃(中文版)可填補這一空白,讓國內作者了解國外森林經理特別是美國森林經理秉承的核心內容及*發展變化,為我國森林經理改革提供有益借鋻。森林經營規劃(中文版)適合林業及自然資源管理專業的本科生及研究生、林業調查規劃設計人員、森林資源及自然資源管理工作者、其他林業工作者等閱讀參考。
    目錄
    譯者序
    美國森林經理學百年發展
    前言
    第1章 森林經營和其他自然資源的管理
    Ⅰ.森林經營及其他自然資源的管理
    Ⅱ.有關森林經營的挑戰
    Ⅲ.自然資源管理規劃
    Ⅳ.決策過程的特征
    Ⅴ.與森林規劃相關的挑戰
    Ⅵ.一個典型的自然資源管理機構內部的信息流動
    Ⅶ.總結
    第2章 森林狀況評價和特征描述
    Ⅰ.評價自然資源規劃的必要性
    Ⅱ.自然資源的結構評價譯者序
    美國森林經理學百年發展
    前言
    第1章 森林經營和其他自然資源的管理
    Ⅰ.森林經營及其他自然資源的管理
    Ⅱ.有關森林經營的挑戰
    Ⅲ.自然資源管理規劃
    Ⅳ.決策過程的特征
    Ⅴ.與森林規劃相關的挑戰
    Ⅵ.一個典型的自然資源管理機構內部的信息流動
    Ⅶ.總結
    第2章 森林狀況評價和特征描述
    Ⅰ.評價自然資源規劃的必要性
    Ⅱ.自然資源的結構評價
    Ⅲ.自然資源的經濟評價
    Ⅳ.自然資源的環境與社會評價
    Ⅴ.總結
    第3章 森林規劃中的地理信息和土地分類
    Ⅰ.地理信息繫統
    Ⅱ.土地分類
    Ⅲ.總結
    第4章 林分和森林狀況的估計與預測
    Ⅰ.森林生長量
    Ⅱ.預測林分狀況
    Ⅲ.生長與收獲模型的產出
    Ⅳ.模型評價
    Ⅴ.總結
    第5章 林木和林分目標的最優化
    Ⅰ.最優化
    Ⅱ.林木最優化
    Ⅲ.林分最優化
    Ⅳ.林分經營體制最優化的數學模型
    Ⅴ.動態規劃
    Ⅵ.總結
    第6章 雙變量線性規劃問題的圖解技術
    Ⅰ.將林業和自然資源問題從文字描述題轉換為數學關繫
    Ⅱ.自然資源管理中的問題示例
    Ⅲ.優化、可行性及有效性
    Ⅳ.總結
    第7章 線性規劃
    Ⅰ.引言
    Ⅱ.標準線性規劃模型的4個內在假設
    Ⅲ.線性規劃問題的目標函數
    Ⅳ.線性規劃問題的計算行
    Ⅴ.線性規劃問題的約束
    Ⅵ.分離繫數矩陣
    Ⅶ.模型Ⅰ、Ⅱ和Ⅲ線性規劃問題
    Ⅷ.線性規劃問題結果的解釋
    Ⅸ.評價可供選擇的經營設想
    Ⅹ.案例研究:西部森林
    Ⅺ.總結
    第8章 高級規劃技術
    Ⅰ.線性規劃的推廣
    Ⅱ.二分搜索
    Ⅲ.啟發式方法
    Ⅳ.森林規劃軟件
    Ⅴ.總結
    第9章 森林和自然資源的可持續性
    Ⅰ.森林及其他自然資源的可持續性
    Ⅱ.生產的可持續性
    Ⅲ.多用途可持續性
    Ⅳ.生態繫統和社會價值的可持續性
    Ⅴ.在森林計劃中體現可持續性指標
    Ⅵ.更大範圍的森林可持續性
    Ⅶ.總結
    第10章 理想森林結構模式
    Ⅰ.法正林
    Ⅱ.調整林
    Ⅲ.不規則的森林結構
    Ⅳ.由歷史範圍變異性指導的結構
    Ⅴ.不容易分類的結構
    Ⅵ.總結
    第11章 商品生產和野生動物目標的控制技術
    Ⅰ.控制預定面積
    Ⅱ.控制預定材積
    Ⅲ.面積控制和材積控制在帕特南小區的應用
    Ⅳ.面積材積檢查
    Ⅴ.野生動物生境控制
    Ⅵ.容許采伐效應
    Ⅶ.總結
    第12章 森林規劃中的空間約束和考慮因素
    Ⅰ.皆伐收獲中的鄰接和回綠規則
    Ⅱ.群狀擇伐斑塊收獲的鄰接和回綠
    Ⅲ.生境質量的考慮因素
    Ⅳ.公路和步道的維護和修建
    Ⅴ.總結
    第13章 規劃和安排經營活動的層級繫統
    Ⅰ.戰略規劃
    Ⅱ.戰術規劃
    Ⅲ.作業規劃
    Ⅳ.規劃過程的垂直整合
    Ⅴ.混合的、復合的和適應性的方法
    Ⅵ.在森林規劃過程中的參與
    Ⅶ.總結
    第14章 森林供應鏈管理
    Ⅰ.林業供應鏈的組成部分
    Ⅱ.與森林規劃層級的關聯
    Ⅲ.與林業供應鏈組分相關的數學公式化
    Ⅳ.森林供應鏈中的變異來源
    Ⅴ.總結
    第15章 森林認證和碳彙
    Ⅰ.森林認證概述
    Ⅱ.森林認證項目
    Ⅲ.森林認證的成本和效益
    Ⅳ.森林碳彙
    Ⅴ.增加森林碳儲量的機遇和挑戰
    Ⅵ.排放交易
    Ⅶ.精選的美國碳報告和碳交易計劃
    Ⅷ.森林經營中森林碳的意義
    Ⅸ.總結
    附錄A 《森林經營規劃》中使用的數據庫
    Ⅰ.俄勒岡州西部的北美黃杉林分
    Ⅱ.林肯小區
    Ⅲ.帕特南小區
    附錄B 解線性規劃問題的單純形法
    Ⅰ.單純形法概述
    Ⅱ.單純形法的步驟
    Ⅲ.用單純形法求解雙變量、雙約束問題
    附錄C 備忘錄或報告的撰寫
    Ⅰ.備忘錄
    Ⅱ.報告
    在線試讀
    第1章森林經營和其他自然資源的管理
    為使土地管理者和土地所有者了解在眾多競爭性選擇中必須作出的選擇,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是必不可少的。規劃程序的結果是幫助指導土地管理者的活動,並使土地管理者和所有者了解不同選擇最終會怎樣滿足他們的目標。本書涉及森林經營和規劃的相關理論、方法和議題,為讀者提供了許多評估自然資源當前和未來狀態及確定最佳可行性經營預案的方法。同時,書中也介紹了一些傳統的定量規劃方法,如目前公共和私有機構仍在使用的線性規劃。此外,也對一些更高級的方法進行全面評述。本書還對自然資源管理中影響規劃程序的傳統議題和現代議題,如森林可持續性、森林認證、木材供應鏈管理等作了介紹。本章具有導言性質,對自然資源管理中研究最廣泛、最復雜的問題之一―――森林規劃進行了全面的評述。在描述森林規劃環境時,將介紹群體決策過程的基本類型,同時還將討論森林經營和規劃所面臨的一些挑戰。
    學習目標
    人類步入21世紀,隨著北美和世界其他地區人口不斷增長,人們對自然資源的管理逐漸成為滿足社會消費性需求同時保護生態繫統功能和整體性的活動。當今,許多自然資源管理者仍以木材生產為目標開展管理活動,就其本身而言,這是一項高尚的事業。由於森林經營與野生動植物、漁業、休閑娛樂,以及與其他環境和社會服務相關,許多自然資源管理者也開展森林經營研究或提出森林經營建議。在北美,許多地方必須在商品生產和生態繫統目標之間達到某種平衡。這種平衡通過國家、區域或地方各級規劃來實現。本章具有導言性質,涉及森林經營、規劃以及對我們必須管理的環境作出決定等問題。作為土地和資源管理者,要取得成功就必須了解自己工作的繫統,理解作為專業人士生活並參與的社會繫統。學完本章之後要能夠掌握以下幾個方面。
    (1)從管理科學理論的層面了解決策程序的基本形式。
    (2)了解一般規劃程序的步驟,並了解在自然資源管理機構之間規劃程序如何不同。
    (3)了解規劃的層次,這是自然資源管理機構具有的共性。

    (4)了解與自然資源規劃相關的挑戰。

    (5)了解與規劃相關的信息如何在一個組織內流動。第1章森林經營和其他自然資源的管理
    為使土地管理者和土地所有者了解在眾多競爭性選擇中必須作出的選擇,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是必不可少的。規劃程序的結果是幫助指導土地管理者的活動,並使土地管理者和所有者了解不同選擇最終會怎樣滿足他們的目標。本書涉及森林經營和規劃的相關理論、方法和議題,為讀者提供了許多評估自然資源當前和未來狀態及確定最佳可行性經營預案的方法。同時,書中也介紹了一些傳統的定量規劃方法,如目前公共和私有機構仍在使用的線性規劃。此外,也對一些更高級的方法進行全面評述。本書還對自然資源管理中影響規劃程序的傳統議題和現代議題,如森林可持續性、森林認證、木材供應鏈管理等作了介紹。本章具有導言性質,對自然資源管理中研究最廣泛、最復雜的問題之一―――森林規劃進行了全面的評述。在描述森林規劃環境時,將介紹群體決策過程的基本類型,同時還將討論森林經營和規劃所面臨的一些挑戰。
    學習目標
    人類步入21世紀,隨著北美和世界其他地區人口不斷增長,人們對自然資源的管理逐漸成為滿足社會消費性需求同時保護生態繫統功能和整體性的活動。當今,許多自然資源管理者仍以木材生產為目標開展管理活動,就其本身而言,這是一項高尚的事業。由於森林經營與野生動植物、漁業、休閑娛樂,以及與其他環境和社會服務相關,許多自然資源管理者也開展森林經營研究或提出森林經營建議。在北美,許多地方必須在商品生產和生態繫統目標之間達到某種平衡。這種平衡通過國家、區域或地方各級規劃來實現。本章具有導言性質,涉及森林經營、規劃以及對我們必須管理的環境作出決定等問題。作為土地和資源管理者,要取得成功就必須了解自己工作的繫統,理解作為專業人士生活並參與的社會繫統。學完本章之後要能夠掌握以下幾個方面。
    (1)從管理科學理論的層面了解決策程序的基本形式。
    (2)了解一般規劃程序的步驟,並了解在自然資源管理機構之間規劃程序如何不同。
    (3)了解規劃的層次,這是自然資源管理機構具有的共性。

    (4)了解與自然資源規劃相關的挑戰。

    (5)了解與規劃相關的信息如何在一個組織內流動。


    Ⅰ暢森林經營及其他自然資源的管理
    森林經營綜合了營林實踐與商業原理(如對不同經濟方案的分析),用以最大限度地實現土地所有者的目標。森林經營需要有一個計劃(不管計劃是如何制訂的),並對那些為了實現目標所需開展的活動進行評估。此外,對涉及森林的重要生態和社會問
    ?2? 森林經營規劃
    題的認識,也會影響計劃的特征和深度。更普遍的做法是,為確保森林健康且有活力,森林經營需要應用森林培育措施[1] 。森林經營活動範圍可能涉及森林經濟學和生態學。具體的森林經營活動包括:植樹、雜草控制、施肥、成商品材前的疏伐、商業性疏伐、主伐收獲、生境改良伐、維護保養、道路建設、道路廢除、計劃用火等。每項活動都會有成本和收益,這取決於土地所有者的目標。森林規劃的主要任務是選擇活動的時間和地點。
    本書的稍後部分討論森林和自然資源可持續性的相關概念。第9章討論木材生產可持續性、多用途可持續性及生態繫統可持續性。術語“森林可持續經營”對後兩種可持續性途徑通常更適當,因為術語使用者認為,後兩種途徑包括生態上健全、經濟上可行、社會方面可接受的經營活動。這兩種途徑雖與以生態繫統為基礎的途徑不完全一致,但與之類似。在以生態繫統為基礎的途徑中,森林經營計劃在一個更大的框架中制訂,考慮更多層面,涉及眾多經營區域內部及周邊的價值問題[2] 。在決定支持某種途徑時,我們盡可能綜合各種優點。因為在當今,土地所有者及其目標的不同,實際上任何形式的可持續性都在應用。我們的目標是描述這些現實中應用的途徑,並為年輕專業工作者在制訂森林計劃時提供方法上的指導。
    Ⅱ暢有關森林經營的挑戰
    森林經營對從事這一職業的人士而言是一種有益的經歷。然而在諸多領域,森林經營面臨著挑戰。例如,容易預料到的許多經濟方面的挑戰:可能需要賺取利潤、平衡收支、在一定預算內(也許以積極的方式)運作、產生收益,或需要與其他投資比較,以產生有競爭力的財務回報。經濟上的挑戰通和美分表示,出現的問題會涉及貼現或以貨幣價格清算債務。同樣,也有許多環境方面的挑戰,包括與野生動植物生境維持和發展(圖1暢1)、水質、土壤質量、空氣質量、生物多樣性、魚類的生境狀況等相關的挑戰。對這些問題的關注,很多已體現在法律和規章制度中,而有一

    圖1暢1自然資源管理可能涉及平衡商品生產目標與維護和發展野生動物棲息地的問題
    第1章森林經營和其他自然資源的管理?3?
    些僅隻表現在土地所有者期望保護或維持其價值的層面。森林經營還面臨著許多社會方面的挑戰。例如,計劃用火正成為一項嚴峻的社會挑戰。人們從城市來到鄉村,對空氣質量越來越關注。然而,為了恢復和維持自然生態繫統,可能需要計劃用火,這會是一個重要的社會和環境問題。
    使公眾相信土地正在得到負責任的管理,是本書第15章強調的另一個社會問題。該章同時對森林認證進行了討論。法律和規章制度等政策手段指導公有土地的管理,也影響私有土地的經營。制定指導私有林經營的額外政策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賈諾塔(Janota)和布魯薩爾(Broussard)[3] 發現:那些不親臨現場的土地所有者以及將森林視為長期投資的土地所有者,更支持可持續經營政策,而那些認為其經營活動結果與其土地之外更大範圍景觀不相關的土地所有者,很少贊同這類政策。森林經營除了這些方面的挑戰,也有為地方社區提供就業,以及必須向這些雇員支付薪酬等挑戰。
    同時,還有許多與森林經營相關的技術方面的挑戰。在討論不同的規劃程序時,我們將間接提到一些技術挑戰。其他森林經營挑戰,如與作業法或施業方法(采伐、降低火險度等)相關的那些挑戰,最好由其他專著來描述。與森林生長相聯繫的長周期性,使這種類型的經營有別於農業生產中的經營―――森林經營產出面臨更多環境和人為因素所導致的潛在風險。然而,森林區域的經營計劃必須根據這些不確定性來制訂。對於覆蓋區域大且時間跨度長的行動計劃,這些不確定性為數更多。
    Ⅲ暢自然資源管理規劃
    森林計劃是所要開展活動的具體描述,這些活動用來最大限度地實現土地所有者的財產目標。管理森林時,若頭腦中沒有計劃,則可能會為短期可執行的想法所支配。但這會對土地所有者產生長期的、並不希望的或難以預見的後果[4] 。因此,規劃程序對森林經營十分重要。如果森林計劃未加以仔細準備,執行的活動可能不會產生土地所有者所期望的結果。在北美,較大的自然資源管理機構多數為其管理的土地制訂了行動計劃。西瑞(Siry)等[5] 指出,在更大的範圍,世界上43%的森林已制訂了森林經營規劃。不論這些規劃是用線性規劃這樣的傳統方法將經營活動分配到森林各層面,或是應用啟發法這樣更復雜的方法來制訂空間位置清楚的收獲計劃,還是通過憑經驗和感覺的方法來決定下一步工作安排,通常要用到某種形式的規劃。很多情況下,都會使用定量方法將好的計劃識別出來,擯棄差的和中等的計劃。
    人們為什麼要制訂自然資源管理計劃?一般而言,開展森林規劃的機構希望提供以下方面的指導:①要開展的經營活動;②預測未來的收獲水平;③最優地利用有限資源;④保護和發展動物棲息地。或者同時還要對其他幾個方面(財務預算、人力資源等)進行平衡。較之對經濟和商品生產的關注,當今美國的自然資源管理環境對生態和社會方面的關注一點都不少。自然資源管理者必然要有效地利用這些資源來實現他們認為重要的目標。盡管有許多大學生表示不滿,但定量方法還是被作為典型的方法廣泛使用,從而證明一項決策的合理性或用來支持一項決策。這些方法包括經濟學、生物統計學及運籌學技術。如果要成為一個高效的自然資源管理者,並需要同時考慮
    ?4? 森林經營規劃
    多個目標和限制條件,則必須應用當代的模擬和最優化技術。因此,盡管同學們可能不會成為這些領域的專家,但有必要了解如何應用這些方法並知道如何解釋其結果。
    人們經常看到自然資源管理問題成為新聞媒體的大標題,這也表明自然資源管理者責任之重大。如果我們主張科學地管理土地,如果我們的目的是實現土地所有者的目標,那我們必須滿懷信心地、稱職地評價當前及未來森林、牧場和野生動物棲息地的狀況和結果。如果我們做不到這些,或者我們不能很好地進行溝通和權衡取舍,那麼要讓客戶們(土地所有者、監督者、利益相關者或一般公眾)相信他們的目標能夠實現或將會實現是很困難的。同樣地,要讓一般公眾相信,作為自然資源管理者的我們了解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也是困難的。為了增進關注自然資源管理的不同群體間的信任,土地管理者需要解釋和說明其所制訂的經營計劃已經全面考慮了經濟、生態和社會目標。而以一種繫統的、有組織的和定量的方式進行規劃,有助於確保制訂的計劃經受得住嚴格審查。本書內容應有助於開發這樣的工具。至少,在你作為自然資源管理者的職業生涯中,能幫助你理解可能遇到的那些概念。
    森林計劃有各種形式和規模,包括從為美國國有林制訂的內容廣泛、容量巨大的計劃,到由咨詢者為私有林主編制的簡要計劃。一些計劃甚至很不正規,被人戲謔地稱為“撓腦袋”寫的或在“信封背面”草擬的。這些不正規的方式留給其他人去描述,本書中,我們將提供大量能夠用來定量描述自然資源狀況的方法,並提供能用來評價林分或森林備選方案的方法和程序。
    首先,森林計劃總是從陳述土地所有者的目標開始,通過理解土地所有者的想法來確定這些目標。因此,必須先與土地所有者有效溝通。那些小的私有土地所有者可能要求面對面地討論及實地考察其地產。較大的土地所有者可能要求舉行多次有利益相關者及管理者參加的會議來評價森林經營目標。再就是需要對有關所有者地產的地圖、表格、照片等進行彙編,為制訂經營計劃提供背景和數據,而一些展示生態、經濟和社會目標如何實現的圖表則有助於人們了解這些目標正被加以考慮。此外,對於制訂一項行動計劃而言,了解所管理資源的最新狀況是必要的。如果是幾年前的圖表或照片,則在制訂一項計劃前需要加以更新,對於上次制圖後或攝影後開展了經營活動的地方尤其如此。
    其次,必須開列清單,收集彙編土地所有者所控制的資源或可能受經營計劃中擬定的活動所影響的資源的調查成果。這些調查成果包括森林、水資源、土壤、野生動物種群或生境的狀況,以及娛樂區與林間步道的狀況。除了了解森林的當前狀況外,要對所考慮的全部備選方案進行預測,以使客戶明白在不同經營體繫下如何利用資源。同時,要在適當的地方評估經濟、生態和社會效應,以確定每一供選擇的經營體繫的價值。此外,各種自然資源在功能上可能相互聯繫,應用於某一資源(如林木)的行動可能影響另一資源(如野生動物棲息地)。在評估各種行動計劃時,理解這些功能關繫是必不可少的。
    最終,森林計劃將提出經營建議,描述該行動計劃(在一段時間內的一組活動)將如何使土地所有者實現目標,以及描述這些活動如何影響其他重要的自然資源。此外,森林計劃應就該經營建議如何不同於另外某組經營策略作出比較。這種比較使土
    第1章森林經營和其他自然資源的管理?5?
    地所有者理解他們可能在思考的“要是..怎麼樣”的問題。最後,應提出開展這些活動的時間表,提出這些活動在經濟、生態和社會方面將如何相互影響,以及提出這些活動如何促進土地所有者全部目標的實現(表1暢1)。這個時間表對土地所有者是有幫助的,特別是當他們考慮預算時。例如,在表1暢1中,2010年及2011年產生的收入要低於活動的預期成本。制訂的經營計劃應幫助土地所有者理解所提供的選擇方案。盡管這些計劃能提供指導,但行動路線的最終決策者是土地所有者。
    表1暢1一小片森林(幾個林分)經營活動概覽單
    年份 活動 收入 成本
    2009 整地 10 000
    主伐 100000
    商業性疏伐 20 000
    施肥 15 000
    道路維護 4 000
    2010 整地 15 000
    種植 5 000
    商業性疏伐 15 000
    計劃燒除 2 000
    2011 雜草防除 5 000
    生境改良 3 000
    2012 主伐 75 000
    道路維護 4 000
    2013 整地 12 000
    商業性疏伐 18 000

    Ⅳ暢決策過程的特征
    有關經營計劃的決策,在自然資源管理機構中通常由具備不同教育和文化背景及有不同專業經歷年限的小組成員作出。規劃的主要特征之一是規劃小組成員對於所要完成的任務是有時間限制的。此外,執行任務的小組成員需要具備淵博的知識、很強的判斷能力和專業技能[6] 。常見的情況是,這些小組成員基於以往各自的經歷已經形成不同的個性化行為模式和決策風格,這使群體決策變得既有趣,有時又富有爭議。
    A暢管理科學的觀點
    有關群體如何共同決策的研究工作已在廣泛進行,人們也提出了許多關於如何決策或為什麼要作決策的理論[7 ,8] 。一般來說,在管理科學中決策過程有三種類型:理性過程、非理性過程及介於兩者之間的所謂“垃圾桶”過程。這些模式在管理科學文獻中有更充分的討論。這裡我們隻對每一過程進行簡單描述。在理性模式中,決策小組
    ?6? 森林經營規劃
    收集全部需要的數據,分析所有可能的情景,根據一套完整的信息找到最佳的解決辦法。自然,這一過程僅在有足夠時間和充足資源的情況下纔適合應用[9] , 也許包括一些易於用數學公式處理的決策[10] 。但在自然資源管理中這種情況很少能遇到。事實上,一些人會提出,在森林或自然資源規劃中永遠沒有足夠的資源(如時間、資金或人力)可供這一模式使用。再有,理性模式還假定規劃小組充分介入計劃,並對他們擅長制訂的計劃的屬性進行充分研究。由於自然資源管理者要在工作時間裡應付多種需求,這一假定可能並不適用。而且,即使我們相信自己對景觀管理的評價是客觀的,但最終會發現,為制訂相關計劃所作的決策本身就具備一定的價值。出於這樣或那樣的理由,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可能不是由土地管理者或土地所有者選擇的計劃。
    決策的非理性模式與理性模式相反:決策是在有限數據或沒有數據,以及有很少甚至沒有備選方案的情況下作出的。在這一決策模式中,根據有限信息作出決策。盡管我們希望應更盡責地作出重要的自然資源管理決策,但必須承認,這種類型的決策確實會經常出現。更經常使用的是一種類似該情形、人們稱之為半理性(或有限理性)模式[11] 。對於這種模式,決策是基於有限時間內盡可能收集到的信息。規劃者承認其數據及模式具有不確定性並有各種缺點。當使用這一決策模式時,我們假定:不充分的信息是常態;由於缺乏信息和時間,考慮一組備選方案;決策者將選擇一個足夠好的經營預案。
    第三種決策模式雖經常使用但很少被承認,是由科恩(Cohen)等創建[12] 稱之為“垃圾桶”的模式。這一模式至少在以下的某一點上不同於其他模式:①目標不明確,可能較棘手或隻是一些觀點的松散集合;②實現這些目標的技術不明確,或要求產生結果的那些過程可能被小組成員錯誤理解;③參與決策的小組成員所作的努力不同,是因為決策過程中每個成員能夠用於規劃任務的時間和精力不同。科恩等[12] 注意到,這些情況在公共領域和教育領域的集體決策管理中特別常見。設計這種選擇模式可以用來解釋那些決策標準不清楚,以及目標帶主觀性和目標衝突的情況[10] 。盡管未被正式介紹或認可,這一模式在自然資源管理決策中的應用較之理性或半理性方法更為普遍。
    決策是鋻定和選擇經營預案的過程,受決策者價值觀及偏好的影響。作出一項決定時,我們通常假定有若干個備選方案,然後選擇一個最適合目標的方案。然而,情況並不總是這樣。在我們所做的幾乎每一項決策中總是有內在風險的。能絕對確定其結果和影響的決策幾乎不存在,因為要完全了解全部的備選方案幾乎是不可能的。由於需要努力收集相關信息,在對規劃程序有時間限制的情況下,能加以評價的選擇是有限的。此外,制訂計劃的人還要防止選擇性地使用信息。在某些情況下,計劃者僅選擇性地使用包含支持其預設立場的一組信息。考慮其他的管理方案或管理途徑,會有助於減少作出不良決策的風險。
    本書強調對一繫列資源的最優化利用。最優化包括在一種或多種資源限制條件下,或在政策規定的限制條件下尋找解決問題最好辦法的策略。按此思路,最優化過程對盡可能多的備選方案進行評價,並建議解決當前問題的最好選擇。由於很大程度上對人為因素的忽視,以及沒有把眾多經濟、生態和社會問題綜合考慮到問題解決過程中,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