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人的行動:關於經濟學的論文
    該商品所屬分類:經濟 -> 經濟
    【市場價】
    1081-1568
    【優惠價】
    676-980
    【作者】 奧地利路德維希·馮·米塞斯 
    【所屬類別】 圖書  經濟  經濟學理論  其他經濟學理論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1112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208111127
    叢書名:世紀人文-世紀文庫

    作者:[奧地利]路德維希·馮·米塞斯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3年01月 


        
        
    "

    編輯推薦

    奧地利學派領軍人物 自由市場*堅定的捍衛者

    米塞斯 晚年集大成之作

    探究自由市場理論的人性基礎

    徹底打破強制干預,引導市場經濟改革走出結構性困境

     
    內容簡介
    作為其思想集大成的晚年扛鼎之作的《人的行動》,米塞斯先是假定有一個“先驗的”人類行動的“公理”,在這個公理基礎上,他一步步地推導出了他眼中的人類社會經濟運作的種種安排和運行原理,後構建出了他的“人類行動學”的邏輯大廈。
    人的行動學(Praxeology,或譯人的行為學)是一種研究人類行動的學科。意指人對於環境及他人有所反應而表現出來的行為。這一詞先在1890年被A埃斯比納斯(AlfredEspinas)提出,但真正為人所知的則是奧地利經濟學派學者路德維希?馮?米塞斯稍後所提出的理論。
    米塞斯試著探索經濟學的根基。如同其他奧地利經濟學派經濟學家和古典經濟學學者一樣,米塞斯反對使用觀察的方式研究人類行為。他認為人類的行為太過復雜,不可能將其以解構的方式進行研究,而且人類的害羞本性使得他們的行為總是無法被正確的觀察。也因此,與自然科學不同的是,觀察人的行動或者試圖以歷史資料解釋人類的社會科學研究,都難以避免的會受到其他種種沒有注意到的研究變因所影響。


    作為其思想集大成的晚年扛鼎之作的《人的行動》,米塞斯先是假定有一個“先驗的”人類行動的“公理”,在這個公理基礎上,他一步步地推導出了他眼中的人類社會經濟運作的種種安排和運行原理,後構建出了他的“人類行動學”的邏輯大廈。


    人的行動學(Praxeology,或譯人的行為學)是一種研究人類行動的學科。意指人對於環境及他人有所反應而表現出來的行為。這一詞先在1890年被A埃斯比納斯(Alfred
    Espinas)提出,但真正為人所知的則是奧地利經濟學派學者路德維希?馮?米塞斯稍後所提出的理論。

    米塞斯試著探索經濟學的根基。如同其他奧地利經濟學派經濟學家和古典經濟學學者一樣,米塞斯反對使用觀察的方式研究人類行為。他認為人類的行為太過復雜,不可能將其以解構的方式進行研究,而且人類的害羞本性使得他們的行為總是無法被正確的觀察。也因此,與自然科學不同的是,觀察人的行動或者試圖以歷史資料解釋人類的社會科學研究,都難以避免的會受到其他種種沒有注意到的研究變因所影響。


    在《人的行動》一書中,米塞斯主張自由市場機制不但可以完全取代任何政府計劃的體制,更重要的,自由市場本身就是人類文明的根基。他將復雜的市場解釋為無數的意識、有意識的行動、選擇和個人偏好的結果。終決定市場現像——供求、價格、生產方式,甚至盈虧的,是個人主觀價值判斷所反映出的個人選擇。雖然政府可以設置價格,但後還是個體自身,通過對於資金、產品和服務的選擇和行動,真正決定了價格。因此,米塞斯不把經濟學作為對於材料、服務和產品的研究,而是對於人的行動的研究。

    作者簡介


    路德維希·馮·米塞斯,經濟學家,奧地利經濟學派第三代領軍人物、代表人物,被譽為“奧地利學派的院長”,其理論影響了之後的諸多經濟學家,如哈耶克、羅斯巴德等人。


    譯者

    餘暉,1963年出生於江西省鉛山縣。先後畢業於江西財經學院和中國社會科學學院研究生院,曾任中共中央黨校助教、中國科學院科技促進經濟發展基金會項目官員。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並兼任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常務理事及其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目錄
    米塞斯與奧地利學派經濟學(代序)楊春學
    為餘暉譯米塞斯所著《人的行動》一書所作的序言左大培
    上冊
    第四版序言
    第三版序言
    1. 經濟學與人的行動學
    2. 人的行動學通論的認識論問題
    3. 經濟理論與人的行動的實踐
    4. 小結
    篇人 的 行 動
    章行動人
    1. 有目的之行動與動物性反應
    2. 人的行動的先決條件
    論快樂

    米塞斯與奧地利學派經濟學(代序)楊春學

    為餘暉譯米塞斯所著《人的行動》一書所作的序言左大培

    上冊

    第四版序言 

    第三版序言 


    緒論

    1. 經濟學與人的行動學

    2. 人的行動學通論的認識論問題

    3. 經濟理論與人的行動的實踐

    4. 小結

    篇人 的 行 動

    章行動人

    1. 有目的之行動與動物性反應

    2. 人的行動的先決條件

    論快樂

    論本能和衝動

    3. 作為一種極據的人的行動

    4. 理性與非理性;人的行動學研究的主觀主義和客觀主義

    5. 作為行動前提條件的因果關繫

    6. 另一個我

    論本能的有用性

    目的

    植物人 37第二章人的行動科學的認識論問題

    1. 人的行動學與歷史

    2. 人的行動學的形式和演繹特征

    所謂原始人邏輯的異質性

    3. 先驗與實在

    4. 方法論的個人主義原理

    我和我們

    5. 方法論的個體主義原則

    6. 人的行動的個性和變動性

    7. 歷史的範圍及其特殊方法

    8. 概念化與理解

    自然史和人類史

    9. 論觀念的類型

    10. 經濟學的程序

    11. 人的行動學概念的某些限制


    第三章經濟學與對理性的反叛

    1. 對理性的反叛 

    2邏輯論的邏輯

    3邏輯論的人的行動學

    4. 邏輯論

    5邏輯論和理解

    6. 理性論辯


    第四章行動範疇的初步分析

    1. 目的與手段

    2. 價值的等級

    3. 需求的等級

    4. 作為交換的行動 108第五章時間

    1. 作為人的行動學因素的時間

    2. 過去、現在和未來

    3. 時間的經濟化

    4. 行動之間的時序關繫


    第六章不確定性

    1. 不確定性與行動

    2. 或然性(Probability)的意義

    3. 類的或然率

    4. 案由或然率

    5. 案由或然率的量估

    6. 打賭、賭博和競技

    7. 人的行動學的預測


    第七章人間世界的行動

    1. 邊際效用法則

    2. 報酬律

    3. 作為一種手段的人類勞動

    直接滿足性勞動和間接滿足性勞動

    有創造力的天纔

    4. 生產

    第二篇社會架構中的行動

    第八章人類社會

    1. 人類之合作

    2. 對整體主義和形而上學之社會觀的批判

    人的行動學與自由主義

    自由主義與宗教

    3. 分工

    4. 李嘉圖的協作法則

    現時關於協作法則的一些謬見

    5. 分工的效果

    6. 社會中的個人

    神秘溝通的神話

    7. 大社會

    8. 侵略與破壞的本能

    對現代自然科學尤其是對達爾文主義的流行誤解

    (1) 人是不平等的

    (2) 達爾文主義的社會含義

    (3) 被稱之為非自然之理知和理性行為


    第九章觀念的作用

    1. 人的理性

    2. 世界觀和意識形態

    對一些謬見的反駁

    3. 意識形態的權力

    作為一種意識形態的傳統主義

    4. 社會改良論與進步之理念


    第十章社會裡的交換

    1. 自給交換與人際交換

    2. 契約性約束和支配性約束

    3. 計算的行動

    第三篇經濟計算

    第十一章無需計算的評價

    1. 手段的等級

    2. 價值和價格原論中的直接交換虛構

    價值理論與社會主義

    3. 經濟計算的問題

    4. 經濟計算與市場


    第十二章經濟計算的範圍

    1. 貨幣記錄的特征

    2. 經濟計算的局限

    3. 價格的可變性

    4. 穩定化

    5. 穩定化理念的根源


    第十三章作為一種行動工具的貨幣計算

    1. 作為一種思想方法的貨幣計算

    2. 經濟計算與人的行動科學

    第四篇市場社會的交換學或經濟學

    第十四章交換學的範圍與方法

    1. 交換學問題的界定

    對經濟學的否定

    2. 假構法

    3. 純粹市場經濟

    利潤的化

    4. 自給自足的經濟

    5. 靜止狀態和穩態循環的經濟

    6. 靜態經濟

    7. 交換功能的統合

    靜態經濟裡的企業家功能 281第十五章市場

    1. 市場經濟的特征

    2.  資本品與資本

    3. 資本主義

    4. 消費者主權

    政治法則術語的比喻用法

    5. 競爭

    6. 自由

    7. 財富與收入的不平等

    8. 企業家的利潤與虧損

    9. 進步經濟中企業家的利潤和虧損

    對利潤的道德譴責

    對消費不足怪論和購買力說的幾點批評

    10. 促進者、管理者、技術專家和官僚

    11. 市場的選擇過程

    12. 個人與市場

    13. 商業宣傳

    14. “國民經濟”


    第十六章價格

    1. 定價過程

    2. 評價與估價

    3. 高階商品的價格

    生產要素定價的一種局限性

    4. 成本核算

    5. 邏輯的交換學和數學的交換學

    6. 壟斷價格

    壟斷價格理論的數學處理

    7. 商譽

    8. 需求壟斷

    9. 壟斷價格影響下的消費

    10. 賣方的價格歧視

    11. 買方的價格歧視

    12. 價格的相互關聯

    13. 價格與收入

    14. 價格與生產

    15. “非市場價格”的怪誕之處


    第十七章間接交換

    1. 交換媒介與貨幣

    2. 對若干普遍謬誤的考察

    3. 貨幣需求與貨幣供給

    卡爾·門格爾的貨幣起源論的認識論意義

    4. 貨幣購買力的決定

    5. 休謨和穆勒的問題與貨幣的驅動力

    6. 現金引起的購買力變動和商品引起的購買力的變動

    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通貨膨脹主義與通貨緊縮主義

    7. 貨幣的計算與購買力的變動

    8. 對未來購買力變動的預期

    9. 貨幣的特殊價值

    10. 貨幣關繫的意義

    11. 貨幣替代品

    12. 信用媒介發行量的限制

    有關自由銀行制的討論

    13. 現金儲存的規模和構成

    14. 收支平衡

    15. 地區間彙率

    16. 利率與貨幣的關繫

    17. 次級交換媒介

    18. 通貨膨脹主義者的歷史觀

    19. 金本位

    國際間貨幣合作

    下冊

    第十八章時間推移中的行動

    1. 時間評價的觀點

    2. 作為行動之一個必要條件的時間偏好

    時間偏好理論的演進

    3. 資本品

    4. 生產期,等待期及準備期

    準備期延長到超過了行動人的生命期

    時間偏好理論的某些應用

    5. 資本品的可變性

    6. “過去”對於行動的影響

    7. 資本的積累、維護與消耗

    8. 投資者的流動性

    9. 貨幣與資本;儲蓄與投資


    第十九章利息

    1. 利息現像

    2. 原始利息

    3. 利率的水平

    4. 變動經濟中的原始利息

    5. 利息的計算


    第二十章利息、信用擴張及商業周期

    1. 問題所在

    2. 市場毛利率中的企業家成分

    3. 市場毛利率中的價格貼水成分

    4. 借貸市場

    5. 貨幣關繫變動對於原始利息的影響

    6. 受通貨膨脹與信用擴張影響的市場毛利率

    所謂集權管理下沒有蕭條

    7. 受通貨緊縮與信用收縮之影響的市場毛利率

    信用擴張與單純的通貨膨脹的區別

    8. 商業循環的貨幣或流通信用理論

    9. 受商業循環影響的市場經濟

    閑置的生產要素在市面繁榮期階段所起的作用

    商業循環非貨幣化解釋的謬誤


    第二十一章工作與工資

    1. 內向性勞動和外向性勞動

    2. 勞動的喜悅與乏味

    3. 工資

    4. 交換學意義上的失業

    5. 毛工資率和淨工資率

    6. 工資與生活維持費

    工資率的歷史解釋與回溯定理的比較

    7. 受勞動負效用影響的勞動供給

    關於“工業革命”一般解釋的批評

    8. 市場的興衰對工資率的影響

    9. 勞動市場

    牲畜和奴隸的勞動


    第二十二章非人的原始生產要素

    1. 關於地租理論的一般考察

    2. 土地利用中的時間因素

    3. 邊際以下的土地

    4. 提供免費功用的土地

    5. 土地的價格

    土地的神話


    第二十三章市場的基據

    1. 理論和基據

    2. 權力的作用

    3. 戰爭與征服的歷史作用

    4. 作為某種基據的實在的人

    5. 調整時期

    6. 財產權的限度以及外部成本和外部經濟問題

    知識創新的外部經濟

    特權與準特權


    第二十四章利益的和諧和衝突

    1. 市場盈虧的終根源

    2. 生育節制

    3. “得到正確理解的”利益間的和諧

    4. 私有財產

    5. 我們這個時代的衝突

    第五篇非市場的社會合作

    第二十五章社會主義社會的假構

    1. 社會主義理念的歷史淵源

    2. 社會主義的教條

    3. 社會主義的人的行動學特征 716第二十六章社會主義經濟計算的不可能性

    1. 問題所在

    2. 這一問題以往認識的失誤

    3. 社會主義經濟計算的近期建議

    4. 試錯

    5. 準市場

    6. 數理經濟學的微分方程

    第六篇受羈束的市場經濟

    第二十七章政府與市場

    1. 第三種制度的構想

    2. 政府干預

    3. 政府功能的界限

    4. 作為個人行動終標準的正義

    5. 自由放任的含義

    6. 政府對消費的直接干預

    腐敗


    第二十八章通過征稅的干預

    1. 中立稅

    2. 全稅化

    3. 稅收的財政目的和非財政目的

    4. 稅收干預的三種類型




    第二十九章對生產的限制

    1. 限制的性質

    2. 限制的代價

    3. 作為一種特權的限制

    4. 作為一種經濟體制的限制


    第三十章對價格結構的干預

    1. 政府與市場自治

    2. 市場對政府干預的反應

    對古代文明衰落原因的考察

    3. 工資率

    工聯主義的交換學觀點 796第三十一章通貨與信用的操縱

    1. 政府與通貨

    2. 法幣立法上的干預主義

    3. 現代通貨操縱法的演進

    4. 通貨貶值的目的

    5. 信用擴張

    反循環政策之妄想

    6. 外彙管制與雙邊貿易協定


    第三十二章沒收與再分配

    1. 沒收哲學

    2. 土地改革

    3. 沒收式稅收

    沒收式的課稅與風險承擔




    第三十三章工團主義與社團主義

    1. 工團主義者的理念

    2. 工團主義者的謬誤

    3. 某些時髦政策中的工團主義成分

    4. 基爾特社會主義與社團主義 836第三十四章戰爭經濟學

    1. 全面戰爭

    2. 戰爭與市場經濟

    3. 戰爭與自給自足

    4. 戰爭之無益


    第三十五章福利原則與市場原則

    1. 反對市場經濟的理由

    2. 貧困

    3. 不平等

    4. 不安定

    5. 社會正義


    第三十六章干預主義的危機

    1. 干預主義的收成

    2. 儲備金的耗竭

    3. 干預主義的末日

    第七篇經濟學的社會地位

    第三十七章難以形容的經濟學的特征

    1. 經濟學的獨特性

    2. 經濟學與輿論

    3. 自由主義前輩的幻想


    第三十八章經濟學在知識界的地位

    1. 經濟學的研究

    2. 作為一門專業的經濟學

    3. 作為一門專業的預測

    4. 經濟學和大學

    5. 普通教育與經濟學

    6. 經濟學與公民

    7. 經濟學與自由


    第三十九章經濟學與人類生存的基本問題

    1. 科學與人生

    2. 經濟學與價值判斷

    3. 經濟的認知與人的行動


    索引貝蒂納·比恩·格裡夫斯

    在線試讀
    1.經濟學與人的行動學
    經濟學是年輕的一門科學。在過去的200年裡,從那些古希臘人熟悉的學科中,的確分離出許多新的科學。然而,這隻不過是那些在復雜而古老的知識體繫中,業已確定其地位的部分知識逐漸地獨立出來。研究領域有了更精細地分化,而且運用了許多新的研究方法;同時,許多被忽視的學術領域得到發掘,人們開始從不同於其先驅者的角度來觀察事物。雖然學科領域本身並沒有擴展,但經濟學卻在人文科學中,開闢了一個此前無法企及和從未思索過的領域。它傳達的知識,既不屬於邏輯學、數學、心理學、物理學,也不屬於生物學。
    人類歷史進程趨向的終極目的,冥冥然似乎總有“上帝”或“自然”的努力存焉,而這正是自古以來多少哲人孜孜探索的。他們企圖探索的是人類的命運和進化之法則。但即使那些其研究工作擺脫了神學傾向的思想家也無功而返。原因在於,他們沉溺於某種錯誤的方法而不能自撥。他們把人類作為一個整體來對待,或者把人類與民族、種族或教派這些組織性概念等同起來。為引導這些整體性的人類行為,他們十分武斷地設定了某些必趨的目標。但是他們卻無法圓滿回答這樣一個問題:是哪些因素迫使各種不同類型的行動著的個體,不得不為實現其所屬整體的不可阻撓的進化目標而行動。他們曾求助於某些無望的手段來解決這一問題,如神通過自身顯靈,通過神啟的先知或神化的領袖,作出超凡的干預;如預定某種和諧、注定某種命運,或去運作神秘而無稽的“世界靈魂”或“民族精神”等。在這一陣營裡,其他一些哲人則宣稱,在人的內心衝動中本存一種“自然之機括”,驅使其不知不覺然而準確地遵循“自然”指定的道路去行動。
    另外一些哲學家則實在得多。他們不費工夫去猜測自然或上帝的計劃。他們從政治學的觀點去看人類事務。他們痴迷於建立一些政治行為的規則,即似乎可資用政府和政治家所能掌握的技術。有些妄想狂,甚至擬就出野心勃勃的計劃,企圖對社會進行一番徹底的改革和重建。謙虛一點的,則滿足於收集歷史經驗並將其繫統化。但是所有這些人都完全相信,在社會事物發展過程中,並不存在人類心智推理中發現的,或在自然現像的因果關繫中曾發現過的那些規律性的和不變的現像。他們不去尋找社會合作的規律,因為在他們看來,人能夠按自己的意願來組織社會。如果社會條件無法滿足改革者的願望,如果他們的烏托邦無法實現,乃歸咎於人之道德的敗壞。由此,社會問題被當做倫理問題來考慮了。在他們看來,為了建設理想的社會,需要的隻是英明的君主與善良的百姓。有了正直的人,不愁實現不了理想國。

    1.經濟學與人的行動學

    經濟學是年輕的一門科學。在過去的200年裡,從那些古希臘人熟悉的學科中,的確分離出許多新的科學。然而,這隻不過是那些在復雜而古老的知識體繫中,業已確定其地位的部分知識逐漸地獨立出來。研究領域有了更精細地分化,而且運用了許多新的研究方法;同時,許多被忽視的學術領域得到發掘,人們開始從不同於其先驅者的角度來觀察事物。雖然學科領域本身並沒有擴展,但經濟學卻在人文科學中,開闢了一個此前無法企及和從未思索過的領域。它傳達的知識,既不屬於邏輯學、數學、心理學、物理學,也不屬於生物學。


    人類歷史進程趨向的終極目的,冥冥然似乎總有“上帝”或“自然”的努力存焉,而這正是自古以來多少哲人孜孜探索的。他們企圖探索的是人類的命運和進化之法則。但即使那些其研究工作擺脫了神學傾向的思想家也無功而返。原因在於,他們沉溺於某種錯誤的方法而不能自撥。他們把人類作為一個整體來對待,或者把人類與民族、種族或教派這些組織性概念等同起來。為引導這些整體性的人類行為,他們十分武斷地設定了某些必趨的目標。但是他們卻無法圓滿回答這樣一個問題:是哪些因素迫使各種不同類型的行動著的個體,不得不為實現其所屬整體的不可阻撓的進化目標而行動。他們曾求助於某些無望的手段來解決這一問題,如神通過自身顯靈,通過神啟的先知或神化的領袖,作出超凡的干預;如預定某種和諧、注定某種命運,或去運作神秘而無稽的“世界靈魂”或“民族精神”等。在這一陣營裡,其他一些哲人則宣稱,在人的內心衝動中本存一種“自然之機括”,驅使其不知不覺然而準確地遵循“自然”指定的道路去行動。


    另外一些哲學家則實在得多。他們不費工夫去猜測自然或上帝的計劃。他們從政治學的觀點去看人類事務。他們痴迷於建立一些政治行為的規則,即似乎可資用政府和政治家所能掌握的技術。有些妄想狂,甚至擬就出野心勃勃的計劃,企圖對社會進行一番徹底的改革和重建。謙虛一點的,則滿足於收集歷史經驗並將其繫統化。但是所有這些人都完全相信,在社會事物發展過程中,並不存在人類心智推理中發現的,或在自然現像的因果關繫中曾發現過的那些規律性的和不變的現像。他們不去尋找社會合作的規律,因為在他們看來,人能夠按自己的意願來組織社會。如果社會條件無法滿足改革者的願望,如果他們的烏托邦無法實現,乃歸咎於人之道德的敗壞。由此,社會問題被當做倫理問題來考慮了。在他們看來,為了建設理想的社會,需要的隻是英明的君主與善良的百姓。有了正直的人,不愁實現不了理想國。


    但自從市場現像之間相互依賴的必然性被發現,上述見解即不攻自破。對此,人們也許會困惑,但他們必須面對一個嶄新的社會觀。他們依稀感覺到,在善惡、公道與不公道、正義與非正義之外,還有另一個角度可用來觀察人的行動。在社會事物的發展過程中,總有個規律在起作用,人們如果想獲得成功,就必須遵此規律來調整自身的行動。用一個檢察官的態度去接近社會事實是無效的,因為他常常用十分武斷的標準和主觀的價值判斷臧否人事。我們必須像物理學家研究自然規律那樣去研究人的行動和社會合作的規律。人的行動與社會合作不再是那判定事物應該怎樣的規範學科的對像,而成為一門研究既定關繫之科學的對像——這是對知識或哲學乃至對社會行動將發生驚人影響的一場偉大革命。


    然而在百多年裡,推理方法的這種劇變應產生的效果卻大受限制,原因在於人們誤以為這些方法隻針對人類所有行動中的一小部分,即市場現像這一部分。古典經濟學家在研究過程中遇到了一個他們無法逾越的障礙,即顯而易見的價值論矛盾。他們的價值論是有缺陷的,從而迫使他們將其科研活動局限於一個狹窄的範圍。一直到19世紀晚期,政治經濟學依然是有關人的“經濟”方面的行動的科學,3也即有關財富與自利的理論。它研究的人的行動,隻限於那些——被非常拙劣地描述的——為牟利動機激發的行為,而且它還聲明,除此之外的其他的人的行動乃別的學科的研究對像。古典經濟學家創立的這一思想的轉變,是由現代主觀主義經濟學派來完成的,後者把市場價格理論轉變為人的選擇行為的通論。


    從古典價值論到主觀價值論的過渡,遠不止於遞演出一個更完滿的市場交易理論,長期以來,人們都沒能認識到這一點。這一有關選擇和偏好的一般理論,遠遠超越了坎特龍、休謨、亞當?斯密乃至約翰?穆勒這些經濟學家的視界。它決非一種僅研究人類“經濟方面”的努力和追求經濟物品(commodities),以及人類如何改善其物質福利的理論。它是有關人的各方面行動的科學。選擇,決定著人類所有的決策。在選擇的時候,人們不僅僅在各種物質產品和服務之間,而是在所有人類價值之間進行取舍。所有的目的與手段,無論是現實的還是理想的,崇高的或低下的,光榮的或卑鄙的,皆構成供人取舍的序列,人們擇其一而舍其餘。人們之所趨或所避,無一遺漏地在此排列之中,這個排列,也即獨一無二的等級偏好表。現代價值理論,擴展了科學的視界,也擴大了經濟研究的領域。從古典學派的政治經濟學裡,人的行動學通論脫胎而出,這就是“人的行動學”(Praxeology)。經濟的或交換(Catallactic)的問題都被納入一門更為一般的科學,再也不會脫離這一有機關繫。經濟問題本身的處理,決不能避免始於選擇行動,經濟學由此轉變為一門更普遍的科學,即人的行動學的一個部分,雖然其迄今為止依然乃其精致的一個部分。


    2. 人的行動學通論的認識論問題4

    在這門新的科學裡,每一件事似乎都存在問題。它是傳統知識體繫中的一位“異鄉客”;在它前面,人們茫然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將它分類並置於合適的地位。但另一方面,他們又認為把經濟學納入知識總類中,並不需要對總的體繫作重新安排或擴充。他們自信現有的分科體繫是完全的。如果經濟學不適於身置其中,責任在於經濟學家處理問題的方法不妥。


    對有關經濟學本質、範圍和邏輯特征的辯論糟糕的誤解,就是把這種辯論視為迂腐教授故弄玄虛的詭辯而不予理睬。例如,有一種普遍的誤解:盡管學究們就什麼是完美的程序法浪費了不少口舌,而經濟學本身卻不關心這些無益的爭辯,隻照著它自己的路徑發展。其實,奧地利經濟學家與自詡為霍亨索倫皇室之知識衛隊的普魯士歷史派之間的方法論之爭,以及克拉克學派與美國制度主義之間的爭論,其重要性遠超過所謂“何種程序有效果”的問題。這裡真正的問題乃人的行動科學的認識論基礎及其邏輯合理性。從一種對人的行動學思想完全陌生的認識論體繫,或從一種隻把(在邏輯學和數學以外)經驗性自然科學和歷史作為科學的邏輯出發,不少著作者都極力否定經濟學理論的價值與有用性。歷史主義意在用經濟史取代經濟學理論,實證主義則推薦用吸收了牛頓數學的邏輯結構和模型的虛構性社會科學來代替經濟學理論。這兩派都一致竭力否認經濟思想的一切成就。在所有這些攻擊面前,經濟學家是不可能保持沉默的。


    對經濟學全盤否定的這種激進主義,很快就被一種更為綜合的虛無主義淘汰。自遠古以來,人們在思考、說話、行動的時候,都把人類心智的邏輯結構之一致性和不變性作為一個毋庸置疑的事實。所有科學的探究活動都以此假定為基礎。然而,在討論經濟學之認識論特征的時候,有的作家竟然破天荒地將這一命題也給否定掉了。馬克思主義斷言,一個人的思想是由5他所處的階級地位決定的。每一社會階層都有其自身的思維邏輯。思想的結果,除了思想者自私的階級利益的某種“意識形態偽裝”外,別無他物。“知識社會學”的任務之一,就是揭開哲學和科學理論的假面具,暴露出他們“意識形態”的空虛。經濟學乃“資產階級”的把戲,而經濟學家隻不過是資本的“獻媚者”。隻有在無階級的社會主義理想國度裡,真理纔能取代“意識形態的”謊言。


    邏輯論後來還以其他多種方式表述過。歷史主義斷言,人的思想和行動的邏輯結構會隨著歷史的演進而變化。邏輯主義則認為每一個種族都有其自身的知行邏輯。後,還有一種非理性主義,主張理性本身不適於解釋那些決定人的行為的非理性力量。


    上述諸種學說已遠超出了經濟學的範圍。他們不僅懷疑經濟學和人的行動學,而且還懷疑所有其他的人類知識甚至人類一般推理。它們對待數學和物理學的態度與對待經濟學的態度一樣,因此,反駁它們的任務似乎不能僅落在任何單獨的知識部門的肩上,而應是認識論和哲學的責任。這樣,經濟學家就有了明顯的理由繼續安靜地研究,而不再受認識論問題,邏輯論和非理性主義之反調的煩擾。物理學家,如果有人將他的理論誣蔑為資產階級的、西方的或猶太的,他都不會介意。經濟學家也應如此,對誣蔑和詆毀不屑一顧。他似乎應該記住斯賓諾莎的一句格言:“的確,正如光明為它自己及黑暗下界說一樣,真理也為它自己及謬誤下界說。”


    然而,經濟學面臨的情形,畢竟與數學和其他自然科學不完全一邏輯論和非理性主義真正攻擊的是人的行動學和經濟學。雖然它們的表述方式具有一般性,似乎涉及所有的知識部門,但其實隻有人的行動學纔是它們真正的攻擊目標。他們說,如果相信科學研究能夠為所有的時代、種族、社會階層獲取一致有效的成果,那麼這是一個妄想;他們還樂於把某些物理學和生物學理論誣蔑為資產階級的或西方的。但是,如果解決某些實際問題時需要運用這些被玷污的學說,他們就忘記了他們的指責。蘇聯的生產技術,毫不遲疑地采用了“資產階級”的物理學、化學和生物學的一切成果,這等於承認這些學科對所有階級都有效。同時,納粹黨工程師和6物理學家並不藐視來自“劣等”種族或國家的理論、發現和發明,而是恬不知恥地去利用它們。所有種族、國家、宗教、語言集團和各階級之成員的行為,都明白無誤地證明,他邏輯主義和非理性主義的信奉程度,並不高於他們對邏輯學、數學和自然科學的信任。


    回到人的行動學和經濟學來看,情況就完全不一樣邏輯主義、非理性主義和歷史主義發展的主要動機,在於提供一個理由,以便在決定經濟政策時可以漠視經濟學學說。但社會主義者、種族主義者、國家主義者以及國家社會主義者,雖然竭盡其能,也無法駁倒經濟學家的理論,從而證明他們自己“高超”學說的正確性。恰好是這種失敗感,激怒了他們去否定作為人類日常生活和科研活動之推理基礎的邏輯學和認識論原理。


    因此,隻以政治動機的影響為由對這些反對論簡單處理,是不能容忍的。沒有一個科學家有權力事先假定,他的理論招致的非難,僅因批評者受到感性和政黨偏見的影響而缺乏根據。他必須回應針對他的每一個非難,而不管其潛在的動機或背景。同樣不可容忍的是,在這樣一個耳熟能詳的見解面前保持緘默:“經濟學的一些公理,隻有在某些實際生活中永遠不曾實現的假設條件下纔有效,所以,就對實際情況的掌握來看,它們是無用的。”奇怪的是,有些經濟學派似乎承認這種觀點,卻仍然心平氣和地畫曲線,列方程式。他們並不關心他們的推理是否有意義,以及他們的理論與現實世界和實際活動有什麼關聯等問題。


    當然,這是一種不足取的態度。每一項科學研究的首要任務,是要把它的種種陳述得以成立的一切條件和假定,都進行詳盡的描述和定義。把物理學作為經濟研究的一種模型和範式,那是錯誤的。那些沉溺於此種謬誤的人至少應該明白一件事情:沒有一個物理學家會相信,對物理學的某些公理依據的條件和假設的闡明,是物理學研究範圍以外的事。經濟學必須回答的一個主要問題是,它的陳述與實際的人的行動之間存在何種關繫,而對後者的了解正是經濟學研究的目標。


    所以,徹底批判下列主張的7重任就落在了經濟學的身上:“經濟學的諸多學理,隻在短命而已逝去的西方文明之自由時期的資本主義體制下纔有效。”為了闡明人類行為的若干問題而駁斥反對經濟理論有用性的各種觀點,隻能靠經濟學本身,而非其他學科。經濟思想體繫的構建,應該足以抵御來自非理性主義、歷史主義、泛物理主義(panphysicalism)、行為主義以及邏輯主義的任何攻擊。面對那些每日翻新的,把經濟學貶為荒唐和無用的各種論調,經濟學家卻故意回避,這是無法寬宥的事情。


    然而,在傳統的框架裡,再也不足以解決某些經濟問題了。我們有必要在人的行動通論即人的行動學的堅實基礎上建立交換學理論。這個過程不僅能保護經濟學免於各色荒謬的批評,而且有助於澄清許多至今尚未足夠了解並圓滿解決的問題,尤其是經濟計算這一基本問題。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