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沒有工作的世界:如何應對科技性失業與財富不平等
    該商品所屬分類:經濟 -> 經濟
    【市場價】
    718-1040
    【優惠價】
    449-650
    【作者】 英丹尼爾·蘇斯金德(Daniel 
    【所屬類別】 圖書  經濟  經濟通俗讀物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2173416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21734164
    作者:[英]丹尼爾·蘇斯金德(Daniel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2年03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泰晤士報》《財富》《金融時報》2020年度商業好書。
    ★新一輪替代型技術革新將導致科技性失業與財富不平等。控制科技巨頭對政治和經濟的壟斷,將使全社會共享人工智能帶來的經濟繁榮。面對工作機會越來越少的世界,加強自身學習和教育,避免成為“無用之人”。

     
    內容簡介

    歷史上每一次科技進步在本質上都為人類創造了更美好的生活,然而科技也確實裹挾著我們進入了一個工作越來越少的世界。丹尼爾·蘇斯金德基於過去數十年來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究成果認為,很多過去遠遠超出計算機能力的任務現在都可以用普通電腦來完成,科技性失業是真實存在的,因為之前的技術變革是互補型的,而這次的技術變革是替代型的。同時將會帶來三個新問題。首先是不平等,即如何在傳統的薪酬機制不如過去有效的情況下分享社會的繁榮。其次是科技壟斷,面對大型科技公司的崛起,應該如何決定由誰來控制那些對繁榮負有責任的科技。後是尋找生活的意義,即如何在一個工作不再是我們生活中心的世界裡賦予它新的意義。針對這些問題,丹尼爾·蘇斯金德提出了一繫列應對措施:自下而上的教育;成立針對科技巨頭政治、經濟權力的監督機構;以及自上而下的政府層面的解決方案,即提供有條件的基本工資(CBI)。 
    本書榮獲:《金融時報》2020年商業榜單推薦書籍、《泰晤士報》2020年商業榜單推薦書籍、《財富》雜志2020年商業榜單推薦書籍。 

    作者簡介

    丹尼爾·蘇斯金德。曾任英國首相戰略組政策顧問和英國政府內閣辦公室高級政策顧問。現為牛津大學貝利奧爾學院經濟學研究員,專注於研究人工智能 、科技影響與社會變遷。 

    目錄
    推薦序 創造共同富裕的未來世界
    序 言 這個時代的經濟挑戰
    前 言 科技性失業帶來的問題與應對
    章 焦慮不安的歷史
    關於自動化的焦慮
    技術變革帶來的動蕩與變化
    有益的互補力量
    替代力量與互補力量之間的相互作用
    第二章 勞動時代
    21 世紀之前的故事
    21 世紀的故事
    “ALM 假說”的深刻見解
    樂觀的思維方式
    第三章 實用主義革命

    推薦序 創造共同富裕的未來世界
    序 言   這個時代的經濟挑戰 
    前 言 科技性失業帶來的問題與應對 
    章 焦慮不安的歷史
    關於自動化的焦慮    
    技術變革帶來的動蕩與變化    
    有益的互補力量   
    替代力量與互補力量之間的相互作用   
    第二章 勞動時代
    21 世紀之前的故事  
    21 世紀的故事  
    “ALM 假說”的深刻見解  
    樂觀的思維方式  
    第三章 實用主義革命
    波人工智能   
    第二波人工智能  
    優先級的轉變 
    創造力是自下而上的設計過程   
    第四章 低估機器
    真正的智能尚未出現   
    通用人工智能   
    重新看待常規與非常規任務   
    人工智能謬誤   
    人與機器的距離  
    第五章 崗位蠶食
    手動能力  
    認知能力   
    情感能力  
    “崗位蠶食”並不是完全穩定的過程   
    機器在不同地方的步伐不同  
    第六章 摩擦性技術失業
    工作中存在三種不同類型的摩擦   
    技能不匹配  
    身份不匹配   
    地理區域不匹配   
    第七章 結構性技術失業
    不僅增強替代力還會減弱互補力    
    人類優越性假設    
    人類還能做什麼   
    對“勞動總額謬論”的質疑   
    勞動時代是如何終結的   
    工作崗位稀缺的世界何時到來  
    我們將何去何從    
    第八章 科技與不平等
    傳統資本與人力資本   
    技術性失業的挑戰    
    收入不平等    
    不平等現像背後的三個趨勢    
    技術進步將加重分配問題    
    第九章 教育及其局限性
    人力資本的世紀    
    教授什麼:機器隻能起補充作用的工作技能    
    大規模開放式在線課程   
    何時教授:一生中持續學習    
    對教育價值的懷疑    
    教育的局限性   
    我們需要一個新機構取代其動力市場   
    第十章 大政府
    福利型政府   
    稅收將成為解決分配問題的關鍵機制   
    收入分享型政府 
    有條件的基本收入   
    資本共享型政府  
    勞工支持型政府  
    第十一章 科技巨頭
    為什麼是高科技公司
    為什麼是大公司
    反對科技巨頭的經濟理由 
    反對科技巨頭的政治理由  
    政治權力監督機構  
    第十二章 意義與目標
    工作及其意義 
    不是所有的工作都有意義 
    如果人們不再工作將如何生活   
    如何利用閑暇時光   
    工作的意義超出了純粹的經濟意義   
    有條件的基本收入的角色  
    創造意義的政府
    後 記  
    注 釋  
    參考文獻  
    致 謝

    媒體評論
    這是一本關於人工智能時代未來工作的書。它在經濟學問題上是深思熟慮和見識卓越的,但它的真正優勢在於超越了經濟學的範疇,其貢獻毋庸置疑。
    ──勞倫斯·薩默斯
    對於人工智能影響就業的分析,不能建立在歷史經驗的盲目樂觀之上。因為現在的人工智能不隻是一種能替代體力勞動的機器,更是一種足以替代人類腦力勞動的智慧載體。這本書給出了理解這個問題的框架以及創造性的解決方案,即組建“大政府型”的國家,從而在共享社會繁榮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這跟我國在推動“共同富裕”的目標和方法上有了一種共通性。
    ——劉志毅 數字經濟學家、商湯科技智能產業研究院主任

    這是一本關於人工智能時代未來工作的書。它在經濟學問題上是深思熟慮和見識卓越的,但它的真正優勢在於超越了經濟學的範疇,其貢獻毋庸置疑。
    ──勞倫斯·薩默斯
    對於人工智能影響就業的分析,不能建立在歷史經驗的盲目樂觀之上。因為現在的人工智能不隻是一種能替代體力勞動的機器,更是一種足以替代人類腦力勞動的智慧載體。這本書給出了理解這個問題的框架以及創造性的解決方案,即組建“大政府型”的國家,從而在共享社會繁榮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這跟我國在推動“共同富裕”的目標和方法上有了一種共通性。
    ——劉志毅 數字經濟學家、商湯科技智能產業研究院主任
    歷史上,新技術的出現經常激起人們對機器取代人類的擔憂。這樣的擔憂在歷史上並沒有真正實現過,但丹尼爾·蘇斯金德認為這次是不一樣的,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突破意味著人類社會中的大部分工作都“岌岌可危”。機器不需要像我們人類一樣思考,也可以在很多方面超越人類,過去幾年有太多這方面的案例發生。人工智能技術是一股向善的力量,可以帶來經濟繁榮,也可以解決人類所面臨的重大挑戰。對人類而言,真正的挑戰是如何公平分配隨之而來的繁榮,避免技術濫用或惡用,以及為後工作時代的人類找到生存之意義。
    ——曹建峰/騰訊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這本書通今博古、見多識廣,正是理解數字科技與人工智能如何重塑經濟與勞動市場的不二之選。
    ──傑弗裡·薩克斯/《貧窮的終結》作者
     
    作者針對科技即將改變人類工作形態的趨勢提供了一種值得信賴、毫不誇張的觀點。這本論點強而有力、體現人性的著作值得全世界讀者展閱。
    ──馬丁·芮斯/On the Future(論未來)的作者

    在線試讀
    我們將在本書中看到,擺在我們面前的根本問題是分配問題。技術進步可能會讓我們的集體生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繁榮,但當我們傳統的工資支付不如過去有效時,我們又該如何共享這種繁榮呢? 當然,這正是 2020 年要面臨的主要經濟問題。一夜之間,世界各地的許多工人突然發現自己失去了工作和收入。
    我們應該做些什麼 ? 我認為,在這樣的時刻,國家必須通過所謂的“大政府”,在共享社會繁榮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不同的國家所采取的方案不盡相同,但很多方案都涉及國家為那些沒有工作的人提供生活保障。事實上,僅在幾個月前還被一些人視為稀奇古怪的想法,很快就在政治對話中變得司空見慣。為了給失業者提供保障,並在更廣泛的層面上支撐經濟,美國的舉債規模已是 2007—2008 年金融危機嚴重時的 5 倍以上;英國預計在 2020 年創下和平時期的借款紀錄。3
    除了共享繁榮,在一個工作更少的世界裡,我們可能還會面臨另外兩大挑戰,這兩大挑戰都與經濟沒有任何關繫。其中之一是少數幾家大型科技公司(或稱大型互聯網公司)的實力不斷增強。在這方面, 這場疫情也讓我們得以窺見未來:這類公司的表現尤其出色,是新冠肺炎疫情下經濟形勢的一個顯著特征。在此次危機期間,僅有 5 家公司的市值一度超過標普 500 指數總市值的 20%。標普 500 指數是記錄美國 500 家上市公司的一個股票指數。單是蘋果公司的市值就超過了倫敦證券交易所富時 100 指數中所有公司的市值總和。
    然而,我在本書中所關注的遠不是大型科技公司的經濟實力(盡管它可能很強大,而且還在不斷增長),而是它們的政治實力以及它們在未來對自由、民主和社會正義問題可能產生的影響。因此,值得注意的是,例如,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有關數據隱私和安全問題的辯論是如何悄然從公眾的討論中消失的。在本次疫情暴發之初,一種“不惜一切代價”的心態就已生根發芽,許多國家允許大規模收集、篩選、分類和研究閉路電視監控錄像、智能手機位置數據和信用卡購買記錄等,以控制病毒擴散的範圍。因為來自病毒的威脅要求我們必須這樣做。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必須確保在必要時能夠對我們賦予大型科技公司的新的政治權力以及由此帶來的使我們在社會中共同生活能力的提升,進行適當的審查和控制。
    我認為,在一個工作機會越來越少的世界裡,我們將面臨的後一個挑戰是尋找生活的意義。人們常說,工作不僅僅是為了收入,更是為了實現人生目標。因此,如果就業崗位枯竭,那麼我們的方向感從何而來?我的個人觀點是:工作機會和人生目標之間的關繫實際上比人們通常認為的要模糊得多。今天,許多人並沒有從工作中獲得強烈的目標感,我們和工作的關繫也與歷史上的其他時刻看起來大不相同。新冠肺炎疫情增強了人們的這一信念。是的,曾經發生過一些可怕的事情,讓一些人失去了工作,產生了一種無法用失去收入來解釋的毀滅感。但也有很多人的感受恰恰相反,他們因從那些根本不值得他們提供勞務的工作中解脫出來,而感到如釋重負。

    我們將在本書中看到,擺在我們面前的根本問題是分配問題。技術進步可能會讓我們的集體生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繁榮,但當我們傳統的工資支付不如過去有效時,我們又該如何共享這種繁榮呢? 當然,這正是 2020 年要面臨的主要經濟問題。一夜之間,世界各地的許多工人突然發現自己失去了工作和收入。
    我們應該做些什麼 ? 我認為,在這樣的時刻,國家必須通過所謂的“大政府”,在共享社會繁榮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不同的國家所采取的方案不盡相同,但很多方案都涉及國家為那些沒有工作的人提供生活保障。事實上,僅在幾個月前還被一些人視為稀奇古怪的想法,很快就在政治對話中變得司空見慣。為了給失業者提供保障,並在更廣泛的層面上支撐經濟,美國的舉債規模已是 2007—2008 年金融危機嚴重時的 5 倍以上;英國預計在 2020 年創下和平時期的借款紀錄。3
    除了共享繁榮,在一個工作更少的世界裡,我們可能還會面臨另外兩大挑戰,這兩大挑戰都與經濟沒有任何關繫。其中之一是少數幾家大型科技公司(或稱大型互聯網公司)的實力不斷增強。在這方面, 這場疫情也讓我們得以窺見未來:這類公司的表現尤其出色,是新冠肺炎疫情下經濟形勢的一個顯著特征。在此次危機期間,僅有 5 家公司的市值一度超過標普 500 指數總市值的 20%。標普 500 指數是記錄美國 500 家上市公司的一個股票指數。單是蘋果公司的市值就超過了倫敦證券交易所富時 100 指數中所有公司的市值總和。
    然而,我在本書中所關注的遠不是大型科技公司的經濟實力(盡管它可能很強大,而且還在不斷增長),而是它們的政治實力以及它們在未來對自由、民主和社會正義問題可能產生的影響。因此,值得注意的是,例如,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有關數據隱私和安全問題的辯論是如何悄然從公眾的討論中消失的。在本次疫情暴發之初,一種“不惜一切代價”的心態就已生根發芽,許多國家允許大規模收集、篩選、分類和研究閉路電視監控錄像、智能手機位置數據和信用卡購買記錄等,以控制病毒擴散的範圍。因為來自病毒的威脅要求我們必須這樣做。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必須確保在必要時能夠對我們賦予大型科技公司的新的政治權力以及由此帶來的使我們在社會中共同生活能力的提升,進行適當的審查和控制。
    我認為,在一個工作機會越來越少的世界裡,我們將面臨的後一個挑戰是尋找生活的意義。人們常說,工作不僅僅是為了收入,更是為了實現人生目標。因此,如果就業崗位枯竭,那麼我們的方向感從何而來?我的個人觀點是:工作機會和人生目標之間的關繫實際上比人們通常認為的要模糊得多。今天,許多人並沒有從工作中獲得強烈的目標感,我們和工作的關繫也與歷史上的其他時刻看起來大不相同。新冠肺炎疫情增強了人們的這一信念。是的,曾經發生過一些可怕的事情,讓一些人失去了工作,產生了一種無法用失去收入來解釋的毀滅感。但也有很多人的感受恰恰相反,他們因從那些根本不值得他們提供勞務的工作中解脫出來,而感到如釋重負。
    但是,如果人們不需要通過工作來謀生,那麼他們會做些什麼呢?恐怕目前針對這個問題我們還沒有很好的答案。在我們的世界裡, 工作是生活的中心,很難想像我們會用何種不同的方式來打發時間。由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全球性的鬥爭正表明了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到, 在過去幾個月中人們的消費模式發生了一些明顯的變化,例如,英國的面粉、木材和紡織品嚴重短缺,因為人們開始從事烘焙、園藝和手工制作來充實業餘生活;美國也遭遇了類似的破壞性需求飆升。但也有一些不為人所熟知的、關於更大問題的公開討論: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個人在家庭和社會中的價值、城市生活的優點、如何更好地打發空閑時間、如何在困難時期保持心理健康。(英國成年人的抑郁癥患病率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幾乎翻了一番;疫情期間,美國政府心理健康熱線收到的咨詢短信數量增長了近 1 000%。這些討論讓人感覺如此新穎,但結論有時顯得如此隨性和不令人滿意,這使我的一些感覺更加強烈了,即傳統的工作生活分散了人類的本質,然而直到現在纔引起了我們對這些重大問題的關注。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