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從財報中掘金 《理財周刊》繫列叢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投資理財 -> 證券/股票
    【市場價】
    172-251
    【優惠價】
    108-157
    【作者】 賀宛男 著 
    【所屬類別】 圖書  投資理財  證券/股票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07785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208077850
    叢書名:《理財周刊》繫列叢書

    作者:賀宛男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年06月 


        
        
    "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分三大部分:一、中國牛市特質,分析了牛市四大動力和中國牛市的四重特質,認為2008年震蕩將成常態;二、從財報中掘金,提出必須掌握的十大財務指標,新會計準則的四大藏寶地;三、八條路徑尋牛股,具體分析了數十隻股票的亮點、切入點等,通過各種題材找出各自實質性價值。
    目錄
    中國牛市特質
    中國:終於迎來大牛市
    中國牛市的四大動力
    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
    股改
    人口紅利
    流動性過剩
    中國牛市的四重特質
    報復性牛市
    成長型牛市
    並購型牛市
    重估型牛市
    2008年:震蕩將成常態
    從財報中掘金中國牛市特質
    中國:終於迎來大牛市
    中國牛市的四大動力
    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
    股改
    人口紅利
    流動性過剩
    中國牛市的四重特質
    報復性牛市
    成長型牛市
    並購型牛市
    重估型牛市
    2008年:震蕩將成常態
    從財報中掘金
    會計:價值投資通行證
    財務報表的幾個基本概念
    靜態報告和動態報告
    必須掌握的十大財務指標
    新會計準則的四大藏寶地
    公允價值:投資性資產從成本法到市值法
    債務重組:ST大翻身的尚方寶劍
    少數股東權益
    商譽
    金融企業特殊指標
    銀行
    保險
    證券
    從三大指標中發掘房地產成長股
    八條路徑尋“牛”
    第一條 三大財務指標發掘成長股
    湖北宜化三項指標揭示高成長
    寶鋼股份蓄勢待發騰飛有時
    瀋陽化工股價低估的高成長企業
    中國石化資本擴張帶動業績增長
    格力電器空調龍頭看高一線
    弱市強勢的華光股份
    ST東鍋 巨額增長哪裡來
    華泰股份高增長還將持續
    中海發展老總的遠見卓識是成長股的靈魂
    第二條 挖掘潛在的升值資產
    持有潛在資產的魅力
    投資性資產——潛在價值藏寶地
    新會計準則下的南京高科
    龍頭股份天價拆遷預示什麼
    四川長虹一則公告增資產
    中技貿易投資專業戶終成正果
    第三條 尋找有並購潛質的公司
    中石化做了一筆好買賣
    錦江繫:業績大增重在持續
    華僑城大股東增持流通股意欲何為
    四大亮點看建發股份
    申能股份集外延內生增長於一身
    迪馬股份“賣身”獲利費思量
    第四條 大集團小公司
    從500強中尋找“小公司”
    整體上市上港集團價值幾何
    整體上市的南山鋁業
    江泉實業如果整體上市
    國電電力步入高速擴張期
    上海汽車由“孫子”直升“爺爺”
    橫店東磁調整跌出價值
    央企注資並非大利好——以葛洲壩為例
    第五條 大股東“攀高親”
    從南京水運到長江油運
    從大顯股份到大連控股
    福田汽車北汽整體上市扮演什麼角色
    遼通化工身負戰略重任的“丑小鴨”
    第六條 股權激勵板塊
    格力電器和伊利股份
    股權激勵板塊的選股原則
    新湖中寶
    迪馬股份
    沃爾核材
    廣宇集團
    捷利股份(中國中期)
    萬業企業
    第七條 從股改承諾中尋“牛”
    股改承諾類型
    福建高速承諾姍姍來遲
    中視傳媒股改承諾意味深長
    第八條 捕捉外資購並題材
    從長春熱縮到長園新材
    外資購海螺水泥的多重啟示
    由華新水泥引出的幾個問題
    黑石人股藍星集團價值幾何
    在線試讀
    中國牛市的四大動力
    中國經濟持續高增長、股改、人口紅利和流動性過剩,是中國牛市的四大基本動力。
    首先是經濟高增長。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已經持續了近30年高增長,2002-2005年,中國是“金磚四國"中唯一一個GDP增速連續三年超過9%的國家。三年中,中國GDP增長36%,可股市縮水32%,成為全球重要市場中唯一縮水的股市,這是極不正常的。2005年起GDP增速更已超過10%,2005年、2006年、2007年的GDP增速分別為10.4%、11.1%和11.5%。根據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代表大會提出的到2020年人均GDP翻兩番的目標,意味著GDP年增速至少需達到7%以上。
    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
    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主要得益於世界工廠、城市化和消費升級這三個關鍵詞。
    世界工廠
    自20世紀70年代末期起,改革開放的列車就把中國這個13億人口的大國帶入了工業化的進程。工業化主要表現為經濟總量中三個比重的上升:國內生產總值中工業比重的上升;工業生產總值中制造業比重的上升;制造業中重化工業和機電工業比重的上升。不僅如此,中國的工業化還帶動了世界經濟,中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工廠。1979-1999年,中國出口與進口的年均增速分別達15.3%和13.8%,外貿出口占世界貿易出口的份額由1980年的0.9%,上升到1998年的3.4%,世界排名由1980年的第26位上升到2000年的第7位,這已經為世界矚目。進入21世紀以後,中國在全球一體化中迅速找準自己的位置,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對外貿易年增速更由百分之十幾提升至百分之二十幾。2006年,中國進出口額已排名世界第4位。特別是附加值較高的機電產品,在外貿出口中的比重已經從1985年的6.1%,上升到了2006年的56%,占世界機電產品出口的份額由0.25%上升到9%,中國機電產品出口已經躍居世界第3位,僅排在德國和美國之後。而據最新報道,2007年中國出口已躍居世界第2位。
    城市化
    曾經有評論說,1990年以來世界進步的動力主要來自兩個方面:美國的高科技和中國的城市化。1990-2006年這17年中,中國城市化率平均年遞增1.1個百分點,城市化所貢獻的增長占到中國經濟增長的70%。
    國際經驗表明,當城市化率處於30%~70%之間時,城市化將加速發展。這個經驗也為中國的城市化發展進程所證實。1995年中國城市化率突破30%之後,截至2006年每年上升1.4個百分點,而197-1990年平均每年隻有0.7個百分點。中國牛市的四大動力
    中國經濟持續高增長、股改、人口紅利和流動性過剩,是中國牛市的四大基本動力。
    首先是經濟高增長。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已經持續了近30年高增長,2002-2005年,中國是“金磚四國"中唯一一個GDP增速連續三年超過9%的國家。三年中,中國GDP增長36%,可股市縮水32%,成為全球重要市場中唯一縮水的股市,這是極不正常的。2005年起GDP增速更已超過10%,2005年、2006年、2007年的GDP增速分別為10.4%、11.1%和11.5%。根據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代表大會提出的到2020年人均GDP翻兩番的目標,意味著GDP年增速至少需達到7%以上。
    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
    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主要得益於世界工廠、城市化和消費升級這三個關鍵詞。
    世界工廠
    自20世紀70年代末期起,改革開放的列車就把中國這個13億人口的大國帶入了工業化的進程。工業化主要表現為經濟總量中三個比重的上升:國內生產總值中工業比重的上升;工業生產總值中制造業比重的上升;制造業中重化工業和機電工業比重的上升。不僅如此,中國的工業化還帶動了世界經濟,中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工廠。1979-1999年,中國出口與進口的年均增速分別達15.3%和13.8%,外貿出口占世界貿易出口的份額由1980年的0.9%,上升到1998年的3.4%,世界排名由1980年的第26位上升到2000年的第7位,這已經為世界矚目。進入21世紀以後,中國在全球一體化中迅速找準自己的位置,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對外貿易年增速更由百分之十幾提升至百分之二十幾。2006年,中國進出口額已排名世界第4位。特別是附加值較高的機電產品,在外貿出口中的比重已經從1985年的6.1%,上升到了2006年的56%,占世界機電產品出口的份額由0.25%上升到9%,中國機電產品出口已經躍居世界第3位,僅排在德國和美國之後。而據最新報道,2007年中國出口已躍居世界第2位。
    城市化
    曾經有評論說,1990年以來世界進步的動力主要來自兩個方面:美國的高科技和中國的城市化。1990-2006年這17年中,中國城市化率平均年遞增1.1個百分點,城市化所貢獻的增長占到中國經濟增長的70%。
    國際經驗表明,當城市化率處於30%~70%之間時,城市化將加速發展。這個經驗也為中國的城市化發展進程所證實。1995年中國城市化率突破30%之後,截至2006年每年上升1.4個百分點,而197-1990年平均每年隻有0.7個百分點。
    根據2000年11月1日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總人口為129 533萬人,其中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45 594萬人,占36.o9%;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80 739萬人,占63.91%。也就是說,21世紀初中國的城市化率約為36%,到2006年城市化率已達44%,6年上升8個百分點。有人預計,到2012年,中國城鎮人口將超過農村人口,而後城市化率最終將達到70%——毫無疑問,這是中國走向現代化的必由之路。簡單測算,這個過程將可延續到2025~2030年,也就是說,中國的高增長還可持續15~20年。
    2006年全世界已有5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中國的產業非農化率也已達到86%以上,就業非農化率超過53%,可生活在城市的人口卻還不到一半,城市化水平遠遠低於工業化提供的可能性。城市化落後於工業化,也落後於現代化,成為中國社會兩極分化日趨嚴重的主因之一,正因為如此,黨的十七大政治報告已將“城鎮人口比重明顯增加’’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
    城市化首先表現為城市數量和地域的擴張。對13億人口的中國來說,城市化率每年上升1.3~1.4個百分點,就意味著有2 000萬左右的人口從農村進入城市,每年有2 000萬農民進城變為城裡人,需要增加多少水、電、煤、氣、路、橋等基礎設施,蓋多少住宅、商鋪和各種建築物。這是進入21世紀以來房地產價格大漲的內在動因。城市化必然帶來投資的高速增長,並由此拉動中國迅速進入重化工時代,同時也造成世界範圍內大宗商品需求的急劇拉升和全球經濟的繁榮。例如,2007年上半年世界新增石油需求量中,中國占41%,超過美國而成為第一大新增能源需求主體。
    城市的本質是大規模的高度聚集,是以空間換時間。人們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是城市化的根本動力,與城市數量和地域擴張緊密相連的,必然會帶來居民生活質素的大幅度提升,當農民轉為居民、小城鎮居民轉為大中城市市民時,必將對消費市場提出巨大需求。
    消費升級
    按照國際經驗,人均GDP超過1 0之後,就有可能進入高速增長期,如新加坡、韓國和我國香港,都是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達到人均1 0,30年後迅速超過,新加坡、中國香港更已超過了。根據黨的十七大提出的目標,2020年我國人均GDP將比2000年翻兩番,2000年全國GDP總值約人民幣,人均約7 (按當時8.3彙率約合8),以此計算,2020年人均將達到近人民幣(若按屆時6.5彙率,折合4 6),屆時中國經濟已越過小康,逐漸進人中等發達國家的行列。
    隨著人均收入的提高,必將觸發國內社會消費結構的升級。在城市化的龍頭作用下,我國最近一輪消費升級主要表現為住房、汽車、通信產品等三大件,與此相關的還有許多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領域。
    近幾年來,我國消費增長均在13%上下,如2004年、2005年、2006年消費增長分別為13.3%、12.9%和13.7%,但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僅10%左右。進入2007年後,這種情況有了較大的改變:上半年消費增長15.4%,增幅為1997年以來的新高,全年增長更達16.8%,比上年加快3.1個百分點,繼續創下新高。盡管如此,當前我國家庭消費占GDP的比例遠遠低於其他國家,美國家庭消費占GDP的比重高達70%,而我國僅有36.3%,同為發展中國家的印度家庭消費占比也高達56.7%。從絕對額看,13億人口消費零售總額纔8.9,人均不過6 ,一個月纔消費(不足1),我們甚至可以說中國的消費市場還沒有真正啟動,因消費升級帶來的增長潛力還大得難以估量。
    2007年的數據顯示,當年GDP增長11.4%,而在拉動GDP增長的三駕馬車中,消費、投資、出口分別占4.4、4.3和2.7個百分點,消費對GDP的貢獻七年來首次超過投資。
    這是一個好兆頭。盡管如此,相對於GDP年增10%以上,財政收入年增20%以上(近兩年更已接近30%),投資增長百分之二十幾,出口增長百分之四五十,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僅增長百分之6%~7%,國民收入的分配比例明顯不當,隨著減稅、降負、加薪,以及讓居民擁有更多財產性收入的呼聲越來越高,措施日趨落實,可以預計,城鄉居民收入將會出現一個相對高速的增長期,消費升級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將進一步增大。
    股改
    如果說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從宏觀層面給牛市以保證的話,那麼,股權分置改革帶來的公司治理結構的根本改善,以及股權價值的提升,則是牛市的制度保障和微觀動力。正因為如此,股改纔能寫進政府工作報告,從而載入史冊。2007年11月20日,溫家寶總理在新加坡國立大學就股市問題回答提問時,說到政府對股票市場要做三件事,第一件就是應從宏觀上推進企業的發展和改革,特別是要進行公司治理結構的改造,使企業能夠發展和盈利,並且能夠可持續發展和盈利。他說,這是決定股市最基礎的東西。
    由於特定的歷史原因,中國股市誕生伊始就留下了大部分股票(特別是國有股、法人股)不能流通的先天缺陷。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股權割裂或者說股權分置,給中國股市帶來了種種弊端,甚至可以說是萬惡之源。早在2002年11月,在國有股市價減持的政策失誤後不久,作者就撰文痛陳股權割裂的十大惡果。
    (一)大股東掏空上市公司。如果股權全流通,被掏空後上市公司業績下降,股價大跌,損失最大的首先是大股東自己。現在是,大股東利用控制權,占用巨額資金,讓上市公司擔保、將劣質資產高價出售等種種方式套現後,可以滑腳開溜,上市公司業績再差也同它無關;相反,如果同莊家配合得好,還可以大炒一把,然後再找對像賣殼,真真假假,又是“商機無限”……中國股市數百家上市公司的大股東(不管是國有還是民企),放肆榨干上市公司,仿佛誰不拿誰就是大傻瓜,絕對同股權不流通有關。
    (二)助長大股東圈錢。多年來,中國股市“逢配必跌”,“逢增必逃”,可大股東不怕,因為股價再跌也跌不到他們持股價以下。相反,高價配股增發還能使大股東資產大大升值,以淨資產作為考核標準的公司高管還可以拿到一大筆獎勵,即使將公司做爛了,賣殼的價格也高得多。正因為如此,中國上市公司纔偏好股權融資,董事會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配股、增發,為了“保配”、“保增”可以變著法子做假賬,而一旦圈錢到手立馬變臉,也就成了配股增發公司的“常見病”、“多發病”。
    (三)一級市場無風險,IPO永不失敗。三分之二股權不流通,造成流通股股價高企,一級市場與二級市場差價巨大,再爛的企業的股票也發得出去。中國股市誕生十多年來,從未有過一起發行失敗的個案。不僅如此,發股清一色都是包銷,盡管市場厭惡發股,害怕圈錢,但上市公司隻要批文在手,就可有恃無恐。也正是因為一級市場無風險,造成了中國獨有的幾百上千家企業到中國證監會排隊申請發行股票的奇特景觀。
    (四)大股東和莊家聯手,內幕交易盛行。中國股市的內幕交易幾乎全同大股東股權轉讓聯繫在一起,所謂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相配合,是買殼重組的慣用手法,著名的“中科創案”就是兩大莊家一個做一級市場,一個做二級市場。非流通股股東場外私下談判,給內幕交易、操縱股價等欺詐行為提供了種種可乘之機。相反,極少數幾家“三無概念”(即無國有股、無法人股、無職工股的全流通公司)舉牌的,盡管有許多問題,但一切均反映在股價上,中小股東受騙上當的幾率就小得多。
    (五)股民對管理層難以約束,唯一的辦法隻能用腳投票。在股權全流通的情況下,如果公司高管做了損害公司的事情,股價下跌,損失最大的大股東就會采取有力措施。現在大股東股權不流通,高管們隻要博得大股東的歡心(如千方百計配股增發,或變著法子幫大股東占用公司資金),再做損害公司的事也不要緊,某公司不是出現過董事長將公司大批廣告業務交給其親戚做的事情嗎?在大股東股權不流通,市值損失無關痛癢的背景下,中國的內部人控制比國外上市公司要嚴重得多。
    (六)股權激勵難成立,期權期股行不通。現在也有少數公司搞所謂的股權激勵,那都是拿上市公司的錢去為高管個人買股票(美其名日業績獎勵),這些錢都要打進成本,而且全是隻獎不罰,一年的業績上去了,幾十萬股、上百萬股的買了獎勵給高管,業績下來了就不再作聲。近年來“股權激勵”更發展到小馬拉大車式的,甚至是空麻袋背米式的“管理層收購”,精明的高管們看中的正是“非轉流”的巨大差價。
    (七)整個市場沒有投資價值,不可能有真正的牛市。中國股市從來是“牛短熊長”,可中國經濟卻是持續20多年的高速發展,原因之一就是三分之二不流通的股權,人為墊高了市盈率。再加上大股東放肆掏空上市公司,十多年來募集的8 00資金,大部分沒有形成產業資本,而是被大股東拿去填銀行貸款的壞賬獃賬。現在我們老是把沒有投資價值的板子打在上市公司身上,殊不知根子正是不流通,正因為不流通,纔有可能背著流通股股東,做著各種見不得人的事情,業績下去了,股價下去了,又無須承擔任何風險。
    (八)高度投機,績優股不漲,績劣股大漲,過江龍式的重組盛行。績優股大多是為了“保配”、“保增”而包裝出來的,所以績優股不漲,拖累得一些業績真實的好股也成了“天下績優一般黑”的替罪羊;另一方面,唯有績差股纔能買殼賣殼,而非流通股的買殼賣殼必有內幕交易,纔造就了“越爛越牛”的中國股市的奇特景像。
    (九)監管部門主要工作不是監管,而是審批。查查近十年來中國證監會發布的大量的通知、規定、暫行條例,絕大部分都是為了融資、再融資而發,規範上市公司的“殺手锏”是你若違反哪條哪條,就不給配股增發,規範證券公司的“殺手锏”也是若違反哪條哪條,就不給幾根“通道”或停多少時間的投行業務,不管名字改為審核也好,核準也好,請多少市場人士、會外專家也好,中國證監會實質上是一個審批部門。而審批經濟就是權力經濟,握有審批權的權力背後必然會滋生腐敗。所有這些問題的根子就在發股票有成百上千條好處,卻無須承擔任何風險和責任。如果是全流通市場,發不發得出股,發多少股,發大盤還是小盤,這一切就可以由市場來定,中國證監會就可以名至實歸,將工作中心轉到監管上來,包括采取有力措施,維護中小股東的權益。
    (十)如果不流通的股票再由內資轉為外資,以後發生的問題恐更難控制。別以為“老外”就是來規範市場、輸送先進的投資理念的,不管是造假,內幕交易,還是上下倒騰股價,“老外”的手段都比我們要高明得多,那時候對非流通的外資股東,監管部門的殺手锏也許就不管用了。
    股權分割的實質是同股不同權,國家股、法人股在“暫不流通”的同時,享受了種種特權。如果說“暫不流通”曾經是一種岐視,現在則成了保護傘。正是這種股權分割,使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之間由於利益對立,衡量標準對立,形成了價值觀的對立(流通股的價值是市值,非流通股的價值是淨資產)。在利益之爭中由於非流通股總是處在強勢地位,因而受傷的總是流通股股東,而流通股股東恰恰又是對市場貢獻最大的群體。貢獻者屢屢受傷,掠奪者卻處處得益,市場的“三公”原則又從何談起?
    當時作者就提到,中國資本市場真要穩定發展,就得拿出大智慧,盡快割除“不流通”這個毒瘤。但是,自從2000年6月國有股市價減持失敗以來,三分之二股權不流通就成了中國股市永遠的痛,以致一提全流通(哪怕隻是學術討論),市場就戰戰兢兢如臨深淵,直到2005年5月,以尚福林為主席的中國證監會纔以“開弓沒有回頭箭”之勢,力排眾議,毅然決然啟動股改。
    ……
    書摘插畫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