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對衝基金暴利真相
    該商品所屬分類:投資理財 -> 投資理財
    【市場價】
    475-688
    【優惠價】
    297-430
    【作者】 西蒙 
    【所屬類別】 圖書  投資理財  基金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018999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簡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300189994
    作者:西蒙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4年05月 

        
        
    "

    內容簡介
    索羅斯一年內狂攬4的秘密何在?30年對衝基金投資經驗人士,揭秘轟動行業的真相!
    基金經理三緘其口的業內機密、投資人最重要借鋻資料!
    對衝基金行業造就無數富可敵國的金融巨鱷,想一想這些耳熟能詳的基金經理名字——喬治?索羅斯、路易斯?貝肯、保羅?都鐸?瓊斯……在弱肉強食的投資生態中,他們怎樣在食物鏈*睥睨群雄?
    20年間,對衝基金從作坊行業衝上雲霄,如黑洞般吸金不斷,投資者蜂擁而入。而數以億萬計的鈔票,究竟去了哪裡?
    擁有近30年投資經驗的作者,通過敘述其職業生涯中的一場場投資戰,揭露了轟動整個對衝基金行業的王者真相。了解這些業內人士三緘其口的秘密檔案,結合作者誠懇的告誡和意見,助您成為精明而富有的投資者,為您鋪平撬動財富之路。
    作者簡介
    [美]西蒙?拉克(SimonLack),在摩根大通(JPMorgan)工作了23年,為摩根大通投資委員會的成員,向對衝基金經理分配了超過1的資金,並創建了摩根大通培育基金,該基金作為私募股權投資工具,專門投資新的對衝基金的股權。
    拉克大部分時間都在北美的利率衍生產品和外彙遠期交易部門工作,期間經歷了數次銀行間的兼並和多個經濟周期的起伏,並成功管理了該項業務。
    於2009年自摩根大通退休,現經營SLAdvisors投資顧問公司,為他自己和客戶進行策略性投資。
    目錄
    致謝
    引言
    第一章揭秘對衝基金回報的真相
    從“作坊行業”到“獨領風騷”
    基金回報:看上去很美
    基金規模的兩難
    究竟該如何看回報?
    做個精明的投資者
    曇花一現的驕人投資回報
    隻有總利潤纔能說明問題
    對衝基金不是共同基金!
    小結
    第二章對衝基金的黃金歲月
    外彙部門新的賺錢機會致謝
    引言
    第一章揭秘對衝基金回報的真相
    從“作坊行業”到“獨領風騷”
    基金回報:看上去很美
    基金規模的兩難
    究竟該如何看回報?
    做個精明的投資者
    曇花一現的驕人投資回報
    隻有總利潤纔能說明問題
    對衝基金不是共同基金!
    小結
    第二章對衝基金的黃金歲月
    外彙部門新的賺錢機會
    建立一個對衝基金投資組合
    盡職調查的趣味所在
    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由風波到風暴
    太多的銀行兼並
    小結
    第三章尋覓那塊罕見的寶石
    風險投資專家看中的大機遇
    從紙上談兵到真刀真槍
    “戰略合伙人”的布局
    印度是個好地方嗎?
    保險與豪賭
    每個人都有一個好故事
    2+2會等於5?
    有些投資不該對衝
    作為一門生意的對衝基金
    小結
    第四章客戶的遊艇哪兒去了?
    利潤在誰的口袋裡?
    投資者蜂擁而入
    無休止的疊加收費
    神奇的行業,糟糕的投資?
    細究各種投資策略
    基金經理對財富的囤積、再囤積
    如何變得比客戶更加富有?
    小結
    第五章2008年——對衝基金食言
    1987年版本的金融危機
    2008年後,重新定義“風險”
    致命弱點在危機中湧現
    對衝基金是難說再見的加州旅館
    無法逃離沉船
    有沒有人永遠是對的?
    投資者,請別被蒙蔽雙眼
    選對時機,卻迎來悲劇
    2008年,漫長的下坡路
    小結
    第六章進場的隱藏資本
    為何要我為你買單?
    鮮有人知的秘密
    我的中間價還是你的中間價?
    目光敏銳的好處
    警惕估值中的小動作
    讓我看看我的錢
    嚴控頭寸的透明度
    小結
    第七章合伙人權利何在?
    有限合伙人,有限權利
    制造爛攤子的朋友
    合伙人的疲憊與妥協
    注意法律費用
    眼花繚亂的基金結構
    小結
    第八章對衝基金欺詐行為
    騙子永遠不嫌多
    與麥道夫騙局的一面之緣
    做個合格聽眾
    眼皮底下的大膽詐騙
    別忘審查你的背景審查員
    擁有超強人脈,卻是個騙子?
    基金經理請客,投資者買單
    總會有人讓你大喫一驚
    下班後的盡職調查
    小結
    第九章認清對衝基金的海市蜃樓
    你為何要投資於對衝基金?
    與贏家博弈
    封閉式基金的小把戲
    學會避開人潮
    為什麼規模大小很關鍵
    “記住,你可能賠錢”
    莫被昨日回報誤導
    少數不一定要服從多數
    要不要在這裡投資這麼多錢?
    小結
    後記
    參考書目
    在線試讀
    與麥道夫騙局的一面之緣
    我有機會早在2003~2004年給麥道夫投資。FairfieldGreenwich現在已經是一家臭名昭著的對衝基金的基金,它當年引導大量資金投向麥道夫的龐氏騙局。我們跟該基金的代表會面,討論麥道夫和他的令人驚訝的穩定回報。我們在會議上試圖了解這一成功投資的原因究竟有哪些,Fairfield的營銷人員給我們描述了這樣的情形:麥道夫經營兩家企業,一家是經紀公司,負責為客戶執行交易,另一家是資金管理公司,經營對衝基金。經紀業務和資產管理業務的管理層是一套人馬,當時Fairfield營銷人員解釋說,這兩邊的生意有時可能會執行相同的交易。
    通常投資行業會有限制超前交易的規則以保護客戶,防止經紀人把自己的訂單放在客戶的前面。他的描述聽起來很奇怪,但這種會議並不是為了檢討經理是否完全符合相關法規。我們假定他的行為完全是合規的,因為在這樣的會議上質疑什麼行為有沒有潛在違法的可能並不恰當。我們談話的內容轉移到其他方面,會議平平淡淡地結束了。
    多年以後,當麥道夫丑聞曝光,眾多投資者所遭受的慘重損失已變得眾所周知之後,我回想起那次會議。雖然Fairfield的營銷人員並沒有提到超前交易,也並沒有提出有任何違法的行為,我突然明白了當時營銷人自己也認為超前交易正是使麥道夫的對衝基金取得穩定回報的原因。麥道夫的投資者,包括由Fairfield帶進去的那些,賺的是經紀業務客戶的錢。這種方案對於對衝基金投資者可能有更多的吸引力,因為他們是此類活動的被動受益者,能夠從違法的行為中獲利,但是不承擔任何責任。
    這是我們與Fairfield或者任何跟麥道夫公司相關機構的唯一一次會議。當時我們沒有進一步跟蹤這個機會,因為很大程度上,我們是無法通過跟他們協商拿到優惠條件的。但是經紀部門及資產管理部門之間的信息自由流動,以及因此造成的一些客戶能夠潛在地從另一些客戶身上漁利,這些情況都意味著我們不可能認真考慮這個機會。雖然投資者的投資是“被動”的,但是我們不會感到很舒適。
    這也許不是巧合,那份很長的麥道夫的受害者名單中並不包括任何大型華爾街公司。高盛、摩根士丹利、花旗、美林均不在列,無疑是因為即使是最粗略的盡職調查也會發現一些難以回答的問題。有人問華爾街的公司是否早知道麥道夫,並應該早些揭發他。就我而言,通過一次會議,我所了解的東西就足以得出一個結論:這項投資不會通過JP摩根詳細的盡職調查的第一階段。但我了解的東西不足以讓我很自信地下結論,這是一個欺詐計劃,我應該報告給美國證監會。與麥道夫騙局的一面之緣
    我有機會早在2003~2004年給麥道夫投資。FairfieldGreenwich現在已經是一家臭名昭著的對衝基金的基金,它當年引導大量資金投向麥道夫的龐氏騙局。我們跟該基金的代表會面,討論麥道夫和他的令人驚訝的穩定回報。我們在會議上試圖了解這一成功投資的原因究竟有哪些,Fairfield的營銷人員給我們描述了這樣的情形:麥道夫經營兩家企業,一家是經紀公司,負責為客戶執行交易,另一家是資金管理公司,經營對衝基金。經紀業務和資產管理業務的管理層是一套人馬,當時Fairfield營銷人員解釋說,這兩邊的生意有時可能會執行相同的交易。
    通常投資行業會有限制超前交易的規則以保護客戶,防止經紀人把自己的訂單放在客戶的前面。他的描述聽起來很奇怪,但這種會議並不是為了檢討經理是否完全符合相關法規。我們假定他的行為完全是合規的,因為在這樣的會議上質疑什麼行為有沒有潛在違法的可能並不恰當。我們談話的內容轉移到其他方面,會議平平淡淡地結束了。
    多年以後,當麥道夫丑聞曝光,眾多投資者所遭受的慘重損失已變得眾所周知之後,我回想起那次會議。雖然Fairfield的營銷人員並沒有提到超前交易,也並沒有提出有任何違法的行為,我突然明白了當時營銷人自己也認為超前交易正是使麥道夫的對衝基金取得穩定回報的原因。麥道夫的投資者,包括由Fairfield帶進去的那些,賺的是經紀業務客戶的錢。這種方案對於對衝基金投資者可能有更多的吸引力,因為他們是此類活動的被動受益者,能夠從違法的行為中獲利,但是不承擔任何責任。
    這是我們與Fairfield或者任何跟麥道夫公司相關機構的唯一一次會議。當時我們沒有進一步跟蹤這個機會,因為很大程度上,我們是無法通過跟他們協商拿到優惠條件的。但是經紀部門及資產管理部門之間的信息自由流動,以及因此造成的一些客戶能夠潛在地從另一些客戶身上漁利,這些情況都意味著我們不可能認真考慮這個機會。雖然投資者的投資是“被動”的,但是我們不會感到很舒適。
    這也許不是巧合,那份很長的麥道夫的受害者名單中並不包括任何大型華爾街公司。高盛、摩根士丹利、花旗、美林均不在列,無疑是因為即使是最粗略的盡職調查也會發現一些難以回答的問題。有人問華爾街的公司是否早知道麥道夫,並應該早些揭發他。就我而言,通過一次會議,我所了解的東西就足以得出一個結論:這項投資不會通過JP摩根詳細的盡職調查的第一階段。但我了解的東西不足以讓我很自信地下結論,這是一個欺詐計劃,我應該報告給美國證監會。
    當然,最後我們知道了麥道夫並沒有比他的經紀客戶超前交易,他隻是偽造交易,竊取客戶現金。雖然我們可能永遠不能知道,但我猜測FairfieldGreenwich相信他們告訴我們的話。他們自己當然也是受害者,通過他們對麥道夫的活動所做的簡單調查,得出了一個結論,那就是超前交易是麥道夫穩定獲利的源泉。如果是這樣,那麼對這個所謂“源泉”的堅信成了他們將客戶的7(Bray,2010年)投給麥道夫的基礎。雖然許多信任麥道夫的個人投資者並不知情,是悲慘的受害者,但這裡有一個甜蜜的諷刺:專業投資者願意因為可以不公平地從其他客戶那裡獲利而投資,最後也成了受害者。
    你為何要投資於對衝基金?
    很多投資者對他們的對衝基金投資都很滿意。對衝基金的個人客戶必須有足夠的財富,是“合格投資者”,要想調查他們不是很容易。非常有錢的人通常對其財務狀況秘而不宣。但一些機構客戶會公開他們的投資結果。大學捐贈基金,比如耶魯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的捐贈基金(Sorkin,2010年),以及公共養老金計劃,如美國加州公共雇員退休繫統,都公布了相對滿意的對衝基金投資結果。我也有一些非常“高淨值”的朋友,他們對自己的對衝基金投資也一直很滿意。但令人滿意的投資,就有另沒那麼美滿,因為總體結果不是很好。
    對衝基金自稱提供多樣化投資,的確如此。多數投資者會很樂意接受一個與他們目前的投資組合相關程度比較低的新投資,哪怕它的投資回報較低。當然,有一整套的學術理論,比如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可以幫你計算出那些不相關的投資究竟回報可以低到多少。這取決於新投資跟你已經有了的投資關聯性如何,當所有其他的投資都賠錢的時候,新的投資是不是也下跌?它們一起移動的可能性越小,新的投資就越有助於你的整體投資組合,那麼新投資的回報即便更低也值得投資。但在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的世界裡,無論什麼樣的投資回報必須至少跟投資國債一樣好。如果在長期來看投資的結果都不如國債,那麼在投資組合中加上它就沒有任何意義。
    另一方面,如果投資利潤並非投資於對衝基金的最主要的原因,那麼很難知道原因到底是什麼?當然,對衝基金的投資者被示以各種證據,說明利潤是投資的真正理由。很難想像經濟利益之外還能有什麼其他的投資目標。對衝基金並沒有其他任何有用的目的。保羅?都鐸?瓊斯設立的羅賓漢基金會為許多公益事業提供慷慨的慈善援助,雖然這對於該慈善組織的支持者來說是好事,但是,慈善事業是對衝基金的一種讓人喜悅的副產品,而不是它存在的理由。
    也許是因為對衝基金創造了這麼多的財富,確認客戶是否得到良好的回報這個問題並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長期年平均回報率很好(其中忽略了一個事實,即最好的年份是在行業很小時創造的),外加一批非常富有的從業人員,這該是加入對衝基金的一個強大理由?
    為什麼投資者與對衝基金的痴情讓他們收獲如此菲薄?投資結果一直如此扭曲,資本賺了很多錢,肥了行業中的幾乎每個人,唯獨不包括資本的提供者,這究竟是誰的錯?投資者該如何應對纔能給這種關繫帶來一些平衡?目前的問題有沒有解決辦法?抑或,對衝基金客戶將繼續用正反兩面完全一樣的硬幣來跟行業對賭?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