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投資大師肯·費雪說,投資中最重要的三個問題(透析投資大師肯·
    該商品所屬分類:投資理財 -> 投資理財
    【市場價】
    872-1264
    【優惠價】
    545-790
    【作者】  
    【所屬類別】 圖書  投資理財  證券/股票 
    【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 
    【ISBN】978751536135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純質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15361352
    作者:[美]

    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09月 

        
        
    "

    編輯推薦

    ★《紐約時報》暢銷書,作者利用投資中Z重要的三個問題,幫助投資者掌握戰勝市場的三個永恆秘訣。


     


    ★《投資大師肯·費雪說,投資中Z重要的三個問題》中引用行為金融學知識分析投資中的認知偏見,從如何構建投資組合、如何化投資、如何比較指數等方面,分析投資市場運行有關的現有知識。


     


    ★將投資與市場相結合,告訴投資者收益率曲線揭示出有關股票投資的相關信息。


     


    ★教會投資者獲取他人難以理解的信息和開發資本市場技術,以及如何選出隻漲不跌的股票?如何選股?何時賣出股票?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股票投資用書,作者是著名的投資大師“肯·費雪”,在股票投資領域頗有經驗。


        許多投資者將投資視為一門手藝或技能,認為通過良好的訓練、付出足夠的努力,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經驗之後便能成為優秀的投資者。在這本經典的投資暢銷書中,投資大師肯•費雪以自己近四十年的投資經驗,結合詳實的案例與數據、圖表分析,大膽地揭開投資的真相:有些時候經驗與技能無法幫你實現目標,破除一切關於投資的迷信,把握投資中*重要的三個問題,纔能在長期的投資中跑贏市場。


        作者認為投資者在面對市場變化的反應是滯漲的,本書圍繞肯•費雪經典的投資三問——1.我相信的哪些投資觀念實際是錯誤的?2.我能理解哪些別人不能理解的事?3.我的大腦在如何誤導我?


        本書為投資者提供了一套繫統全面的方法論,專業、具體而具有可操作性,能夠幫助投資者建立一個應對資本市場技巧的寶庫,在投資方面永遠勝人一籌。

    作者簡介
    肯·費雪(Kenh L.Fisher)
    肯·費雪是費雪投資公司的創立者、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個人資產超過3。獨創的“市銷率”已成為衡量股票業績的重要指標。
    1984年,肯•費雪開始為《福布斯》“投資組合專欄”寫作,如今,他已成為該雜志創刊一百多年來執筆時間長的專欄作家。2010年費雪被美國雜志《投資顧問》評選為30年內行業有影響力的30人之一。
    著有《投資大師肯·費雪說,投資中重要的三個問題》《超級強勢股》《暴利不會忘記,但你卻忘記了:費雪詳解300年投資史,教你尋找下一個暴富點》《費雪論創富》《榮光與原罪》等,全球暢銷數百萬冊。
    勞拉•霍夫曼斯(Lara Hoffmans)
    勞拉•霍夫曼斯與珍妮弗•周是費雪投資公司(Fisher Investments)資深內容編輯,MarketMinder.com網站總編輯,《福布斯》(Forbes.com)的定期撰稿人。
    珍妮弗·周(Jennifer Chou)

    肯·費雪(Kenh L.Fisher)


        肯·費雪是費雪投資公司的創立者、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個人資產超過3。獨創的“市銷率”已成為衡量股票業績的重要指標。


        1984年,肯•費雪開始為《福布斯》“投資組合專欄”寫作,如今,他已成為該雜志創刊一百多年來執筆時間長的專欄作家。2010年費雪被美國雜志《投資顧問》評選為30年內行業有影響力的30人之一。


        著有《投資大師肯·費雪說,投資中重要的三個問題》《超級強勢股》《暴利不會忘記,但你卻忘記了:費雪詳解300年投資史,教你尋找下一個暴富點》《費雪論創富》《榮光與原罪》等,全球暢銷數百萬冊。


    勞拉•霍夫曼斯(Lara Hoffmans)


       勞拉•霍夫曼斯與珍妮弗•周是費雪投資公司(Fisher Investments)資深內容編輯,MarketMinder.com網站總編輯,《福布斯》(Forbes.com)的定期撰稿人。


    珍妮弗·周(Jennifer Chou)


        畢業於加利福尼亞大學,獲得金融學士學位。 她曾是費雪投資公司全球資本市場和宏觀經濟學的研究分析師。

    目錄
    前言
    致謝
    章問題一 :我深信不疑的哪些理念實際上是錯誤的
    當你知道某種理念錯誤時,你就不會再相信它了
    運用問題一
    一些常見的錯誤理念
    讓我來證明你是對還是錯吧(或者證明你錯得離譜了)
    虛構的相關性
    為什麼高市盈率不能說明什麼
    若高市盈率沒有對股票收益率造成不利的影響,那麼它會對股票市盈率產生有利的影響嗎
    換個角度考慮問題
    祖輩如何考慮這個問題
    快速預覽問題三
    顛覆傳統觀念

    前言


    致謝


    章問題一 :我深信不疑的哪些理念實際上是錯誤的


        當你知道某種理念錯誤時,你就不會再相信它了


            運用問題一


            一些常見的錯誤理念


            讓我來證明你是對還是錯吧(或者證明你錯得離譜了)


        虛構的相關性


            為什麼高市盈率不能說明什麼


            若高市盈率沒有對股票收益率造成不利的影響,那麼它會對股票市盈率產生有利的影響嗎


        換個角度考慮問題


            祖輩如何考慮這個問題


            快速預覽問題三


            顛覆傳統觀念


            當你錯得離譜時


        神聖的信仰——聯邦財政赤字神話


            消滅“吸血動物”


            其他赤字是怎麼回事


            一切都是相對的


            質疑你知道的一切


    第二章問題二 :我能理解哪些其他人無法理解之事


        理解其他人無法理解之事


            刨根問底值得稱贊


        忽略灌木叢中的石塊


        警惕大眾新聞,避免盲目跟風


            投資專業人士——專業的信息打折人


            不要成為逆向投資者


            無處不在的規律


        有關收益率曲線的驚人真相


            有關利率的錯誤觀念


            放眼全球


        收益率曲線真相的啟示


            逆向考慮問題


            繼續轉變思路


        總統任期


            無人能預測騙子會做什麼


            不斷測試


    第三章問題三 :我的大腦究竟是如何誤導我的


        錯不在你,錯在大腦的進化


            行為金融學


            “巨大的羞辱者”


        解碼石器時代的思維——驕傲感與懊悔感


            瞧,我殺死了巨獸!我非常能干


            擲出長矛——過度自信的表現


            安然的悲劇


            瞧,我告訴過你了——確認偏見


            追蹤——模式的識別和重復


            後見之明偏見和秩序偏好


        偉大的“羞辱者”愛玩的把戲


        突破思維束縛


            轉變行為——積累懊悔感,避免驕傲感


            少即是多


            是天纔,還是健忘的幸運兒


            整體與部分之和哪個更重要


            是兔子還是大像,始終運用相對思維


    第四章資本市場技術


        創立和應用資本市場技術


            歷史就是個實驗室


            持久有效的纔是優秀的


            想辦法挖掘獲利空間


            股市不是圓頭錘,但它可以砸懵你


        準確地預測,但不要學專業人士


            為什麼要告訴你這些


        在全球尋找基準


            你的基準就是你漫長旅途的路線圖


            選擇任一指數,任何指數(但不要認為波動頻繁能帶來更高的收益)


            風險與收益的權衡


            全球性思維是更好的思維


            永遠不要以道瓊斯指數為基準


            僅含兩隻成分股的指數


            永遠不要追求收益化


            的風險


            擊敗市場很難,但並非不可能


    第五章當“那裡什麼都沒有”時


        約翰·霍普金斯和我的祖父及格特魯德的淵源


            從格特魯德·斯坦身上總結出的六條投資經驗


            從格特魯德·斯坦身上總結出的重要的經驗教訓


        石油與股票


            我們隻是不知道一些事實


            科羅拉多州和加拿大有共同點,但共同點不是英文名字中均有個“C”


            要相信這一事實 :股票和油價不相關


            是確認偏見在作祟


            小測試


            法國人能做的事情,我們能做得更好


        5月份賣出股票嗎


            自行檢驗一些錯誤的觀念


    第六章不,事實恰好相反


        當你錯得離譜時


            有時候欠債是好事


            一個社會承擔多少債務比較合適


            “適宜”的債務額


            出乎意料的結果


            更多的債務是壞……還是好


        債務的乘數效應和癮君子


        總得有人來還債嗎,非也


        將財政赤字轉換成其他赤字


            你願意生為哪國人


            可惡的重商主義者


        重返金本位


            黃金保值


            黃金、通貨膨脹和206年的長期債券


            通貨膨脹是什麼,不是什麼


    第七章令人喫驚的真相


        供需法則


            現金、股票還是二者相結合


            造成股價波動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影響股票需求的三個因素


            憂慮之牆


            供給如何發揮作用


            兼並狂潮


            利用好並購浪潮


            沒有哪種股票能永遠更勝一籌


       走弱或走強有什麼關繫嗎


            神話一 :財政赤字會貶值


            神話二 :彙率由貿易餘額、對外政策、國際受歡迎程度決定


            神話三疲弱不利於股市


            貨幣的價格也是由供求決定的


            真正推動貨幣需求的因素


    第八章“巨大的羞辱者”和落後的思維


        可預測的市場


            關注變化方向而非幅度


            當心股市大跌


            構建防御性的投資組合


            市場中立


        剖析股市泡沫


            泡沫問題——永遠是一種“新範式”


        幾個基本的熊市規律


            絕不乏味


            偽裝成熊市的牛市


            偽裝成牛市的熊市


            太早進場


            運行強度指數


            沒有離場


            70/30規律


        什麼導致了熊市


            本·拉登、卡特裡娜颶風會導致熊市嗎


            如果恐怖分子摧毀了一座美國大城市怎麼辦


            還記得我祖父費雪嗎


    第九章制定投資策略


        堅持自己的策略不動搖


            增長或收入亦或二者兼得


        四個重要的規則


            規則一 :選擇適宜的基準


            規則二 :分析基準的組成,判斷預期的風險和回報


            規則三 :以不相關或負相關的證券降低獲得預期收益的風險


            規則四 :始終銘記,你可能犯錯,因此不要違背前三條規則


        如何選出隻漲不跌的股票


            如何選股


        你到底何時賣出股票


            鎖定收益


            何時賣出股票


    結 論時候說再見了


        變革主義


    附錄A因果關繫和相關繫數


    附錄B無參考價值的新聞


    附錄C大傻瓜


    附錄D我討厭基金


    附錄E年化平均值


    附錄F《奧茲國歷險記》(The Wizard of Oz)和一盎司黃金


    附錄G1980年再審視


    附錄H流行但有缺陷的方法


    附錄I有保護的看漲期權,保護了什麼

    前言
    前 言
    我有什麼資格告訴你一些重要的事情
    我是誰?我有什麼資格告訴你任何事情呢?更不必說重要的事情了,或者我怎麼敢說重要的問題就三個,而我又恰好知道它們是什麼呢?為什麼你要閱讀我寫的內容?要聽我的話呢?
    2011年修訂本書第二版時,我已經在投資行業打拼了近40年。我創立了世界上規模的獨立全權委托資金管理機構並擔任其首席執行官,為全球數以萬計的高淨值個人和機構服務,包括大公司、公共養老金計劃、慈善基金和基金會。我為《福布斯》(Forbes)的“投資組合策略”專欄寫作已長達27年,是該雜志歷史上撰稿時間第四長的人。我還定期為英國和德國的財經刊物撰寫專欄。截至目前,我已出版了8部著作,其中有5部(包括本書)暢銷全國。雖無心插柳,但我還是幸運地名列《福布斯》美國400富豪榜。
    就人的一生或某段職業生涯而言,這都是無上的榮耀,但我想告訴你的是,我從多年的職業生涯中積累的主要經驗是 :對投資重要的隻有三個問題,自我動筆寫這本書以來,我的看法從未變過。

    前 言


    我有什麼資格告訴你一些重要的事情


        我是誰?我有什麼資格告訴你任何事情呢?更不必說重要的事情了,或者我怎麼敢說重要的問題就三個,而我又恰好知道它們是什麼呢?為什麼你要閱讀我寫的內容?要聽我的話呢?


        2011年修訂本書第二版時,我已經在投資行業打拼了近40年。我創立了世界上規模的獨立全權委托資金管理機構並擔任其首席執行官,為全球數以萬計的高淨值個人和機構服務,包括大公司、公共養老金計劃、慈善基金和基金會。我為《福布斯》(Forbes)的“投資組合策略”專欄寫作已長達27年,是該雜志歷史上撰稿時間第四長的人。我還定期為英國和德國的財經刊物撰寫專欄。截至目前,我已出版了8部著作,其中有5部(包括本書)暢銷全國。雖無心插柳,但我還是幸運地名列《福布斯》美國400富豪榜。


        就人的一生或某段職業生涯而言,這都是無上的榮耀,但我想告訴你的是,我從多年的職業生涯中積累的主要經驗是 :對投資重要的隻有三個問題,自我動筆寫這本書以來,我的看法從未變過。


        實際上,隻有一個問題重要,或者至少有一個問題真正重要,但我不知道如何以簡單實用的方式表達這一問題,因此纔將其一分為三。


        那麼,真正重要的問題是什麼呢?金融學理論已經講得很清楚了,那就是 :通過某種方式,知道獨家信息,這是投資合理的依據。因此,這重要的問題就是 :


    你掌握哪些獨家信息


        大多數人掌握的信息都是眾所周知的,大多數人不認為他們應該掌握獨家信息,為什麼會這樣,我們之後會解釋。但是,你必須掌握獨家信息這種觀點並不新穎。上過大學基礎投資課的人都學過這一點,隻不過大多數人忘了而已。


        不回答這個問題(你掌握哪些獨家信息?)就想獲得好的投資結果或跑贏大盤是徒勞的。換種方法解釋就是,市場能夠合理地對當前已知的信息定價。這一觀點並無什麼新意,它早已是基礎的金融學理論之一了,而且在過去幾十年裡得到了反復的驗證。如果你根據人人掌握(或有權訪問)的信息做出市場決策,那麼你肯定會以失敗收場,因為你隻是接受了市場自己提供的信息,並沒有做出自己的判斷。如果你根據報紙上看到的或與朋友、 同事聊天的內容猜測大盤的走向或者領先、落後的板塊或個股,那麼,無論你有多聰明、多訓練有素,你都不一定能得到好結果。你可能因好運而猜對,但更可能因運氣不佳而猜錯,結果可能比根本不做猜測糟糕得多。


        我知道你不喜歡聽我說這些,但我之前已經說過,我不知道怎樣纔能以對你有利的方式解釋這個問題。我能做的就是向你展示如何掌握獨家信息。


    為完美的真理投上一票


        為什麼掌握獨家信息如此重要?金融市場是眾所周知的信息的“商店”,通常情況下,在我們掌握信息之前,它們的價值就已經被反映在當天的價格中了。我們換一種方式來理解這個問題,即把股市與信息不打折的政治選舉進行對比。


        為預測全國大選的直接結果,專業的民意調查機構會建立一個能代表美國選民的樣本,樣本容量約為1000人,樣本的預測值與實際的結果之間僅相差幾個百分點。這套技術已經相當成熟,並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估計你也已經對它習以為常了。選舉前一晚舉行民意調查時,我們知道其結果與實際的終結果之間的差別在3—5個百分點內,這是因為民意調查選中的參與者很有代表性。


        設想某個人能對世界上所有的投資者建立類似的樣本,這一樣本將包括適當比例的所有投資類型,比如,機構和散戶、成長型和價值型、大市值和小市值、國外和國內等。假設民意調查機構得到的調查結果是股市下個月將大漲,那麼股市真的會大漲嗎?不會,因為當每個人都認為股市下個月將上漲時,隻有傻瓜纔會等到下個月纔買入,這樣,下個月就不會有後續的購買力推動市場走高了,因此股市可能會下跌或者保持平穩,但不會大漲。這個例子很簡單,但它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 :市場已經將廣為人知的信息消化了,因此,人們預測的結果不會發生。盡管投資者都熱衷於搜集信息,但他們所獲得的信息都已經體現在股價中了。


        相反,推動市場變化的往往是出人意料的因素,很少有人能提前預知接下來會發生什麼。與人們的預期一致的信息不會推動股市出現大變化,因為投資者已經根據這些信息下注了。換句話說,你可能比另一位投資者更聰明、更睿智或更訓練有素,但金融學理論認為,僅有這些還不夠。當你掌握的信息與他人一樣時,想靠聰明或訓練有素擊敗他人的想法是愚蠢的。本書旨在展示如何掌握獨家信息。


    以獨家信息進行投資


        投資很難,但也是許多人畢生的追求。隻知道對投資重要的問題還不夠,還必須知道問題的真正含義是什麼以及如何利用它們,之後必須反復實踐它們!運用這三個問題與運用一門手藝或者簡單的“致富三步走”策略不同, 它們也不是擊敗市場的 “必要事項清單”。 如果真有這類清單的話,我就不會寫這本書,你也不會讀它了。我會把它寫在《福布斯》的專欄中,你可以從中搜集你需要的信息,借鋻它們,然後賺得盆滿缽滿。但本書不是教你如何輕松賺錢的,而是教你如何以獨家信息進行投資的。


        學會了如何利用這三個問題,你就能做出更明智的投資決策,這樣,與其他投資者相比,你就具備了一大優勢。


        想一想其他投資者吧!


    投資不是一門手藝


        有些投資者堪稱白痴,你不怕與他們競爭,但如何與那些經過嚴格訓練、做事認真、聰明絕頂且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士競爭呢?根據我的觀察,即使是專業人士,他們的長期投資業績也不見得比普通的業餘投資者好多少。為什麼會這樣?因為盡管很多人都被告知過,要投資必須掌握獨家信息,但他們忘記了或者忽略了這一點。


        在一般投資者看來,投資就如同做木工活或治病行醫,是一門手藝,這樣的認知前提是錯誤的。他們不會把投資視為科學的探索活動,這正是我要向你強調的一個觀點。我們先來看看他們如何看待投資。可能他們有一些青睞的信息源,比如,有線電視新聞、博客或來自投資大師的新聞通訊,他們可能會利用軟件跟蹤價格模式,可能有遵循的投資原則,比如,動量投資、逢低買入、有利空消息時買入。他們尋找買入或賣出的線索或信號,他們可能等標準普爾500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達到一定水平後買入或賣出,或者驚慌失措。他們關注著90日均線、監測著VIX(標準普爾500波動指數)或者其他預測大盤走勢的指數(順便提一下,從統計學意義上看,VIX是一個毫無意義的預測指數,但很多人每天都在使用它,往往得不償失)。他們認為,投資類似於手工藝技能,可以通過勤奮和努力習得。他們認為,那些掌握了技能的人必定是出類撥萃的投資者。


        投資者會把自己分門別類,並發展相應的技能,例如,價值型投資者掌握的技能與成長型投資者相比略有不同。熱衷於大市值股和小市值股的投資者、熱衷於國內股和國外股的投資者也是如此。類似這一點在木工中表現得尤其明顯,任何人都可以學習基本的木工手藝,盡管一些人更有天賦。如果你足夠聰明,行醫也是如此。這也適用於大多數以技藝為基礎的運動,同樣,一些人對某些運動更有天賦。會計、牙醫、律師、工程師等,都是可學習的技藝, 盡管不同的人需要投入的時間和體力或精力有所不同。


        我們知道,學習一門手藝相對比較容易,無數的人在經過充分的訓練和學徒期(掌握技藝必須的)後,學習效果都很明顯。經過培訓的會計師能做審計工作就是範例。但股市中很少有人能跑贏大盤,無論是業餘的還是專業的,能跑贏大盤的人鳳毛麟角!因此,隻靠學習手藝是不夠的,精湛的手藝不足以擊敗市場。


        金融學理論認為,不掌握獨家信息,手藝幫不了你,這可能是業餘投資者無法跑贏大盤的原因,但專業人士呢?專業人士至少要擁有執業資格證書纔能向客戶提供建議。投資理財專業的大學生和博士在讀生花費了數年時間研究市場,他們學會了如何分析企業資產負債表,學會了計算風險和預期收益,還學會了運用廣為人知的分析工具如夏普比率、 R2 (擬合優度繫數)和CAPM(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等,但他們跑贏大盤的概率並不比沒有博士學位的人高。


        一些有志成為專業投資者的年輕人很明智,他們在多年的理論學習之後,會投身到其他功成名就的投資大師門下做學徒。在這些大師的指導下,他們通常會學會一門手藝,就如同多年前鐵匠收的學徒一樣。一些人成長為通纔,而另一些人成長為鑄劍和制矛的專纔,還有一些人專門鑄造齒輪和犁頭。 今天, 投資者的風格多種多樣,這都是他們從師傅那裡傳承而來的。世界上有很多學歷高、證書多、做過學徒的專業投資者,但他們中大多數人的業績仍然落後於市場。


        他們會從簡單的地方入手給個人提供投資建議,就如同我幾十年前所做的那樣。他們是你的股票經紀人、理財規劃師、保險和年金銷售人員。一些人會給出自己的預測和投資建議,但那些為大牌公司工作的人通常以公司的預測為準。從公司角度看,這無可厚非,因為這是它們控制大量員工的方式。大公司會聘用教育背景卓越、受訓經歷豐富的員工,這些員工看起來或聽起來堪當首席經濟學家或首席市場策略師的大任,他們的主要責任是做預測。行業分析師會根據自身的經驗和專業領域做出預測。這些著名公司的客戶,無論是私人還是機構,不僅從經紀人的教育和經驗背景中獲益,而且有需要時還能從具有全局觀、學識淵博的大佬們那裡獲得真知灼見。


        那麼,為什麼知識淵博、專業精通、實戰經驗豐富的眾多專業投資者仍然跑不贏大盤呢?他們都是聰明人,而且他們中的很多人都絕頂聰明,肯定比我要聰明。你可能也非常聰明,對嗎?你可能比我聰明,但作為一名投資者,聰明不能保證你的業績比我更出色,聰明和接受過充分的訓練是好事,有博士學位也是好事,但有這些還不夠,而且這都不是必要的。你必須掌握並利用獨家信息,纔能比那些更聰明的人做得更好。


    因為,投資不是一門手藝


        提高勝算的訣竅不在於錘煉技藝,而在於掌握獨家信息。


        開展更多的學術研究於事無補,學富五車的金融學博士知道,市場是非常有效的(盡管他們就多有效存在分歧)。通過一繫列考試或者獲得CFA或CIMA證書也說明不了什麼,它們涉及的信息是其他數百萬人都知道的,也是經媒體提煉後不斷被提及的。訂閱更多的雜志或者像專家那樣冥思苦想也無濟於事,他們討論的都是已知信息,這些信息都已經被市場消化了。如果他們通過媒體告訴了你新信息,那麼其他人很快就會知道這些信息,這些信息也會立刻被市場消化,這些信息就不值錢了(後面將介紹如何衡量異常信息)。


        你可以研究技術投資,可以購買分析價格走勢的軟件,但這些做法收效甚微。你可以研究基本面,可以在市盈率達到一定水平時買入或賣出,但這樣做效果也不大。你可以雇用頭銜眾多的人為你操作,但如果你把投資視為手藝活的話,你不會在長期跑贏市場。


        當然,這麼說也未必正確。若足夠多的人嘗試了這些做法,總會有那麼幾個人憑運氣實現了目標,這就像有很多人排隊擲硬幣,有人會連續50次擲出頭像朝上的結果一樣,但這隻是運氣好的結果,你未必有這麼好的運氣,運氣不是你投資或戰勝市場的基礎,你不能靠運氣投資。


        若投資是一門手藝,那麼某種類型的手藝(或者是某些手藝的綜合)總會展現出優勢,總會有人找出戰勝市場的正確組合,無論有多復雜,總有人能破解其中的奧妙!


        如果從長期看,投資是一門手藝,那麼必定會有特定手藝的追隨者,與運用其他方法的投資者相比,他們的長期業績必定優異,但事實並非如此 ;若投資是一門手藝,那麼過去幾十年裡就不會出現成千上萬冊描述內容互相矛盾的技藝的圖書了,在這些書籍裡,大師、專家和資深人士在兜售相互衝突的策略 ;若投資是一門手藝,就不應該出現多種不同的策略,策略應具有可重復性和一致性。如果投資與木工、磚瓦工或配藥一樣是可學習的,其他人可以教你,你能有效地掌握相關技能,那麼市場上就不應該有如此多的投資失敗案例,你也不會花錢買這本書閱讀了,因為我寫的任何內容都會是老生常談。


    學習拉丁文的經歷促使我開始像科學家一樣思考


        在我孩提時代,想成為科學家的人需要學習拉丁語或希臘語。總體來看,我算得上一名好學生,我學習拉丁語不是因為我想成為一名科學家,而是因為我不清楚其他選擇,如西班牙語或法語的好處。因為周圍沒有人說拉丁語,所以除了富含人生哲理的小故事外,我把學過的其他拉丁語內容幾乎忘了個一干二淨。比如,愷撒大帝總是身先士卒,而不是像大多數將軍一樣跟在隊伍後面,這可能是與領導力有關的重要的例子。我在於2008年出版的《費雪論創富》(The Ten Roads to Riches)一書中詳述過這個例子。


        我從中學到的另一點是 :“科學”(science)一詞源於拉丁語“scio”,是去了解、理解、掌握如何去做的意思。所有科學家都會告訴你,科學不是一門手藝,相反,它是永無止境的探索過程。科學家不會在某天早晨醒來就創造出一個方程式來表示萬有引力。相反,牛頓首先提出了一個簡單的問題,即“是什麼力量讓一切物體下落呢”。伽利略不是因為贊同亞裡


    士多德的觀點而被逐出教會,他隻是問道 :“若星體的運轉方式與人們設想的不一樣會如何?”這一想法是不是很瘋狂?


        如果我們能面見那些青史留名的科學家,我們大多數人會認為他們是怪人。我的朋友史蒂夫·西列特(Steven Sillett)是當今首屈一指的研究紅杉樹的科學家,他改變了科學家研究紅杉樹的方法。他把帶有釣魚線的箭頭射向了350英尺高的紅杉樹的頂部, 然後在自己身上綁上結實的繩子,爬到樹頂,在那裡,他發現了無人知曉的生命形態和結構。把自己懸掛在離地350英尺高的繩子上是瘋狂之舉,這毫無疑問,但他提出了這些問題 :若把樹砍斷,樹頂上的生物不存在了怎麼辦?如果樹頂上存在生物,那麼這些生物與樹之間存在什麼關聯?在此過程中,他發現了其他人未曾探知的秘密。


        我為什麼要說這些呢?大部分投資知識有待科學的探索和發現,它們不在書本裡,也不是有限的。我們還不太了解股市的運行機制,盡管與50年前相比,我們進步很大,但與今後10年、 30年和50年能夠了解的相比,我們現在所知甚少。與許多專家和專業人士的看法相反,我認為,對資本市場的研究既是一門手藝,也是一門科學,其理論和方法在不斷演變、增加和調整。我們正處於探索和發現旅程的開端,而不是結尾,從科學角度來看,我們正處於萌芽期。


        科學探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會,我們可以通過不斷的學習了解市場的運行機制,這是我們之前不敢想像的。更重要的是,任何人都能學到現在不為人知但未來幾十年內可能成為常識的知識。提供資本市場運行機制的知識是每個人的責任,無論你是否認同這一點,你都是其中的一分子。當你認同這一點時,你可能獲知連金融學教授都不知道的信息。你不必是金融學教授,也不必擁有任何金融背景就能做到這一點。要掌握獨家信息,你隻需要像科學家一樣思考、保持好奇心和開放的心態即可。


        對待投資不應該墨守成規,而是要保持開放、好奇的心態。要像一位優秀的科學家一樣提出問題,問題能夠幫助你確定可驗證的假設。在科學探索的過程中,如果你沒有找到問題的答案,那麼你好不要輕舉妄動,而應順勢而為。但提出問題本身並不能助你擊敗市場。你提出的問題必須是正確的,應當能引導你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


        那麼,哪些問題正確呢?


    重要的三個問題


        首先,我們需要利用一個問題確認我們哪裡有錯 ;接下來,我們需要利用一個問題確認未知的領域 ;後,當我們看不到問題時,我們需要利用一個問題感知現實。


        我們利用問題一確認那些實際上錯誤但我們信以為真的理念。問題一是 :我深信不疑的哪些理念實際上是錯誤的?注意你深信不疑的可能也是大多數人深信不疑的。我們將在章詳述這個問題。當你我都認為某些事情是真的時,其他大多數人可能也這樣認為。若其他大多數人都這樣認為,那麼我們可以預測他們將如何下注,此時我們可反其道而行之,因為市場已經將他們掌握的信息和他們所持的錯誤理念消化了。


        假設你認為X因素導致了結果Y,可能其他大多數人也這樣認為,而且我們能夠驗證這一點。然後,當你看到X發生時,你知道人們會認為接下來Y會發生。但假如你能證明,實際上X不會導致Y發生,那麼當別人賭Y發生的時候,你可以賭Y不發生。你可以逆流而動,因為你掌握了獨家信息。我會告訴你如何做到這一點。


        第二個問題是 :我能理解哪些其他人無法理解之事?對於這個問題,我們需要進行一番探索,需要思考大多數人根本不會考慮的事情。從本質上說,這是在打破思維定勢,這正是愛迪生和愛因斯坦這些科學家如此成功但看起來卻又如此怪異的原因。他們可以思考常人無法想像的事情,想一想他們的行為是多麼不可思議,堪稱異端!做到這一點要比大多數人想像的容易得多,而且可通過訓練提高相關技能。我將在第二章介紹具體的操作方法。憑直覺可知,當無人知曉導致特定結果(我們稱結果Q)的原因而我們能證明因素Z導致了Q時,那麼,每次當我們看到Z發生時,我們就會賭Q將發生,因為我們手握獨家信息。


        後是第三個問題,即我的大腦究竟是如何誤導我,使我遭受意外的打擊的?換一種方式提問就是 :我的大腦無法使我明晰考慮市場,我如何纔能突破大腦的約束?這是行為心理學領域的問題。通過這個問題你能認識到,你的大腦是如何運轉的——它對市場機制的哪些方面有很好的理解,對哪些方面的理解很差勁,以至於你必須做出調整。


        很少有投資者花時間了解自己的大腦如何運轉,大多數人關注的是技藝,而非自身固有的缺陷(注意,手藝人根本不會想到這一點)。你可以弄清楚你的大腦是如何傷害你的,你會掌握獨一無二的信息,你的大腦既與他人的大腦有相似之處,同時又有自己的特色。第三章將以簡單實用的例子闡述這一主題。


        在之後的章節裡,我們將探討如何在實踐中運用這三個問題。我們將闡述如何利用這三個問題來思考整個股市和個股。我們也會把它們應用於利率和貨幣市場。過去多年裡,我們運用這三個問題考察了很多方面,我們也討論了一些之前存疑但很有可能實現突破的領域,你可能會在未來幾年內解決這些問題。當然,我們不可能覆蓋方方面面,也沒有必要這樣做。


        我會陳述很多你之前不曾聽過或認為完全是錯誤的、瘋狂的觀點,這些觀點是我運用前述的這三個問題得出的,我會一一對它們做出解釋。你可以不贊同我的看法,這沒關繫。但是,如果你學會了運用這三個問題探討任何領域,包括我探索過的這些領域,而且你時間充裕,那麼你可以自行探索並得出不同的結論。任何時候都可以!你可以運用這三個問題向我展示我的錯誤之處,我會非常高興,你可以隨時給我來信,用這三個問題證明我哪裡有錯。


        我們不知道的事情太多了,你不必知曉一切,你隻需要掌握獨家信息。學會了運用這三個問題,你餘生都能掌握獨家信息。


        閱讀第二版時請注意 :我已盡可能地更新了圖表和數據,隻留下了幾張原有的圖表,因為它們很好地例證了我的要點。我還替換了一些圖表,因為我找到了更好的例證。我還在一些地方增加了評論和新圖表。


    還是那句老話,“若時間充裕的話,我會寫得更簡短些”。事後來看,有許多地方可以寫得更具可讀性(實用)一些,不用去掉任何概念,隻需簡化評論即可。或許,在2006年比較重要的一些例子和軼事,現在已經不那麼重要了。


        重讀本書時令我驚訝的是,三個問題的基本框架沒有發生多大的改變,也就是說,基本的思想沒變。隨著時光的流逝,你學到的知識和獲得的數據將不斷增加,曾經用過的方法會失效,而曾經無效的方法會變得愈加重要。世界瞬息萬變,但科學探索的方法和基本過程不會改變。這就是這三個問題至今仍然非常重要的原因。


    Ken Fisher


    Woodside, California


    肯·費雪


    加利福尼亞,伍德賽德

    媒體評論

    投資者會發現這本令人大開眼界的、精彩的、獲得資本收益的寶藏。


    ——史提夫·福布斯(美國福布斯集團的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以及福布斯雜志的總編輯)


     


    對待投資不應該默守成規,而是要保持開放、好奇的心態。要像一位優秀的科學家一樣提出問題,問題必須正確且能夠幫助你確定可驗證的假設。雖然提出問題本身並不能助你擊敗市場,但能夠引導你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


    ——肯·費雪

    在線試讀
    四個重要的規則
    你的投資目標是化終價值、獲得現金流還是二者的結合?你又如何實現這些目標呢?
    如果你想做出更多正確的決策,你一開始要怎麼做呢?正如你不需要高學歷、不需要當學徒就能學會如何運用三個問題一樣,制定策略也非常簡單,你隻需要遵循以下四條規則就可以了。我們公司管理資金時也遵循這些規則。
    規則一 :選擇適宜的基準 ;
    規則二 :分析基準的組成,判斷預期的風險和回報 ;
    規則三 :以不相關或負相關的證券降低獲得預期收益的風險 ;
    規則四 :始終銘記,你可能犯錯,因此不要違背前三條規則。
    我們逐一討論這些規則。
    ■ 規則一 :選擇適宜的基準
    你很清楚, 基準對成功的投資至關重要, 你知道基準應該是什麼樣的(建構合理)、不應該是什麼樣的(價格加權的指數,如道瓊斯指數)。同樣重要的是,你選擇的基準要適合你。基準決定了你可能經歷的波動性、你的收益預期,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你的投資組合。它就是你投資的路線圖,你的標尺。你不應該在短期內改變它,除非發生了一些重大事件,改變了你投資的初衷。某些因素會嚴重影響你的投資期限,比如,你的配偶去世,這可能縮短你預期的投資期限或者你與年輕的配偶再婚,這可能延長你的投資期限。或者某些因素會嚴重影響你的投資目標,比如,出現了影響你未來所需的現金流的變化。因此,選擇適宜的基準對你而言至關重要。
    你的基準可以全部是股票(如我們討論的),也可以全部是固定收入或者二者的結合。選擇基準要看四個因素,它們決定了你是需要全股基準,還是全固定收入基準,亦或是二者相結合的基準。不必考慮毫無意義的“風險容忍度”調查結果。選擇適合你的基準時要考慮的四個因素是 :(1)你的投資期限 ; (2)你需要多少現金流以及何時需要 ; (3)你的收益預期 ;(4)其他適用於你投資組合的特定需求。例如,如果你是大公司X的一名高管,你就不能持有本公司的股票。或者你不想持有所謂的“罪惡股票”(煙草、賭博等行業的股票,由個人喜好決定),或者你有奇特但很強烈的觀點,比如,你討厭法國人或者你不想持有生產豆腐(或其他產品)的公司的股票。
    風險容忍度的荒謬之處

    四個重要的規則


        你的投資目標是化終價值、獲得現金流還是二者的結合?你又如何實現這些目標呢?


        如果你想做出更多正確的決策,你一開始要怎麼做呢?正如你不需要高學歷、不需要當學徒就能學會如何運用三個問題一樣,制定策略也非常簡單,你隻需要遵循以下四條規則就可以了。我們公司管理資金時也遵循這些規則。


        規則一 :選擇適宜的基準 ;


        規則二 :分析基準的組成,判斷預期的風險和回報 ;


        規則三 :以不相關或負相關的證券降低獲得預期收益的風險 ;


        規則四 :始終銘記,你可能犯錯,因此不要違背前三條規則。


        我們逐一討論這些規則。


    ■ 規則一 :選擇適宜的基準


        你很清楚, 基準對成功的投資至關重要, 你知道基準應該是什麼樣的(建構合理)、不應該是什麼樣的(價格加權的指數,如道瓊斯指數)。同樣重要的是,你選擇的基準要適合你。基準決定了你可能經歷的波動性、你的收益預期,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你的投資組合。它就是你投資的路線圖,你的標尺。你不應該在短期內改變它,除非發生了一些重大事件,改變了你投資的初衷。某些因素會嚴重影響你的投資期限,比如,你的配偶去世,這可能縮短你預期的投資期限或者你與年輕的配偶再婚,這可能延長你的投資期限。或者某些因素會嚴重影響你的投資目標,比如,出現了影響你未來所需的現金流的變化。因此,選擇適宜的基準對你而言至關重要。


        你的基準可以全部是股票(如我們討論的),也可以全部是固定收入或者二者的結合。選擇基準要看四個因素,它們決定了你是需要全股基準,還是全固定收入基準,亦或是二者相結合的基準。不必考慮毫無意義的“風險容忍度”調查結果。選擇適合你的基準時要考慮的四個因素是 :(1)你的投資期限 ; (2)你需要多少現金流以及何時需要 ; (3)你的收益預期 ;(4)其他適用於你投資組合的特定需求。例如,如果你是大公司X的一名高管,你就不能持有本公司的股票。或者你不想持有所謂的“罪惡股票”(煙草、賭博等行業的股票,由個人喜好決定),或者你有奇特但很強烈的觀點,比如,你討厭法國人或者你不想持有生產豆腐(或其他產品)的公司的股票。


    風險容忍度的荒謬之處


        自我6年前次撰寫本書以來,有幾個人批評了我提出的“把荒謬的風險容忍度拋到窗外”這一觀點。他們隻著眼於這句話的表面意思(也就是說,他們沒有聯繫上下文理解它),他們認為我貶低風險容忍度的重要性。他們想錯了。風險容忍度確實重要,非常重要!事實上,本章(以及整本書) 基本上都在討論風險容忍度和如何在承擔適當風險的前提下,增加實現投資者目標的可能性。


        我當時認為(現在仍然這樣認為),通過調查問卷判斷投資者的風險容忍度的做法是“荒謬”的,要了解投資者為實現長期目標需要承擔多少風險,就需要深入了解投資者的投資期限、目標、現金流需求和其他可能影響他們投資組合策略的獨特因素。這意味著要開展深入的調查,定期審視投資者的投資期限、目標、需求等,隻有這樣纔能為他們制定有效的投資策略。


        在我看來,通過簡單的問卷調查方式不能確定投資者的風險容忍度,也無法為他們制定適宜的投資策略。


    個決定因素 :投資期限


        你的投資期限可能是你的一生,也可能更長。除非你討厭你的配偶,否則你也應該為他或她的一生考慮,這可能延長你的投資期限。如果你愛你的孩子,想為他們留下點東西,這也會延長你的投資期限。簡言之,你的投資期限就是你希望自己的資產能持續存在的時間。你的投資期限肯定不是距離你退休或計劃分配財產的時間。很多投資者對投資期限的看法都是錯誤的,他們沒有運用問題一和問題二思考它。


    千篇一律的投資期限


        在我看來,金融服務業的一些宣傳助長了人們對投資期限的誤解。你可能聽過這種說法 :“用100 (或120)減去你的年齡,就是你應該投資股票的年限。”這種說法的假設前提是,年齡是重要的因素,但實際上,還有其他許多因素需要考慮。我在2010年出版的《揭穿投資神話》一書的第四章詳細討論了投資期限問題。


        你經常會聽到有人說 :“我馬上就要退休了,我必須得保守些,不能再冒險了。”但假設你是一名65歲的男性,你的妻子現在60歲,而且她可能活到90歲(很有可能實現),那麼你的投資期限可能是30年,幾乎是你的妻子預期壽命的1/3!如果你將大量的資金抽離股票,那麼從歷史數據來看,你的妻子可能無法安度晚年。如果你真的很討厭她,想讓她老無所依,那麼這不失為一個好主意。 不過,我猜測,這不是大多數人閱讀本書的目的。


        也許你已經想好了從何時起依靠資產收入生活,但你的資產收入必須足以維持你和家人未來的生活,否則你或者你所愛的人將會受苦。未來的這段時間就是你的投資期限。


        你可能出於某種原因縮短了投資期限,比如,現年32歲的人可能需要在未來3年內攢錢購買首套房。但大多數情況下,投資者將投資期限預估得過短了。由於我的祖父母都很高壽(90多歲),我設定的投資期限比較長。人在年老時需要更多的錢,因為任何形式的醫療保險都無法滿足老年人的需求。


    股票還是債券?896%的問題


        如果你的投資期限超過了20年,而且你正在閱讀本書,那麼,全股票型基準可能適合你,但這也不是的,因為你還要考慮現金流需求和其他因素。不過,從長期來看,股票是表現好的流動性資產,股票收益率高於債券的可能性很大。自1926年至2010年底,共有66個20年滾動期,在64個滾動期中,股票的表現大幅優於債券a,時間占比高達97%。超過20年的股票投資的平均收益率為896%,而債券的平均收益率為245%。在兩個債券表現優於股票的20年投資期限中,債券的平均收益率為262%,股票的平均收益率為243%,二者之比為1.1∶1,差別不大,而且股票收益率仍為正。從歷史上看,投資股票能獲得更高的收益。


        從更長的時期來看,兩者根本沒有可比性。比如,按30年滾動期計算,股票的平均收益率為2473%, 債券的為532%, 二者之比為4.6∶1,差別巨大。在此期間,債券的收益率從未高過股票。


        你可能會覺得我在為投資股票敲邊鼓。我是股票的死忠粉,因為股票的長期收益優越(也因為許多其他的原因),我相信人們經常低估他們基準中的股票比例。然而,有時候股票的表現會比較糟糕,比如,在熊市中,此時,通過持有現金的方式避免收益率下降是一個好方法,但這不是一種策略。


    第二個決定因素 :現金流


        確定投資期限後,接下來要考慮現金流需要,這並不是說“如果你需要3%的現金流,你就應該在基準中設定X%的固定收入 ;如果你需要4%的現金流,你就應該設定Y%的固定收入”,沒那麼簡單。你必須考慮其他目標和資產長期保值的可能性,權衡各種因素。


        換句話說,投資期限相同、投資組合規模相似、現金流占投資組合的比例相同的兩對夫婦,僅因為他們的長期目標不同,他們的基準就可能非常不同。


        對於需要4%現金流的夫婦,如果他們同樣(或者更多)關注投資組合的增長,那麼100%的股權基準就是適宜的。


        另一對夫婦可能更關心現金流,他們不想給子孫留下任何遺產,那麼他們的投資組合隻需要提供足夠的現金流即可。對他們來說,提高固定收入在基準中的比例是適宜的。


        然而,即使是混合型基準,比如, 60%的股票和40%的固定收益或者70%的股票和30%的固定收益,有時候為了臨時采取防御措施,你也可能把現金的比例提高至100%。不要誤以為混合的基準是安全的。你的基準是你的路線圖,但你不一定自始至終都要保持各類資產的比例不變。在大熊市中,固守初的比例會讓你蒙受損失,必要時你得靈活變通。


    內生股息


        投資者在退休或臨近退休時,內心會比較恐慌,他們認為,為了獲得債券利息和股息,他們應該把所有辛辛苦苦攢下的錢都投入債券和高股息股票。他們認為,如果他們能從中獲得體面的收入,他們就可以不必再管理投資組合, 靠這些收入安度晚年了。如前所述,他們混淆了收入和現金流。


        可運用問題一揭穿這個神話(這的確是個神話)。包含大量債券和高股息股票的投資組合能為退休後的生活提供足夠的收入嗎?可能吧!也許你的資產是100,每年你隻想獲得的收入。也許你不需要以資產增值的方式抵御通貨膨脹風險,也許你不在乎資產因再投資風險或者高股息股票的價格跳水而縮減。


        但大多數人可能無法忍受他們的資產在整個退休期間不增長或者大幅縮水。如果你在2002年時能購買收益率為6%的債券,但到了2011年時隻能購買風險不高、收益率僅為1.5%的債券時,你會怎麼辦?當以前炙手可熱的派發8%股息的股票貶值了40%時,你會怎麼辦?這家公司肯定會削減股息,這是理所當然的做法。然後,這隻股票的市值降低,你從中得到的收益也會降低。如果出現了通貨膨脹呢?


        投資債券和股票並不一定能保證你獲得穩定的收入,那你如何獲得現金呢?如果你選擇了全股基準,當你需要現金流時,你不會出售股票套現對嗎?


        為什麼不呢?此時不這麼做更待何時呢?我利用問題二想到了一個解決方案,它既能使資產保持增長,又能提供現金流,我稱之為內生股息法。


        假設你有10的投資組合,你每年從中取出,這相當於每月取出33。你必須始終保持投資組合中的現金額為這一數額的2倍,這樣你每月不必急著出售股票套現,從而可以冷靜地思考賣出的股票和時間。但你總是會賣出一些股票,獲得一兩個月所需的現金。你可以拋售掉一些正在下跌的股票,也可以削減比例過高的股票。你總是持有一些能為你增加現金的股票,但這是你之前正確選擇的結果。獲得內生股息是一種稅負較、費用低廉的方法,它能夠幫助你合理地投資,獲得較高的收益。


    第三個決定因素 :收益預期


        選擇適宜的基準時要考慮的第三個因素是收益預期。 如果你現年50歲,而且想在5年後退休,你要維持目前的生活質量,每年需要5現金。如果你的投資組合總額為20,那麼你退休後肯定會陷入困境中。你的預期收益太高了,除非你能在未來獲得大約100的意外橫財,否則你每年的花費就不應當超過,或者你應當繼續工作。想辦法向你的愛人解釋這個結果吧!

    書摘插畫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img src="http://img3m1.ddimg.cn/81/9/29128851-2_u_10.jpg" /><br><br><img src="http://img3m1.ddimg.cn/81/9/29128851-3_u_4.jpg" /><br><br><img src="http://img3m1.ddimg.cn/81/9/29128851-4_u_4.jpg" /><br><br></td></tr><tr> <td> </td></tr></table> </td></tr><tr valign=top><td colspan=4 height="53"> <table border=0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width="98%" align="center"><tbody><tr valign=bottom> <td colspan=2 height=23><span class="bt_1">網友評論</span>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td> </tr><tr valign=top><td colspan=2> <table bgcolor=#000000 border=0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height=1 width="100%"> <tbody><tr> <td></td></tr></tbody> </table> </td></tr><tr valign=top><td colspan=2> <table align=center border=0 cellpadding=4 cellspacing=0 width=400> <tbody><tr align=middle><td width="100%"> <div align=center> <input style="FONT-SIZE: 12px" type=button value="我要評論" onClick="javascript:open(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