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馬鈞品任正非
    該商品所屬分類:管理 -> 創業企業與企業家
    【市場價】
    148-216
    【優惠價】
    93-135
    【作者】 馬鈞 著 
    【所屬類別】 圖書  管理  創業企業與企業家  企業家 
    【出版社】武漢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706037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307060371
    作者:馬鈞著

    出版社:武漢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年04月 

        
        
    "

    編輯推薦
    企業發展就是要發展一批狼。狼有三大特征:一是敏銳的聽覺,二是不屈不撓、奮不顧身的進攻精神,三是群體奮鬥的意識。
    ——華為公司總裁任正非
    華為公司對網絡市場的影響,正如豐田和本田兩家公司對汽車市場的影響。
    ——CIBC世界市場分析師史蒂夫
    在今後幾年裡,思科將隻有一個對手,就是華為。
    ——思科公司CEO錢伯斯
    狼*值得稱道的是戰鬥中的團隊精神,協同作戰,甚至不惜為了勝利粉身碎骨、以身殉職。商戰中這種對手是*令人恐懼的,也是**殺傷力的。
    ——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
    任總的狼性現在已名揚天下。老任的狼性是基於人性,是一種大仁大愛,是對員工的仁,對國家的愛。老任的狼性*終會幫助華為成為世界“數一數二”的企業,為中國人贏得尊嚴和利益。
    ——經濟管理學大師梅朝榮
    華為由中小企業成長而來,又帶動了與之配套的數千家企業。華為是中小企業的標杆,是中小企業登上國際舞臺的典範。
    ——中國中小企業“代言人”馬鈞 
    內容簡介
    狼是自然界中*有生命力的動物,狼憑借著它天生的本性在殘酷的環境中始終保持著頑強的生命力。狼性越來越成為現代人、現代企業所缺少的東西。華為被認為是*有狼性的公司,它像狼一樣思考、像狼一樣行動,並以狼的兇犯迅速膨脹了自己的努力。
    為了保持狼性,任正非敢於“頂風作案”。他是中國企業家的“帶頭大哥”和標杆。
    本書以大師的視角來圈點中國標杆的管理與決策。
    作者簡介
    馬鈞,1962年生於蘭州,中國人民大學中小企業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中小企業雜志總編,中國中小企業投資公司總經理,國家(天津)中小企業發展園管委會主任,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副會長,APEC中小企業服務聯盟中國委員會副主任,相關著作:《投資學》、《投資項目管理學》、
    目錄
    前言
    上編“頭狼”任正非
    1.貧寒伴成長
    2.坎坷“文革”路
    3.無恩也圖報
    4.英雄不褪色
    5.為兒子導航
    6.曾是一個兵
    7.軍人意志
    8.軍人性格
    9.敬畏科學
    10.內貧外困創華為
    11.長子責任心中藏
    12.不給面子的任總前言
    上編“頭狼”任正非
    1.貧寒伴成長
    2.坎坷“文革”路
    3.無恩也圖報
    4.英雄不褪色
    5.為兒子導航
    6.曾是一個兵
    7.軍人意志
    8.軍人性格
    9.敬畏科學
    10.內貧外困創華為
    11.長子責任心中藏
    12.不給面子的任總
    13.英雄也多情
    14.此中有深意
    15.低調的智慧
    16.“八股文”中的新意
    17.群眾運動和群眾路線專家
    18.用的軍事理論去商戰
    19.思想政治工作也是生產力
    20.時勢造英雄,花開在深圳
    21.不放過任何機遇
    22.巧借東風
    23.立足國內,放眼國際
    24.戰無不勝的“床墊文化”
    25.學習北極熊的耐力
    26.學會做“本土居民”
    27.勇猛的狼群
    28.生在法國的野草
    29.為華為裝上雙輪
    30.像筍芽一樣的生命
    31.北美受挫,“東方之子”路遙遠
    下編血性狼道
    32.集中優勢兵力突破
    33.“狼子野心”,其心可嘉
    34.戰略合作,統一戰線
    35.走農村包圍城市的老路
    36.高調出擊,打造國際品牌
    37.基本法一統人心
    38.削足適履
    39.從人民戰爭到精準出擊
    40.成長化
    41.服務客戶是要務
    42.領先方能制勝
    43.華為的鼕天不太冷
    44.華為的“面子”
    45.過鼕的棉襖
    46.直面媒體
    47.小勝靠智,大勝在德
    48.團隊如家
    49.“狼性”不滅
    50.創新永不停歇
    51.奉獻之道,舍得之間
    52.“找死”找出生存之路
    53.以質量打通“隧道”
    54.聰明的“拿來主義”
    55.鍋變了,魚該怎麼做
    56.沒有人情味?還是遵守規則
    57.動物兇猛隻為實用
    58.“笨方法”打出天下
    59.隨機而變方可左右逢源
    60.“懸賞”下的第三條通道
    61.沒有永遠的敵人,隻有永遠的利益
    62.用無懈可擊的服務巧買人心
    63.鋼鐵是這樣煉成的
    64.富而可求,何樂不為
    65.不患寡而患不均
    66.輪崗制:我的成長不能沒有你
    67.不要老是想做驚天動地的事
    68.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69.事業部制:機會與問題同在
    70.“組織溝通”這道華為的特殊風景
    71.讓規則說話,纔有的說服力
    參考文獻
    在線試讀
    1.貧寒伴成長
    任正非和許多“子承父業”的企業家不同,他是在白手起家的基礎上創辦了華為。任正非之所以能夠創立如此偉業,那是經歷苦難後纔結的碩果。苦難造就了任正非,而任正非造就了華為。
    苦難是財富。誰認真地對待苦難,把喫苦當作一種幸福,以苦為樂,那麼他必將取得非凡的成就。我國偉大的漢代史學家、巨著《史記》的作者司馬遷就在他的《報任安書》中寫道:“古者富貴而名磨滅,不可勝記,惟倜儻非常之人稱焉。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阨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這些古代先賢,面對苦難毫不懼怕,憑著頑強的毅力和堅定的信念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燦爛的一筆。
    孟子說:“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大凡天下成功人士都是經過“非人”的考驗走過來的。許許多多的成功人士被人采訪,采訪者希望從這些人身上得到一些成功的秘訣,但是往往得到的回答隻是兩個字:勤奮。在面對苦難時,他們不是退縮而是迎難而上,不是把困難當作痛苦而是當作上天對自己的恩賜。
    任正非和許多“子承父業”的企業家不同,他是在白手起家的基礎上創辦了華為。任正非之所以能夠創立如此偉業,那是經歷苦難後纔結的碩果。苦難造就了任正非,而任正非造就了華為。
    任正非,1944年出生於貴州安順,祖籍是浙江浦江。父親任摩遜,是一個文化人,因父母去世無法完成大學學業;任正非的母親程遠昭自學成纔,成了學校的一名教師。抗日戰爭國共合作時期,任摩遜在同鄉會的介紹下進入國民黨一家軍工廠當會計。後來土改時期任摩遜來到貴州少數民族地區籌建了一所民族中學,擔任校長,母親則在這家學校當一名普通的老師。
    任正非在家裡排行老大,下面還有6個弟妹。據任正非的家庭資料顯示,在他50歲之前過著非常貧寒的生活。小時候他們一家9口人隻是靠父母微薄的工資過日子。和父母相處的青少年時代,三年自然災害給了他深的印像,使他永生難忘。任正非在他的回憶文章中寫道:1.貧寒伴成長
    任正非和許多“子承父業”的企業家不同,他是在白手起家的基礎上創辦了華為。任正非之所以能夠創立如此偉業,那是經歷苦難後纔結的碩果。苦難造就了任正非,而任正非造就了華為。
    苦難是財富。誰認真地對待苦難,把喫苦當作一種幸福,以苦為樂,那麼他必將取得非凡的成就。我國偉大的漢代史學家、巨著《史記》的作者司馬遷就在他的《報任安書》中寫道:“古者富貴而名磨滅,不可勝記,惟倜儻非常之人稱焉。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阨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這些古代先賢,面對苦難毫不懼怕,憑著頑強的毅力和堅定的信念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燦爛的一筆。
    孟子說:“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大凡天下成功人士都是經過“非人”的考驗走過來的。許許多多的成功人士被人采訪,采訪者希望從這些人身上得到一些成功的秘訣,但是往往得到的回答隻是兩個字:勤奮。在面對苦難時,他們不是退縮而是迎難而上,不是把困難當作痛苦而是當作上天對自己的恩賜。
    任正非和許多“子承父業”的企業家不同,他是在白手起家的基礎上創辦了華為。任正非之所以能夠創立如此偉業,那是經歷苦難後纔結的碩果。苦難造就了任正非,而任正非造就了華為。
    任正非,1944年出生於貴州安順,祖籍是浙江浦江。父親任摩遜,是一個文化人,因父母去世無法完成大學學業;任正非的母親程遠昭自學成纔,成了學校的一名教師。抗日戰爭國共合作時期,任摩遜在同鄉會的介紹下進入國民黨一家軍工廠當會計。後來土改時期任摩遜來到貴州少數民族地區籌建了一所民族中學,擔任校長,母親則在這家學校當一名普通的老師。
    任正非在家裡排行老大,下面還有6個弟妹。據任正非的家庭資料顯示,在他50歲之前過著非常貧寒的生活。小時候他們一家9口人隻是靠父母微薄的工資過日子。和父母相處的青少年時代,三年自然災害給了他深的印像,使他永生難忘。任正非在他的回憶文章中寫道:
    我們兄妹七個,加上父母共九人。全靠父母微薄的工資來生活,毫無其他來源。本來生活就十分困難,兒女一天天在長大,衣服一天天在變短,而且都要讀書,開支很大,每個學期每人交的學費,到交費時,媽媽每次都發愁。與勉強可以用工資來解決基本生活的家庭相比,我家的困難就更大。我經常看到媽媽月底就到處向人借錢度饑荒,而且常常走了幾家都未必借到。直到高中畢業我沒有穿過襯衣。有同學看到很熱的天,我穿著厚厚的外衣,說讓我向媽媽要一件襯衣,我不敢,因為我知道做不到。我上大學時媽媽一次送我兩件襯衣,我真想哭,因為,我有了,弟妹們就會更難了。我家當時是兩三人合用一條被蓋,而且破舊的被單下面鋪的是稻草。“文革”造反派抄家時,以為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專科學校的校長家,不知有多富,結果都驚了。上大學我要拿走一條被子,就更困難了,因為那時還實行布票、棉花票管制,少的一年,每人隻發0.5米布票。沒有被單,媽媽撿了畢業學生丟棄的幾床破被單縫縫補補,洗干淨,這條被單就在重慶陪我度過了五年的大學生活。
    在任正非高三臨近高考的時候,由於復習消耗體力多,經常都是饑腸轆轆,饑餓難眠。在家復習功課實在餓得不得了的時候,他就把米糠和菜和在一起,然後烙著喫。有的時候被他父母發現,他們看了都很心痛,隱忍的淚水在眼眶打轉。那時候任正非的家裡窮得連一個能上鎖的櫃子都沒有,糧食隻能放在瓦罐裡。可即使任正非饑餓難耐,他也不敢私自抓一把糧食,因為他明白,那樣做的話他的弟妹們就會有人餓死。在高考後的三個月,任正非的母親常常在早上的時候悄悄地塞給他一塊小小的玉米餅,纔得以安心復習功課,順利考上大學。任正非深深地明白,這一塊小小的玉米餅是從父母和弟妹嘴裡省出來的。
    “餓則思變”,任正非實在忍受不了饑餓的折磨又沒有東西可喫的時候,就和弟妹們上山采一些紅刺果,把蕨菜根磨成漿,青杠子磨成粉混著喫。有的時候他的妹妹采幾顆蓖麻子炒一下當作花生喫,喫完卻不停拉肚子。後來他們在荒地上種了一些南瓜,又發現了一種叫美人蕉的花根部是可以煮來喫的。任正非回憶:剛開始喫美人蕉根的時候,怕中毒,母親隻準每人嘗一點。後來看大家都沒有事,膽子就大一些,每天晚上兒女圍著火爐,等著母親煮一大鍋美人蕉的根或南瓜來充饑,家庭和和睦睦。
    任正非的家裡根本就沒有獨立的廚房,更不要說有多餘的空地了。兄弟姐妹們擠在一個臥室裡,“廚房”也在這個臥室裡。在床前的地上挖一個坑,做一個地爐,一家人就在這裡做飯喫。鼕天大家圍在一起喫南瓜,暖融融的。但是一到夏天,房間就像個蒸籠似的,那種擁擠和悶熱可想而知。任正非就這樣度過了青少年時光,直到他參軍纔離開那個艱難但溫暖的家。
    貧寒的家境和饑餓的童年使任正非依然保持簡樸節約的生活作風,即使在華為年銷售額達到6的時候也沒有改變。這也深深地影響著每一位華為人。
    1997年末,華為的高層領導在珠海召開戰略規劃會議。喫午餐的時候,每張桌子都坐了七八個人,但是奇怪的是每張桌子卻隻有三四個菜。如果按照“級別”來上菜的話,宮廷宴都不為過,再說當時的華為已經是頗有實力的企業。任正非笑著說負責會務的人員服務不周到,但華為的高層領導都明白,那是為了不讓任總看到不必要的浪費,大家都做到喫得不夠的時候再添菜。雖然任正非勤儉節約,但是並不是一根筋地搞一刀切。2000年之後,華為為了接待來訪的貴賓或企業合作者,在深圳的坂田基地建立了高檔的豪華餐廳。一些經常和華為有業務來往的人員說,任正非每次請賓客喫飯的時候,總是把自己那份喫得干干淨淨的。任正非在他的《我的父親母親》一文中提到:“父母一生勤儉,而且不斷以身作則來教育我,讓我不要大手大腳。其實我的一生都是非常節儉的,她(母親)隻不過用過去的苦日子作標準來度量。”任正非的節儉行為影響到很多華為人,使他們自覺地感覺到浪費是可恥的。現在華為上下都有一種節約的風氣,可以說是受任正非的影響。
    經過多年的發展,華為形成了一股艱苦奮鬥、勤勞節儉、同甘共苦、無私奉獻的精神。任正非把他所歷經苦難形成的優良品質灌注到華為的企業文化中。華為在任正非的帶領下,在良好的企業文化的氛圍之中,正朝著一個安全的方向航行。
    “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在這個世界上,想要獲得成功就必須有付出,付出得越多,收獲也就越多。任正非是從大風大浪裡走過來的,盡管這條道路上充滿荊棘和坎坷,但他卻獲得了常人難以企及的成功。苦難,是讓人成功必須經歷的階段,正如任正非一樣。
    2.坎坷“文革”路
    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就像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有的人丟了性命,有的人存活了下來。任正非寫道:“從現在的回顧來看,物質的艱苦生活以及心靈的磨難是我們後來人生的一種成熟的寶貴財富。‘文革’對國家是一場災難,但對我們是一次人生的洗禮,使我政治上成熟起來,不再是單純的一個書獃子。”
    任正非是從“文化大革命”中走過來的人。那段特殊的歲月給每一個經歷過的人都深深地打上了烙印。任正非當時即將大學畢業,也被卷進了這股洪流。他是如何度過這段“激情燃燒”的歲月的呢,他又是如何在別人狂熱的時候沉下心來埋頭苦讀,這段歲月對他以後執掌華為又有什麼樣的影響?這是值得深究的問題。
    任正非在他的《我的父親母親》一文中寫道:
    “文革”中,我家的經濟狀況陷入了比自然災害時期還困難的境地。“中央文革小組”為了經濟上打垮走資派,下文控制他們的人均生活費標準不得高,而且各級造反派的層層加碼,真正到手的隻左右。
    任正非是老大,下面還有6個弟妹,可想而知生活是一種怎樣艱難的狀態。
    不僅如此,任正非的父親因為抗戰時期曾在國民黨的軍工廠擔任會計,在“文革”中被揪出來,打為“牛鬼蛇神”並關進了牛棚。受父親的背景影響,任正非弟妹們的入學資格一次又一次地被否定,以致他們沒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任正非自己也因為“文化大革命”的到來,大學隻讀了三年,尚有一年沒有讀完。“文革”的動亂完全破壞了學習的氛圍,任正非回到老家看望父母,但是在回家的路途上卻發生了任正非自己也未曾預料到的事情。1967年的重慶武鬥搞得如火如荼,任正非在當時混亂的情況下扒火車回家。他後來回憶說:“因為沒有票,還在火車上挨過上海造反隊的打,我說我補票也不行,硬把我推下火車。也挨過車站人員的打,回家還不敢直接在父母工作的城市下車,而在前一站青太坡下車,步行十幾裡回去。”
    任正非回到家後並沒有像預想的那樣在家裡長住,而是在父親的勸阻下很快地又回到了學校。臨走前父親語重心長地跟他說道:“記住知識就是力量,別人不學你要學,不要隨大流……以後有能力要幫助弟妹。”肩負著這種重托,任正非毅然地回到了已是“槍林彈雨”的重慶。
    回到重慶後的任正非埋頭苦讀,他把書上的高等數學題從頭到尾做了兩遍,連已經做得非常熟練的題目也不放過。此外他還讀了許多關於邏輯、哲學等方面的書,並自學了三門外語。雖然任正非說自己並非語言天纔,但是可看出他驚人的學習能力和環境適應能力。在這段時間裡他自學了數字技術、自動控制等方面的書籍。可以說這是任正非人生的黃金時期,他積累了豐富的基礎知識,為他以後創建華為打牢了堅實的基礎。作為一個企業的總裁,任正非的廣泛知識、淵博學識不是一般的經理所能比擬的。
    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就像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有的人丟了性命,有的人存活了下來。任正非寫道:
    從現在的回顧來看,物質的艱苦生活以及心靈的磨難是我們後來人生的一種成熟的寶貴財富。“文革”對國家是一場災難,但對我們是一次人生的洗禮,使我政治上成熟起來,不再是單純的一個書獃子。
    “文革”對任正非的影響是深遠的。“文革”中,許多受人尊敬的上級、前輩或老師被打倒並遊街示眾,這些都使任正非深刻地認識到人性中的弱點和陰暗面。他時刻保持警惕,不會亂說話,不會輕易相信人,這成為了他性格中的一部分。經歷了“文革”的“洗禮”,無論取得多麼大的成功,他都充滿著恐懼感和不安全感。特殊、復雜的家庭背景,使任正非帶著一種與生俱來的“原罪感”,滋生出強烈的民族意識和憂患意識,在他眼裡人生的目的就是通過不斷地奮鬥、拼搏來達到贖罪的目的。在談到華為進入世界500強的問題的時候,任正非莊重地講:“華為在三代之內不談這個問題。三代並不是講三代領導人,而是講垮了再起來,再垮,再起來的三代。”相反海爾卻大張旗鼓地說:“海爾,明天的世界500強。”在IT產業革命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任正非卻告誡每一位員工:“華為的鼕天要來了。”可見任正非的憂患意識非同一般。在“文革”動蕩不安的年代,培養了他的這種意識。
    “文化大革命”中父母受到不公正的對待,也使任正非產生了深深的思考。他思考後這樣寫道:
    革命的中堅分子在一個社會中是少的,他們能以革命的名義,無私無畏地工作,他們是國家與社會的棟梁。為了選撥這些人,多增加一些審查成本是值得的。而像父母這樣追隨革命,或擁護革命,或不反對革命的人是多的,他們比不革命好,社會應認同他們,給以機會。不必要求他們那麼純潔,花上這麼多精力去審查他們,高標準要求他們,他們達不到也痛苦,而是要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一同來支撐,以物質文明來鞏固精神文明,以一種機制來促使他們主觀上為提高生存質量,客觀上是促進革命,充分發揮他們貢獻的積極性。
    在華為的管理中,任正非對待員工,包括辭職的員工都是寬松的。任正非隻選撥那些有敬業精神、獻身精神、有責任心和使命感的員工進入干部隊伍,隻對高級干部嚴格要求。形成這種寬容的品性是在“文革”中任正非見證父母思想改造的結果。
    “文化大革命”結束,“四人幫”倒臺後,任正非的日子越來越“好過”了。因為他兩次填補過國家空白,又有技術發明創造,合乎那個時代的要求,突然一下子成了“標兵、功臣……”但是“文革”對任正非重要的影響還是在華為誕生之後,這筆寶貴的“財富”令任正非終身受用。
    3.無恩也圖報
    “我認為出身貧寒並不羞恥,而思想與知識貧寒,出身高貴也不光榮。我的青少年時代就是在貧困、饑餓、父母逼著學中度過來的。沒有他們在困難中看見光明、指導,並逼迫我們努力,就不會有我的今天。”
    韓信報漂母一飯之恩的典故可謂家喻戶曉。楚國滅亡後,韓信窮困潦倒,饑寒交迫。常常去南亭亭長家裡混飯喫,日子久了,招來厭惡。一日,亭長一家早早地就把飯喫完了,韓信趕去喫飯,撲了個空。韓信知道自己蹭飯招嫌,人家這樣做是為了羞辱他。沒什麼喫的韓信隻好去河邊釣魚。在河邊洗衣服的漂母見韓信饑餓可憐,於是把自己的飯分成兩份,給了韓信一份。韓信非常感動,說要報答漂母,漂母卻說:“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孫而進食,豈望報乎!”後來韓信在劉邦處屢建功業,終於實現心中的偉大抱負。韓信衣錦還鄉後,找到當年的漂母,以千金報之。
    像韓信這樣知恩圖報的故事還有很多,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當一個人在貧寒交迫中長大且並沒有得到任何的幫助,而能像春蠶一樣地回報社會,則更顯得難能可貴。韓信是屬於知恩圖報的人,而華為的任正非則是那種無恩也圖報的人。
    書摘插畫
    插圖
    插圖

    插圖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