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德魯克管理學——武漢大學譚力文教授作序推薦,博瑞森圖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管理 -> 管理
    【市場價】
    617-896
    【優惠價】
    386-560
    【作者】 張遠鳳 
    【所屬類別】 圖書  管理  一般管理學  管理學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ISBN】978754024649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純質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40246495
    作者:張遠鳳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年11月 

        
        
    "

    編輯推薦

    作者沒有滿足於隻是在“管理的時尚”中遊蕩,滿意於對隻言片語的了解,而是選擇了獨特的視角對德魯克的管理理論進行了全面而繫統的研究。


       ——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譚力文教授

     
    內容簡介

    本書以德魯克管理思想的發展為線索,從一個側面展示了20世紀管理學的發展歷程。本書以20世紀的社會變革為背景,介紹了德魯克的生平,分析了克爾凱郭爾、熊彼特、凱恩斯、哈耶克等對德魯克學術生涯的影響,將德魯克與泰羅、斯隆、戴明、馬斯洛等人的思想聯繫起來,對他們之間的思想交流與交鋒進行了闡釋,*後討論德魯克思想在中國和日本的傳播及影響。

    作者簡介

    張遠鳳,1970年生,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地方政府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武漢大學管理學博士,匹茲堡大學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訪問學者。


    主要研究領域是非營利組織、公共服務及管理學。


    出版的專著有《管理者的德魯克》《民營企業管理創新》,主編的教材有《社會創業與管理》《非營利組織管理》,合譯的著作有《撬動公益:慈善和社會投資的新前沿導論》。


    在《經濟管理》《中國行政管理》《外國經濟與管理》《中國非營利評論》《Voluntas》《RECMA》等期刊發表論文多篇。

    目錄

    再版前言
    原版前言:一個人的思想歷程與管理學的百年變遷7
    一7
    二8
    三10
    四11
    五12
    簡要目錄13
    目 錄13
    章 輾轉結緣管理學18
    節 德魯克生平18
    第二節 歐洲學統的影響24
    第三節 德魯克管理思想的脈絡31


    再版前言


    原版前言:一個人的思想歷程與管理學的百年變遷7


    一7


    二8


    三10


    四11


    五12


    簡要目錄13


    目    錄13


    輾轉結緣管理學18


    德魯克生平18


    第二節 歐洲學統的影響24


    第三節 德魯克管理思想的脈絡31


    第二章 功能社會烏托邦35


    功能社會理論35


    一、什麼是功能社會35


    二、功能社會的基礎36


    第二節 工業社會理論38


    一、工業社會的危機及出路38


    二、現代企業的危機40


    三、工廠社區與工業公民權42


    第三節 知識社會理論44


    一、知識社會的難題44


    二、非營利組織的功能47


    第三章 通用汽車兩人說50


    通用汽車與《公司的概念》50


    第二節 現代組織的樣板:聯邦分權制52


    一、工業社會的企業制度52


    二、聯邦分權制55


    三、分權傳統與自治精神59


    第三節 “工廠社區”起爭議61


    第四節 斯隆的管理哲學64


    第五節 分歧的原因68


    第四章 管理實踐開先河73


    管理的三個基本問題74


    第二節 目標管理思想79


    第三節 事業理論87


    第四節 工業社會的新問題91


    第五章 熱潮之後論管理97


    一個階段性的總結98


    一、對工人和工作的管理100


    二、管理人員的管理100


    三、管理層的管理104


    第二節 創新理論108


    第三節 創新和創業管理113


    第六章 知識社會新理論117


    知識社會的興起117


    一、重新私有化浪潮118


    二、全球結社革命與第三部門的興起119


    二、政府再造120


    四、知識社會的性質122


    第二節 知識社會的生產力123


    一、知識與知識工作者123


    二、管理知識型組織126


    第三節 非營利組織管理131


    一、新的社會責任承擔者131


    二、非營利組織的管理變革134


    三、第三部門神話?138


    第四節 新的挑戰及出路141


    第七章 經驗研究樹範式144


    管理學的範式145


    第二節 管理學是一門人文藝術148


    一、管理學的研究對像是人148


    二、社會責任與商業道德151


    三、管理是實踐153


    第三節 經驗學派的研究範式154


    一、普遍主義與經驗主義155


    二、戴爾的比較研究方法156


    三、德魯克的研究方法159


    四、經驗主義方法論的貢獻162


    第四節 21世紀管理學的新範式167


    第八章 貢獻長短任評說170


    管理學的鴻溝與橋梁171


    一、管理知識的源泉174


    二、經理人員的導師178


    第二節 德魯克與戴明:目標管理過時了嗎?178


    一、目標管理之“禍害”?179


    二、戴明哲學及其對目標管理的評價181


    三、分歧與共識之間185


    第三節 德魯克與馬斯洛:進步管理與人性問題187


    第四節 德魯克與泰羅:超越科學管理191


    第五節 謎一樣的寫作風格193


    第九章 弟子數日本198


    好的學生——日本199


    第二節 日本式管理的危機:“忠誠的和諧”與“自由的和諧”201


    第三節 日本人的創造性204


    第四節 日本式管理的前途206


    第十章 思想傳播在中國209


    德魯克談中國209


    第二節 國人初識德魯克211


    第三節 德魯克在中國的影響215


    附錄221


    後    記225

    前言
    彼得·德魯克(以下簡稱為德魯克)先生辭世已近12年。很高興看到“德魯克熱潮”在中國持續多年以後變得更加理性、更有生命力。沒有想到《管理者的德魯克》一書在出版10年之後還能夠有機會再版。近30年來,德魯克管理思想的熱愛者、追隨者和研究者越來越多,但是直接宣稱“德魯克管理學”恐怕仍然是大膽之舉,難免有人起疑。
    在經濟學領域,或許有凱恩斯經濟學、熊彼特經濟學之說。回顧現代管理思想史,有泰羅之科學管理、梅奧之人際關繫學及戴明之質量管理等,然而並沒有泰羅管理學、梅奧管理學或戴明管理學。因為科學管理之於泰羅、人際關繫學之於梅奧、質量管理之於戴明,這些標簽已經大致準確地顯示了他們對於管理學的貢獻。
    可是,給德魯克貼一個什麼樣的標簽呢?目標管理的發明人?經驗主義學派的創立者?民營化的提出者?知識社會的預言家?還是非營利組織管理的先驅?我們能否不做選擇題,而是將這些標簽濃縮簡化成為一個呢?現如今,德魯克已經被封為“現代管理宗師”,隻是這個頭銜不夠專屬,把它戴到泰羅頭上恐怕也合適。那麼,稱之為“德魯克管理思想”如何呢?這個說法看起來可以包含上述各種標簽。然而,這個說法的準確程度似乎還是不夠。管理思想必須更進一步,形成獨立的思想體繫,纔能使“管理”成為一門學科。

    彼得·德魯克(以下簡稱為德魯克)先生辭世已近12年。很高興看到“德魯克熱潮”在中國持續多年以後變得更加理性、更有生命力。沒有想到《管理者的德魯克》一書在出版10之後還能夠有機會再版。近30年來,德魯克管理思想的熱愛者、追隨者和研究者越來越多,但是直接宣稱“德魯克管理學”恐怕仍然是大膽之舉,難免有人起疑


    經濟學領域,或許有凱恩斯經濟學、熊彼特經濟學之說。回顧現代管理思想史,有泰羅之科學管理、梅奧之人際關繫學及戴明之質量管理等,然而並沒有泰羅管理學、梅奧管理學或戴明管理學。因為科學管理之於泰羅、人際關繫學之於梅奧、質量管理之於戴明,這些標簽已經大致準確地顯示了他們對於管理學的貢獻。


    可是,給德魯克貼一個什麼樣的標簽呢?目標管理的發明人?經驗主義學派的創立者?民營化的提出者?知識社會的預言家?還是非營利組織管理的先驅?我們能否不做選擇題,而是將這些標簽濃縮簡化成為一個呢?現如今,德魯克已經被封為“現代管理宗師”,隻是這個頭銜不夠專屬,把它戴到泰羅頭上恐怕也合適。那麼,稱之為“德魯克管理思想”如何呢?這個說法看起來可以包含上述各種標簽。然而,這個說法的準確程度似乎還是不夠。管理思想必須更進一步,形成獨立的思想體繫,纔能使“管理”成為一門學科。


    德魯克正是推動“管理思想”演變為“管理學”的那個關鍵之人。湯姆·彼德斯曾說:“在德魯克之前並無管理學存在。”正是德魯克建立了“管理”這門學科,並開啟了戰後持續30年的管理熱潮。如果說泰羅揭開了“工作”的秘密,那麼可以說德魯克破解了“管理”的密碼。德魯克構建這套理論體繫歷時60餘載,著述洋洋千萬言。德魯克認為管理是涉及人類和社會價值的一門學科和一種實踐,管理學是一門人文藝術學科。德魯克申明了其管理學的基本價值觀和方法論,描述了社會秩序和組織制度的基本綱要。其研究對像涉及企業、政府和非營利組織等所有組織形態,討論的話題涵蓋從使命到績效的整個管理流程。


    進入現代社會以來,每一代人都以為自己正在經歷的變革是前所未有的,隻有創新纔是的生存之道。正如丹尼爾·雷恩在《管理思想的演變》一書中所說:“很多時候……我們認為昨日的解決方式對於明天的問題並無實際價值。”然而,所謂創新果真意味著拋棄前人智慧嗎?德魯克認為,自工業革命以來,科學技術一直在周期性地給人類社會帶來巨大挑戰。今天又正處一個歷史性的變革時代,不過,我們正在經歷的科技革命並不是次,也不會是後一次。可以預料,這種 “創造性的破壞”將一次比一次來得更加猛烈。


    為了應付新一輪挑戰,政府、市場和社會不僅需要自身做出變革,還需要前所未有的合作精神。這正是德魯克能夠繼續教導我們的地方。比如,在政府和企業重組再造的過程中,非營利部門正在迅速崛起並被寄予厚望。德魯克十分看重非營利組織對後資本主義社會的影響,但是他又認為非營利組織並不具有任何道德上的優越性,任何一項活動如果能夠創造利潤卻采取非營利模式,那就是反社會的。


    在科學技術呼風喚雨、人文精神式微、科學研究範式橫掃一切社會科學領域的時刻,德魯克的思想仍然是一縷清風、一劑良藥。在人類文明的歷史進程中,很多人的思想隨風飄散,隻有少數人的智慧歷久彌新,繼續伴隨我們前行的每一步。在新一代管理者們遇到難題和挫折時,德魯克管理學或許可以一直是他們可以回首遙望的一座燈塔。


    非常感謝博瑞森圖書公司選擇再版這本書。非常感謝占小衛老師在編輯出版過程中提供的大力幫助。在我遺失本書原稿電子版的情況下,占小衛老師想辦法很快重新錄入和認真校對書稿,使得本書能夠順利再版。同時也感謝所有朋友與讀者的支持和鼓勵。


     


    張遠鳳


    20

    在線試讀
    *四章 管理實踐開先河
    由於企業的目的是創造顧客,任何企業都有兩個基本功能,而且也隻有兩個基本功能:營銷和創新。
    ——德魯克《管理的實踐》

    《公司的概念》給德魯克打開了開展管理咨詢事業的方便之門。自《公司的概念》出版之後,一些赫赫有名的大公司,如西爾斯百貨公司、羅巴克公司、切薩皮克—俄亥俄鐵路公司以及通用電氣公司等企業都邀請德魯克擔任管理顧問,使德魯克有機會更加深入地了解各種企業的具體運作過程。在為各類企業提供管理咨詢的工作中,德魯克發現這些企業的管理人員對管理的內容、功能和挑戰方面的認識存在嚴重不足,而管理學界在這些方面的成果幾乎是一片空白。德魯克的注意力逐漸被吸引到大企業的實際管理工作上來,開始著手為企業經理們寫一本書,目的是幫助他們勝任當前的工作,並為適應將來更加重要的管理職位做準備。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了,隨之而來的是長達40多年的冷戰。冷戰將世界各國分裂為兩個相互對立的集團,兩個集團之間的軍備競賽使幾個軍事大國背上了沉重的國防開支負擔,也迫使這些國家不斷地發展經濟以承受如此重擔。在這種情勢下,美國成為戰後西方經濟發展的火車頭,馬歇爾計劃的實施使歐洲經濟很快得到恢復。借助朝鮮戰爭帶來的大批軍需訂單,日本的生產力得以快速恢復,進入了經濟起飛時期。隨著西方國家新產業、新企業的大量湧現和快速成長,迫切需要一大批管理人纔,迫切需要新的管理知識來指導這些管理者。盡管戰後工商管理教育發展很快,但管理人纔仍然供不應求,甚至教育界本身也存在管理知識脫離實際以及合格的管理學教授嚴重匱乏的局面。因此,管理成為各國經濟發展中普遍稀缺的生產要素。
    德魯克要在“管理”這個領域做一件泰羅曾經對“工作”所做過的事:把管理的奧秘破譯出來,讓它和體力工作一樣,每個受過一定教育的普通人隻要通過適當的學習就能掌握。在這種背景之下,《公司的概念》出版8年之後,《管理的實踐》(Practice of Management)在1954年11月問世了。德魯克在《管理的實踐》中*一次提出了理解現代企業管理的理論框架,提出了科學管理思想誕生以來*有價值的新思想——目標管理。這是德魯克從企業管理的視角研究企業管理問題的*一部著作,是德魯克管理思想誕生的標志,也是戰後以來現代管理學的開創性著作之一,它宣告了20世紀50—60年代席卷全球的“管理熱潮”(Management Boom)的到來,標志著德魯克從政治學的背景中脫胎出來真正成為一個管理學者。
    *一節 管理的三個基本問題

    *四章 管理先河


    由於企業的目的是創造顧客,任何企業都有兩個基本功能,而且也隻有兩個基本功能:營銷和創新。


    ——德魯克《管理的實踐》


     


    《公司的概念》給德魯克打開了開展管理咨詢事業的方便之門。自《公司的概念》出版之後,一些赫赫有名的大公司,如西爾斯百貨公司、羅巴克公司、切薩皮克—俄亥俄鐵路公司以及通用電氣公司等企業都邀請德魯克擔任管理顧問,使德魯克有機會更加深入地了解各種企業的具體運作過程。在為各類企業提供管理咨詢的工作中,德魯克發現這些企業的管理人員對管理的內容、功能和挑戰方面的認識存在嚴重不足,而管理學界在這些方面的成果幾乎是一片空白。德魯克的注意力逐漸被吸引到大企業的實際管理工作上來,開始著手為企業經理們寫一本書,目的是幫助他們勝任當前的工作,並為適應將來更加重要的管理職位做準備。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了,隨之而來的是長達40多年的冷戰。冷戰將世界各國分裂為兩個相互對立的集團,兩個集團之間的軍備競賽使幾個軍事大國背上了沉重的國防開支負擔,也迫使這些國家不斷地發展經濟以承受如此重擔。在這種情勢下,美國成為戰後西方經濟發展的火車頭,馬歇爾計劃的實施使歐洲經濟很快得到恢復。借助朝鮮戰爭帶來的大批軍需訂單,日本的生產力得以快速恢復,進入了經濟起飛時期。隨著西方國家新產業、新企業的大量湧現和快速成長,迫切需要一大批管理人纔,迫切需要新的管理知識來指導這些管理者。盡管戰後工商管理教育發展很快,但管理人纔仍然供不應求,甚至教育界本身也存在管理知識脫離實際以及合格的管理學教授嚴重匱乏的局面。因此,管理成為各國經濟發展中普遍稀缺的生產要素。


    德魯克要在“管理”這個領域做一件泰羅曾經對“工作”所做過的事:把管理的奧秘破譯出來,讓它和體力工作一樣,每個受過一定教育的普通人隻要通過適當的學習就能掌握。在這種背景之下,《公司的概念》出版8年之後,《管理的實踐》(Practice of Management在1954年11月問世了。德魯克在《管理的實踐》中*一次提出了理解現代企業管理的理論框架,提出了科學管理思想誕生以來*有價值的新思想——目標管理。這是德魯克從企業管理的視角研究企業管理問題的*一部著作,是德魯克管理思想誕生的標志,也是戰後以來現代管理學的開創性著作之一,它宣告了20世紀50—60年代席卷全球的“管理熱潮”Management Boom的到來,標志著德魯克從政治學的背景中脫胎出來真正成為一個管理學者。


    *一節 管理的三個基本問題


    在《管理的實踐》中,德魯克從高層管理的角度出發,討論了管理的三個基本問題,構建了德魯克管理思想的一個基礎框架。該書中提出的“目標管理”和“事業理論”使這本書在聲名遠播的同時,也引來一些批評與爭議。


    每個學科都有它的核心問題。社會學問兩個基本問題:個人存在何以能?社會存在何以能?經濟學是從三個基本問題開始的:生產什麼?如何生產?為誰生產?德魯克站在企業高層管理者的角度,提出了管理者必須面對的三個基本問題:*一個問題,如何對企業進行管理;*二個問題,如何對管理人員進行管理;*三個問題,如何管理工人和工作。針對這幾個基本問題,德魯克發展了《公司的概念》中提出的利潤理論、組織結構理論和社會責任理論,創立了兩個新理論——事業理論和目標管理理論,並由事業理論衍生出營銷理論和創新理論


    管理的首要任務是企業的管理。


    管理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是企業?一般的看法是,企業是以利潤*大化為目的的經濟組織。但在德魯克看來這種說法毫無意義,他認為利潤*大化不能很好地解釋企業的功能、目的及其管理工作。這並不是說利潤和盈利能力不重要。事實上,盈利能力至關重要,它是企業*重要的制約因素,*有效的檢驗和評價標準。但是,追求利潤不是企業及其經營活動的目的,不是管理決策的原因,而是對決策有效性的檢驗。因此,德魯克極力反對利潤*大化這一提法。他認為這個概念不僅無關宏旨,而且引起人們對利潤性質的誤解,造成人們對利潤根深蒂固的敵視。這種錯誤和敵視都是由於對企業的性質、功能與目的缺乏了解所導致的。


    那麼,企業的正確定義是什麼呢?對這個問題不應從企業自身尋找答案,而必須到企業外部去尋找,從企業組織與社會的關繫來尋找。企業是社會有機體的一個器官,它的目的隻有一個:創造顧客。德魯克認為,社會把能夠生成財富的資源委托給企業的目的,是為了滿足顧客的需要。顧客是企業存在的基礎,是顧客創造了就業機會。為了滿足顧客的需要,任何企業必須具備兩種基本職能,即營銷和創新。或者換句話說,企業同時是一個營銷機構和創新機構,除此之外別無什麼企業。這意味著,在靜止停滯的經濟中不存在所謂的“企業”,企業隻能存在於一個不斷發展的經濟中,企業是增長、發展和變革的特定機構。


    德魯克進一步提出,管理者的職責是管理企業。首先,這表明企業管理的技巧和經驗不能被照搬到其他機構。其次,盡管管理工作具有明顯的專業特性,有其科學的一面,但管理決不能成為一種精確的科學。實際上,管理人員並不以追求管理知識的科學性為目標,他們關心的是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終檢驗管理有效性的不是管理人員在管理知識方面的成就,而是企業的業績。因此,經濟績效是管理的首要職能。企業作為一種經濟機制,管理所涉及的每一項活動,每一項決策,每一種考慮都以經濟尺度作為它的首要尺度。總之,對管理人員來說,管理應該被視為一種實踐而不是一種科學或一門專業。如果規定人們沒有管理專業的學歷就不得從事管理工作,那將給社會經濟造成極大的破壞。德魯克甚至認為,任何熱衷於將管理科學化或專業化的努力都將消除經濟自由及其成長能力。不過,也有一些學者認為,這個觀點完全否定了管理學以科學為目標的發展方向,難免有些偏激。


    既然管理的職責是管理企業,那麼管理人員作為管理職責的具體承擔者,首要的任務就是必須對企業的績效和成果負責,而不是對老板或股東負責,也不是對或員工其他什麼利益相關群體負責。這一原則看起來是顯而易見的,實際上卻經常被違背,有時是管理人員屈服於老板的淫威,有時是管理人員為了自己的私欲。在20世紀40年代,亨利·福特試圖讓管理層惟其馬首是瞻,結果險些葬送福特汽車公司。20世紀80年代末期,許多管理人員由於貪婪而違背了職業道德。到20世紀80年代,由於養老金計劃的推廣和普及,養老金持有的股權總額已經占到了美國大公司普通股總數的40。養老金機構的管理層以股權價值*大化為借口,配合華爾街的投機家掀起了惡意收購浪潮,極大地損害了企業的利益,並引起了經濟的動蕩。德魯克再度站出來,強調機構投資者要以企業的長遠利益為目標,那些被惡意收購者瞄準的企業的管理人員不要為短期投機利得所迷惑,要對企業的管理負起責任。


    管理的*二項任務是對管理人員的管理。


    作為企業的主管,對下級管理人員的管理是其工作的核心內容之一。對管理人員的管理是一件十分重要而又復雜的工作,必須明確規定*高管理層和中間管理層的功能,並通過合理的組織結構行使其功能。德魯克在《管理的實踐》中提出了一種組織理論,促進了對企業組織問題的研究。


    德魯克在更為詳細地剖析了聯邦分權制度這一適用於大企業的組織制度之外,又討論了職能分權結構這種基本組織形式。一般而言,聯邦分權制隻適用於多單位的大型企業,而職能分權制可以普遍應用於各種企業。一個企業可以按照聯邦分權制或職能分權制的模式設計組織結構,也可以將這兩種形式結合起來運用。由於深受通用汽車公司的影響,德魯克極力推崇聯邦分權制,認為隻要條件具備就應該采用這種分權制度。


    德魯克還進一步總結了組織結構設計的基本步驟和基本原則。傳統組織理論認為企業組織由一繫列職能構成。德魯克批評說,這些典型的職能隻是些空瓶子,而並沒有明確指出裡面裝的是些什麼。德魯克針對傳統組織理論的不足,提出通過活動分析、決策分析和關繫分析等三個步驟來設計一個企業的組織結構。


    德魯克還考察了一個新的變量——組織規模——對企業組織結構的影響。德魯克指出,雖然規模變化並不改變企業管理的原則,也不影響對管理人員、對工作和工人的管理方法,但是規模的變化極大地影響到管理層的結構。在規模的劃分上,不僅要考慮雇員人數或銷售額這樣一些數量標準,更要考慮組織的復雜程度。德魯克建議用管理機構尤其是*高管理機構的復雜程度來劃分規模。按照這一標準,德魯克將企業規模劃分為四個層次:小企業,即在*高領導人和工人之間隻有一個管理層的企業;相當規模的企業,區別於小企業的特點是它有一個總裁班子;大企業,其特點是總裁的每一項工作都需要一個小組的輔助,大企業往往采用聯邦分權制;*後一個層次是特大型企業,總裁工作比大企業更復雜,隻能采用聯邦分權式組織。德魯克強調指出,成長中的企業尤其要重視規模的變化給企業的組織結構帶來的影響。對快速成長的企業而言,管理結構的變化要求管理者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具備改變基本態度和行為的能力。如果企業的主管不能培養這種能力,企業的成長必將受到極大的限制。


    組織理論是現代管理學領域發展變化*快的一個領域。一些重要問題比如戰略、技術、環境等變量與組織的關繫問題尚未進入德魯克的視野。後來在《成果管理》中,德魯克討論了組織戰略對結構的影響問題。在組織管理方面,德魯克受到了巴納德等人的影響,但是又比他們前進了一步。巴納德在處理組織目標問題方面,確實把組織目標作為中心,但並沒有注意到在一個變動的社會之中組織目標的選擇問題,也沒有注意到為組織確定目標的過程


    管理的*三項任務是管理工人和工作。


    德魯克著重討論了對工人的管理,因為對工作的管理是科學管理所擅長的領域,自泰羅以來,對工作的管理已經取得了很大進展。德魯克從企業對工人的要求及工人對企業的要求兩個方面對企業與工人的關繫做了描述,再次論述了責任心工人和工業公民兩個概念。德魯克認為:首先,企業必須找出*有效使用工人這一重要人力資源的方法。企業必須要求工人自願地為實現企業的目標而作出努力,必須要求工人不隻是被動地接受某項具體的工作任務,而是主動地為企業績效承擔責任。其次,管理者必須要讓工人明白變革是不可避免的,並幫助工人接受變革。德魯克認為,阻礙工人接受變革的主要障礙有兩個,一是人的學習能力與忘記能力不成正比;二是心理上普遍存在對變革的抵制。首先,人們雖然能夠以驚人的速度學習,但是卻不能以同樣的速度拋棄已經過時的知識和經驗。繫統地拋棄舊知識本身成為需要學習的內容。其次,變革不僅是一種思維過程,而且是一種心理過程。除非變革能夠清楚地、明顯地加強人的心理安全感,否則變革將會遇到阻力。因此,企業必須采取主動的行動使工人有可能進行變革。顯然,德魯克在這裡已經嘗試著運用工業心理學知識來分析和理解對工人的管理問題。


    工人除了向企業要求經濟回報之外,他還要求得到其他回報。形像化的說法是,企業不能隻雇傭工人的手,它必須雇傭完整的人。然而,德魯克警告說,企業雖然雇傭一個完整的人,但是企業無權將這個完整的人歸其所有。因為,企業僅能滿足個人的部分需要,它絕不可能滿足個人的所有需要。因此,企業決不能試圖將個人生活的所有方面都包括在管理範疇之內。如果企業試圖成為一個全能企業的話,它將成為一個福利機構,失去創造顧客的功能,從而失去存在的基礎。企業必須將自己界定為社會有機體的一個機構,它首先必須履行自己的外部功能,它既不能許諾對工人承擔無限的責任,也無權要求工人地效忠。


    在《公司的概念》中,德魯克已經討論過企業與工人的衝突問題。在《管理的實踐》中,他對這種衝突的性質做了進一步的剖析。企業與工人之間圍繞工資產生的衝突是不可避免的,對企業而言,工資是成本;對工人而言,工資是收入。作為成本的工資和作為收入的工資之間天然存在著矛盾。這種矛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