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巴菲特的嘉年華:伯克希爾股東大會的故事
    該商品所屬分類:管理 -> 管理
    【市場價】
    872-1264
    【優惠價】
    545-790
    【作者】 美勞倫斯·A坎寧安(Lawrence 
    【所屬類別】 圖書  管理  金融/投資  投資融資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ISBN】978711167124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111671244
    作者:[美]勞倫斯·A.坎寧安(Lawrence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1年05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巴菲特致股東的信》編者坎寧安新作,約翰·伯格、喬爾·格林布拉特、羅伯特·哈格斯特朗、楊天南等40餘位股東分享了他們的參會見聞與思考。跟隨本書領略巴菲特股東大會的精彩紛呈與伯克希爾的企業文化。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關於巴菲特股東大會的故事集。40多名伯克希爾-哈撒韋的長期股東分享了他們參會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他們用事實證明,股東大會不僅是巴菲特、芒格與股東們會面互動的場所,更是一個寓教於樂、增進友誼的良性生態繫統。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一千個伯克希爾股東眼裡,就有一千個股東大會。參與本書創作的股東來自各行各業,既有在金融市場上叱咤風雲的投資大咖,也有在美國*大學從事金融教學的資深教授;既有伯克希爾的外部合作伙伴,也有伯克希爾旗下企業的高管團隊。
    值得一提的是,本書的創作者大多是投資界蜚聲遐邇的知名人士,包括但不限於:“指數基金之父”、美國先鋒集團創始人作者約翰·博格;哥譚資本創始人作者喬爾·格林布拉特;《巴菲特之道》作者羅伯特·哈格斯特朗;《親歷巴菲特股東大會》作者傑夫·馬修斯;《巴菲特致股東的信》編者勞倫斯·A.坎寧安。讀者可以跟隨本書領略股東大會的精彩紛呈,感受伯克希爾與眾不同的企業文化。
    三位中國人也在書中分享了他們的奧馬哈故事,他們分別是2001年即參加股東大會的金石致遠CEO楊天南先生、與芒格對話的《紅周刊》執行主編謝長艷女士、年輕有為的財經媒體人許樹澤先生。

    作者簡介

    勞倫斯·A. 坎寧安
    Lawrence A. Cunningham
    喬治·華盛頓大學法學院教授,巴菲特的“御用”編輯。自1996年起,他協助巴菲特編撰並出版《巴菲特致股東的信》。巴菲特每年寫給伯克希爾股東的信都采用人稱,並由巴菲特本人親筆撰寫;坎寧安負責全書的主題設置與內容整理,他的工作得到巴菲特高度評價,迄今兩人已合作《巴菲特致股東的信》至第4版。
    坎寧安還著有《超越巴菲特的伯克希爾》等書。目前他擔任星座軟件公司董事,並在特拉華大學擔任商學院院長顧問委員會委員。


    斯蒂芬妮·庫珀
    Stephanie Cuba
    坎寧安的妻子。畢業於賓夕法尼亞大學和卡多佐法學院,曾從事投資及法律咨詢工作。寫作領域廣泛,曾寫作過非小說類文學作品並獲獎,也寫作過深受歡迎的女性專欄。 


    ·譯者簡介·
    王冠亞,職業投資人,武漢櫻頂天熠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畢業於武漢大學金融繫,曾任武漢武大創新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2019年赴奧馬哈參加伯克希爾股東大會。譯著有《比爾·米勒投資之道》。

    目錄
    贊譽
    譯者序你不知道的事:巴菲特股東大會的臺前幕後
    初見巴芒二十周年記(楊天南)
    價值投資人的“麥加聖地”之旅(謝長艷)
    切膚入局,知行合一(許樹澤)
    前言
    第1章作家
    賈森·茨威格你並不孤單 3
    史蒂夫·喬丹他和我們一樣 9
    羅伯特·哈格斯特朗沒有人想要離開 17
    蘭迪·切普克伯克希爾的精神內核 26
    第2章伙伴
    托馬斯·蓋納伯克希爾:馬克爾公司的標杆 33
    馬克·休斯價值投資者的“公約數” 39

    贊譽
    譯者序你不知道的事:巴菲特股東大會的臺前幕後
    初見巴芒二十周年記(楊天南)
    價值投資人的“麥加聖地”之旅(謝長艷)
    切膚入局,知行合一(許樹澤)
    前言
    第1章作家
    賈森·茨威格你並不孤單 3
    史蒂夫·喬丹他和我們一樣 9
    羅伯特·哈格斯特朗沒有人想要離開 17
    蘭迪·切普克伯克希爾的精神內核 26
    第2章伙伴
    托馬斯·蓋納伯克希爾:馬克爾公司的標杆 33
    馬克·休斯價值投資者的“公約數” 39
    托馬斯·拉索管理者的教科書 44
    英格麗德·亨德肖特合作共生的企業文化 51
    第3章讀者
    傑夫·馬修斯盡你所能,閱讀一切 59
    菲爾·布萊克&貝絲·布萊克“書蟲”售書記 63
    勞拉·裡滕豪斯書山有路 69
    吉姆·羅斯呼叫查理·芒格 75
    卡倫·林德伯克希爾的巾幗之星 83
    第4章演說者
    羅伯特·邁爾斯與伯克希爾的偶遇之緣 91
    維塔利·凱茨尼爾森奧馬哈,明年見 98
    約翰·溫根德克瑞頓專家組 105
    帕特裡克·布倫南“課堂”內外 110
    第5章專家
    普雷姆·賈因投資於人 117
    托馬斯·約翰森一個更好的教學大綱 124
    大衛·卡斯帶上學生去“朝聖” 131
    勞倫斯·A.坎寧安伯克希爾,你值得擁有 135
    第6章先鋒
    喬爾·格林布拉特&約翰·佩特裡價值投資者俱樂部 143
    基思·阿什沃思-洛德巴菲特投資哲學 148
    田測產GuruFocus 155
    麥克雷·賽克斯哥倫比亞晚宴 161
    惠特尼·蒂爾森屬於全體股東的盛宴 165
    第7章經理人
    奧爾薩·奈斯利我的導師巴菲特 173
    托馬斯·曼尼蒂眾人拾柴火焰高 176
    布魯斯·惠特曼讓空軍高層嘆為觀止的盛宴 181
    菲爾·特裡紀念薩姆·泰勒 184
    第8章學者
    羅伯特·德納姆與公司相得益彰的股東群體 191
    西蒙·洛恩全球偉大的商業秀 196
    雷蒙德·巴克·哈策爾財富與夢想 203
    沙恩·帕裡什你渴望成為的那個人 208
    第9章客戶
    弗朗索瓦·羅尚追尋價值投資之源 217
    安德魯·斯泰金斯基伯克希爾的文化傳統 221
    約翰·博格吶喊 225
    第10章傳奇
    查爾斯·阿克勒成為商業秀的一分子 235
    丹尼爾·皮考特伯克希爾大學 239
    蒂姆·梅德利無可替代的伯克希爾直播秀 243
    後記 250
    本書作者介紹 253
    編者簡介 257
    致謝 259

    前言
    譯者序
    你不知道的事:巴菲特股東大會的臺前幕後
    對於上市公司而言,召開每年一度的股東大會,直面媒體和投資者,可謂在公眾場合的一次“大考”。也正因為如此,大多數公司在這一時刻都顯得謹慎有餘而生氣不足,更像是在小心翼翼地“例行公事”。然而,伯克希爾是個例外。對此,巴菲特做出了這樣的“自我評價”:
    相比於千篇一律的股東大會,伯克希爾的股東大會有完全不同的景像。參與大會的人數一年比一年多,而且我們從未遇見過愚蠢的問題或自說自話的評論。相反,我們遇見過各種各樣有關商業的深思熟慮的真知灼見。股東大會給了大家一個討論問題的時間和場合,芒格和我非常樂於回答這些問題,無論時間多長。
    誠如巴菲特所言,在一眾千篇一律、了無生趣的企業年會當中,伯克希爾股東大會儼然是一股“清流”。這本別開生面的小書從40多位參會者的視角出發,對巴菲特股東大會的臺前幕後進行了360°的全景式描述。不同於市面上大多數關於巴菲特的書籍,本書沒有介紹巴菲特的人生經歷或者投資案例,而是從企業文化的角度入手,對巴菲特股東大會的細節娓娓道來。

    譯者序
    你不知道的事:巴菲特股東大會的臺前幕後
    對於上市公司而言,召開每年一度的股東大會,直面媒體和投資者,可謂在公眾場合的一次“大考”。也正因為如此,大多數公司在這一時刻都顯得謹慎有餘而生氣不足,更像是在小心翼翼地“例行公事”。然而,伯克希爾是個例外。對此,巴菲特做出了這樣的“自我評價”:
    相比於千篇一律的股東大會,伯克希爾的股東大會有完全不同的景像。參與大會的人數一年比一年多,而且我們從未遇見過愚蠢的問題或自說自話的評論。相反,我們遇見過各種各樣有關商業的深思熟慮的真知灼見。股東大會給了大家一個討論問題的時間和場合,芒格和我非常樂於回答這些問題,無論時間多長。
    誠如巴菲特所言,在一眾千篇一律、了無生趣的企業年會當中,伯克希爾股東大會儼然是一股“清流”。這本別開生面的小書從40多位參會者的視角出發,對巴菲特股東大會的臺前幕後進行了360°的全景式描述。不同於市面上大多數關於巴菲特的書籍,本書沒有介紹巴菲特的人生經歷或者投資案例,而是從企業文化的角度入手,對巴菲特股東大會的細節娓娓道來。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一千個伯克希爾股東眼裡,就有一千個股東大會。參與本書創作的股東大會參與者來自各行各業,既有在金融市場上叱咤風雲的投資大咖,也有在美國大學從事金融教學的資深教授;既有伯克希爾的外部合作伙伴,也有伯克希爾旗下企業的高管團隊。在這些參會者的筆下,對伯克希爾股東大會的描寫不但絲毫沒有重復和累贅之意,反而平添了色彩斑斕、層次錯落之感,讓讀者恍若身臨其境。
    值得一提的是,本書的創作者大多是投資界蜚聲遐邇的知名人士,包括但不限於:“指數基金之父”、美國先鋒集團創始人、《共同基金常識》作者約翰·博格;哥譚資本創始人、《股市穩賺》作者喬爾·格林布拉特;《巴菲特之道》作者羅伯特·哈格斯特朗;《親歷巴菲特股東大會》作者傑夫·馬修斯;《巴菲特致股東的信》編者(同時也是本書的編者)勞倫斯·A.坎寧安,等等。
    《論語》有雲,“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實際上,以德行來經營企業,也會產生同樣的效果。在人類數百年的投資長河裡,出現了無數光彩奪目的名字:庫洛姆·戴維斯、約翰·鄧普頓、彼得·林奇、約翰·聶夫、喬治·*……而其中璀璨耀眼的一顆“明星”,非沃倫·巴菲特莫屬。巴菲特如同北極星,前來“朝聖”的股東們如同眾星拱月一般圍繞在他的周圍。
    2019年5月初,我飛赴美國奧馬哈參加了當年的伯克希爾股東大會。為了能占到內場比較靠近舞臺的位置,我和朋友頂著凜冽的寒風,深夜兩點就起床排隊。到了凌晨四五點,門口已經排起了長龍,前來的人絡繹不絕。到年會正式開幕時,偌大的一個體育館座無虛席。據統計,來自全球各地的“朝聖者”已經超過4萬人。為什麼巴菲特和他的股東大會會產生如此強大的向心力?我認為核心原因有三個。
    ,推心置腹的坦誠。這種對投資者掏心掏肺的坦誠,集中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將投資心法傾囊相授。無論是在股東大會上回答投資者的提問,還是每年撰寫致股東的信,巴菲特從不吝於傳授自己的投資秘訣,總是毫無保留、和盤托出,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二是對投資失誤毫不掩飾。盡管被外界奉為“股神”,巴菲特卻從不諱言自己在投資上所犯過的錯誤:德克斯特鞋業、美國航空、康菲石油、愛爾蘭銀行、樂購……巴菲特並不是從不犯錯,而是直面、總結、反思所犯的錯誤,確保“不貳過”。
    第二,無與倫比的專注。巴菲特曾引用菲利普·費雪的觀點來描述公司和股東之間的關繫:“一家公司吸引股東的方式,就如同餐廳招攬潛在顧客的方式。一家具有特色口味的餐廳,可以輕易吸引到相應的顧客。但如果餐廳時常變換其固有的特色,必將導致顧客不停地變化並終都將帶著困惑與不滿離去。”巴菲特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樣的公司,想要什麼樣的股東,所以他幾十年如一日,專注於企業長期經營成果的價值投資,從不因外界評價或市場波動而改弦更張,保持了常人難以企及的思想定力。
    第三,??一視同仁的平等。在這本書裡,有一個細節讓人動容:在某一年的股東大會上,一位女士站起來怯生生地問巴菲特,我隻持有伯克希爾的B股,請問我可以提問嗎?巴菲特報以一笑,欣然應允。事實上,無論是A股還是B股投資者,無論是持有1股還是1000股,在巴菲特眼裡,都是伯克希爾的股東,都應當被平等對待。股東利益至上,這也是巴菲特一貫奉行的價值觀。巴菲特通常會換位思考,設想如果自己處在股東的位置,會希望得到什麼樣的信息。這種“將心比心、推己及人”的同理心,同樣難能可貴。
    坦誠對話、專注做事、平等待人,讓巴菲特和他的伯克希爾獲得了股東們的長期信賴和支持。股東們也用實際行動給予了巴菲特充分的回應:很多股東將自己的大部分身家放在了伯克希爾的股票上;在美國市場的大型上市公司中,伯克希爾的長期股東所占比例名列。伯克希爾吸引了越來越多三觀一致的長期股東,而長期股東又反過來影響著伯克希爾的企業文化,兩者相得益彰,形成了共榮共生的良性循環。
    1965~2019年,伯克希爾的市值以20.3%的年化復合回報率高速增長著,累計回報率高達2.74萬倍。而伯克希爾股東大會的參會人數,從20世紀70年代的6名股東,到1989年首次超過1000人,再到2001年首次突破10?000人,直至2013年達到破紀錄的45?000人,迄今為止一直維持在40?000人以上。伯克希爾的市值與伯克希爾股東大會的參會人數幾乎保持著同步的增長軌跡。這似乎表明,伯克希爾的巨幅成長,不隻是財富意義上的,更是聲望和影響力上的。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奇跡和神話般的伯克希爾的背後,是巴菲特和芒格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心血傾注。相信讀了本書的你,也能從中領會到聰明投資和智慧人生的真諦。


    王冠亞
    武漢櫻頂天熠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
    2020年12月

    媒體評論
    坎寧安和庫珀為*偉大的商業演出——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年度股東大會制作了節目單。這本書是出席股東大會的之書。
    羅傑·洛溫斯坦
    《巴菲特傳》作者
    楊天南金石致遠CEO
    參加2001年、2004年伯克希爾股東大會,《巴菲特致股東的信》譯者
    理解本質且能夠知行合一地去踐行,對於投資人來說纔可以像巴菲特、芒格一樣,90多歲還可以每天跳著踢踏舞去上班。我想這是人們去巴菲特股東大會“朝聖”希望悟到的真理。
    謝長艷《紅周刊》執行主編
    參加2018年伯克希爾股東大會,深度對話查理·芒格

    坎寧安和庫珀為*偉大的商業演出——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年度股東大會制作了節目單。這本書是出席股東大會的之書。
    羅傑·洛溫斯坦 
    《巴菲特傳》作者


    《巴菲特的嘉年華》收錄了歷屆巴菲特股東大會的見聞故事,以及各行各業的人們參加一年一度盛會的心得感慨。看著這些人物故事,忽然意識到距離自己*次前往奧馬哈已經整整二十年了。寫巴菲特的書多是談股票投資,《巴菲特的嘉年華》的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它並不側重談投資賺錢,而是展示了巴芒如何贏得眾人愛。領悟了這一點,一定會讓人擁有更好的未來。
    楊天南金石致遠CEO
    參加2001年、2004年伯克希爾股東大會,《巴菲特致股東的信》譯者



    理解本質且能夠知行合一地去踐行,對於投資人來說纔可以像巴菲特、芒格一樣,90多歲還可以每天跳著踢踏舞去上班。我想這是人們去巴菲特股東大會“朝聖”希望悟到的真理。



    謝長艷《紅周刊》執行主編
    參加2018年伯克希爾股東大會,深度對話查理·芒格


    入行十多年,經歷幾輪產業周期,興衰變革,每當遇到困難、內心焦慮時,我總會把巴菲特致股東的信拿出來閱讀。它們飽含巴菲特的商業智慧,語言通俗、極富韻律。不僅幫我化解情緒焦慮,更解開了現實世界的諸多困惑。在2019年5月,我終於親赴奧馬哈拜訪巴菲特,以伯克希爾持有人的名義,我決心把價值理念,知行合一,執行到底。


    許樹澤中國之聲特約評論員 公眾號“樹我直言”主理人
    參加2019年伯克希爾股東大會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