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視頻之王的崛起之路(讀懂YouTube,看清中國視頻平臺發展未來。V
    該商品所屬分類:管理 -> 管理
    【市場價】
    536-776
    【優惠價】
    335-485
    【作者】 美馬克·伯根著 
    【所屬類別】 圖書  管理  一般管理學  管理學 
    【出版社】臺海出版社 
    【ISBN】978751683747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16837474
    作者:[美]馬克·伯根/著

    出版社:臺海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4年07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全景展現YouTube內容生態與商業化進程
    2005年2月,27歲的陳士駿與查德·赫利、賈德·卡林姆,三個年輕人聯合創立YouTube;
    2006年11月,不到兩年的時間,YouTube便被谷歌以16.收購;
    2006年11月,YouTube被《時代》雜志授予“年度最佳創新獎”;
    2008年8月,YouTube超越雅虎,成為僅次於谷歌的全球第二大搜索引擎;
    2015年,YouTube日活超過1億人次;
    截至2022年底,YouTube廣告收入達到160,是其被收購價格的將近100倍,是谷歌歷史上最成功的收購之一;
    如今,
    人們每天在YouTube上觀看超過10億小時的視頻;
    每分鐘有超過500小時的視頻上傳到該網站;
    成千上萬的普通人通過創作和發布視頻一躍成為明星網紅;
    徹底改變了人們在線娛樂、獲取信息及獲得報酬的方式。
    YouTube迅速崛起的秘密是什麼?
    及時踩準市場風口和空白點;
    推動技術進步,讓視頻無縫鏈接到各端口;
    一切為用戶著想,播放載體靈活;
    開發出自動檢測版權的工具,不再受版權問題困擾。
    推出YouTube合作伙伴計劃;
    將關鍵指標從觀看次數改為觀看時長;

    全景展現YouTube內容生態與商業化進程
    2005年2月,27歲的陳士駿與查德·赫利、賈德·卡林姆,三個年輕人聯合創立YouTube;
    2006年11月,不到兩年的時間,YouTube便被谷歌以16.收購;
    2006年11月,YouTube被《時代》雜志授予“年度最佳創新獎”;
    2008年8月,YouTube超越雅虎,成為僅次於谷歌的全球第二大搜索引擎;
    2015年,YouTube日活超過1億人次;
    截至2022年底,YouTube廣告收入達到160,是其被收購價格的將近100倍,是谷歌歷史上最成功的收購之一;
    如今,
    人們每天在YouTube上觀看超過10億小時的視頻;
    每分鐘有超過500小時的視頻上傳到該網站;
    成千上萬的普通人通過創作和發布視頻一躍成為明星網紅;


    YouTube開創了今天流行的注意力經濟及創作者經濟;
    徹底改變了人們在線娛樂、獲取信息及獲得報酬的方式。


    從資金無底洞到視頻之王
    YouTube迅速崛起的秘密是什麼?


    本書深度揭示YouTube估值的運營法則和幕後故事。


    YouTube迅速崛起的撒手锏:
    及時踩準市場風口和空白點;
    推動技術進步,讓視頻無縫鏈接到各端口;
    一切為用戶著想,播放載體靈活;
    開發出自動檢測版權的工具,不再受版權問題困擾。


    YouTube做出的重要決定:
    推出YouTube合作伙伴計劃;
    將關鍵指標從觀看次數改為觀看時長;
    提高了合作伙伴計劃的門檻。


    而當創始人紛紛離開後,是誰在運營它?
    它是如何渡過一個又一個危機的?
    未來的YouTube將會迎來哪些挑戰?
    硅谷首席科技記者馬克·伯根為你揭秘……

     
    內容簡介

    本書深度揭示了YouTube估值的運營法則、技術秘密和幕後故事,詳細描述了YouTube從一個幾乎無法維持運營的初創企業,到被谷歌收購,給谷歌帶來了難以估量的強大推動力,再到一步步成為視頻行業巨頭,它講述了YouTube從初創到發展壯大的全歷程,極具故事性,通俗易懂。
    “很少有人知道這家公司是如何運作的——誰負責運營?做了怎樣的決定?為什麼這些決定事關重大?”本書就是為了彌補這一缺失而寫的,也是作者創作初心所在。
    硅谷首席科技記者馬克·伯根,通過采訪300多名曾親身經歷YouTube發展歷程的人士,歷時兩年創作而成,如果你想要了解YouTube,這本書不容錯過。

    作者簡介

    [美]馬克·伯根(Mark Bergen),硅谷知名科技記者,多年來一直致力於與谷歌和YouTube的相關報道。他為《商業周刊》撰稿,也曾為行業出版物《廣告時代》進行技術和媒體方面的報道。他還為《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時代》《紐約客》、路透社、英國廣播公司等媒體撰寫文章。他還經常做客彭博電視臺、CNBC、MSNBC和NPR電視臺等媒體平臺。


    譯者簡介:
    程光錦,自由譯者,先後在湖南大學取得英語專業學士學位,在英國布裡斯托爾大學取得國際關繫專業碩士學位,譯有《YouTube:視頻之王的崛起之路》《科學的曙光》《職場影響力》《瘋人院十日》等作品。

    目錄
    引言 基督城槍擊案與 YouTube 頭號網紅 _001
    第1章 三位創始人 _015
    第2章 制作,上傳 _032
    第3章 與谷歌“聯姻”_050
    第4章 盜版? 10? _065
    第5章 小丑公司 _076
    第6章 視頻審查隊 _093
    第7章 新目標——盈利 _ 104
    第 8 章 戴蒙德工廠 _ 121
    第 9 章 書獃子戰士 _ 132
    第 10 章 “油管人”有了自己的頻道 _ 142
    第 11 章 言論自由原則 _ 158
    第 12 章 這能讓船開得更快嗎 _ 165
    第 13 章 遊戲視頻的興起 _ 177

    引言 基督城槍擊案與 YouTube 頭號網紅 _001


    初創
    第1章 三位創始人 _015
    第2章 制作,上傳 _032
    第3章 與谷歌“聯姻”_050
    第4章 盜版?  10?  _065
    第5章 小丑公司 _076
    第6章 視頻審查隊 _093
    第7章 新目標——盈利 _ 104


    崛起
    第  8  章   戴蒙德工廠 _ 121
    第  9  章   書獃子戰士 _ 132
    第 10 章   “油管人”有了自己的頻道 _ 142
    第 11 章   言論自由原則 _ 158
    第 12 章   這能讓船開得更快嗎 _ 165
    第 13 章   遊戲視頻的興起 _ 177
    第 14 章   沒有“營養”的兒童視頻 _ 188
    第 15 章   五大家族 _201
    第 16 章   把觀眾留下來:算法與廣告收入 _214
    第 17 章   “谷歌之母”接手 YouTube_223


    發 展
    第 18 章   順“管”而下 _237
    第 19 章   YouTube 的頭號網紅 PewDiePie_247
    第 20 章   YouTube 的推薦繫統:機器知道你想看什麼 _258
    第 21 章   玩玩具的小男孩與 YouTube Kids_268
    第 22 章   創作者的困境:賺錢越來越難 _280
    第 23 章   YouTube 上的政治風暴 _295
    第 24 章   頭號網紅闖禍了 _310
    第 25 章   停止投放:廣告商抵制 YouTube_322
    第 26 章   揭開算法神秘的面紗 _333
    第 27 章   蜘蛛俠和艾莎在一起?拒絕惡搞 _348
    第 28 章   清除不良視頻,提高獎勵門檻 _362
    第 29 章   持槍襲擊 YouTube 總部 _377
    第 30 章   內外交困:聽證會和罷工 _383
    第 31 章   頭號網紅重回 YouTube_399


    未 來
    第 32 章   不斷升級的視頻安全繫統 _413
    第 33 章   我們要成為什麼樣的 YouTube? _426


    附錄
    後記 _441
    致謝 _458
    資料來源說明 _463

    前言
    引言 基督城槍擊案與 YouTube 頭號網紅
    2017 年 6 月 22 日 1∶48
    這還是一個關於近期發生的一些重要而離奇的事件的故事,大多數訪問 YouTube 的人都對此一無所知。
    對於大多數用戶來說,YouTube 是一個實用工具、一口信息之井,或者是一種沒什麼危害的消遣方式。
    但 YouTube 蘊含的內容遠不止這些。公司團隊非常清楚它還有令人不安的一面,所以當他們坐在度假村的“河流與倒影”會議室,觀看自己制作的溫暖感人的推廣視頻時,不禁注意到這與“噩夢燃料”之間遙遠的距離。

    引言 基督城槍擊案與 YouTube 頭號網紅


    哈吉-達烏德·納比(Haji-Daoud Nabi)爺爺留著濃密的白胡子,一臉燦爛的笑容。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五下午,納比在 新西蘭基督城遇到了他的“死神”。當時,納比正站在清真寺門 口,當一名年輕男子走近時,納比還以為他是來參加禮拜的,便 熱情地問候道:“兄弟,你好! ”


    出發之前,這名年輕人發出了一封電子郵件,標題是《關於  新西蘭今天發生的襲擊事件》。在郵件開頭他就聲明:“我就是發  動襲擊的襲擊者。”接下來是一段長篇宣言。他把這封郵件發給了  新西蘭全國各地的報紙編輯和電視制片人,這些專業人士剛剛決  定了媒體對外發布什麼內容,有的人把這封郵件當成了垃圾郵件, 有的則認為這隻不過是在胡言亂語。


    他們的電話隨後就被打爆了。在基督城的哈格利公園,槍聲  處處可聞。公園綠意盎然的草坪兩側,本是兩處清真寺聖地所在, 現在到處都是渾身血污、已經沒有生命體征的尸體。至少死了  五十個人,包括一名三歲的幼兒,納比爺爺也在其中。當記者柯  斯蒂·約翰斯頓(Kirsty Johnston) 匆匆趕到現場的時候, 隻看到受傷的大屠殺幸存者瘋狂地揮舞著手臂,試圖攔下出租車載他們去醫院。柯斯蒂在新西蘭這個平靜的島國長大,這裡的警察甚至沒有隨身攜帶槍支的習慣,暴力事件往往隻會出現在其他地方的新聞報道裡,而不會發生在自己的身邊。


    但這個國家今時不同往日,新聞報道的內容也已發生改變。人們很快得知,制造這場兇殺案的恐怖分子是一名二十八歲的白人男性,他的身上還繫著攝像機,在互聯網上直播自己的暴行,時間長達 17 分鐘。於是,那些報紙編輯和電視制片人回過頭來,仔細查看兇手發布的視頻和那段宣言,試圖找出蛛絲馬跡,破解新西蘭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大規模槍擊案。他們在其中發現了大量神秘內容,大多是關於塞爾維亞政治、16 世紀戰爭和互聯網亞文化的,與這次襲擊事件並沒有太大關聯,但其中有一點引起了他們的注意:一位 YouTube 明星的名字。恐怖分子在開火前一刻,對屏幕前的觀眾說:“伙計們,記得訂閱 PewDiePie!”


    *  *  *


    幾天前,在地球另一邊,YouTube 員工正泡在度假村巨大的溫水池裡休養。他們像往常一樣乘坐專線巴士抵達。巴士一路向北行駛,穿過舊金山和伯克利,穿過富人聚集的城鎮和郊區,穿過紅杉高聳、星羅棋布的森林公園,進入加利福尼亞州(以下簡稱“加州”)葡萄酒之鄉的中心地帶。他們抵達印第安泉,入住了卡利斯托加市天然溫泉頂部的這家古雅酒店。加州第一位百萬富翁曾在卡利斯托加市定居,這位富翁在當年的淘金熱中獲得了大筆財富。


    克萊爾·斯塔普頓(Claire Stapleton) 是 YouTube 的一位經理。在酒店小屋下榻後,她打開行李箱稍作整理。斯塔普頓之前參加過很多次類似的公司員工活動,但這次的活動隻限市場部 員工參加,這些員工負責維護YouTube 的公眾形像和品牌。這 也是斯塔普頓最後一次參加 YouTube 的活動——當時她對這一點 並不是十分確定,但已有猜疑。


    斯塔普頓膚色蒼白,頭發是非常接近黑色的深褐色。她通常 是一副無憂無慮的樣子,但有時也會變得非常嚴肅,就像四個月 前刊登在《紐約時報》上的那張照片一樣。照片上斯塔普頓穿著 黑色高領衫,表情嚴肅,代表的是硅谷內部反叛勢力的形像。在 度假村,斯塔普頓走出小屋,經過室外噴泉、可愛的棚架花園和 一個做冥想的地方,來到一間名為“河流與倒影”的小型會議室。


    度假村針對企業集團客戶的收費標準是每個房間 35左  右。這個價位對 YouTube 來說不算什麼,公司上一年的銷售額  就超過了 110。但這些客人是以谷歌(Google)的名義登  記入住的。谷歌從 2006 年起就是 YouTube 的所有者和母公司  了。雖然谷歌 2018 年的銷售額超過 1360,但這個科技巨  頭最近對待財富的態度開始變得謹小慎微。一是因為來自華爾街  的財務總監開始對這個素以隨意揮霍而聞名的公司精打細算,二  是因為在特朗普(Trump)執掌美國政權兩年後,過去人們眼中  勇於創新但盈利能力不強的谷歌等硅谷公司,突然被指責貪婪、 不負責任、過於強大,被當作“權勢集團”,就連谷歌自己的一些  員工甚至也開始用這樣的眼光看待它。


    為了減少不必要的關注,谷歌現在很少在高檔奢華的地方舉 辦各種活動。印第安泉這個地方絕對低調。觀其外表,這座西班 牙布道院風格的兩層樓就像 20 世紀 50 年代簡陋的汽車旅館,但 其內部卻在不經意間彰顯著各種奢華的細節:有機洗發水、“碧唯 爾”淨水繫統以及人造壁爐。令人稱奇的是,度假村在一個有奧運會遊泳池那麼大的池子中,注入了溫泉水,泡在裡面讓人感到既溫暖又愜意。


    公司請斯塔普頓和她的同事們盡管好好享受。最近這兩年,大家壓力都很大。眾所周知,谷歌員工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員工,但其最新的員工幸福度調查結果卻令人深感不安:有更多的員工表示對公司管理層和重點項目的信心下降,近一半員工認為自己獲得的薪酬不夠“公平”。那年秋天,斯塔普頓還帶領數千名員工抗議谷歌對性騷擾相關指控的處理。谷歌為其龐大的計算機網絡建立了一個長期預警繫統:“黃色預警”表示軟件程序員需要加班修復故障;“橙色預警”表示已接近緊急狀態;“紅色預警”會在谷歌搜索頁面或電子郵件服務停止工作時出現,表示需要立即修復。谷歌也將這套預警繫統擴展應用到非技術性事務方面,比如員工的幸福感。


    這次 YouTube 在印第安泉舉辦的活動,私下裡被稱為“幸福度紅色預警”。


    斯塔普頓的市場團隊在鎮上參加品酒會,學做比薩,在度假村精心打造的龍舌蘭植物園和佛陀池塘一帶散步,在戶外烤棉花糖,享用護理項目,喝酒。他們在一家名叫“躺椅”的老式汽水店喝汽水,在藍白條紋懷舊風格的遮陽篷下半躺著休息。溫泉入口處有一個刻有“百事可樂”字樣的老式時鐘,上方飄舞著一面美國國旗。印第安泉將這款設計稱為“昔日好萊塢”,對於來自YouTube 的賓客而言,這真是一種充滿了詩意的諷刺。要知道,YouTube 比任何企業更能利用好萊塢的“老派作風”——制片廠、經紀人、光鮮亮麗的明星、人們花錢購買的娛樂節目等—— 並顛覆了它。


    斯塔普頓一到“河流與倒影”會議室,就被要求坐下來觀看  一段他們以前都看過的 YouTube 視頻,有同事在網上找到了它, 按下了標志性的三角形“播放”按鈕。


    YouTube:我們的品牌使命
    2017 年 6 月 22  日   1∶48


    一個小男孩,在臥室裡拿著把大大的電吉他。隨後畫面  切換到另一個孩子,在亞洲的某個地方放羊,接著是一個女  人在哭泣,之後是一個男人在展示溜冰技巧。女聲旁白響起: “看一下這些瞬間吧。所有的故事、秘密、啟示,它們來自  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這是一段鼓舞人心的 YouTube 鏡頭蒙  太奇,接連出現了嬰兒、運動員、人們不經意間做出的善舉、 裹頭巾的女性、群舞者、呼吁自由擁抱的人,以及更多倡議  人士。“這是我們作為一個民族最珍貴、最純粹、未經修飾的  模樣,”旁白道,“當每個人都能擁有一個表達的機會、被傾  聽的機會和表演的舞臺,這樣的事情就會發生。”


    視頻結尾出現了一段人們熟悉的文字,即 YouTube 的品牌  使命:“讓每個人都有表達的機會,讓每個人都能看到這個世界。” 真是奇怪。斯塔普頓心想。這段鼓舞人心的蒙太奇,是她的團隊  於 2017 年首次制作而成的,在那之後世界已經發生了很多變化,YouTube 有了日新月異的發展,斯塔普頓也已經參與了無數次關於重塑品牌使命的討論,而他們為了鼓舞人心,播放的仍然是這段陳舊的宣傳視頻。但她並沒有將這些想法說出口。


    YouTube 雖然已經成立十四年了,但仍堪稱現代世界的一個奇跡。在不到二十年的時間裡,按需閃電般快速播放的互聯網電視,已經從一種不可能變成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簡單的事物。YouTube 已經成了一個在線免費播放動態圖像的地方,被員工稱為“互聯網的視頻支架”。YouTube 每個月的訪問量超過 20 億次,是全球訪問量第二大的網站(僅次於谷歌),同時也是全球第二大最受歡迎的搜索引擎(僅次於谷歌)。 2019 年,YouTube的日訪問量達到 17 億次左右 ② ,這個數字超過全球互聯網人口的1/3。人們在 YouTube 上娛樂、學習、放松。民意調查結果顯示,1/4 的美國人在 YouTube 上看新聞,YouTube 的固定訪客比臉書(Facebook)、Instagram(照片牆) 等其他社交媒體都要多。整整一代孩子都拋棄了電視,轉而觀看 YouTube。在許多國家,YouTube 就等於電視。 YouTube 還讓超市售賣的八卦小報以及各類說明書變了樣子。硅谷的一些未來主義者甚至覺得,YouTube 或將取代大學教授和醫生。


    與其他面向公眾的網站不同,YouTube 會向視頻作者支付報酬。這一創舉在短短幾年時間內,催生了一個完整的創意產業,催生了一批表演者、風雲人物、藝術家、網紅、導師和特許經營品牌,催生了一個像廣播和電視一樣具有革命性的新媒體。YouTube 讓每個人都能成為視頻博主,還讓人們看到了《江南Style》《查理咬我的手指》《鯊魚寶寶》《周五要休息》等視頻, “與阿德裡安一起練瑜伽”“跟莫老師學塗鴉”等繫列課程以及  《我的世界》的職業遊戲玩家。YouTube 上彙聚了化人  纔,他們都被傳統媒體忽視了。成千上萬的小圈子名人你可能都  不認識,但他們擁有數百萬計的年輕粉絲,享受到的熱情可能連  影視明星都望塵莫及。


    與 YouTube 在同一時期興起的,還有一批引人注目的客戶  導向型互聯網新公司,但除了臉書,其他網站存在的時間都不能  和 YouTube 相匹敵。即便是臉書,發展到後期也一直掙扎於如  何保持年輕用戶的黏性,但 YouTube 就不存在這個問題,它年  復一年吸引了越來越年輕的觀眾。我們今天生活在一個線上注  意力經濟時代,在這方面沒有一家公司比 YouTube 做得更好。 YouTube 很早就開始為視頻作者支付報酬了,那時的臉書還沒走  出學生宿舍, 推特(Twitter) 隻是一陣科技風潮,TikTok(抖  音國際版)還要再過十年纔能誕生。這些公司都借鋻了谷歌的理  念(在線信息越多越好)和商業模式(為盡可能多的用戶提供免  費服務,挖掘這些用戶在互聯網上的瀏覽行為、使用習慣和相關  數據,以此制定廣告銷售策略)。谷歌和 YouTube 促生了社交媒  體各種各樣的奇跡和弊病——網紅、未成年的百萬富翁、假新聞、 網癮、騙子。“谷歌開了先河。”一位曾在谷歌和臉書都工作過的  資深人士表示,“臉書和其他互聯網公司其實都在模仿它。”


    YouTube 的視頻像流水一樣源源不斷,視頻內容如海洋一般  浩瀚。在開展印第安泉的活動之前,YouTube 公布了一項驚人的  數據:每分鐘有 450 小時的視頻上傳到 YouTube。《指環王》可  能算得上是你看過的最長的電影了,想像一下,你把《指環王》 連續看上一百遍,也抵不過每分鐘上傳到 YouTube 的視頻總時長。自 2016 年以來,全球每天人們在 YouTube 上觀看視頻的時長超過了 10 億小時,腦袋都麻木了。想看什麼主題的視頻?隻要你想得出,它可能就存在。鍵入,鍵入,點擊,點贊,評論,訂閱——每天數 10 億人在做這些事,卻不知道這些視頻是怎樣最終呈現在自己眼前的。


    人們都知道 YouTube,但很少有人知道這個公司是如何運作的——誰負責運營?做了怎樣的決定?為什麼這些決定事關重大?本書就是為了彌補這一缺失而寫的。這是一個關於一家公司的故事,這家公司最初是個資金無底洞,最後卻獲得了巨大的商業成功。這家公司作為互聯網的一個重要支柱,幫谷歌變成世界上最賺錢、最強大的公司之一。這是一個關於新型大眾媒體的故事,這家媒體背後不是編輯、藝術家或教育工作者,而是算法。
    這還是一個關於近期發生的一些重要而離奇的事件的故事,大多數訪問 YouTube 的人都對此一無所知。


    對於大多數用戶來說,YouTube 是一個實用工具、一口信息之井,或者是一種沒什麼危害的消遣方式。


    但 YouTube 蘊含的內容遠不止這些。公司團隊非常清楚它還有令人不安的一面,所以當他們坐在度假村的“河流與倒影”會議室,觀看自己制作的溫暖感人的推廣視頻時,不禁注意到這與“噩夢燃料”之間遙遠的距離。


    “噩夢燃料”是一個陰森恐怖的代號。市場團隊的一些成員過去常用這個代號指代一份每日發出的電子郵件,郵件內容是監控關於 YouTube 的媒體報道和網絡聊天記錄,這是一種很正常的做法,但也暴露出 YouTube 的軟肋、怪誕內容和恐怖之處。“噩夢燃料”一詞始於一位 YouTube 明星發布的視頻, 內容是關於日本一具懸掛在森林中的尸體。由於市場團隊負責處理所有YouTube 賬號的相關事務,所以他們需要對網站上不斷變化發展   的爭議了如指掌,避免無意間卷入其中。每天早上,他們的收件   箱裡都堆滿了問題視頻和負面報道。斯塔普頓擔心“噩夢燃料” 會讓她的團隊覺得 YouTube 反映出了人性最糟糕的一面。


    這次活動的大部分日程安排,都為他們提供了逃離“噩夢 燃料”的好機會,隻有一項議程除外:團隊被告知,解除對 YouTube 知名主播 PewDiePie 的冷處理, 並使用 YouTube 的官 方賬號推廣。市場部的員工了解到,這一命令來自高層,“是蘇珊 下達的”。蘇珊指的是蘇珊·沃西基(Susan Wojcicki),谷歌的 頭號市場營銷人員,自 2014 年以來擔任 YouTube 的 CEO。


    參加這次活動的所有員工都知道 PewDiePie 的故事。


    PewDiePie 的 真 實 姓 名 是 菲 利 克 斯· 卡 爾 伯 格(Felix Kjellberg),瑞典人,還不到三十歲,他喜歡在視頻中尖叫出自 己的網名作為問候語——“PEW dee PIIIIIIE! ”按照 YouTube 發明的“訂閱者”數量指標計算,他是 YouTube 上最大的明 星。所謂“訂閱”,就是點擊一個紅色的小按鈕,就可以訂閱視 頻作者的賬號(就像訂閱雜志或有線電視節目一樣,唯一不同 的是, 在 YouTube 上訂 閱是免費 的 )。 當 YouTube 推 出“ 訂 閱”功能時,設計者覺得一個賬號能獲得幾百萬的訂閱量就不錯 了。但截至 2019 年 3 月,PewDiePie 已經擁有近 1 億粉絲, 與 麥莉·賽勒斯(Miley Cyrus) 和凱蒂·佩裡(Katy Perry) 等 明星在 Instagram 上的粉絲量不相上下。九年前,卡爾伯格以 PewDiePie 的身份首次亮相。和其他人一樣,他把自己打電子遊 戲的實況和視頻發布到網上。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積累了一批極 其忠誠的粉絲。


    卡爾伯格和谷歌一起賺了不少錢,谷歌對此心中有數。一切事物都在谷歌的統計範圍之內,它以一個數字“googol”命名,存在於由計算機代碼 0 和 1 組成的世界。谷歌統計了 YouTube每分鐘播放的視頻量。根據公司內部文件,2012 年之後的七年時間裡, 人們觀看 PewDiePie 視頻的時長累計達 130,322,387,624分鐘。在此期間,卡爾伯格賺到了 38,814,561.7。其中大部分(95%)來自 YouTube 在視頻前和視頻中的廣告費。廣告商為廣告支付的每 ,YouTube 都會將其中的 55 美分付給視頻發布者,剩下的 45 美分自己留存,用於維持視頻的正常播放和網站的正常運轉。因此, 那段時間 YouTube 從 PewDiePie 的視頻中賺了大約 3200。考慮到卡爾伯格的觀眾量,再比較一下電影明星索取的報酬,有人可能會認為卡爾伯格的收入偏低了。


    還有很多其他讓人頭疼的問題,所有的市場部員工都知道。由於 PewDiePie 的不當言論引發很大爭論,谷歌大範圍終止了與卡爾伯格的商業合作。


    但市場團隊也知道,這一切都隻會讓 PewDiePie 的粉絲信念更加堅定——他稱粉絲為“兄弟軍”(Bro Army)。前一年秋天,當一個主打寶萊塢歌曲的 YouTube 頻道訂閱量很快就要超過 PewDiePie 時,PewDiePie 的兄弟軍發出團結一致的戰鬥口號:“訂閱 PewDiePie!”以此抵抗批評者,捍衛他們的“國王”,保衛其“王位”不受威脅。


    這一口號響徹互聯網的各個角落。這個口號的傳播陣容包含了各種角色。這一口號的發展就像 YouTube 本身一樣,遠遠超出了這個公司自己的想像。


    YouTube 開始有意與它的頭號大網紅保持一定距離,對 PewDiePie 不再像對其他博主一樣公開表示支持或推廣。如今 YouTube 決定改變立場了,市場團隊開會討論方案。斯塔普頓 的上司瑪麗恩· 迪克森(Marion Dickson) 在那個星期 四(3 月 14 日)給參加活動的員工發了一封電子郵件,要求他們與 PewDiePie“恢復接觸”。迪克森還在郵件中指出“要明確這項工 作與品牌價值觀和信息傳遞如何保持一致”,這非常重要。


    員工很快就到度假村的停車場乘坐巴士,駛過棕櫚樹和紅樹 林,離開葡萄酒之鄉,回家思考關於正確的指導方針、原則和品 牌價值等問題。那天晚上已經是新西蘭的星期五了,斯塔普頓和 同事的手機屏幕不斷被新消息點亮,電子郵件蜂擁而至。他們得 知,一名恐怖分子在網上直播大規模殺戮行為。視頻首先出現在 YouTube 的競爭對手 Facebook 直播上,然後很快就被人上傳到 了 YouTube。盡管 YouTube 馬上將視頻撤下,但仍有用戶不斷 轉發其他版本。關於兇手暴行動機的線索不多,其中包括那句口 號:“訂閱 PewDiePie! ”


    不久之前,幾乎還沒有人把 YouTube 當回事,沒有人關心 它的號召力。有那麼幾年,YouTube 迅速而敏捷地追逐商機,盲 目地相信技術驅動力,在不知不覺中制造出一臺暴露人性之惡的 機器。公司外部一些人士認為,YouTube 的業務之所以能夠蓬勃 發展,正是利用了人性之惡。2019 年,全世界開始努力應對網絡 社交媒體的真正影響——加州的幾家計算機公司如何突然就控制 了大多數的信息和言論傳播途徑?雖然 YouTube 希望盡可能避 免被卷入各種紛爭之中,但在許多方面,它其實已經為現代社交 媒體搭建好了舞臺,它在自身發展過程中所做出的各種決策,影 響了人們的注意力、金錢、意識形態等各種事物在網絡上的運作方式。


    截至那個 3 月的星期四,斯塔普頓和她的同事離開度假村的時候,公司已經在“地獄”中掙扎了兩年。他們焦頭爛額地處理各種負面問題。他們迫切地希望能把這些問題拋諸腦後,與PewDiePie 修復關繫似乎可以作為第一步。然而,緊接著就發生了基督城槍擊案事件,這場悲劇在公司網站上大肆傳播,似乎還涉及了 YouTube 上最大博主的影響力問題。斯塔普頓對公司及公司的社會角色更加反感了。 ① 在處理這一恐怖事件時,她想起幾個小時前剛剛重新看過的品牌推廣視頻。這樁可怕的行為是否真如視頻中所言,反映了“我們作為一個民族未經修飾的模樣”?


    沒有人希望如此,但 YouTube 上的視頻和公司的發展方向南轅北轍,已經脫離了公司的掌控,而且,類似的情況也不是第一次發生了。


     

    媒體評論

    非常有趣……那些好奇YouTube是如何成為龐然大物的人應該看看這本書。
    ——《出版商周刊》


    對一家無處不在但仍充滿神秘的公司的強大洞察力。
    ——《科克斯書評》,“秋季最值得期待的書籍”

    在線試讀
    第1章 三位創始人
    在網站設計方面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使用簡單,讓媽媽 們也能輕松上手。
    我們的時機很完美。去年,數字錄像剛剛開始普及,大 多數數碼相機都具備錄像功能。
    我知道一個網站,stupidvideos.com, 上面也有視頻, 而 且可以讓觀眾評分。好在這個網站並沒有引起太多關注。我 們應該討論一下,為什麼這個網站沒有火起來,怎麼能讓我 們的網站更有吸引力。
    網站潛在的焦點應該放在約會功能上,就像 hotornot 一 樣。請注意,hotornot 其實就是一個約會網站,但是在表面 上看不出來,這讓人們用起來沒有太大心理壓力。我相信, 和到處都是愚蠢視頻的網站相比,人們肯定更願意關注一個 以約會為目的的視頻網站。為什麼? 因為大多數未婚人士滿腦子想的都是怎麼約會,怎麼找到女朋友。相比之下,愚蠢的視頻想看多少隨時都有。
    赫利雖然已經結婚了,但也同意這個觀點:約會是人們制作和觀看視頻的很大動力。“人們都有看見和被看見的需求。”幾個星期後,他寫下這樣一句話。卡林姆在電子郵件結尾寫下了YouTube 的目標發布日期:2005 年 5 月 15 日。還有不到三個月的時間。
    他們開工了。赫利負責調整 YouTube 的訪問界面,陳士駿和卡林姆負責編寫網站代碼,調試各種功能。不久後的 3 月 20日,雅虎(Yahoo)宣布收購 Flickr。網絡巨頭雅虎是個極具價值的互聯網門戶網站,年收入高達數 10。Flickr 則是一個時尚的互聯網 2.0 服務網站,供人們上傳數碼照片。有媒體報道稱,雅虎為此次收購支付了 2500。Flickr 的這場交易點燃了赫利他們心中的火焰,卡林姆又發出了一封電子郵件,標題為“新方向”。
    我今天和赫利討論過了,覺得我們網站的定位應該更類似於 Flickr,基本上是一個供人們在互聯網上存放各種私人視頻的存儲庫。
    在接下來的幾個星期裡,赫利、陳士駿和卡林姆加倍努力工作,重新討論了網站的功能定位。應該更接近那個約會網站,還是那個照片網站?陳士駿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寫道:“Hot or Not”吸引的是“荷爾蒙旺盛的時髦大學生”,而 Flickr 則在“設計師、藝術家和創意人士群體”中更受歡迎。YouTube的用戶會是哪類人?他們是否應該制作兩個網站?赫利對 Flickr 模式猶豫不決, 因為和照片比起來,在網上上傳和編輯視頻的難度更大,但他也 不想制作兩個不同的網站。4 月 3 日星期日晚間,赫利給其他兩 個人發了一封電子郵件,建議先把網站推廣出去,然後再“一邊摸索前進,一邊確定方向”。

    第1章 三位創始人


    查德·赫利(Chad Hurley)打算開創一番事業,隻是不確 定該從何入手。


    2005 年年初,北加州。赫利大部分時間都趴在電腦屏幕前。 從外表上看,赫利並不像硅谷那些頭腦聰明的電腦極客。他寬肩  膀,高額頭,身材像是高中體育特長生,幾縷金棕色的卷發甩到  腦後,頗具衝浪手風範。他喜歡喝啤酒,愛看費城老鷹隊的球賽, 自認為勉強可以稱得上是個藝術家。最近,因為覺得市面上的筆  記本電腦包大多數很難看,就和朋友一起開設了一條男裝生產線, 專門制作筆記本電腦包。


    但赫利作為一名網絡平面設計師,深知真正的財富來自電腦,而不是電腦包,計算機領域纔是掘金的地方。他的兩個程序員朋  友——賈德·卡林姆(Jawed Karim) 和陳士駿(Steve Chen), 也有同樣的想法。赫利二十八歲,比其他兩位都大一歲,三個人  中實際上是他說了算。他有一個正在蹣跚學步的兒子,妻子出身  硅谷名門,嶽父是大名鼎鼎的互聯網企業家吉姆·克拉克(Jim Clark) 。早在互聯網開啟 2.0 時代的時候,赫利就有了自己創業的夢想。在這個時代,占據互聯網主導地位的是普通用戶,而非專業人士。人們在網上衝浪,發日志、照片、詩歌、食譜、評論等,想發什麼就發什麼。在赫利看來,他們都是“普通人”。


    幾個月以來,赫利和朋友都在討論關於互聯網新業務的一些想法。他們經常聚在赫利位於門羅公園的家中,或在附近的咖啡館,探討可供效仿的互聯網 2.0 熱門案例,比如社交網站Friendster 以及像雜草一樣瘋狂生長的博客網站。更多的時候,他們討論的是“Hot or Not”——一個頁面設計非常簡約的網站,供人們上傳各種面部照片,並就其魅力值投票。這個網站雖然制作簡陋,但很受歡迎。赫利他們三個在以前的公司上班時,經常會去一家咖啡店,在那裡認識了 Hot or Not 的一位創始人,得知他通過這個網站賺到不少錢。他們覺得這很酷。


    他們三個最終決定,制作一個供人分享和觀看視頻的網站。情人節那天,他們在赫利的車庫和他的狗一起工作到很晚,終於給網站確定了名字。赫利從一些能讓人聯想到小型電視機的詞語入手,靈光乍現,想到了一個用來指代電視機的舊俚語:“boob tube”。將其中的一個詞替換掉,就得到了“YouTube”。他們在谷歌上搜索這個名字,確認沒有出現任何相關結果。於是當天晚上,就買下了 YouTube 的域名,踏踏實實地邁出了第一步。


    八天後,赫利收到了一封來自卡林姆的郵件,標題是“策略:請點評”。


    網站的設計應美觀,但不要顯得過於專業,看上去應該 像是被幾個家伙拼湊而成的。請注意,hotornot 和 friendster 就是這種風格, 它們使 用起 來很 簡單, 並 沒有顯得很專 業,但都大獲成功。我們的網站也應如此,否則會把用戶嚇跑……
    在網站設計方面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使用簡單,讓媽媽 們也能輕松上手。


    時機 / 競爭
    我們的時機很完美。去年,數字錄像剛剛開始普及,大 多數數碼相機都具備錄像功能。
    我知道一個網站,stupidvideos.com, 上面也有視頻, 而 且可以讓觀眾評分。好在這個網站並沒有引起太多關注。我 們應該討論一下,為什麼這個網站沒有火起來,怎麼能讓我 們的網站更有吸引力。


    赫利接著往下讀:


    網站焦點
    網站潛在的焦點應該放在約會功能上,就像 hotornot 一  樣。請注意,hotornot 其實就是一個約會網站,但是在表面  上看不出來,這讓人們用起來沒有太大心理壓力。我相信, 和到處都是愚蠢視頻的網站相比,人們肯定更願意關注一個  以約會為目的的視頻網站。為什麼? 因為大多數未婚人士滿腦子想的都是怎麼約會,怎麼找到女朋友。相比之下,愚蠢的視頻想看多少隨時都有。


    赫利雖然已經結婚了,但也同意這個觀點:約會是人們制作和觀看視頻的很大動力。“人們都有看見和被看見的需求。”幾個星期後,他寫下這樣一句話。卡林姆在電子郵件結尾寫下了YouTube 的目標發布日期:2005 年 5 月 15 日。還有不到三個月的時間。


    他們開工了。赫利負責調整 YouTube 的訪問界面,陳士駿和卡林姆負責編寫網站代碼,調試各種功能。不久後的 3 月 20日,雅虎(Yahoo)宣布收購 Flickr。網絡巨頭雅虎是個極具價值的互聯網門戶網站,年收入高達數 10。Flickr 則是一個時尚的互聯網 2.0 服務網站,供人們上傳數碼照片。有媒體報道稱,雅虎為此次收購支付了 2500。Flickr 的這場交易點燃了赫利他們心中的火焰,卡林姆又發出了一封電子郵件,標題為“新方向”。


    我今天和赫利討論過了,覺得我們網站的定位應該更類似於 Flickr,基本上是一個供人們在互聯網上存放各種私人視頻的存儲庫。


    在接下來的幾個星期裡,赫利、陳士駿和卡林姆加倍努力工作,重新討論了網站的功能定位。應該更接近那個約會網站,還是那個照片網站?陳士駿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寫道:“Hot or Not”吸引的是“荷爾蒙旺盛的時髦大學生”,而 Flickr 則在“設計師、藝術家和創意人士群體”中更受歡迎。YouTube的用戶會是哪類人?他們是否應該制作兩個網站?赫利對 Flickr 模式猶豫不決, 因為和照片比起來,在網上上傳和編輯視頻的難度更大,但他也  不想制作兩個不同的網站。4 月 3 日星期日晚間,赫利給其他兩  個人發了一封電子郵件,建議先把網站推廣出去,然後再“一邊摸索前進,一邊確定方向”。


    十天後,前進的路上出現障礙了。谷歌開始在網上征集人們 的自制視頻,有可能會向全世界發布。赫利後來回想起來,他當 時的反應是:“啊,我們完蛋了!”因為谷歌比雅虎更可怕。谷 歌剛起步時,隻是眾多的網絡搜索引擎之一,但很快就擊敗了所 有的競爭對手。現在,谷歌真正的野心暴露出來了。2004 年愚 人節,谷歌推出 Gmail 電子郵件服務,提供了很多前所未聞的 免費數據存儲服務,以至於人們都認為它是在開玩笑。隨後,谷 歌推出了規模巨大的、免費的全球數字地圖。現在,谷歌旗下 彙聚了大量的優秀程序員,堪稱“現金水龍頭”,直奔 YouTube 而來。


    當赫利和朋友們再見面時,一個新的議題出現了:我們應該放棄嗎?


    -------


    後記


    YouTube 從一個在娛樂業中處於劣勢地位的反叛者、一個隻 會消耗資金的錢坑、一個笑話,發展成這個星球上主要的、有影 響力的、不受約束的、成功的媒體企業之一,這個過程纔花了不 到二十年的時間。這是令陳士駿有時都難以置信的奇跡。


    陳士駿當年為 YouTube 編寫出第一行代碼的時候,還很難  做到音畫同步。五年後,當他離開公司時,YouTube 每分鐘上傳  的視頻時長已經高達 100 小時。到 2020 年,這個數字更是進一  步超過了 500 小時。在這幾年期間,陳士駿的健康狀況有所改善, 他再次與查德·赫利合作,創辦了一個數字媒體公司。但這家初  創企業沒能成功,陳士駿後來開始扮演一個飽經風霜的行業前輩  角色,回憶那個需要付出很多努力纔能在臺式電腦上播放視頻的  時代。他和家人一起搬回自己的出生地臺北,懷著敬畏的心情看  到出租車司機在手機上播放 YouTube 視頻。在他兒子所上的小  學班級裡,除了兩個同學,其他孩子都說他們希望有一天能成為  YouTube 博主。


    YouTube 與不良行為者、陰謀論、政治言論和憤怒的政客 之間的各種麻煩事及其運營規模,都已經完全超出了陳士駿的想像,他坦承:“說實話,我有點慶幸我已經不在公司了,不然我可不知道該如何處理這些問題。”YouTube 的第三位聯合創始人賈德·卡林姆已經成了一名投資人,隻有在老公司做出一些令他惱火的調整時,他纔會發表評論,比如刪除了視頻下“不喜歡”按鈕上的計數。


    疫情期間,查德·赫利和許多功名成就、不安分的人一樣,發了很多條推特。他發了很多嘲笑特朗普的支持者以及科技同行的無聊笑話,帶著一種不再需要為企業打工的欣喜。赫利為一些公司提供資金,並在創作者風靡一時的時候,享受作為“創作者經濟之父”的榮耀。


    2021 年,隨著特朗普時代的影響開始漸漸消逝,突然間,所有公司都想進入 YouTube 的行業。熱門應用 TikTok 開始向一些視頻制作者付費,因此吸引了一大批渴望出名的年輕人。競爭對手推特和 Snapchat 也緊隨其後。臉書再次發力招募有影響力的人,承諾將為創作者撥款 10,且多年內不會收取任何傭金。Spotify 投資招募像喬·羅根這樣的播客創作者,羅根則利用 YouTube,在主流媒體之外又打造了一個媒體巨頭。風險投資家為“Web3.0 時代”而瘋狂,這是一種基於加密數字貨幣的互聯網模式,建立在普通人從線上活動中獲利的設想之上,是 YouTube 創作者經濟的未來發展模式。第一個為 YouTube 投資的公司——紅杉資本——將其2005 年的 YouTube 投資備忘錄作為“非同質化代幣”拍賣,被一位加密愛好者以 863,00的價格購買下來。


    在這場擁抱創作者的熱潮背後,自有其商業邏輯。這場疫情大力推動了在線娛樂和商業的發展。與此同時,Web2.0 的定向廣告模式正被監管機構瓦解,公司在網絡營銷方面遇到了困難。


    創作者是偉大的營銷人員和銷售人員。也許互聯網企業在持續面 臨政治審查的過程中發現,向那些制作內容、讓他們得以收獲大筆財富的人支付一些報酬,可能看起來還不錯。或者,也許是疫 情帶來的劇變——就像十年前一場金融危機促使 YouTube 的經濟 騰飛一樣——讓足夠多的人相信,為這些網絡平臺工作,即使沒 有社保、福利等保障,也好過一些全職工作。


    因此,YouTube 開創的世界——豐富的內容和創造力、有影 響的人和網絡騙子、過載的信息和無休止的文化戰爭——變得更像是我們自己的世界。

    書摘插畫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